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詔令類
法制類
史評類
載記類
雜史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小說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人则言夫人之不可致也其馀则不书不
能悉书也陈君举曰禘者何王者享其祖之所自出而
以其祖配之也雍之颂曰禘 太祖 也周有二祖太祖文
王也始祖稷也(文见仪礼)祖之所自出者喾也文王配
帝于明堂稷配天于郊而喾禘于太庙东迁 (第 21b 页)
能悉书也陈君举曰禘者何王者享其祖之所自出而
以其祖配之也雍之颂曰禘 太祖 也周有二祖太祖文
王也始祖稷也(文见仪礼)祖之所自出者喾也文王配
帝于明堂稷配天于郊而喾禘于太庙东迁 (第 21b 页)
书
尚书通考卷九 元 黄镇成 撰
咸有一德七世之庙可以观德
蔡氏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 太祖 之庙七七庙亲尽
则迁必有德之主则不祧毁故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
颖达曰王者祖有功宗有德虽七世之外其庙不毁 …… (第 1a 页)
冠注云西塾门外西堂是也
月令曰其祀中霤古者复穴以居是以名室为中霤 又
有东霤燕礼设篚当东霤此言诸侯四注屋之东霤
又有门内霤燕礼宾执脯以赐钟人于门内霤是也
玉藻公事自闑西私事自闑东疏云闑谓门之中央所
竖短木也
朱子曰周礼建国之神位左宗庙则五庙皆当在公宫
之东南矣其制则孙毓以为外为都宫 太祖 在北二
昭二穆以次而南是也盖太祖之庙始封之君居之
昭之北庙二世之君居之穆之北庙四世之君居之
穆 (第 12a 页)
尚书通考卷九 元 黄镇成 撰
咸有一德七世之庙可以观德
蔡氏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 太祖 之庙七七庙亲尽
则迁必有德之主则不祧毁故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
颖达曰王者祖有功宗有德虽七世之外其庙不毁 …… (第 1a 页)
冠注云西塾门外西堂是也
月令曰其祀中霤古者复穴以居是以名室为中霤 又
有东霤燕礼设篚当东霤此言诸侯四注屋之东霤
又有门内霤燕礼宾执脯以赐钟人于门内霤是也
玉藻公事自闑西私事自闑东疏云闑谓门之中央所
竖短木也
朱子曰周礼建国之神位左宗庙则五庙皆当在公宫
之东南矣其制则孙毓以为外为都宫 太祖 在北二
昭二穆以次而南是也盖太祖之庙始封之君居之
昭之北庙二世之君居之穆之北庙四世之君居之
穆 (第 12a 页)
有家者均不可不原其所自来也太史公作尧舜本
纪谓其源皆出于黄帝后世目为良史唐史臣作世
系表先宗室而后宰相后世指为全书恭惟国家列
圣相承 太祖 太宗以英睿定大业真宗仁宗以忠厚
守成宪高宗孝宗以谟断成中兴之功而赵氏得姓
之因历诸儒讨论犹莫之核 (第 15b 页)
纪谓其源皆出于黄帝后世目为良史唐史臣作世
系表先宗室而后宰相后世指为全书恭惟国家列
圣相承 太祖 太宗以英睿定大业真宗仁宗以忠厚
守成宪高宗孝宗以谟断成中兴之功而赵氏得姓
之因历诸儒讨论犹莫之核 (第 15b 页)
言先公以启后世纷纷之争乎况止言从祀而不言
升又不言复尤其不明者也经虽简严必不如是之
晦一不然也且诸侯五庙 太祖 之外两昭两穆闵僖
居文宣成襄昭之上亲尽已祧不应于此复升降之
二不然也盖杜氏诸儒因左氏之意尔左氏谓 (第 10a 页)
升又不言复尤其不明者也经虽简严必不如是之
晦一不然也且诸侯五庙 太祖 之外两昭两穆闵僖
居文宣成襄昭之上亲尽已祧不应于此复升降之
二不然也盖杜氏诸儒因左氏之意尔左氏谓 (第 10a 页)
史记周本纪后稷别姓姬氏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
卒子鞠陶立鞠陶卒子公刘立公刘卒子庆节立国
于豳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
毁隃立毁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
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索隐曰世本云大公组绀诸盭三代
世表称叔类凡四名皇甫谧云公祖一名组绀诸盭字叔类号曰太公也)公叔祖类卒子
古公亶父立
传十九章
祖庙天子七诸侯五大夫三适士二官师一
礼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 太祖 之庙而七(此周制七
者太祖及文王武王之祧与亲庙四太祖后稷殷则六庙契及汤与二昭二穆夏则五庙无太祖禹与二 (第 33a 页)
卒子鞠陶立鞠陶卒子公刘立公刘卒子庆节立国
于豳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
毁隃立毁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
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索隐曰世本云大公组绀诸盭三代
世表称叔类凡四名皇甫谧云公祖一名组绀诸盭字叔类号曰太公也)公叔祖类卒子
古公亶父立
传十九章
祖庙天子七诸侯五大夫三适士二官师一
礼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 太祖 之庙而七(此周制七
者太祖及文王武王之祧与亲庙四太祖后稷殷则六庙契及汤与二昭二穆夏则五庙无太祖禹与二 (第 33a 页)
彭子寿孙从之之徒又从而和之或云太祖取天下
何与僖祖事某应之曰诸公身自取富贵致位通显
然则何用封赠父祖耶又许及之上疏云 太祖皇帝
开基而不得正东向之位虽三尺童子亦为之不平
其鄙陋如此后来集议某度议必不合遂不曾与议
却上一疏论其 (第 23a 页)
何与僖祖事某应之曰诸公身自取富贵致位通显
然则何用封赠父祖耶又许及之上疏云 太祖皇帝
开基而不得正东向之位虽三尺童子亦为之不平
其鄙陋如此后来集议某度议必不合遂不曾与议
却上一疏论其 (第 23a 页)
然则三禘皆祫祭其同异如何
吉禘之祫则祭于太祖之庙凡毁庙之主与未毁庙主
皆升合食于 太祖太祖 东向凡昭南向凡穆北向以为
死者入庙当合先公先王而并谛视之且二祧当祧一
主入毁庙矣是必迎毁庙之主齐食 (第 27a 页)
太祖 然后将新祧
一主随旧祧众主而并迁焉而新祔之主乃得从二祧
三亲而返于祢宫则于祧于祔两皆泯然此固先王制 …… (第 27a 页)
合食高祖而存庙之主反不与焉此
但及远祖而不及亲庙其说与诸经有未合矣若郑玄
则谓王季以上先公之主皆合食 太祖 而文武以下及
四亲庙则祇分食于文武庙中昭从武庙穆从文庙与 …… (第 27b 页)
太祖 之祭判作三日而同一绎祭此则言合祭之最变
者然旧儒多非之至唐陆淳则造一妄说谓祇祭出王
与祖配为二而群庙 (第 28a 页)
吉禘之祫则祭于太祖之庙凡毁庙之主与未毁庙主
皆升合食于 太祖太祖 东向凡昭南向凡穆北向以为
死者入庙当合先公先王而并谛视之且二祧当祧一
主入毁庙矣是必迎毁庙之主齐食 (第 27a 页)
太祖 然后将新祧
一主随旧祧众主而并迁焉而新祔之主乃得从二祧
三亲而返于祢宫则于祧于祔两皆泯然此固先王制 …… (第 27a 页)
合食高祖而存庙之主反不与焉此
但及远祖而不及亲庙其说与诸经有未合矣若郑玄
则谓王季以上先公之主皆合食 太祖 而文武以下及
四亲庙则祇分食于文武庙中昭从武庙穆从文庙与 …… (第 27b 页)
太祖 之祭判作三日而同一绎祭此则言合祭之最变
者然旧儒多非之至唐陆淳则造一妄说谓祇祭出王
与祖配为二而群庙 (第 28a 页)
之戒而后世犹有不知本宗立后之义疏忌同族辄
取异姓如五代郭 太祖 无后而以柴世宗为嗣者有
国有家者其可不知春秋书灭之义哉东莱吕氏曰
莒鄫小国自相灭亡晋悼公为时盟主 (第 21a 页)
取异姓如五代郭 太祖 无后而以柴世宗为嗣者有
国有家者其可不知春秋书灭之义哉东莱吕氏曰
莒鄫小国自相灭亡晋悼公为时盟主 (第 21a 页)
(元二十二年秦州大震冬十二月戊子朔日食岁在/甲戌为中元之三会又四百八十五年宋宁宗嘉定)
(十二年为 元太祖 真十四年岁在己卯其年金人破/武关分犯诸州为中元之三会以后一百四十五年)
(而圣人始出凡自春秋而后终 (第 49b 页)
(十二年为 元太祖 真十四年岁在己卯其年金人破/武关分犯诸州为中元之三会以后一百四十五年)
(而圣人始出凡自春秋而后终 (第 49b 页)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
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郊祭天社祭地不言后土者省文也禘天子宗庙之
大祭追祭 太祖 之所自出于太庙而以太祖配之也
尝秋祭也四时皆祭举其一尔礼必有义对举之互
文也示与视同视诸掌言易见也此 (第 67b 页)
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郊祭天社祭地不言后土者省文也禘天子宗庙之
大祭追祭 太祖 之所自出于太庙而以太祖配之也
尝秋祭也四时皆祭举其一尔礼必有义对举之互
文也示与视同视诸掌言易见也此 (第 67b 页)
也武德中立亲庙四自宣简公而下贞观中
七庙六室自弘农府君而下开元中始制九庙追尊献
祖懿祖故自武德至于开 元太祖 在四庙七庙九庙之 …… (第 24b 页)
数则东向之虚又非例也广德二年将及殷祭有司以
二祖亲尽当迁大祖九室既备其年冬祫于是正 太祖
于东向藏二主于夹室凡十八年矣建中二年冬祫有
司误引蔡谟征西之议以献祖居东向懿祖为昭 (第 25a 页)
太祖
为穆此诚乖疑倒置之大者也议者或引春秋禹不先
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以为證且汤与文武皆 (第 25a 页)
太
祖 之后理无所疑至于禹不先鲧安知说者非启与太
康之代而左丘明因而记之耶向者有司以二主藏夹 …… (第 25a 页)
罄竭愚管岂敢以疑文虚说黩陛下严敬重难之心
其夹室等五家不安之说谨具条上伏惟圣虑裁择
藏夹室
右 太祖 已下毁庙主之所藏也今若以二祖之主同在
夹室当禘祫之际代祖元皇帝以迁主合食而二主留
在夹室神灵何所依耶 (第 26b 页)
或主有祷则祭无祷则止如殷
祭何如或云每禘祫时就飨于夹室如合食何此其不
可也
虚东向
右自魏晋方有 太祖 已上府君以备亲庙自 (第 27a 页)
太祖 已下
昭穆既列 (第 27a 页)
太祖 之上亲尽皆迁然后正东向之位明不
迁之重自魏至隋皆以短历或遭离多故其礼未行故
虚东向自武德后贞观开元加 (第 27a 页)
庙数 太祖 尊位厌而未
申故虚东向今九庙已备代祖已迁而议虚东向则无
其例此其不可也
园寝 (第 27a 页)
右汉魏太上皇处士居园寝之制近在京师故于迁主
无有异议今二祖园寝皆在赵州法驾撰仪经途遐远
此其不可也
分飨
右尊祖敬宗至当无二审禘合飨王者所先议者请常
以献祖受祫 太祖 受禘五年之间迭居东向就如其说
则当祫之时 (第 27b 页)
太祖 固序昭穆矣当禘之礼献祖何所依
也从古已来无此义例此其不可也 (第 27b 页)
七庙六室自弘农府君而下开元中始制九庙追尊献
祖懿祖故自武德至于开 元太祖 在四庙七庙九庙之 …… (第 24b 页)
数则东向之虚又非例也广德二年将及殷祭有司以
二祖亲尽当迁大祖九室既备其年冬祫于是正 太祖
于东向藏二主于夹室凡十八年矣建中二年冬祫有
司误引蔡谟征西之议以献祖居东向懿祖为昭 (第 25a 页)
太祖
为穆此诚乖疑倒置之大者也议者或引春秋禹不先
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以为證且汤与文武皆 (第 25a 页)
太
祖 之后理无所疑至于禹不先鲧安知说者非启与太
康之代而左丘明因而记之耶向者有司以二主藏夹 …… (第 25a 页)
罄竭愚管岂敢以疑文虚说黩陛下严敬重难之心
其夹室等五家不安之说谨具条上伏惟圣虑裁择
藏夹室
右 太祖 已下毁庙主之所藏也今若以二祖之主同在
夹室当禘祫之际代祖元皇帝以迁主合食而二主留
在夹室神灵何所依耶 (第 26b 页)
或主有祷则祭无祷则止如殷
祭何如或云每禘祫时就飨于夹室如合食何此其不
可也
虚东向
右自魏晋方有 太祖 已上府君以备亲庙自 (第 27a 页)
太祖 已下
昭穆既列 (第 27a 页)
太祖 之上亲尽皆迁然后正东向之位明不
迁之重自魏至隋皆以短历或遭离多故其礼未行故
虚东向自武德后贞观开元加 (第 27a 页)
庙数 太祖 尊位厌而未
申故虚东向今九庙已备代祖已迁而议虚东向则无
其例此其不可也
园寝 (第 27a 页)
右汉魏太上皇处士居园寝之制近在京师故于迁主
无有异议今二祖园寝皆在赵州法驾撰仪经途遐远
此其不可也
分飨
右尊祖敬宗至当无二审禘合飨王者所先议者请常
以献祖受祫 太祖 受禘五年之间迭居东向就如其说
则当祫之时 (第 27b 页)
太祖 固序昭穆矣当禘之礼献祖何所依
也从古已来无此义例此其不可也 (第 2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