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經解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詩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政書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法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續道藏
集说(杨氏士勋曰鲁世家文公名兴僖公之子以/襄王二十六年即位谥法慈惠爱民曰文)
(乙襄王二/未十六年)元年(晋襄二年 齐昭 七年卫成九年蔡庄二/十年郑穆二年曹共二十七年陈共六)
(年把桓十一年宋成十一年秦/穆三十四年楚成 …… (第 1a 页)
(秦伯曰是孤之罪也周芮良夫之诗曰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艮覆俾我悖是)
(贪故也孤之谓矣孤实贪以/祸夫子夫子何罪复使为政)
(丙襄王二/申十七年)二年(晋襄三年 齐昭 八年卫成十年蔡庄二/十一年郑穆三年曹共二十八年陈共)
(七年把桓十二年宋成十二年秦/穆三十五年楚穆 …… (第 10b 页)
(终又以纳币之前尚有纳采问名纳吉不能并行于/一月之内因谓公为太子时已行昏礼皆曲附左氏)
(而迁就/其说也)
(丁襄王二/酉十八年)三年(晋襄四年 齐昭 九年卫成十一年蔡庄/二十二年郑穆四年曹共二十九年陈)
(共八年把桓十三年宋成十三/年秦穆三十六年楚 …… (第 24a 页)
(今仍其说而/附见此义云)
(戊襄王二/戌十九年)四年(晋襄五年 齐昭 十年卫成十二年蔡庄/二十三年郑穆五年曹共三十年陈共)
(九年杞桓十四年宋成十四/年秦穆三十七年楚穆 …… (第 32b 页)
(际泰曰归仲子之赗考仲子之宫已有夫人之实特/未被以夫人之名尔踵事增华变本加厉又何怪焉)
(礼之失也自成风昉也成风/之为夫人也自仲子昉也)
(已襄王三/亥十年)五年(晋襄六年 齐昭 十一年卫成十三年蔡/庄二十四年郑穆六年曹共三十一年)
(陈共十年把桓十五年宋成十/五年秦穆三十八年 …… (第 39a 页)
(宁杜注晋邑汲郡修武县今河南卫辉府/获嘉县西北有修武故城古宁邑秦置县)
(庚襄王三/子十一年)六年(晋襄七年 齐昭 十二年卫成十四年蔡/庄二十五年郑穆七年曹共三十二年)
(陈共十一年把桓十六年宋成十/六年秦穆三十九 …… (第 44b 页)
(郫杜注晋地博物记垣县有邵郫之阨今河南怀/庆府济源县西一百里有郫亭唐置邵元县于此)
(与山西垣/曲县接界)
集说(李氏琪曰 齐孝公 不能率桓公之烈晋襄能继/晋文之统 (第 47b 页)
孝公 初宋有抑齐之志襄公初秦怀)
(驾晋之谋宋启甗之争秦寻殽之衅此皆争霸之端/也 (第 47b 页)
孝公 不能抗宋而襄公首能挫秦此晋之所以未)
(失伯也文公之没三彊并兴秦雄西陲狄狃北师楚/复彊于南苟纵一敌 …… (第 47b 页)
(望犹绎之义不同闰严氏启隆曰此闰月/闰十二月也经书 月者二皆在十二月)
(辛襄王三/丑十二年)七年(晋灵公夷皋天年 齐昭 十三年卫成十/五年蔡庄二十六年郑穆八年曹共三)
(十三年陈共十二年杞桓十七年宋/成十七年秦康公罃元 …… (第 54a 页)
(不言败者胜负敌也先蔑书者不可言晋人故也不/言出者明自军中而去 王氏沿曰既贬宣子又贬)
(秦伯罪各当诛康陈氏傅良曰宋襄公纳 齐孝公 战/于甗贬称师秦 公送晋公子雍战于令狐贬称人)
(秦晋之交兵于是再世自令狐之后不悉书矣八年/秦伐 …… (第 58b 页)
(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无礼不乐所由叛也若吾子之德莫)
(可歌也其谁来之盍使睦/者歌吾子乎宣子说之)
(壬襄王三/寅十三年)八年(晋灵二年 齐昭 十四年卫成十六年蔡/庄二十七年郑穆九年曹共三十四年)
(陈共十三年把桓十八年宋昭公/杵臼元年秦康二 (第 63a 页)
(乙襄王二/未十六年)元年(晋襄二年 齐昭 七年卫成九年蔡庄二/十年郑穆二年曹共二十七年陈共六)
(年把桓十一年宋成十一年秦/穆三十四年楚成 …… (第 1a 页)
(秦伯曰是孤之罪也周芮良夫之诗曰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艮覆俾我悖是)
(贪故也孤之谓矣孤实贪以/祸夫子夫子何罪复使为政)
(丙襄王二/申十七年)二年(晋襄三年 齐昭 八年卫成十年蔡庄二/十一年郑穆三年曹共二十八年陈共)
(七年把桓十二年宋成十二年秦/穆三十五年楚穆 …… (第 10b 页)
(终又以纳币之前尚有纳采问名纳吉不能并行于/一月之内因谓公为太子时已行昏礼皆曲附左氏)
(而迁就/其说也)
(丁襄王二/酉十八年)三年(晋襄四年 齐昭 九年卫成十一年蔡庄/二十二年郑穆四年曹共二十九年陈)
(共八年把桓十三年宋成十三/年秦穆三十六年楚 …… (第 24a 页)
(今仍其说而/附见此义云)
(戊襄王二/戌十九年)四年(晋襄五年 齐昭 十年卫成十二年蔡庄/二十三年郑穆五年曹共三十年陈共)
(九年杞桓十四年宋成十四/年秦穆三十七年楚穆 …… (第 32b 页)
(际泰曰归仲子之赗考仲子之宫已有夫人之实特/未被以夫人之名尔踵事增华变本加厉又何怪焉)
(礼之失也自成风昉也成风/之为夫人也自仲子昉也)
(已襄王三/亥十年)五年(晋襄六年 齐昭 十一年卫成十三年蔡/庄二十四年郑穆六年曹共三十一年)
(陈共十年把桓十五年宋成十/五年秦穆三十八年 …… (第 39a 页)
(宁杜注晋邑汲郡修武县今河南卫辉府/获嘉县西北有修武故城古宁邑秦置县)
(庚襄王三/子十一年)六年(晋襄七年 齐昭 十二年卫成十四年蔡/庄二十五年郑穆七年曹共三十二年)
(陈共十一年把桓十六年宋成十/六年秦穆三十九 …… (第 44b 页)
(郫杜注晋地博物记垣县有邵郫之阨今河南怀/庆府济源县西一百里有郫亭唐置邵元县于此)
(与山西垣/曲县接界)
集说(李氏琪曰 齐孝公 不能率桓公之烈晋襄能继/晋文之统 (第 47b 页)
孝公 初宋有抑齐之志襄公初秦怀)
(驾晋之谋宋启甗之争秦寻殽之衅此皆争霸之端/也 (第 47b 页)
孝公 不能抗宋而襄公首能挫秦此晋之所以未)
(失伯也文公之没三彊并兴秦雄西陲狄狃北师楚/复彊于南苟纵一敌 …… (第 47b 页)
(望犹绎之义不同闰严氏启隆曰此闰月/闰十二月也经书 月者二皆在十二月)
(辛襄王三/丑十二年)七年(晋灵公夷皋天年 齐昭 十三年卫成十/五年蔡庄二十六年郑穆八年曹共三)
(十三年陈共十二年杞桓十七年宋/成十七年秦康公罃元 …… (第 54a 页)
(不言败者胜负敌也先蔑书者不可言晋人故也不/言出者明自军中而去 王氏沿曰既贬宣子又贬)
(秦伯罪各当诛康陈氏傅良曰宋襄公纳 齐孝公 战/于甗贬称师秦 公送晋公子雍战于令狐贬称人)
(秦晋之交兵于是再世自令狐之后不悉书矣八年/秦伐 …… (第 58b 页)
(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无礼不乐所由叛也若吾子之德莫)
(可歌也其谁来之盍使睦/者歌吾子乎宣子说之)
(壬襄王三/寅十三年)八年(晋灵二年 齐昭 十四年卫成十六年蔡/庄二十七年郑穆九年曹共三十四年)
(陈共十三年把桓十八年宋昭公/杵臼元年秦康二 (第 63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卷十八
(癸顷王/卯元年)九年(晋灵三年 齐昭 十五年卫成十七年蔡庄/二十八年郑穆十年曹共三十五年陈共)
(十四年杞桓十九年宋昭/二年秦康三年楚 …… (第 1a 页)
(晋恐为之合诸侯故寻会温旧好以结鲁耳明年伐/晋非远交近攻之计欤十二年使术来聘而寻有河)
(曲之战亦/此意也)
葬曹共公
(甲顷王/辰二年)十年(晋灵四年 齐昭 十六年卫成十八年蔡庄/二十九年郑穆十一年曹文公寿元年陈)
(共十五年把桓二十年宋昭/三年秦康四年楚 …… (第 11b 页)
(皆经历之地也厥貉虽无明据意必在蔡之西北宋/之东南界楚欲窥中原必至之地也越此则历宋都)
(而楚亦不/敢深入矣)
(乙顷王/巳三年)十有一年(晋灵五年 齐昭 十七年卫成十九年/蔡庄三十年郑穆十二年曹文二年)
(陈共十六年把桓二十一年宋/昭四年秦康五年楚穆十 …… (第 17a 页)
(名之说驳之似未得传意公榖亦因左氏之意而推/衍之耳其言虽怪必有所受今并存三传之说而驳)
(者无/取焉)
(丙顷王/午四年)十有二年(晋灵六年 齐昭 十八年卫成二十年/蔡庄三十一年郑穆十三年曹文三)
(年陈共十七年把桓二十二年宋/昭五年秦康六年楚穆 …… (第 21a 页)
(郓也阳汪氏克宽曰此一大夫将兵而城二邑成/郛启 皆二卿将兵而城一邑其烦民尤甚矣)
(丁顷王/未五年)十有三年(晋灵七年 齐昭 十九年卫成二十一/年蔡庄三十二年郑穆十四年曹文) …… (第 28a 页)
(异即同则辅伯之功鲁亦不为无助于晋焉/公羊以为春秋善之此圣人待衰世之意也)
(戊顷王/申六年)十有四年(晋灵八年 齐昭 二十年卫成二十二/年蔡庄三十三年郑穆十五年曹文)
(五年陈灵公平国元年把桓二十四年/宋昭七年秦康八 (第 34a 页)
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卷十八
(癸顷王/卯元年)九年(晋灵三年 齐昭 十五年卫成十七年蔡庄/二十八年郑穆十年曹共三十五年陈共)
(十四年杞桓十九年宋昭/二年秦康三年楚 …… (第 1a 页)
(晋恐为之合诸侯故寻会温旧好以结鲁耳明年伐/晋非远交近攻之计欤十二年使术来聘而寻有河)
(曲之战亦/此意也)
葬曹共公
(甲顷王/辰二年)十年(晋灵四年 齐昭 十六年卫成十八年蔡庄/二十九年郑穆十一年曹文公寿元年陈)
(共十五年把桓二十年宋昭/三年秦康四年楚 …… (第 11b 页)
(皆经历之地也厥貉虽无明据意必在蔡之西北宋/之东南界楚欲窥中原必至之地也越此则历宋都)
(而楚亦不/敢深入矣)
(乙顷王/巳三年)十有一年(晋灵五年 齐昭 十七年卫成十九年/蔡庄三十年郑穆十二年曹文二年)
(陈共十六年把桓二十一年宋/昭四年秦康五年楚穆十 …… (第 17a 页)
(名之说驳之似未得传意公榖亦因左氏之意而推/衍之耳其言虽怪必有所受今并存三传之说而驳)
(者无/取焉)
(丙顷王/午四年)十有二年(晋灵六年 齐昭 十八年卫成二十年/蔡庄三十一年郑穆十三年曹文三)
(年陈共十七年把桓二十二年宋/昭五年秦康六年楚穆 …… (第 21a 页)
(郓也阳汪氏克宽曰此一大夫将兵而城二邑成/郛启 皆二卿将兵而城一邑其烦民尤甚矣)
(丁顷王/未五年)十有三年(晋灵七年 齐昭 十九年卫成二十一/年蔡庄三十二年郑穆十四年曹文) …… (第 28a 页)
(异即同则辅伯之功鲁亦不为无助于晋焉/公羊以为春秋善之此圣人待衰世之意也)
(戊顷王/申六年)十有四年(晋灵八年 齐昭 二十年卫成二十二/年蔡庄三十三年郑穆十五年曹文)
(五年陈灵公平国元年把桓二十四年/宋昭七年秦康八 (第 34a 页)
公至自伐齐(无/传)
传二十六年春王正月公会莒兹平公宁庄子盟于向
寻洮之盟也齐师侵我西鄙讨是二盟也 夏齐孝公
伐我北鄙卫人伐齐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师使受
命于展禽(柳下/惠)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 (第 9b 页)
传二十六年春王正月公会莒兹平公宁庄子盟于向
寻洮之盟也齐师侵我西鄙讨是二盟也 夏齐孝公
伐我北鄙卫人伐齐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师使受
命于展禽(柳下/惠)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 (第 9b 页)
讥之是谓弃人重于弑父也藉使展舆但勿弃人
以济其不义之身则固以为贤矣不亦害教乎
著丘公
(名去疾犁比公子襄三十一年出奔 齐昭/ 元年复入立明年改元至十四年卒在位)
(十三/年)
昭公经四年秋九月取鄫
传四年秋九月取鄫言 (第 24b 页)
以济其不义之身则固以为贤矣不亦害教乎
著丘公
(名去疾犁比公子襄三十一年出奔 齐昭/ 元年复入立明年改元至十四年卒在位)
(十三/年)
昭公经四年秋九月取鄫
传四年秋九月取鄫言 (第 24b 页)
人败书楚师则其义不可通矣
夏齐人伐我北鄙
卫人伐齐
(左/传) 夏齐孝公 伐我北鄙卫人伐齐(卫救鲁/故伐齐)洮之盟故
也公使展喜犒师(展喜鲁大夫/使劳齐师)使受命于展禽(展 …… (第 17a 页)
把称子时王所黜也春秋有褒贬而无黜陟傅谓
公卑把似谓旧史称子果旧史变易王爵孔子岂
仍其非而不革乎
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
(左/传) 夏齐孝公 卒有齐怨(前年齐/再伐鲁)不废丧纪(丧纪丧事/之总名) …… (第 21a 页)
礼也
齐桓既殁诸侯犹思其德孝公不能继志述事乃
盟楚狄伐宋及鲁卫为谋不远霸业遽隳惜哉
秋八月乙未葬 齐孝公
三月而葬非礼也鲁有齐怨而会其君之葬岂非
去古未远犹秉周礼之验与
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把(八月无乙 (第 21b 页)
夏齐人伐我北鄙
卫人伐齐
(左/传) 夏齐孝公 伐我北鄙卫人伐齐(卫救鲁/故伐齐)洮之盟故
也公使展喜犒师(展喜鲁大夫/使劳齐师)使受命于展禽(展 …… (第 17a 页)
把称子时王所黜也春秋有褒贬而无黜陟傅谓
公卑把似谓旧史称子果旧史变易王爵孔子岂
仍其非而不革乎
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
(左/传) 夏齐孝公 卒有齐怨(前年齐/再伐鲁)不废丧纪(丧纪丧事/之总名) …… (第 21a 页)
礼也
齐桓既殁诸侯犹思其德孝公不能继志述事乃
盟楚狄伐宋及鲁卫为谋不远霸业遽隳惜哉
秋八月乙未葬 齐孝公
三月而葬非礼也鲁有齐怨而会其君之葬岂非
去古未远犹秉周礼之验与
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把(八月无乙 (第 21b 页)
(迎于门外婿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婿授绥)后世亲
迎之礼废于是有父母兄弟越境而送其女者(列女/传 齐)
(孝公 夫人孟姬华氏长女也齐国称其贞孝公闻之/修礼亲迎于华氏之室父母送之不下堂母醮之房)
(中父戒之东阶之 (第 40b 页)
迎之礼废于是有父母兄弟越境而送其女者(列女/传 齐)
(孝公 夫人孟姬华氏长女也齐国称其贞孝公闻之/修礼亲迎于华氏之室父母送之不下堂母醮之房)
(中父戒之东阶之 (第 40b 页)
(公子目夷为仁使为左师以听/政于是宋治故鱼氏世为左师)
(辛襄王/未二年)十年(齐桓三十六晋惠公夷吾元年卫文十蔡/穆二十五郑文二十三曹共三陈宣四十)
(三杞成五宋襄公兹父元/年秦穆十楚成二十二)
春王正月公如齐
(孙氏曰公始朝齐也不至者朝桓安之与他国异也十/五年如齐同此张氏曰庄公十三年柯之盟鲁已服齐)
(虽庄公因昏姻一再如齐自此鲁不朝齐几二十年盖/桓公伯业未盛不责诸侯以朝礼今僖公始朝齐见于)
(葵丘之后霸体渐肆诸侯不朝天子而朝伯主自此始/矣啖氏曰公及内卿往他国朝聘皆书如赵氏曰周之)
(制朝聘也有数今春秋毕书之见如京师之简也所以/伤王室之微著诸侯之不臣也临川吴氏曰僖公两朝)
(齐桓事伯主也末年一朝 齐昭 继齐好也宣公四朝齐/惠以篡立而求援也古者诸侯相朝之礼齐等之国往)
(来报施互相朝也天下无道惟有小国朝 (第 21b 页)
(辛襄王/未二年)十年(齐桓三十六晋惠公夷吾元年卫文十蔡/穆二十五郑文二十三曹共三陈宣四十)
(三杞成五宋襄公兹父元/年秦穆十楚成二十二)
春王正月公如齐
(孙氏曰公始朝齐也不至者朝桓安之与他国异也十/五年如齐同此张氏曰庄公十三年柯之盟鲁已服齐)
(虽庄公因昏姻一再如齐自此鲁不朝齐几二十年盖/桓公伯业未盛不责诸侯以朝礼今僖公始朝齐见于)
(葵丘之后霸体渐肆诸侯不朝天子而朝伯主自此始/矣啖氏曰公及内卿往他国朝聘皆书如赵氏曰周之)
(制朝聘也有数今春秋毕书之见如京师之简也所以/伤王室之微著诸侯之不臣也临川吴氏曰僖公两朝)
(齐桓事伯主也末年一朝 齐昭 继齐好也宣公四朝齐/惠以篡立而求援也古者诸侯相朝之礼齐等之国往)
(来报施互相朝也天下无道惟有小国朝 (第 21b 页)
嬖如夫人者六人长卫姬生武孟少卫姬生)
(惠公郑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公宋华子生/公子雍公与管仲属 孝公 于宋襄公以为太子雍巫有)
(宠于卫共姬因寺人貂以荐羞于公亦有宠公许之立/武孟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 …… (第 9b 页)
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宋公下公/有会字)
(左传宋襄公以诸侯伐齐三月齐人杀/无亏谷梁传非伐丧也杜氏曰纳 孝公) 附录(左传郑伯始朝于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
夏师救齐
(谷梁传善救齐 (第 11a 页)
也蜀杜氏曰传言三月齐人杀无/亏则无亏已杀矣今鲁以师救之亦以志其缓也)
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
(左传齐人将立 孝公 不胜四公子之徒遂与宋人战/夏五月宋败齐师于甗立 (第 11a 页)
孝公 而还公羊传战不言)
(伐此其言伐何宋公与伐而不与战故言伐春秋伐者/为客受伐者为主曷为不使齐主之与襄公 …… (第 11a 页)
(曰战言及所以别主客直不直也孙氏曰宋襄伐人/之丧擅易人之主故以宋为主不与宋襄伐齐也)
凡师直为壮曲为老书齐师败绩者责齐臣也或曰
桓公管仲尝属(章欲/反) 孝公 于宋襄公以为世子矣则 …… (第 12a 页)
鲁侯戏括之事其后如之何也(国语鲁武公以括与/戏见王王立戏仲山)
(甫谏曰不可王卒立之武公卒鲁人杀懿公/而立伯御宣王伐鲁立 孝公 诸侯从是不睦)春秋深
罪宋公大义明矣(问宋师及齐师战是宋公也何以/书师既贬之何以不书人茅堂胡) …… (第 12b 页)
(也诸侯失国诸侯纳之正也不曰纳公子昭于齐不/与纳也曷为不与纳公子昭非正也王氏笺义曰无)
(亏既立踰年之君也而宋人胁齐杀之将立 孝公 复/与齐人战四公子之徒争国宋伐丧皆不义也张氏)
(曰长幼有定分桓公管仲不能自制其尊卑正否之/辨而轻 …… (第 13a 页)
(争之道在客而及主人又岂仗义执言之师乎故春/秋书伐而战者三独宋公以客及主者乃变文以深)
(贬宋也谷梁胡/氏之说精矣)
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
(杜氏曰 孝公/ 立而后得葬)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朱子曰九当作纠刘氏曰/会于幽为九合之始始于)
(幽终于淮合者 …… (第 14a 页)
(子之不可易卫知有桓公之命而不知长子之不可/夺卫文贤君原其心恐非有背恩之实也但不审于)
(义耳春秋于立 孝公 之事主宋以战齐人狄以伐卫/皆变文以显之正以宋公此举似义而实非义故重)
(贬以见意耳若止贵其不能报 …… (第 16a 页)
(黄败徐骎骎抗衡然尚有所惧也桓公既没宋襄欲/图伯而诸侯不服故楚假不忘桓德之说求参预中)
(国之盟会陈蔡及郑皆近楚而素服之者故先受其/谋 齐孝公 亲见其父极力攘楚听其甘言纳之国都)
(而与盟僖公亦忘是惩之志偕之同歃不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因是以 …… (第 23a 页)
而止称狄汪氏曰前)
(伐卫盟邢以狄有救患之善故称人此复侵卫恶其浸/肆强暴故举其本号也张氏曰因邢之盟也 孝公 不能)
(嗣父之业楚狄皆因之以为列国患此齐/邢之盟所以两书而邢卫并受其祸也)
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 (第 29b 页)
(惠公郑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公宋华子生/公子雍公与管仲属 孝公 于宋襄公以为太子雍巫有)
(宠于卫共姬因寺人貂以荐羞于公亦有宠公许之立/武孟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 …… (第 9b 页)
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宋公下公/有会字)
(左传宋襄公以诸侯伐齐三月齐人杀/无亏谷梁传非伐丧也杜氏曰纳 孝公) 附录(左传郑伯始朝于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三钟)
夏师救齐
(谷梁传善救齐 (第 11a 页)
也蜀杜氏曰传言三月齐人杀无/亏则无亏已杀矣今鲁以师救之亦以志其缓也)
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
(左传齐人将立 孝公 不胜四公子之徒遂与宋人战/夏五月宋败齐师于甗立 (第 11a 页)
孝公 而还公羊传战不言)
(伐此其言伐何宋公与伐而不与战故言伐春秋伐者/为客受伐者为主曷为不使齐主之与襄公 …… (第 11a 页)
(曰战言及所以别主客直不直也孙氏曰宋襄伐人/之丧擅易人之主故以宋为主不与宋襄伐齐也)
凡师直为壮曲为老书齐师败绩者责齐臣也或曰
桓公管仲尝属(章欲/反) 孝公 于宋襄公以为世子矣则 …… (第 12a 页)
鲁侯戏括之事其后如之何也(国语鲁武公以括与/戏见王王立戏仲山)
(甫谏曰不可王卒立之武公卒鲁人杀懿公/而立伯御宣王伐鲁立 孝公 诸侯从是不睦)春秋深
罪宋公大义明矣(问宋师及齐师战是宋公也何以/书师既贬之何以不书人茅堂胡) …… (第 12b 页)
(也诸侯失国诸侯纳之正也不曰纳公子昭于齐不/与纳也曷为不与纳公子昭非正也王氏笺义曰无)
(亏既立踰年之君也而宋人胁齐杀之将立 孝公 复/与齐人战四公子之徒争国宋伐丧皆不义也张氏)
(曰长幼有定分桓公管仲不能自制其尊卑正否之/辨而轻 …… (第 13a 页)
(争之道在客而及主人又岂仗义执言之师乎故春/秋书伐而战者三独宋公以客及主者乃变文以深)
(贬宋也谷梁胡/氏之说精矣)
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
(杜氏曰 孝公/ 立而后得葬)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朱子曰九当作纠刘氏曰/会于幽为九合之始始于)
(幽终于淮合者 …… (第 14a 页)
(子之不可易卫知有桓公之命而不知长子之不可/夺卫文贤君原其心恐非有背恩之实也但不审于)
(义耳春秋于立 孝公 之事主宋以战齐人狄以伐卫/皆变文以显之正以宋公此举似义而实非义故重)
(贬以见意耳若止贵其不能报 …… (第 16a 页)
(黄败徐骎骎抗衡然尚有所惧也桓公既没宋襄欲/图伯而诸侯不服故楚假不忘桓德之说求参预中)
(国之盟会陈蔡及郑皆近楚而素服之者故先受其/谋 齐孝公 亲见其父极力攘楚听其甘言纳之国都)
(而与盟僖公亦忘是惩之志偕之同歃不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因是以 …… (第 23a 页)
而止称狄汪氏曰前)
(伐卫盟邢以狄有救患之善故称人此复侵卫恶其浸/肆强暴故举其本号也张氏曰因邢之盟也 孝公 不能)
(嗣父之业楚狄皆因之以为列国患此齐/邢之盟所以两书而邢卫并受其祸也)
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 (第 29b 页)
(义刘氏曰以公追人就令胜之尚何可侈哉且是后/齐复伐我明不畏鲁甚矣数见卑侮犹以为大乎)
夏齐人伐我北鄙
卫人伐齐
(左传 夏齐孝公 伐我北鄙卫人伐齐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境展喜从之曰寡)
(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 (第 8b 页)
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悬磬)
(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太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
(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
(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
(不恐齐侯乃还茅堂胡氏曰 孝公 有服展喜之善春秋/不褒而书人者内以讳为恶外以讳为善此齐侯也其)
(称人为之讳也临川吴氏曰卫平莒鲁齐何 (第 8b 页)
与焉洮向/之二盟虽渎其过在鲁非齐人之所当问也 齐孝公 乃) …… (第 8b 页)
(氏曰齐鲁之争自盟柯以来未之有也于是再见者/中国无伯也推其事迹乾时长勺之兵由于纳纠而)
(西鄙之怨始于救齐本非有深憾者但桓公 孝公 欲/得鲁以集事耳然桓公卒能屈已于柯盟而 (第 13a 页)
孝公 不)
(知自反搆怨连兵遂使鲁人得乘间而肆毒矣然则/鲁助无亏者也 (第 13a 页)
孝公 怨之尚宜宋卫纳 (第 13a 页)
孝公 者也亦)
(不能固其交 (第 13a 页)
孝公 之坠先业宜哉也刘氏曰公谷皆/谓伐国不言围邑非道用师也非 围缗者乃楚人)
(伐齐则楚师何以强配合之 …… (第 13a 页)
(则今得意不当致伐而不致会然伐齐取谷独公以/楚师往无诸侯之会则不得致会此理之当然耳)
(戊襄王十/子九年)二十有七年(晋文三齐孝十卒卫成二蔡庄/十三郑文四十曹共二十陈穆)
(十五把桓四宋成四秦/穆二十七楚成三十九)
春把子来朝
(左传春把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把把不共也/杜氏曰把先代之后迫于东夷风俗杂坏言语衣服有)
(时而夷然异于介葛卢故/唯贬其爵详见二十三年)
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
(左传 夏齐孝公 卒有齐怨不废丧纪礼也杜氏曰弟潘/杀其子而自立是为昭公襄陵许氏曰齐桓既没诸侯)
(思之而 (第 13b 页)
孝公 不能藉之以兴观其间楚之胜以困宋襄矣/又侵伐鲁僖不已有以知其为谋不远霸业之所以隳)
秋八月乙未葬 (第 13b 页)
齐孝公
(杜氏曰二/月而葬速) …… (第 13b 页)
(故卫侯反不胜乎晋人岂不知其当/为叔武杀歂犬乎左氏之说非也)
陈侯款卒
秋杞柏姬来
(杜氏曰庄公女归宁曰来临川吴氏曰把桓公伯姬之/次子继其兄成公而立即来朝鲁而为鲁所卑又使卿)
(帅师入其国鲁之待把可谓无恩矣故伯姬又来谢过/而求平也薛氏曰把伯尝辱于鲁矣数为非礼之归其)
(甚矣/乎)
公子遂如齐
(薛氏曰始平于齐也临川吴氏曰鲁以楚师伐齐取谷/幸而 孝公 遄卒未及报怨晋文既霸齐鲁内为受盟之)
(国则齐不敢背晋盟而报鲁怨故鲁因使公子遂聘齐/讲好而释前怨也张 (第 40a 页)
夏齐人伐我北鄙
卫人伐齐
(左传 夏齐孝公 伐我北鄙卫人伐齐洮之盟故也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境展喜从之曰寡)
(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 (第 8b 页)
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悬磬)
(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太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
(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
(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
(不恐齐侯乃还茅堂胡氏曰 孝公 有服展喜之善春秋/不褒而书人者内以讳为恶外以讳为善此齐侯也其)
(称人为之讳也临川吴氏曰卫平莒鲁齐何 (第 8b 页)
与焉洮向/之二盟虽渎其过在鲁非齐人之所当问也 齐孝公 乃) …… (第 8b 页)
(氏曰齐鲁之争自盟柯以来未之有也于是再见者/中国无伯也推其事迹乾时长勺之兵由于纳纠而)
(西鄙之怨始于救齐本非有深憾者但桓公 孝公 欲/得鲁以集事耳然桓公卒能屈已于柯盟而 (第 13a 页)
孝公 不)
(知自反搆怨连兵遂使鲁人得乘间而肆毒矣然则/鲁助无亏者也 (第 13a 页)
孝公 怨之尚宜宋卫纳 (第 13a 页)
孝公 者也亦)
(不能固其交 (第 13a 页)
孝公 之坠先业宜哉也刘氏曰公谷皆/谓伐国不言围邑非道用师也非 围缗者乃楚人)
(伐齐则楚师何以强配合之 …… (第 13a 页)
(则今得意不当致伐而不致会然伐齐取谷独公以/楚师往无诸侯之会则不得致会此理之当然耳)
(戊襄王十/子九年)二十有七年(晋文三齐孝十卒卫成二蔡庄/十三郑文四十曹共二十陈穆)
(十五把桓四宋成四秦/穆二十七楚成三十九)
春把子来朝
(左传春把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把把不共也/杜氏曰把先代之后迫于东夷风俗杂坏言语衣服有)
(时而夷然异于介葛卢故/唯贬其爵详见二十三年)
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
(左传 夏齐孝公 卒有齐怨不废丧纪礼也杜氏曰弟潘/杀其子而自立是为昭公襄陵许氏曰齐桓既没诸侯)
(思之而 (第 13b 页)
孝公 不能藉之以兴观其间楚之胜以困宋襄矣/又侵伐鲁僖不已有以知其为谋不远霸业之所以隳)
秋八月乙未葬 (第 13b 页)
齐孝公
(杜氏曰二/月而葬速) …… (第 13b 页)
(故卫侯反不胜乎晋人岂不知其当/为叔武杀歂犬乎左氏之说非也)
陈侯款卒
秋杞柏姬来
(杜氏曰庄公女归宁曰来临川吴氏曰把桓公伯姬之/次子继其兄成公而立即来朝鲁而为鲁所卑又使卿)
(帅师入其国鲁之待把可谓无恩矣故伯姬又来谢过/而求平也薛氏曰把伯尝辱于鲁矣数为非礼之归其)
(甚矣/乎)
公子遂如齐
(薛氏曰始平于齐也临川吴氏曰鲁以楚师伐齐取谷/幸而 孝公 遄卒未及报怨晋文既霸齐鲁内为受盟之)
(国则齐不敢背晋盟而报鲁怨故鲁因使公子遂聘齐/讲好而释前怨也张 (第 40a 页)
卒子康公罃立文十八年康公卒子共公稻立
吴 详见隐公元年
越 详见隐公元年
(乙襄王二/未十六年)元年(晋襄二年 齐昭 七年卫成九年蔡庄二/十年郑穆二年曹共二十七年陈共六)
(年把桓十一年宋成十一年秦/穆三十四年楚成四十 …… (第 3a 页)
(也孤之谓矣孤实贪以祸/夫子夫子何罪复使为政)
(丙襄王二/申十七年)二年(晋襄三 齐昭 八卫成十蔡庄二十一郑/穆三曹共二十八陈共七把桓十二宋)
(成十二秦穆三十五/楚穆王商臣元年)
春王二 …… (第 15a 页)
(罪已极于丧娶乎何诛○刘氏曰左传云礼也则是/以丧娶为礼不亦悖乎杜预迁僖公薨月以就传说)
(然此年大事于太/庙则已除丧矣)
(丁襄王二/酉十八年)三年(晋襄四 齐昭 九卫成十一蔡庄二十二/郑穆四曹共二十九陈共八把桓十二)
(宋成十三秦穆/三十六楚穆三)
春王正月叔孙 …… (第 27a 页)
(而无讨楚之实晋定公会十八国于召陵有伐/楚之势而仅为侵楚之陋春秋盖深惜之也)
(戊襄王二/申十九年)四年(晋襄五 齐昭 十卫成十二蔡庄二十三/郑穆五曹共三十陈共九把桓十四宋)
(成十四秦穆三/十七楚穆三) …… (第 34a 页)
(或曰立婢某氏为后盖取法春秋讥成风之例然春/秋隐其辞而纲目直斥本称者春秋乃本国之史而)
(纲目则笔削前代/之史故不同也)
(己襄王三/亥十年)五年(晋襄六 齐昭 十一卫成十三蔡庄二十/四郑穆六曹共三十一陈共十把桓十)
(五宋成十五秦穆/三十六楚穆四)
春王正月王 …… (第 40b 页)
(定身余惧不获其利而离其难是以去/之○晋赵成子栾贞子霍伯臼季皆卒)
(庚襄王三/子十一年)六年(晋襄七卒 齐昭 十二卫成十四蔡庄二/十五郑穆七曹共三十二陈共十一杞)
(桓十六宋成十六秦/穆三十九楚穆五)
春葬许僖 …… (第 45a 页)
穆亦号伯西戎春秋列之夷狄曾不得与邾/莒之国以爵先后况授之伯哉襄起僖三十一年尽文)
(六年凡七年李氏云 齐孝公 不能率齐桓之烈晋襄能/继晋文之统 (第 47a 页)
孝公 初宋有抑齐之志襄公初秦怀驾晋)
(之谋宋启甗之争秦寻殽之衅此皆争霸之端也 (第 47a 页)
孝公/ 不能抗宋而襄公首能挫秦此晋之所以未失伯则殽)
(之战春秋亦幸晋有功矣乃削而人之何哉曰卒之者/振兵服远 …… (第 47a 页)
(为可止之词大率皆讥其舍大政而谨小礼独胡氏/以为幸其不已之词其说本于苏氏以我爱其礼證)
(之则此/义精矣)
(辛襄王三/丑十二年)七年(晋灵公夷皋元年 齐昭 十三卫成十五/蔡庄二十六郑穆八曹共三十三陈共)
(十二把桓十七宋成十七/卒秦康公罃元年楚穆六) …… (第 54a 页)
夜起败秦师于令狐先蔑奔秦程氏以为晋不谢秦
秦纳不正皆罪也故称人(王氏笺义曰既贬宣子又/贬秦伯罪各当诛陈氏曰)
(宋襄公纳 齐孝公 战于甑称师秦康公送晋公子雍/战于令狐贬称人秦晋之交兵于是再世自令狐之)
(后不悉书矣八年秦伐晋取武 …… (第 57b 页)
(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无礼不乐所由叛也若吾子之德莫可歌)
(也其谁来之盍使睦者/歌吾子乎宣子说之)
(壬襄王三十/寅三年崩)八年(晋灵二 齐昭 十四卫成十六蔡庄二/十七郑穆九曹共三十四陈共十三) (第 61b 页)
吴 详见隐公元年
越 详见隐公元年
(乙襄王二/未十六年)元年(晋襄二年 齐昭 七年卫成九年蔡庄二/十年郑穆二年曹共二十七年陈共六)
(年把桓十一年宋成十一年秦/穆三十四年楚成四十 …… (第 3a 页)
(也孤之谓矣孤实贪以祸/夫子夫子何罪复使为政)
(丙襄王二/申十七年)二年(晋襄三 齐昭 八卫成十蔡庄二十一郑/穆三曹共二十八陈共七把桓十二宋)
(成十二秦穆三十五/楚穆王商臣元年)
春王二 …… (第 15a 页)
(罪已极于丧娶乎何诛○刘氏曰左传云礼也则是/以丧娶为礼不亦悖乎杜预迁僖公薨月以就传说)
(然此年大事于太/庙则已除丧矣)
(丁襄王二/酉十八年)三年(晋襄四 齐昭 九卫成十一蔡庄二十二/郑穆四曹共二十九陈共八把桓十二)
(宋成十三秦穆/三十六楚穆三)
春王正月叔孙 …… (第 27a 页)
(而无讨楚之实晋定公会十八国于召陵有伐/楚之势而仅为侵楚之陋春秋盖深惜之也)
(戊襄王二/申十九年)四年(晋襄五 齐昭 十卫成十二蔡庄二十三/郑穆五曹共三十陈共九把桓十四宋)
(成十四秦穆三/十七楚穆三) …… (第 34a 页)
(或曰立婢某氏为后盖取法春秋讥成风之例然春/秋隐其辞而纲目直斥本称者春秋乃本国之史而)
(纲目则笔削前代/之史故不同也)
(己襄王三/亥十年)五年(晋襄六 齐昭 十一卫成十三蔡庄二十/四郑穆六曹共三十一陈共十把桓十)
(五宋成十五秦穆/三十六楚穆四)
春王正月王 …… (第 40b 页)
(定身余惧不获其利而离其难是以去/之○晋赵成子栾贞子霍伯臼季皆卒)
(庚襄王三/子十一年)六年(晋襄七卒 齐昭 十二卫成十四蔡庄二/十五郑穆七曹共三十二陈共十一杞)
(桓十六宋成十六秦/穆三十九楚穆五)
春葬许僖 …… (第 45a 页)
穆亦号伯西戎春秋列之夷狄曾不得与邾/莒之国以爵先后况授之伯哉襄起僖三十一年尽文)
(六年凡七年李氏云 齐孝公 不能率齐桓之烈晋襄能/继晋文之统 (第 47a 页)
孝公 初宋有抑齐之志襄公初秦怀驾晋)
(之谋宋启甗之争秦寻殽之衅此皆争霸之端也 (第 47a 页)
孝公/ 不能抗宋而襄公首能挫秦此晋之所以未失伯则殽)
(之战春秋亦幸晋有功矣乃削而人之何哉曰卒之者/振兵服远 …… (第 47a 页)
(为可止之词大率皆讥其舍大政而谨小礼独胡氏/以为幸其不已之词其说本于苏氏以我爱其礼證)
(之则此/义精矣)
(辛襄王三/丑十二年)七年(晋灵公夷皋元年 齐昭 十三卫成十五/蔡庄二十六郑穆八曹共三十三陈共)
(十二把桓十七宋成十七/卒秦康公罃元年楚穆六) …… (第 54a 页)
夜起败秦师于令狐先蔑奔秦程氏以为晋不谢秦
秦纳不正皆罪也故称人(王氏笺义曰既贬宣子又/贬秦伯罪各当诛陈氏曰)
(宋襄公纳 齐孝公 战于甑称师秦康公送晋公子雍/战于令狐贬称人秦晋之交兵于是再世自令狐之)
(后不悉书矣八年秦伐晋取武 …… (第 57b 页)
(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无礼不乐所由叛也若吾子之德莫可歌)
(也其谁来之盍使睦者/歌吾子乎宣子说之)
(壬襄王三十/寅三年崩)八年(晋灵二 齐昭 十四卫成十六蔡庄二/十七郑穆九曹共三十四陈共十三) (第 61b 页)
春秋大全卷十八
明 胡广等 撰
文公下
(癸顷王/卯元年)九年(晋灵三 齐昭 十五卫成十七蔡庄三十八/郑穆十曹共三十五卒陈共十四把桓十)
(九宋昭二秦/康三楚穆八)
春毛伯来求金 …… (第 1a 页)
(人以僖公之失礼也榖梁云即外之弗夫人而见正/焉夫天王含赗会葬皆备兼人之礼秦人岂能弗夫)
(人而以妾母为辞乎秦欲/与鲁通好不应杀其礼)
葬曹共公
(甲顷王/辰二年)十年(晋灵四 齐昭 十六卫成十八蔡庄二十九/郑穆十一曹文公寿元年陈共十五杞桓)
(二十宋昭三秦/康四楚穆九)
春王三月辛 …… (第 12a 页)
(矣故免其从楚之罪也楚自盂以来未尝以爵书今/次而书爵伐而书爵中国无伯也以为无异于宋襄)
(之时/也)
(乙顷王/巳三年)十有一年(晋灵五 齐昭 十七卫成十九蔡庄三/十郑穆十二曹文二陈共十六杞桓)
(二十一宋昭四/秦康五楚穆十) …… (第 16b 页)
(帅师者将尊师少/尔有何可疑哉)
附录(左传郕太子朱儒自/安于夫钟国人弗徇)
(丙顷王/午四年)十有二年(晋灵六 齐昭 十八卫成二十蔡庄三/十一郑穆十三曹文三陈共十七杞)
(桓二十二宋昭五/秦康六楚穆十一)
春王正月郕伯 …… (第 19b 页)
(丁顷王/未五年)十有三年(晋灵七 齐昭 十九卫成二十一蔡庄/三十二郑穆十四曹文四陈共十八)
(卒把桓二十三宋昭/六秦康七楚穆十二)
春王正月 …… (第 24b 页)
毕且毕且未毕如何为义)
(乎/)
(戊顷王六年崩子班嗣位是/申为匡王春秋皆不书崩葬)十有四年(晋灵八 齐昭 二/十卒卫成二十)
(二蔡庄二十三郑穆十五曹文五陈灵公平国元/年把桓二十四宋昭七秦康八楚庄王旅元年) …… (第 29a 页)
(岂有女配齐昭公而生子可立为君者哉齐昭公以/僖二十八年即位叔姬配昭公当在僖公末年时文)
(公尚为世子岂有世子年幼而有女嫁邻国年长之/君为夫人者乎况文四年逆妇姜于齐盖昭之女也)
(岂有 齐昭 既娶鲁文之女而鲁文又娶齐昭之/女者乎故知左氏以舍母为文公女者妄也)
宋子哀来奔
(左传宋高哀为萧封人 (第 36b 页)
明 胡广等 撰
文公下
(癸顷王/卯元年)九年(晋灵三 齐昭 十五卫成十七蔡庄三十八/郑穆十曹共三十五卒陈共十四把桓十)
(九宋昭二秦/康三楚穆八)
春毛伯来求金 …… (第 1a 页)
(人以僖公之失礼也榖梁云即外之弗夫人而见正/焉夫天王含赗会葬皆备兼人之礼秦人岂能弗夫)
(人而以妾母为辞乎秦欲/与鲁通好不应杀其礼)
葬曹共公
(甲顷王/辰二年)十年(晋灵四 齐昭 十六卫成十八蔡庄二十九/郑穆十一曹文公寿元年陈共十五杞桓)
(二十宋昭三秦/康四楚穆九)
春王三月辛 …… (第 12a 页)
(矣故免其从楚之罪也楚自盂以来未尝以爵书今/次而书爵伐而书爵中国无伯也以为无异于宋襄)
(之时/也)
(乙顷王/巳三年)十有一年(晋灵五 齐昭 十七卫成十九蔡庄三/十郑穆十二曹文二陈共十六杞桓)
(二十一宋昭四/秦康五楚穆十) …… (第 16b 页)
(帅师者将尊师少/尔有何可疑哉)
附录(左传郕太子朱儒自/安于夫钟国人弗徇)
(丙顷王/午四年)十有二年(晋灵六 齐昭 十八卫成二十蔡庄三/十一郑穆十三曹文三陈共十七杞)
(桓二十二宋昭五/秦康六楚穆十一)
春王正月郕伯 …… (第 19b 页)
(丁顷王/未五年)十有三年(晋灵七 齐昭 十九卫成二十一蔡庄/三十二郑穆十四曹文四陈共十八)
(卒把桓二十三宋昭/六秦康七楚穆十二)
春王正月 …… (第 24b 页)
毕且毕且未毕如何为义)
(乎/)
(戊顷王六年崩子班嗣位是/申为匡王春秋皆不书崩葬)十有四年(晋灵八 齐昭 二/十卒卫成二十)
(二蔡庄二十三郑穆十五曹文五陈灵公平国元/年把桓二十四宋昭七秦康八楚庄王旅元年) …… (第 29a 页)
(岂有女配齐昭公而生子可立为君者哉齐昭公以/僖二十八年即位叔姬配昭公当在僖公末年时文)
(公尚为世子岂有世子年幼而有女嫁邻国年长之/君为夫人者乎况文四年逆妇姜于齐盖昭之女也)
(岂有 齐昭 既娶鲁文之女而鲁文又娶齐昭之/女者乎故知左氏以舍母为文公女者妄也)
宋子哀来奔
(左传宋高哀为萧封人 (第 36b 页)
女子之贤尚闻于诸侯况君子哉或曰鲁女虽贤岂
能闻于远乎曰古者庶女与非敌者则求为媵固为
之择贤小君则诸侯之贤女自当闻矣(汪氏曰 齐孝/公 夫人孟姬)
(齐国称其贞孝公修礼亲迎之临川吴氏曰伯姬已/嫁而晋人来媵盖讥其不及事且为齐媵起也 刘 (第 32a 页)
能闻于远乎曰古者庶女与非敌者则求为媵固为
之择贤小君则诸侯之贤女自当闻矣(汪氏曰 齐孝/公 夫人孟姬)
(齐国称其贞孝公修礼亲迎之临川吴氏曰伯姬已/嫁而晋人来媵盖讥其不及事且为齐媵起也 刘 (第 32a 页)
婚礼二
记曰国君亲迎有故则使卿程子曰先儒皆谓诸侯当
亲迎亲迎者迎于其所馆故有亲御授绥之礼岂有委
宗庙社稷远适他国以逆妇者乎非唯诸侯大夫而下
皆然诗称文王亲迎于渭未尝出疆也赵氏曰桓夫人
文姜齐僖女庄夫人哀姜先儒以为齐襄女僖夫人声
姜先儒以两会齐桓證为桓女文夫人出姜 齐昭 之女
鲁子叔姬所生宣夫人穆姜齐惠女成夫人齐姜盖齐
顷之女桓公使卿逆而齐侯送女于欢故书夫人至自
齐而不 (第 210b 页)
书翚以夫人至庄公亲迎而夫人不与公俱入
故书公至自齐而别书夫人入文公使微者逆故不书
其人且不书夫人至是致当时有贵聘贱逆之讥繇叔
姬无宠于 齐昭 故鲁人不使卿逆称妇者有姑之辞也 (第 210b 页)
记曰国君亲迎有故则使卿程子曰先儒皆谓诸侯当
亲迎亲迎者迎于其所馆故有亲御授绥之礼岂有委
宗庙社稷远适他国以逆妇者乎非唯诸侯大夫而下
皆然诗称文王亲迎于渭未尝出疆也赵氏曰桓夫人
文姜齐僖女庄夫人哀姜先儒以为齐襄女僖夫人声
姜先儒以两会齐桓證为桓女文夫人出姜 齐昭 之女
鲁子叔姬所生宣夫人穆姜齐惠女成夫人齐姜盖齐
顷之女桓公使卿逆而齐侯送女于欢故书夫人至自
齐而不 (第 210b 页)
书翚以夫人至庄公亲迎而夫人不与公俱入
故书公至自齐而别书夫人入文公使微者逆故不书
其人且不书夫人至是致当时有贵聘贱逆之讥繇叔
姬无宠于 齐昭 故鲁人不使卿逆称妇者有姑之辞也 (第 2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