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政書類
史鈔類
正史類
目錄類
類書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后晋
晋高祖天福二年春正月丙寅改中兴殿为天福殿中
兴门为天福门
秋七月改元德殿为广政殿元德门为广政门
冬十一月改洛京潜龙宅为广德宫
通鉴天福三年六月河南留守高行周奏修洛阳宫
左谏议大夫 薛融 谏曰今宫室虽经焚毁犹侈于帝
尧之茅茨所费虽寡犹多于汉文之露台况魏城未
下(时范延光/据魏州)公私 (第 18b 页)
晋高祖天福二年春正月丙寅改中兴殿为天福殿中
兴门为天福门
秋七月改元德殿为广政殿元德门为广政门
冬十一月改洛京潜龙宅为广德宫
通鉴天福三年六月河南留守高行周奏修洛阳宫
左谏议大夫 薛融 谏曰今宫室虽经焚毁犹侈于帝
尧之茅茨所费虽寡犹多于汉文之露台况魏城未
下(时范延光/据魏州)公私 (第 18b 页)
思等不宜任以机要疏奏不省俄/以监察侍御史巡察河南道以考最进殿中侍御)
(史迁右/台卒)︹五代︺︹晋︺ 薛融(平遥人少以儒学知名晋高/祖镇太原融为观察判官高)
(祖徙郓欲据太原拒命问宾佐可否融独对曰进/退存亡之理岂易言哉高祖不之责也高祖入立)
(累拜右谏议大夫时诏修洛阳大内融上书切/諌高祖诏罢其役改尚书右丞分司西京卒) ︹宋︺
辛仲甫(字子翰孝义人少好学及长能吏事周广/顺中为郭崇掌书记历外任累雪冤愤多)
(有治绩 (第 31b 页)
据太原拒命问宾佐可否融独对曰进/退存亡之理岂易言哉高祖不之责也高祖入立)
(累拜右谏议大夫时诏修洛阳 大内融 上书切/諌高祖诏罢其役改尚书右丞分司西京卒)︹宋︺
辛仲甫(字子翰孝义人少好学及长能吏事周广 (第 31b 页)
(史迁右/台卒)︹五代︺︹晋︺ 薛融(平遥人少以儒学知名晋高/祖镇太原融为观察判官高)
(祖徙郓欲据太原拒命问宾佐可否融独对曰进/退存亡之理岂易言哉高祖不之责也高祖入立)
(累拜右谏议大夫时诏修洛阳大内融上书切/諌高祖诏罢其役改尚书右丞分司西京卒) ︹宋︺
辛仲甫(字子翰孝义人少好学及长能吏事周广/顺中为郭崇掌书记历外任累雪冤愤多)
(有治绩 (第 31b 页)
据太原拒命问宾佐可否融独对曰进/退存亡之理岂易言哉高祖不之责也高祖入立)
(累拜右谏议大夫时诏修洛阳 大内融 上书切/諌高祖诏罢其役改尚书右丞分司西京卒)︹宋︺
辛仲甫(字子翰孝义人少好学及长能吏事周广 (第 31b 页)
鱼山(在合州东舆地纪胜在合州石照县东十里/涪内水在其南西汉上流经其北山南大石)
(砥平有巨人迹相传异人坐其上投钓江中山以/是名明统志上有天池大旱不涸宋淳祐中移合)
(州治/比山)东山(在合州东舆地纪胜在合州石照县东/十里高四五丈萦纡可二里下瞰涪江)
(又有书台山在县东北七里东汉/末 薛融 读书于此俗名东台山)铜梁山(在合州/南左思) (第 54a 页)
(砥平有巨人迹相传异人坐其上投钓江中山以/是名明统志上有天池大旱不涸宋淳祐中移合)
(州治/比山)东山(在合州东舆地纪胜在合州石照县东/十里高四五丈萦纡可二里下瞰涪江)
(又有书台山在县东北七里东汉/末 薛融 读书于此俗名东台山)铜梁山(在合州/南左思) (第 54a 页)
(后时累官尚方监丞尝与张说等撰三教珠英与韦/维称一台二妙中宗朝为修文馆学士弟之悌以蹻)
(勇闻之逊精草/𨽻世号三绝) 五代薛融(平遥人博通坟籍仕唐为/太原幕府累官至右丞) 李彦从(孝义人素精武艺仕汉/为濮州刺史有能声)宋王嗣宗(汾州人曾/祖同节宝)
(鼎令祖待价汾州 (第 49a 页)
(勇闻之逊精草/𨽻世号三绝) 五代薛融(平遥人博通坟籍仕唐为/太原幕府累官至右丞) 李彦从(孝义人素精武艺仕汉/为濮州刺史有能声)宋王嗣宗(汾州人曾/祖同节宝)
(鼎令祖待价汾州 (第 49a 页)
怀清台(在南川县境秦时有寡妇清得丹冗而擅其/利用财自卫始皇以为贞妇故筑此台)
读书台(有二一在合州东北七里东汉末 薛融 读书/处一在合州西二十里唐康元良读书处)
巴子台(在忠州西五里唐白居易诗迢迢东郭上/有土青崔嵬不知 (第 31a 页)
读书台(有二一在合州东北七里东汉末 薛融 读书/处一在合州西二十里唐康元良读书处)
巴子台(在忠州西五里唐白居易诗迢迢东郭上/有土青崔嵬不知 (第 31a 页)
笑而沂久
未成文颇自愧翌日谒国相䜣曰沂疏浅不足供词翰
之职守官则敢不策厉以报抡选相辅然之移为谏议
晋 薛融 高祖天福三年自左谏议大夫迁中书舍人自
以文学非优不敢拜命复为谏议
册府元龟卷八百六十七 (第 17b 页)
未成文颇自愧翌日谒国相䜣曰沂疏浅不足供词翰
之职守官则敢不策厉以报抡选相辅然之移为谏议
晋 薛融 高祖天福三年自左谏议大夫迁中书舍人自
以文学非优不敢拜命复为谏议
册府元龟卷八百六十七 (第 17b 页)
兵部侍郎修文馆学士张说撰吏部侍郎修文馆学
士卢藏用八分中宗初复位天下州郡皆置龙兴寺
一所此碑以景龙四年五月立(集古录目)
龙兴寺碑阴
薛融 书检校陈州刺史韩琦等题名凡五十六人又
有僧惠明等题名十六人别体书不著名氏(集古录目)
杭州龙兴 (第 10b 页)
士卢藏用八分中宗初复位天下州郡皆置龙兴寺
一所此碑以景龙四年五月立(集古录目)
龙兴寺碑阴
薛融 书检校陈州刺史韩琦等题名凡五十六人又
有僧惠明等题名十六人别体书不著名氏(集古录目)
杭州龙兴 (第 10b 页)
谠言诏百官各上封事置详定院以考之
无取者留中可者行之数月应诏者无十人复降御札
趣之河南奏修洛阳宫諌议 大夫薛融 諌曰今宫室虽
经焚毁犹侈于帝尧之茅茨所费虽寡犹多于孝文之
露台请俟海内平宁营之未晚诏褒纳之
宋太祖既 (第 49b 页)
无取者留中可者行之数月应诏者无十人复降御札
趣之河南奏修洛阳宫諌议 大夫薛融 諌曰今宫室虽
经焚毁犹侈于帝尧之茅茨所费虽寡犹多于孝文之
露台请俟海内平宁营之未晚诏褒纳之
宋太祖既 (第 49b 页)
宋之问善词章弱冠直习仪馆武后召从臣赋诗之
问诗超于众夺东方虬锦袍赐之问 辛云京州人世
为将家子斩馘常冠诸军迁太常卿后以功授开府仪
同三司封金城郡王 薛能州人举进士官至工部尚
书长于诗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五代薛融 平遥人以 (第 34a 页)
问诗超于众夺东方虬锦袍赐之问 辛云京州人世
为将家子斩馘常冠诸军迁太常卿后以功授开府仪
同三司封金城郡王 薛能州人举进士官至工部尚
书长于诗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五代薛融 平遥人以 (第 34a 页)
部侍郎岑义丞相卢怀慎丞相宋璟丞相李林甫京兆
尹许孟容留守狄兼谟大理卿张鄈侍郎刘琢五代晋
则丞相李崧 谏议薛融 后周则丞相范湜御史张湜宋
则尚书窦仪张昭中丞苏正尧大理卿张希让大理正
奚与法直官陈光义冯叔向翰林学士 (第 14a 页)
尹许孟容留守狄兼谟大理卿张鄈侍郎刘琢五代晋
则丞相李崧 谏议薛融 后周则丞相范湜御史张湜宋
则尚书窦仪张昭中丞苏正尧大理卿张希让大理正
奚与法直官陈光义冯叔向翰林学士 (第 14a 页)
薛廷望
薛昭纬 薛廷圭
薛少尹
后梁
薛贻矩
后晋
薛融 薛钊
后周
薛温 薛仁德
氏族典第五百二十一卷
薛姓部列传二
北齐
薛循义
按《 ……舞。还,遂趣哀帝逊位。太祖即位,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拜司空。贻矩为梁相五年,卒。
后晋 薛融
按《五代史 薛融 传》:融,汾州平遥人。少以儒学知名,唐明宗时为右补阙,直弘文馆。晋高祖镇太原,融为观察判官。高祖入立
薛昭纬 薛廷圭
薛少尹
后梁
薛贻矩
后晋
薛融 薛钊
后周
薛温 薛仁德
氏族典第五百二十一卷
薛姓部列传二
北齐
薛循义
按《 ……舞。还,遂趣哀帝逊位。太祖即位,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拜司空。贻矩为梁相五年,卒。
后晋 薛融
按《五代史 薛融 传》:融,汾州平遥人。少以儒学知名,唐明宗时为右补阙,直弘文馆。晋高祖镇太原,融为观察判官。高祖入立
,傥得稍济军储,不移警跸。即当傍询众恳,尽述良筹。伫闻敷扬,浣予宵旰。
晋高祖天福二年,诏修西京大内 谏议大夫薛融, 以邺下用兵,国用不足,上疏请罢之。优诏嘉许。
周世宗显德三年,世宗亲征淮南。四月丁亥,车驾发自濠州,
晋高祖天福二年,诏修西京大内 谏议大夫薛融, 以邺下用兵,国用不足,上疏请罢之。优诏嘉许。
周世宗显德三年,世宗亲征淮南。四月丁亥,车驾发自濠州,
张宗范所居,背山面水,构亭其中。周茂叔偶至爱之,题曰:养心亭。而为之记。读书台 一在州东北七里,汉末 薛融
读书处。一在州西二十里,唐康元良读书处。
合江楼 在治内,杜甫有诗。
姚皋山 去治西八里,古有姚皋庙
合江楼 在治内,杜甫有诗。
姚皋山 去治西八里,古有姚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