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易類
四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時令類
傳記類
雜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法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清部
太玄部
續道藏
兵弱复为所寇楚师既振然
后乃服自是遂属于楚鄢陵之役蛮与共王合兵击晋
及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 秦昭王 使白
起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汉兴改为武陵(黔中故/城在今)
(辰州沅/陵县西)岁令大人输布一疋小口 …… (第 3b 页)
守陆康讨
破之馀悉降散
板楯蛮
板楯蛮夷者秦昭襄王时有一白虎常从群虎数游秦
蜀巴汉之境伤害千馀人 昭王 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
者赏邑万家金百镒时有巴郡阆中夷人能作白竹之 (第 9b 页)
弩乃登楼射杀白虎(华阳国志曰巴夷/廖仲等射杀之也) 昭王 嘉之而以
其夷人不欲加封乃刻石盟要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
不算(优宠之故一户免其一顷田之税/虽有十妻不输 …… (第 10a 页)
(黔中郡因以其众王滇后十馀岁秦灭又按楚自威王/后怀王立三十年至顷襄王之二十二年 秦昭襄王 遣)
(兵攻楚取巫黔中郡地后汉史则云顷襄王时庄豪王/滇豪即蹻也若庄蹻自威王时将兵略地属秦陷巫黔)
( (第 39a 页)
后乃服自是遂属于楚鄢陵之役蛮与共王合兵击晋
及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 秦昭王 使白
起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汉兴改为武陵(黔中故/城在今)
(辰州沅/陵县西)岁令大人输布一疋小口 …… (第 3b 页)
守陆康讨
破之馀悉降散
板楯蛮
板楯蛮夷者秦昭襄王时有一白虎常从群虎数游秦
蜀巴汉之境伤害千馀人 昭王 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
者赏邑万家金百镒时有巴郡阆中夷人能作白竹之 (第 9b 页)
弩乃登楼射杀白虎(华阳国志曰巴夷/廖仲等射杀之也) 昭王 嘉之而以
其夷人不欲加封乃刻石盟要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
不算(优宠之故一户免其一顷田之税/虽有十妻不输 …… (第 10a 页)
(黔中郡因以其众王滇后十馀岁秦灭又按楚自威王/后怀王立三十年至顷襄王之二十二年 秦昭襄王 遣)
(兵攻楚取巫黔中郡地后汉史则云顷襄王时庄豪王/滇豪即蹻也若庄蹻自威王时将兵略地属秦陷巫黔)
( (第 39a 页)
和州二年又省东和以县𨽻隰州
五代
宋(中/)
金为镇西州
元(下/)
明万历十四年改属汾州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一十三里今四里
永宁州(府西一百七十里/)
周战国时为赵离石邑秦本纪 秦昭王 代赵取离石
汉置离石𨽻西河郡
后汉为西河郡治永安五年徙西河治离石
魏 (第 13a 页)
五代
宋(中/)
金为镇西州
元(下/)
明万历十四年改属汾州府
国朝因之编户旧一十三里今四里
永宁州(府西一百七十里/)
周战国时为赵离石邑秦本纪 秦昭王 代赵取离石
汉置离石𨽻西河郡
后汉为西河郡治永安五年徙西河治离石
魏 (第 13a 页)
河水又南得离石水口 水经注离石北山南流径
离石县故城西 史记 秦昭王 伐赵取离石者也汉
武帝元朔三年封代共王子刘绾为侯国后汉西河
郡治也其水又南出西转径隰城县故城南汉 (第 49a 页)
离石县故城西 史记 秦昭王 伐赵取离石者也汉
武帝元朔三年封代共王子刘绾为侯国后汉西河
郡治也其水又南出西转径隰城县故城南汉 (第 49a 页)
水亦出吴山东径大阳城西西南流注入于河 刘
昭注大阳有吴山上有虞城杜预曰虞国也帝王世
纪曰舜嫔于虞虞城是也亦谓吴城史记 秦昭王 伐
魏取吴城即此城也皇览曰盗蹠冢临河博物记曰
傅岩在县北 括地志中条山亦名吴山 通典吴 (第 35a 页)
昭注大阳有吴山上有虞城杜预曰虞国也帝王世
纪曰舜嫔于虞虞城是也亦谓吴城史记 秦昭王 伐
魏取吴城即此城也皇览曰盗蹠冢临河博物记曰
傅岩在县北 括地志中条山亦名吴山 通典吴 (第 35a 页)
大兵至乃溃九月贼刘忠破韦町堡六年贼陈杜张
斗光据州讨平之
高平县
周赧王三十五年秦白起伐赵取代光狼城 秦昭王
四十七年九月上将军白起军射杀赵括 隋大业
十年十一月己酉贼帅司马长安破长平郡 宋建
隆元年石守 (第 19b 页)
斗光据州讨平之
高平县
周赧王三十五年秦白起伐赵取代光狼城 秦昭王
四十七年九月上将军白起军射杀赵括 隋大业
十年十一月己酉贼帅司马长安破长平郡 宋建
隆元年石守 (第 19b 页)
县
小乡故郡北魏志建义元年罢有小乡城唐志义宁元
年复置武德九年省入翼城
武子庄魏武子采邑县东二十五里有武子庙
金钩店 秦昭襄 为太子质于燕过郑太子舍妻瞷其非
常人食以斗鸡夫张唐怒责之昭襄闻而诘之妻讳
言夫以为宜烹羊也昭襄解 (第 63b 页)
小乡故郡北魏志建义元年罢有小乡城唐志义宁元
年复置武德九年省入翼城
武子庄魏武子采邑县东二十五里有武子庙
金钩店 秦昭襄 为太子质于燕过郑太子舍妻瞷其非
常人食以斗鸡夫张唐怒责之昭襄闻而诘之妻讳
言夫以为宜烹羊也昭襄解 (第 63b 页)
阳之难唯共无功襄子曰方晋阳急群臣皆懈唯共
不敢失人臣礼是以先之
蔺相如赵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
和氏璧 秦昭王 遗赵书愿以十五城易璧赵王与诸
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欲勿予即患秦兵来 …… (第 30b 页)
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
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赵请完璧归赵王遂遣相如奉
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相如奉璧奏 秦王 (第 31b 页)
秦王 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 (第 31b 页)
秦王 无
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
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第 31b 页)
秦王 曰大王欲得璧 …… (第 31b 页)
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
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
俱碎于柱矣相如持璧睨柱欲击 秦王 恐破璧乃辞 (第 32a 页)
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
度 秦王 特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 (第 32b 页)
秦王 曰和氏
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
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庭臣乃
敢 (第 32b 页)
上璧 秦王 度终不可彊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
成傅舍相如度 (第 32b 页)
秦王 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
褐怀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设九宾
礼于庭引赵使相如至谓秦王曰秦 (第 32b 页)
不敢失人臣礼是以先之
蔺相如赵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
和氏璧 秦昭王 遗赵书愿以十五城易璧赵王与诸
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欲勿予即患秦兵来 …… (第 30b 页)
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
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赵请完璧归赵王遂遣相如奉
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相如奉璧奏 秦王 (第 31b 页)
秦王 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 (第 31b 页)
秦王 无
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
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第 31b 页)
秦王 曰大王欲得璧 …… (第 31b 页)
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
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
俱碎于柱矣相如持璧睨柱欲击 秦王 恐破璧乃辞 (第 32a 页)
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
度 秦王 特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 (第 32b 页)
秦王 曰和氏
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
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庭臣乃
敢 (第 32b 页)
上璧 秦王 度终不可彊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
成傅舍相如度 (第 32b 页)
秦王 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
褐怀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设九宾
礼于庭引赵使相如至谓秦王曰秦 (第 32b 页)
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久
立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嬴坐上坐遍赞宾客宾
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嬴前嬴遂为上客魏安釐
王二十年 秦昭王 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赵请
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留军壁邺
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赵平 (第 34b 页)
立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嬴坐上坐遍赞宾客宾
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嬴前嬴遂为上客魏安釐
王二十年 秦昭王 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赵请
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留军壁邺
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赵平 (第 34b 页)
欧胥客晋录其习人者盖以申侨札之分也志寓贤
太原府
周
蔡泽燕人见逐于赵而入韩魏遇夺釜鬲于涂闻应侯
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说应
侯辞位 秦昭王 召见与语大悦之拜为客卿应侯免
相遂拜泽为秦相东收周室泽相秦数月谢病号为
刚成君
汉
第五种字兴先 (第 1b 页)
太原府
周
蔡泽燕人见逐于赵而入韩魏遇夺釜鬲于涂闻应侯
任郑安平王稽皆负重罪应侯内惭乃西入秦说应
侯辞位 秦昭王 召见与语大悦之拜为客卿应侯免
相遂拜泽为秦相东收周室泽相秦数月谢病号为
刚成君
汉
第五种字兴先 (第 1b 页)
弟子终而大义乖六国之世儒道分散游说之士
各以巧意而为枝叶唯孟轲荀卿守其所习当秦
昭王时荀卿入 秦昭王 从之问儒术荀卿以孔子
之语及诸国事七十二弟子之言凡百馀篇与之
由此秦悉有焉始皇之世李斯焚书而 (第 17a 页)
各以巧意而为枝叶唯孟轲荀卿守其所习当秦
昭王时荀卿入 秦昭王 从之问儒术荀卿以孔子
之语及诸国事七十二弟子之言凡百馀篇与之
由此秦悉有焉始皇之世李斯焚书而 (第 17a 页)
(之间权设班宠有加赐邑君者盖假其位号或空受其/爵耳则田婴为靖郭君白起为武安君魏冉弟为华阳)
(君 秦昭王 弟为泾阳君及高陵君蔡泽为刚成君其后/项梁为武信君陈馀为成安君李左车为广武君之类)
(是也至汉尚多盖封 (第 2a 页)
(君 秦昭王 弟为泾阳君及高陵君蔡泽为刚成君其后/项梁为武信君陈馀为成安君李左车为广武君之类)
(是也至汉尚多盖封 (第 2a 页)
右武宗子
靖怀太子汉会昌六年封雍王大中六年薨追谥
雅王泾大中元年封
通王滋会昌六年封昭宗时为韩建刘季述所杀
庆王沂会昌六年封大中十四年薨
濮王泽大中二年封
鄂王润大中五年封乾符三年薨
怀王洽大中八年封 昭王 汭大中八年封乾符三年薨
康王汶大中八年封乾符四年薨
广王澭大中十一年封乾符四年薨
卫王灌大中十一年封 (第 10a 页)
靖怀太子汉会昌六年封雍王大中六年薨追谥
雅王泾大中元年封
通王滋会昌六年封昭宗时为韩建刘季述所杀
庆王沂会昌六年封大中十四年薨
濮王泽大中二年封
鄂王润大中五年封乾符三年薨
怀王洽大中八年封 昭王 汭大中八年封乾符三年薨
康王汶大中八年封乾符四年薨
广王澭大中十一年封乾符四年薨
卫王灌大中十一年封 (第 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