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库全书
 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六
  嘲诮四
   卢迈    柳宗元    陆畅
   平曾     僧灵彻    
苏芸
   李寰    王璠     韦蟾
   封抱一   崔涯     李宣古
   杜牧    …… (第 1a 页)
于曾虽有忤不至深罪又
作潼关赋刺中朝此关倚太华瞰黄河虽来往攸同而
叹有异也(出云溪/友议)
     僧灵彻
唐江西帅韦丹与东林 (第 4a 页)
僧灵彻
忘形之契篇什唱和月
四五焉序曰彻公近以匡庐七咏见寄及吟咏之皆丽
绝于文圃也(即莲花峰石镜虎跑泉聪明水 (第 4a 页)
  涧苔侵(温庭筠题中南佛/塔寺诗丨丨丨客) 云表飞(苏轼九日湖上寻周/李二君不见诗苇间)
     (屦山雪/入禅衣)        (闻挐音丨/丨已丨屐)
  经残雪(刘长卿送 灵澈上/人
还越中诗身随) 坻场染(潘岳籍田赋丨丨丨/屦洪縻在手文选注)
     (敝屦丨丨丨手绽/寒衣入旧山 (第 30a 页)
  (故以丨/丨丨) 博山形(戴延之西征纪钟大者三十二丨丨头/丨环纽作师子头钟身雕镂龙虎文长)
  (二丈厚八寸大面广一丈二尺小面/七尺或作蛟龙或作鸟兽周绕其外) 于阗钟(窦庠丨丨/丨歌送 灵)
  (澈上人
归越海中有国倾神功烹金化成九乳钟精气激/射声冲瀜护持海底诸鱼龙题下自注钟在越灵嘉寺从)
  (天竺飞 (第 35b 页)
  (支曰贫道/重其神骏) 法侣(孟浩然寻香山湛上人诗/丨丨欣相逢清谈晓不寐) 禅客(刘长/卿送)

   (灵澈上人
还越中诗丨丨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 讲律(许浑题冲沼上人院/诗天寒犹丨丨雨暗)
  (尚寻经尚 …… (第 68a 页)
 (辞体古健比之潘/刘当时吴兴有昼)曳芒鞋(张祜题灵隐寺师一/上人诗朗吟挥竹拂)
     (会稽有 灵澈
相与/詶唱递作笙簧故)   (高揖丨/丨丨)
     (人谚云霅之昼能/清秀越之澈洞冰)识宝气(王 …… (第 71b 页)
  (夜中峰月空/林丨丨丨) 无垢人(维摩经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丨丨丨)
  紫檀衣(曹松荐福寺赠栖白大师诗/才子丨丨丨明君宠顾时) 了义人(权德舆酬 灵彻上人)
  (
以诗代书见寄诗莲花出水/地无尘中有南宗丨丨丨) 火宅僧(番禺杂记僧有室/家者曰丨丨丨)
   倚蒲 (第 74b 页)
  (王存射杀/丨丨丨) 沙鱼化(倦游杂录丨丨/之斑者丨为虎) 披鬃子(茅亭客话/剑利之閒)
  (白卫岭石洞溪虎名丨丨丨/绵汉閒白杨林虎名裂蹄子) 裂蹄子(见上/注) 叫岩雪 (释/灵)
  (彻
东林寺诗天/寒猛虎丨丨丨) 虎心善(王维赠张五弟諲诗匆/外鸟声闲阶前丨丨丨) 食铜
  铁(尔雅貘白 (第 25a 页)
  (丨/) 五峤(南越志南越以丨丨为限东曰大庾张九/龄荔枝赋山丨丨兮白云江千里兮春枫) 五
  乳(吴师道庐山纪游诗前/瞻辨丨丨仰顾指狻猊) 五髻(刘禹锡送僧仲剬东游/兼寄呈 灵澈上人
诗释)
  (子道成神气闲住持曾上清凉山晴空礼拜见真像金毛/丨丨卿云间苏轼送张天觉得山字诗晴空浮丨丨 (第 23a 页)
  钵(梁书儒林传范缜著神灭论曰惑以茫昧之言惧以阿/鼻之苦诱以虚诞之词欣以兜率之乐故舍缝掖袭缁)
  (衣废俎豆列丨丨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续刘长卿/送 灵澈上人
归嵩阳兰若诗唯将旧丨丨却寄白云中)
   瓯杓(唐书阳城传月俸取足则已官收其馀日炊/米二斛鱼一大鬵置 (第 14b 页)
庾肩/吾)
光悲掷旧景色喜呈新(庾/亮)欲曙九衢人更多千条香烛
照星河今朝始见金吾贵车马纵横避玉珂 (释灵/彻)
天仗
宵严建羽旄春云送色晓鸡号金炉香动螭头暗玉佩
声来雉尾高戎服上趍承北极儒冠列侍映东曹太平 (第 57a 页)
   能言不能行
经静言庸违(书/)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记/)其言之不
怍则为之也难(语/)
子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荀/)
子读而仪秦行(扬渊/骞)
史群臣上言宜封禅泰山诏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
满腹吾谁欺欺天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何事污七

十二代之编录若郡县远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令
屯田既上读河图会昌符幸泰山禅祭地于梁阴(汉光/武)
魏比年将帅多宠贵子孙衔杯跃马志逸气浮轩眉攘
腕以攻战自许及临大敌忧怖交怀雄图锐气一朝顿
(梁高/祖)牛僧孺口道先王语行如市人(唐书/本赞)
集遇客多言爱山水逢僧尽道厌嚣尘玉潭泉畔松间
宿要见经年无一人(白乐/天)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
见一人 (唐僧/灵彻)

(第 11a 页)

取是名焉(法/苑)释明槩云化渐汉朝寺兴白马之号道流
晋世刹建青龙之名(广弘明/辨惑论)刘禹锡集载 僧灵彻
诗云
云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禹锡称其工(金石/录)隋释彦
琮辨正论云至若开源白马则语逐洛阳发序赤乌则 (第 28b 页)
而瀑布流焉)孔长山横蹙(李白于敬亭/送侄游庐山)
(寺云方告我远涉西/登香炉长山横蹙)炉峰(权德舆送 灵彻
序/云自炉峰言旋)匡庐奇秀
甲天下山(白居易草堂记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庐山以灵胜待我(同上/记) …… (第 23a 页)
立草堂前有乔木脩竹居易)
(与凑蒲朗晦四禅师追惠远/次宗之旧并为方外之交)七咏(唐江西帅韦丹与东/林 僧灵澈
友善唱和)
(诗什颇多韦为序曰澈公近以匡庐七咏见寄皆丽绝/于文圃也七咏则莲华峰石镜虎跑泉聪明水白鹿洞 (第 23b 页)
 待漏(后汉范楚每常事尝/晨驻车以待漏也)孔改刻漏(傅奕善数不传/武德时所改刻)
(漏皆/诏奕)阴乱漏刻(王翃河中尹领节度后务悍将凌正数/干法不逞约其徒夜斩关逐翃翃觉之)
(阴乱漏刻以差其/期众惊不敢发)景刻(陆贽曰勤王之师在畿内/者急宜亟告景刻不可差)金丸
(拂菻中门中有金巨称一作金人/立其端置十二丸率时改一丸落)莲花漏(唐李肇国史/补越 僧灵澈)
(
得莲花漏乃取铜叶制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之上底孔/漏之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虽冬夏)
(短长云阴 (第 10b 页)
 羊可立(汝宁人万历丁丑进士)
(姓纂云海阳人)
(中山商音汤之后以汤为姓又望出范阳)
(唐) 灵澈(贞元道人)
 汤桑(宋州刺史) (第 49b 页)
 (浩丨丨丨多/怀辟谷方)宣城兴(何景明诗果谐丨/丨丨复枉临海作)灌园兴(唐顺之诗偶然丨/丨丨不是学于陵)
 何郎兴(王稚登诗梅引丨/丨丨山馀支遁名)
 补注芳春兴(吕温戏赠 灵澈上人
诗僧家亦/有丨丨丨自是心源无滞境)
(集韵乃定/切音佞)
 补藻季子宁(鬻子禹之治天下也/得皋陶得 (第 12b 页)
 (立六国于汉王所谓割已之有/以丨丨设虚名而受实祸也)威敌(张之象叩头虫赋孙楚参军/而称命郑众奉使而丨丨)
 四面敌(高僧传道标诗章比之潘陆当时吴兴有清昼会稽有 灵彻
每飞章寓约竹夕花时彼三上人者当丨丨之丨) (第 7a 页)
 是也由是公与九子皆复为龙
林下何曾见一人
 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世傅以为佳语
 庆历中许元待制为发运得斯石于池阳江水中始
 知为 灵澈
诗也
明皇称上清弟子
 唐阳颂玄宗诏撰玄宗自称曰上清弟子何其奇哉
 佛之徒曰无生者是畏死也老之徒曰不 (第 31a 页)
 梁武帝造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萧字至今一字存
 焉李约竭产自江淮买归东洛建一室以玩之号为
 萧斋
莲花漏
 越 僧灵彻
取铜叶制器为莲花漏置盆水之上底孔
 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正节
待漏院 (第 19a 页)
(唐僖宗时应靖为登封令弃官丨丨隐其姓/故世谓靖长官元祜中刘几遇于嵩山眼光)
(如猫集/仙传)尽道休官 (僧灵彻
荅常丹相逢丨丨丨丨去林/下何曾见一人云溪友议讥时人也)三世不徙
(扬雄为郎丨/丨丨丨丨本)活套(苍 (第 83a 页)
所鄙而不屑者矣
欧阳公集古录论唐薛苹倡和诗曰(唐书薛苹河中/宝鼎人长于诗)
间冯宿冯定李绅皆唐显人 灵澈
以诗名后世然诗皆
不及苹盖倡者得于自然和者牵于强作可谓知言
朱子答谢成之书谓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 (第 17b 页)
 长 刘相巡江淮钱起擅长
四人探骊龙(世说四人在白傅第各赋金陵怀古诗刘/先成白览之曰子𫉬珠所馀鳞爪何用耶)
 元微之 刘梦得 韦楚老 白傅
三上人诗(高僧传道标诗章比之潘陆当/时吴兴有清画会稽有 灵彻)
 语曰霅(靸洽闸/慑四音)之昼能清秀 越之彻洞冰雪 杭
 之标摩云霄
  (第 9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