地理類
目錄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洞玄部
(明一统志丨丨县在南阳府城东南三百里本古唐州/地秦汉并属南阳郡西汉始置复阳县三国属魏晋属)
(南阳国隋改复阳为丨丨县县又丨丨山在丨丨县东/南一里 又丨丨关在丨丨 东 崔尚 天台山丨丨)
(观颂序丨丨山高万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中有洞天号金庭宫即右弼王王子晋 (第 1b 页)
(南阳国隋改复阳为丨丨县县又丨丨山在丨丨县东/南一里 又丨丨关在丨丨 东 崔尚 天台山丨丨)
(观颂序丨丨山高万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中有洞天号金庭宫即右弼王王子晋 (第 1b 页)
禅师故居诗深入泉源/去遥从丨丨回 卢纶送吉中孚归旧山诗下淮风自)
(急丨丨引郊邑/见南山丨丨看) (崔尚 和圣制乐游园宴诗北阙云中/独孤申叔终南精舍月中闻磬诗随)
(风丨丨去支策月中分梵孟郊和皇甫判官游琅琊 (第 7b 页)
(急丨丨引郊邑/见南山丨丨看) (崔尚 和圣制乐游园宴诗北阙云中/独孤申叔终南精舍月中闻磬诗随)
(风丨丨去支策月中分梵孟郊和皇甫判官游琅琊 (第 7b 页)
量水转浇讹)
花承(洛阳名园记木映丨丨无不妍稳丨李乂陪/幸五王宅应制诗草向琼筵乐丨 绣扆香)
花催 (崔尚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诗丨/丨相国醉鸟和乐人弹 杜甫西阁三度期大昌)
(严明府同宿不到诗金 (第 76b 页)
花承(洛阳名园记木映丨丨无不妍稳丨李乂陪/幸五王宅应制诗草向琼筵乐丨 绣扆香)
花催 (崔尚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诗丨/丨相国醉鸟和乐人弹 杜甫西阁三度期大昌)
(严明府同宿不到诗金 (第 76b 页)
李邕撰管卿行书开元二十六年(金石录)
章仇公修玉局观碑
夏侯昭撰管卿行书开元二十九年七月(金石录)
桐柏观碑
崔尚 撰韩择木八分书明皇正书题额天宝元年三
月(金石录) (第 2b 页)
唐祠部郎中 崔尚 撰翰林院学士庆王府属韩择木
八分书天台山有废道宫相传以为晋葛玄所居唐
景云初诏建为桐柏宫道士司马子微 (第 3a 页)
葺而成之碑
以天宝元年三月立(集古录目)
右唐天台山桐柏观碑尚书 祠部郎中崔尚 撰翰林
学士韩择木八分书明皇正书题额碑称司马鍊师
居此而曰鍊师名承祯一名子微唐书隐逸传谓司
马承祯字 (第 3a 页)
子微则子微非鍊师之名碑误书耳余昔
游王屋山至阳台宫宫乃子微修仙之所中有碑上
刻睿宗与子微书及送还天台诗一首传但云睿宗
尝召子微问其术赐宝琴霞帔还之不云有书与诗
此则传之疏脱也(金薤琳琅)
新桐柏观碑 唐崔尚 文韩择木书桐柏即天台别名
道家所谓金宫玉庭洞天真境览兴公一章觉此颂
寂寥耳择木书于汉法虽大变然犹屈强 (第 3b 页)
章仇公修玉局观碑
夏侯昭撰管卿行书开元二十九年七月(金石录)
桐柏观碑
崔尚 撰韩择木八分书明皇正书题额天宝元年三
月(金石录) (第 2b 页)
唐祠部郎中 崔尚 撰翰林院学士庆王府属韩择木
八分书天台山有废道宫相传以为晋葛玄所居唐
景云初诏建为桐柏宫道士司马子微 (第 3a 页)
葺而成之碑
以天宝元年三月立(集古录目)
右唐天台山桐柏观碑尚书 祠部郎中崔尚 撰翰林
学士韩择木八分书明皇正书题额碑称司马鍊师
居此而曰鍊师名承祯一名子微唐书隐逸传谓司
马承祯字 (第 3a 页)
子微则子微非鍊师之名碑误书耳余昔
游王屋山至阳台宫宫乃子微修仙之所中有碑上
刻睿宗与子微书及送还天台诗一首传但云睿宗
尝召子微问其术赐宝琴霞帔还之不云有书与诗
此则传之疏脱也(金薤琳琅)
新桐柏观碑 唐崔尚 文韩择木书桐柏即天台别名
道家所谓金宫玉庭洞天真境览兴公一章觉此颂
寂寥耳择木书于汉法虽大变然犹屈强 (第 3b 页)
太子通事舍人李幼卿撰太仆寺主簿文学直集贤
院修书院卫包八分书并篆额唐初有沙门空藏者
居蓝田山中方大雪山谷间有气上蒸发石而汤泉
出其下开元中敕给事中杨(碑不著名)营葺之增多其室
宇立此碑(集古录目)
唐杨公修石门汤泉碑天宝九年立(京兆金石录)
淄川郡述德记并诗
诗 崔尚 祖等撰记崔器撰天宝十年九月(金石录)
冶浦桥记
蔡希综撰并行书天宝十二年正月(金石录) (第 11b 页)
院修书院卫包八分书并篆额唐初有沙门空藏者
居蓝田山中方大雪山谷间有气上蒸发石而汤泉
出其下开元中敕给事中杨(碑不著名)营葺之增多其室
宇立此碑(集古录目)
唐杨公修石门汤泉碑天宝九年立(京兆金石录)
淄川郡述德记并诗
诗 崔尚 祖等撰记崔器撰天宝十年九月(金石录)
冶浦桥记
蔡希综撰并行书天宝十二年正月(金石录) (第 11b 页)
齐桐柏山金庭馆记 集古录云南齐沈约造儿圭之
书永泰中因地名建馆曰金庭宫置道士十人盖道
士自叙之言非约所撰其谓之造者疑如后世立碑
之类耳碑以永元三年立
桐柏观敕 唐景云二年
桐柏颂 集古录 唐崔尚 权文韩择木八分书碑天宝 (第 3a 页)
书永泰中因地名建馆曰金庭宫置道士十人盖道
士自叙之言非约所撰其谓之造者疑如后世立碑
之类耳碑以永元三年立
桐柏观敕 唐景云二年
桐柏颂 集古录 唐崔尚 权文韩择木八分书碑天宝 (第 3a 页)
六艺之一录卷一百十九 钱塘倪涛撰
石刻文字九十五
金薤琳琅
唐天台山桐柏观颂
守大中大夫尚书祠部郎中上柱国清河 崔尚 造
(缺四字) 书翰林院学士庆王府属韩择木书
天台也桐柏也代谓之天台真谓之桐柏此两者同体 (第 1a 页)
石刻文字九十五
金薤琳琅
唐天台山桐柏观颂
守大中大夫尚书祠部郎中上柱国清河 崔尚 造
(缺四字) 书翰林院学士庆王府属韩择木书
天台也桐柏也代谓之天台真谓之桐柏此两者同体 (第 1a 页)
易州铁像颂碑(景隆间州录事苏灵芝书)
少林寺通灵禅师碑唐御史台精舍铭(八分书)
韩择木书新桐柏观碑 (崔尚 文)
孙过庭书谱(石刻凡三)
史侍御惟则书大智禅师碑
张长史千文(葛邲丞相家物禙纸 (第 15b 页)
少林寺通灵禅师碑唐御史台精舍铭(八分书)
韩择木书新桐柏观碑 (崔尚 文)
孙过庭书谱(石刻凡三)
史侍御惟则书大智禅师碑
张长史千文(葛邲丞相家物禙纸 (第 15b 页)
状云画起平云点蹲芒玉戈矛攒倚鸾鹤交飞 台州
桐柏观碑玄宗御书额(天宝元年三月为司马鍊师立桐柏观其碑 崔尚 文韩择木八)
(分书)王屋山阳台观(司马子微所居)开元中御书额(传云上自题额) 集
贤注记开元二十六 (第 8a 页)
桐柏观碑玄宗御书额(天宝元年三月为司马鍊师立桐柏观其碑 崔尚 文韩择木八)
(分书)王屋山阳台观(司马子微所居)开元中御书额(传云上自题额) 集
贤注记开元二十六 (第 8a 页)
至诏于王屋山置坛室以王屋所居为阳台观御书额)见本传 景云中作台州
桐柏观天宝元年三月御书碑额(文粹 崔尚 桐柏观颂)
建隆观
建隆元年十一月亲征扬州二年正月以行宫为建隆
观三年三月九日丁卯四月十一日戊戌 (第 7a 页)
桐柏观天宝元年三月御书碑额(文粹 崔尚 桐柏观颂)
建隆观
建隆元年十一月亲征扬州二年正月以行宫为建隆
观三年三月九日丁卯四月十一日戊戌 (第 7a 页)
欧阳信本书道因法师碑(兰台瘦/怯于父) 赵模千文(贞观/间供)
(奉/) 绛州篆书碧落碑(在石像背今/别刻置庙) 易州铁像碑颂
(景隆间州录/事苏灵芝书) 少林寺通灵禅师碑 唐御史台精舍
铭(八分/书) 韩择木书新桐柏观碑 (崔尚/ 文) 孙过庭书谱
(石刻/凡三) 史侍御惟则书大智禅师碑 张长史千文(葛/邲) (第 107a 页)
(奉/) 绛州篆书碧落碑(在石像背今/别刻置庙) 易州铁像碑颂
(景隆间州录/事苏灵芝书) 少林寺通灵禅师碑 唐御史台精舍
铭(八分/书) 韩择木书新桐柏观碑 (崔尚/ 文) 孙过庭书谱
(石刻/凡三) 史侍御惟则书大智禅师碑 张长史千文(葛/邲) (第 107a 页)
天台山(十五/)
白葛仙公山(名山略记曰天台山在剡即/是众圣所降葛仙公山也)刘晨阮肇(幽/冥)
(录曰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度/山出一大溪边有二女子姿容绝妙遂留半年怀土思)
(乡求归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更/变无复相识讯问得七世孙)玉室璿台(孔灵符会稽/记曰赤城山)
(内则有天台灵/岳玉室璿台)忽生忘形(异苑曰会稽天台山虽非遐/远自非忽生忘形则不能跻)
(焉/)孔南游天台(吴筠南游天台观沧/海与有名士相娱乐)庐天台(司马承祯/遍游名山)
(庐天台/不出)漫若天合呀如地开 (崔尚 天台桐柏观碑藐彼/天台嵯峨崔嵬下临沧海)
(遥望蓬莱漫若/天合呀如地开)灵仙所舍(皇甫鏄方士柳泌言天 (第 27a 页)
白葛仙公山(名山略记曰天台山在剡即/是众圣所降葛仙公山也)刘晨阮肇(幽/冥)
(录曰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度/山出一大溪边有二女子姿容绝妙遂留半年怀土思)
(乡求归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更/变无复相识讯问得七世孙)玉室璿台(孔灵符会稽/记曰赤城山)
(内则有天台灵/岳玉室璿台)忽生忘形(异苑曰会稽天台山虽非遐/远自非忽生忘形则不能跻)
(焉/)孔南游天台(吴筠南游天台观沧/海与有名士相娱乐)庐天台(司马承祯/遍游名山)
(庐天台/不出)漫若天合呀如地开 (崔尚 天台桐柏观碑藐彼/天台嵯峨崔嵬下临沧海)
(遥望蓬莱漫若/天合呀如地开)灵仙所舍(皇甫鏄方士柳泌言天 (第 27a 页)
乎/对曰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
(户居祍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高祖大其言五代史)放旷而处逍遥而游 (崔尚 桐/柏观颂)
以虚寂自然无为为宗(唐六典道士修行有三事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 …… (第 7b 页)
投身霄
岭(感景云/林同上)梦游帝居(贺知章病梦游帝居数日/寤乃请为道士还乡里)噏日安
坐凌霄欲飞 (崔尚 桐/柏观颂)道士有名无实俗鲜归重于乱政
轻(李叔明素恶道佛之弊上言乃下尚书省杂议于/是彭偃曰道士有名 …… (第 11a 页)
图箓(六/)
白仙箓 真箓 灵符(真/文)金简(玉/篇)仙诀 真诀 玉册
(金/绳)玉简 六甲秘文 万年神术(淮南王有鸿/宝万年术)王烈得
石室之书 玉版金坛之箓 仙籍真官孔躬受道家
之箓(帝纪赞武宗奋然除去浮图之法甚锐而躬受道/家之箓服药以求长年以此见其非明智之不惑)
(者特好恶/有不同尔)金箓(司马承祯玄宗诏于王屋山置坛室以/居又命玉真公主及光禄卿韦绦至所)
(居按/金箓)秘书诀箓(道行峻异得众真秘书诀箓聚经籍图/史侔于麟阁柳宗元张先生墓志铭)
科箓教戒 (崔尚 桐柏观颂科箓/教戒博综无所遗)著箓之侣升堂者比迹
(文粹悬明镜于讲肆陈鸿钟于灵坛著/箓之侣升堂者比迹 …… (第 12b 页)
媲萧史(韩愈谁/氏子)以为服冕乘轩者宠患吾身
也击钟陈鼎者味爽人口也(遂乃损公卿之业学神仙/之事文粹 崔尚 桐柏观颂) …… (第 19b 页)
银宫(金/阙)紫府(丹/房)碧洞(丹/台)上清之宫(大壮/之宇)孔金仙玉真
营观(窦怀贞睿宗金仙玉真二公主营观费/钜万諌者交疏不止唯怀贞劝成之)天华上宫
(王玙广德初建言唐家仙系宜崇表福区招致/神灵请度昭应南山作天华上宫灵台等祠)焚香礼
真像盥手披灵篇(陆龟蒙/引泉诗)闲开蕊珠殿暗阅金字经(元/稹)
(清都/夜境)景龙(韩思复拜给事中帝/作景龙观思复諌之)为虚室以凿户(起层台/而垒土)
(唐文粹 崔尚/ 桐柏观颂)崇饰(韦嗣立景龙中同三品时崇饰观寺/用度百出嗣立建言伏见营立寺观)
(累年不绝鸿侈繁丽务相 …… (第 24a 页)
(珠佩珊/珊贾餗)养真灵境(文粹 崔尚 桐柏观颂不/死之福乡养真之灵境)真气灵踪(文/粹)
(独孤及古函谷关铭聆风仙/箓则真气灵踪起乎其中) (第 24b 页)
(户居祍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高祖大其言五代史)放旷而处逍遥而游 (崔尚 桐/柏观颂)
以虚寂自然无为为宗(唐六典道士修行有三事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 …… (第 7b 页)
投身霄
岭(感景云/林同上)梦游帝居(贺知章病梦游帝居数日/寤乃请为道士还乡里)噏日安
坐凌霄欲飞 (崔尚 桐/柏观颂)道士有名无实俗鲜归重于乱政
轻(李叔明素恶道佛之弊上言乃下尚书省杂议于/是彭偃曰道士有名 …… (第 11a 页)
图箓(六/)
白仙箓 真箓 灵符(真/文)金简(玉/篇)仙诀 真诀 玉册
(金/绳)玉简 六甲秘文 万年神术(淮南王有鸿/宝万年术)王烈得
石室之书 玉版金坛之箓 仙籍真官孔躬受道家
之箓(帝纪赞武宗奋然除去浮图之法甚锐而躬受道/家之箓服药以求长年以此见其非明智之不惑)
(者特好恶/有不同尔)金箓(司马承祯玄宗诏于王屋山置坛室以/居又命玉真公主及光禄卿韦绦至所)
(居按/金箓)秘书诀箓(道行峻异得众真秘书诀箓聚经籍图/史侔于麟阁柳宗元张先生墓志铭)
科箓教戒 (崔尚 桐柏观颂科箓/教戒博综无所遗)著箓之侣升堂者比迹
(文粹悬明镜于讲肆陈鸿钟于灵坛著/箓之侣升堂者比迹 …… (第 12b 页)
媲萧史(韩愈谁/氏子)以为服冕乘轩者宠患吾身
也击钟陈鼎者味爽人口也(遂乃损公卿之业学神仙/之事文粹 崔尚 桐柏观颂) …… (第 19b 页)
银宫(金/阙)紫府(丹/房)碧洞(丹/台)上清之宫(大壮/之宇)孔金仙玉真
营观(窦怀贞睿宗金仙玉真二公主营观费/钜万諌者交疏不止唯怀贞劝成之)天华上宫
(王玙广德初建言唐家仙系宜崇表福区招致/神灵请度昭应南山作天华上宫灵台等祠)焚香礼
真像盥手披灵篇(陆龟蒙/引泉诗)闲开蕊珠殿暗阅金字经(元/稹)
(清都/夜境)景龙(韩思复拜给事中帝/作景龙观思复諌之)为虚室以凿户(起层台/而垒土)
(唐文粹 崔尚/ 桐柏观颂)崇饰(韦嗣立景龙中同三品时崇饰观寺/用度百出嗣立建言伏见营立寺观)
(累年不绝鸿侈繁丽务相 …… (第 24a 页)
(珠佩珊/珊贾餗)养真灵境(文粹 崔尚 桐柏观颂不/死之福乡养真之灵境)真气灵踪(文/粹)
(独孤及古函谷关铭聆风仙/箓则真气灵踪起乎其中) (第 24b 页)
补藻单迥(宋书徐豁传十三岁儿未堪/田作或是丨丨无相兼通)响迥(韦应物诗丨丨凭/高阁曲怨绕秋城)场
迥(崔元翰诗城高凤/楼耸丨丨兽侯新)砧迥(刘长卿诗路遥云/共水丨丨月如霜)入迥 (崔尚 诗供帐凭/高列城池丨丨)
(宽/)莲迥(刘禹锡诗槿衰犹/强笑丨丨却多情)旗迥(刘禹锡诗古戌见/丨丨 (第 2a 页)
迥(崔元翰诗城高凤/楼耸丨丨兽侯新)砧迥(刘长卿诗路遥云/共水丨丨月如霜)入迥 (崔尚 诗供帐凭/高列城池丨丨)
(宽/)莲迥(刘禹锡诗槿衰犹/强笑丨丨却多情)旗迥(刘禹锡诗古戌见/丨丨 (第 2a 页)
(之不为/之一笑)
佛律视吾儒更严乃自昔憸人类多佞佛此何以故良
由俗僧欲行其教以贾利别创捷径法谓由此可立跻
圣位凡儒教中种种縳人者皆可略故专心奉之如湜
辈皆是彼谓有佛可恃他无足虑耳若谓必尽吾儒德
业又入上一乘澄凡虑消灭乃得佛则习儒已苦安得
重加苦欧公集古录盛述湜恶行司马此跋意亦同然
湜兹时未必不思锒铛自断也梁书自唐𨽻高手以梁
故即湜文人不嗤弃艺之能不速朽如此
桐柏观碑(王氏跋一○新桐柏观碑 唐崔尚 文韩/择木书桐柏即天台别名道家所谓金)
(宫玉庭洞天真境览兴公一章觉此颂寂寥耳/择木书于汉法虽 (第 59b 页)
佛律视吾儒更严乃自昔憸人类多佞佛此何以故良
由俗僧欲行其教以贾利别创捷径法谓由此可立跻
圣位凡儒教中种种縳人者皆可略故专心奉之如湜
辈皆是彼谓有佛可恃他无足虑耳若谓必尽吾儒德
业又入上一乘澄凡虑消灭乃得佛则习儒已苦安得
重加苦欧公集古录盛述湜恶行司马此跋意亦同然
湜兹时未必不思锒铛自断也梁书自唐𨽻高手以梁
故即湜文人不嗤弃艺之能不速朽如此
桐柏观碑(王氏跋一○新桐柏观碑 唐崔尚 文韩/择木书桐柏即天台别名道家所谓金)
(宫玉庭洞天真境览兴公一章觉此颂寂寥耳/择木书于汉法虽 (第 5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