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書類
春秋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別史類
目錄類
政書類
傳記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教李善信太学博士贾公彦柳士宣范义頵魏王参军
事张权等奉诏撰周玄达赵君赞王士雄 赵弘智 等覆
审(宋朝祭酒邢炳等奉诏是正) 正义序大小二戴共氏而分门王
郑两家同经而异注晋宋逮周隋传礼业者江 (第 26a 页)
事张权等奉诏撰周玄达赵君赞王士雄 赵弘智 等覆
审(宋朝祭酒邢炳等奉诏是正) 正义序大小二戴共氏而分门王
郑两家同经而异注晋宋逮周隋传礼业者江 (第 26a 页)
崇文目三十三部三百九十六卷 中兴目一百二
十三家一千四百八十卷 续书目十八家二十部四
百卷
唐春秋正义
志春秋正义三十六卷孔颍达谷那律杨士勋朱长才
奉诏撰马嘉运王德韶苏德融随德素等对 赵弘智 覆
审(永徽四年二月二十四日上)序曰前汉传左氏者有张苍贾谊尹
咸刘歆后汉有郑众贾逵服虔许惠卿等各有训 (第 36a 页)
十三家一千四百八十卷 续书目十八家二十部四
百卷
唐春秋正义
志春秋正义三十六卷孔颍达谷那律杨士勋朱长才
奉诏撰马嘉运王德韶苏德融随德素等对 赵弘智 覆
审(永徽四年二月二十四日上)序曰前汉传左氏者有张苍贾谊尹
咸刘歆后汉有郑众贾逵服虔许惠卿等各有训 (第 36a 页)
三十卷 唐志元氏类集三百卷
(稹集古今刑政之书)
唐艺文类聚
志欧阳询艺文类聚一百卷令狐德棻袁朗 赵弘智 等
同修 欧阳询传武德七年诏与裴矩陈叔达撰艺文
类聚一百卷奏之赐帛二百段 会要武德七年九月 (第 34a 页)
(稹集古今刑政之书)
唐艺文类聚
志欧阳询艺文类聚一百卷令狐德棻袁朗 赵弘智 等
同修 欧阳询传武德七年诏与裴矩陈叔达撰艺文
类聚一百卷奏之赐帛二百段 会要武德七年九月 (第 34a 页)
国子助教(武德中朱子奢盖文达文懿) 直国子学(朱子奢) 直国
子监(开元中赵元默归崇敬国子直讲) 杨玚为祭酒表荐大儒王迥
质尹子路白履忠三人教授国子请明经帖平文生徒
立颂太学门(开元中褚无量兼祭酒) 太学生(萧颖士魏元忠郭元振张柬之薛稷)
赵彦昭何蕃 韩思彦游太学事博士谷那律(田游岩永徽时补太学生) 赵弘智 永徽初讲孝经百福殿
(宰相弘文馆学士太学生皆在)
唐四门学
选举志四门学生千三百人五百人以勋官 (第 18b 页)
子监(开元中赵元默归崇敬国子直讲) 杨玚为祭酒表荐大儒王迥
质尹子路白履忠三人教授国子请明经帖平文生徒
立颂太学门(开元中褚无量兼祭酒) 太学生(萧颖士魏元忠郭元振张柬之薛稷)
赵彦昭何蕃 韩思彦游太学事博士谷那律(田游岩永徽时补太学生) 赵弘智 永徽初讲孝经百福殿
(宰相弘文馆学士太学生皆在)
唐四门学
选举志四门学生千三百人五百人以勋官 (第 18b 页)
豆卢钦望为宫尹)神龙元年又改为詹事府
丞二人正六品上掌判府事(裴胄先为之)主簿一人从七品
上(武德初 赵弘智 九年魏徵为主簿)录事二人正九品下司直二人正 …… (第 30a 页)
(丁巳以同三品兼)萧复(兴元元年)
右庶子 高士廉(武德九年)李百药(贞观四年作赞道赋)令狐德棻
张元素 赵弘智 孔颖达(撰孝经章句)马周(以中书侍郎兼贞观十八年迁)
(中书令犹兼)于志宁(撰谏苑)高冯李义琰(上 …… (第 35a 页)
载杜锡陆云顾荣为中舍人(宋志中舍人晋初置职如黄门侍郎)隋曰内舍人四员属
门下坊唐中舍人二员掌侍从令书奏疏(虞世南王圭韦琨崔弘武杨思)
(俭贺德仁为之)龙朔改右赞善大夫舍人秦官汉比郎中(晁错郑当)
(时为之)后汉无员更直宿卫如郎中(黄琼为之)晋十六人职比
散骑中书侍郎掌表启笺疏(挚虞傅祇李重华谭山简乐广夏侯湛氾源潘尼孔)
(坦卫常王衍和峤为之)宋四人唐四人掌侍从表启宣行令旨龙
朔改右司议郎咸亨复(太宗居春宫除褚亮为舍人李义府为舍人献承华箴)薛
元敬为舍人掌文翰称职(元宗在东官盛择宫寮拜贾曾舍人)薛元超 赵弘智 王琚萧嵩韦丹为之 孝
(友任敬臣文蓻周思茂张昌龄阎朝隐王无竞姚弈甄济卢辅) 六典皇太子监国及
于宫 (第 37b 页)
丞二人正六品上掌判府事(裴胄先为之)主簿一人从七品
上(武德初 赵弘智 九年魏徵为主簿)录事二人正九品下司直二人正 …… (第 30a 页)
(丁巳以同三品兼)萧复(兴元元年)
右庶子 高士廉(武德九年)李百药(贞观四年作赞道赋)令狐德棻
张元素 赵弘智 孔颖达(撰孝经章句)马周(以中书侍郎兼贞观十八年迁)
(中书令犹兼)于志宁(撰谏苑)高冯李义琰(上 …… (第 35a 页)
载杜锡陆云顾荣为中舍人(宋志中舍人晋初置职如黄门侍郎)隋曰内舍人四员属
门下坊唐中舍人二员掌侍从令书奏疏(虞世南王圭韦琨崔弘武杨思)
(俭贺德仁为之)龙朔改右赞善大夫舍人秦官汉比郎中(晁错郑当)
(时为之)后汉无员更直宿卫如郎中(黄琼为之)晋十六人职比
散骑中书侍郎掌表启笺疏(挚虞傅祇李重华谭山简乐广夏侯湛氾源潘尼孔)
(坦卫常王衍和峤为之)宋四人唐四人掌侍从表启宣行令旨龙
朔改右司议郎咸亨复(太宗居春宫除褚亮为舍人李义府为舍人献承华箴)薛
元敬为舍人掌文翰称职(元宗在东官盛择宫寮拜贾曾舍人)薛元超 赵弘智 王琚萧嵩韦丹为之 孝
(友任敬臣文蓻周思茂张昌龄阎朝隐王无竞姚弈甄济卢辅) 六典皇太子监国及
于宫 (第 37b 页)
武德中山东平以大理卿郑善果为招抚大使 吐
蕃传云中书令李敬元为西河镇抚大使 娄师德韦
凑为营田大使 延载元年张元遇为桂永等州经略
大使
唐观风俗使
会要贞观八年正月二十九日(壬寅)遣大使观风俗(旧纪命尚)
(书右仆射李靖等使于四方观省风俗)于是分遣萧瑀李靖杨恭仁王圭
窦静(旧纪作窦诞)李大亮刘德威皇甫无逸韦挺李袭誉张
亮杜正伦 赵弘智 等巡省天下诏曰观风俗之得失察
政刑之苛弊
唐黜陟使
唐书(通鉴实录)贞观八年将发十六道黜陟大使畿 (第 5a 页)
蕃传云中书令李敬元为西河镇抚大使 娄师德韦
凑为营田大使 延载元年张元遇为桂永等州经略
大使
唐观风俗使
会要贞观八年正月二十九日(壬寅)遣大使观风俗(旧纪命尚)
(书右仆射李靖等使于四方观省风俗)于是分遣萧瑀李靖杨恭仁王圭
窦静(旧纪作窦诞)李大亮刘德威皇甫无逸韦挺李袭誉张
亮杜正伦 赵弘智 等巡省天下诏曰观风俗之得失察
政刑之苛弊
唐黜陟使
唐书(通鉴实录)贞观八年将发十六道黜陟大使畿 (第 5a 页)
(馆主)杜正伦(直馆)马嘉运欧阳询朱子奢盖文达谷那律萧
德言虞世南褚亮姚思廉蔡允恭 赵弘智 吕才谢偃(直学)
(士)弘文馆中有四部书世南为学士与房玄龄对掌太
宗令写列女传以妆屏风于时世南暗疏 (第 18b 页)
德言虞世南褚亮姚思廉蔡允恭 赵弘智 吕才谢偃(直学)
(士)弘文馆中有四部书世南为学士与房玄龄对掌太
宗令写列女传以妆屏风于时世南暗疏 (第 18b 页)
妥遂引古今滞义
以难善多不能对善深衔之二人由是有隙
唐书曰太宗幸国子学视释奠祭酒孔颖达讲孝经右
庶子 赵弘智 问之曰夫子门人曾闵俱称大孝而今独
为曾说不为闵说何邪荅曰曾孝特优门人不能逮也
制旨驳曰朕闻家语云昔曾 (第 9a 页)
以难善多不能对善深衔之二人由是有隙
唐书曰太宗幸国子学视释奠祭酒孔颖达讲孝经右
庶子 赵弘智 问之曰夫子门人曾闵俱称大孝而今独
为曾说不为闵说何邪荅曰曾孝特优门人不能逮也
制旨驳曰朕闻家语云昔曾 (第 9a 页)
师训殿下地居储两当须广树嘉猷既有好畋之淫何
以主斯斯鬯又谏曰殿下睿资已隆尚须学文以饰其
表至如孔颖达 赵弘智 等非惟宿德鸿儒亦兼达政要
望令数得侍讲开释物理览古谕今增晖睿德而雕虫
小伎之流秪可时命追随以代博奕耳 (第 77a 页)
以主斯斯鬯又谏曰殿下睿资已隆尚须学文以饰其
表至如孔颖达 赵弘智 等非惟宿德鸿儒亦兼达政要
望令数得侍讲开释物理览古谕今增晖睿德而雕虫
小伎之流秪可时命追随以代博奕耳 (第 7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