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詩類
春秋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雜史類
職官類
史評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太玄部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阴不剥阳而反受制于阳不但君子之利小人之身

 家亦可保矣故曰终无尤自古小人害君子未有不
 败者丁谓 章惇
之徒可见也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剥之为卦众阳俱已剥落矣惟有一阳在上有复生
 之机犹众果俱 (第 29a 页)
 不知去终必取祸故为此说以唤醒之使知及时而
 遁也观彖传与时行之意可见矣
 小利贞戒小人使不害君子也自古小人害君子其
 终未有独全者丁谓 章惇
之徒可见也圣人虽为君
 子谋未尝不为小人谋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
而长也 (第 21b 页)
  (缘取径矣哲宗丙寅元祐元年诸贤复用章蔡罢/黜七八年间想望大平而老成渐凋太后晏御吕)

  (范调停不效杨畏首唱绍述而吕惠卿 章惇
复出/矣林希首诋宣仁而 (第 11a 页)
章惇
蔡卞遂欲诬陷国母唱)
  (古今希有之祸盖自汉唐内寺未之有也庚辰上/崩乃复废后孟氏宽诸贤之禁贬出惇卞 (第 11a 页)
 屈其极也伸不止于屈鸷鸟之伏其𤼵也击必致其

 力哲宗之初高后之崩未几而条然有旨召内侍六
 人复职诸贤甫退而杨畏首疏 章惇
吕惠卿邓温伯
 李清臣而一时邪佞群起矣岂特为其双双而至者
 欤又何力驱言约之繁焉故曰左袒罕闻其归汉同 …… (第 25b 页)
 靖王素并为諌官唐德宗相卢杞而把引裴延龄宋

 哲宗擢杨畏而杨畏荐 章惇
(第 32a 页)
章惇
引蔡卞林希黄履
 来之邵张商英周秩翟思上官均等此天下之定理
 亦天下之大势也故曰驩兜入而四凶集贾充不 (第 32a 页)
 而莫我收同郑庄之好贤而莫我顾伥伥乎其何之

 矣其父母国人皆贱之无所容而承以羞者乎推其
 极商鞅之投民舍 章惇
之走雷州斯其类矣山泽纳
 污川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无已其求之上乎
 虽然我非出门之诚彼无炙手之势则 (第 6a 页)
 邑告命者告命不出于王畿也无保泰之功坐视至
 此可耻孰甚虽贞亦吝矣如司马温公相宣仁太后
 变新法否极而泰也迨 章惇
蔡京当国城复于隍矣
 泰曰勿用师夬曰不利即戎乃知董卓之乱甘露之 (第 26a 页)
 礼也干则改矣厉道也恐因其厉而惮于改也又以
 终吉许之孔子曰意承考者不承其事承其意也善
 继善述者也谓之有子宜矣宋元祐时改熙宁新法
  章惇
蔡京持三年无改之论倾害君子厉之一字周
 公见之早矣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叶/朽)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 (第 11b 页)
  忧从中来惧自外至总之皆因有疚即强为镇定而神
不恬气先靡矣内省不疚者中庸之无恶也大学之自
慊也此是圣学 或曰不忧不惧不在内省不疚之外
不在内省不疚之后君子所为无愧于心自然如此盖

理足胜私气足配道义居常则随遇而安处变则顺受
其正有何忧惧孟子曰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只不慊
便是馁故内省不疚便是不忧不惧也

  司马牛忧章

  天地间只有理数二字君子以数听之天以理尽之已
然必尽其在己方听其在天 或曰 章惇
欲杀刘安世
徙之于梅州使判官杀之判官疾驰未至梅三十里呕
血死安世获免可以知命矣邹浩窜新州对友人田昼 (第 13b 页)
  圣贤一身或行或止关系世道升降不小总之皆天意
焉非人之所能为也信得一天字省却许多望怨此是
孔门家法黎锄阻孔子曰匹夫也少不知父墓合葬于
防臧仓阻孟子轻身先匹夫后丧踰前丧谗佞之于圣
贤皆窃礼义之迹而中之前后同慨 或曰有谤周濂
溪于赵清献者赵甚威以临之濂溪处之超然清献后

悟曰几失君矣今日乃知茂叔也伊川涪州之行人曰
是行也公族子与邢恕为之伊川曰族子至愚不足责
故人情厚不敢疑 章惇
嫉范纯仁流之岭南纯仁戒其
子勿怨及在道舟将覆纯仁衣尽湿谕诸子曰此岂 (第 16a 页)

为之哉义命自安孔孟的传都是如此

  此篇皆告齐滕邹鲁诸君之言孟子之设施孟子之
学问具见于此 (第 16a 页)
 (说支离盖以意逆/之也吉州左利人)
张汝弼易解十卷绍圣中撰(字舜元泉州/教授莆阳人)冯氏曰案绍
 圣二年 章惇
劄进其周易解义九卷今建本二十五
 卷赐葆光处士三年授福州司户参军充泉州州学
 教授黄裳龚原皆序之称其 (第 69a 页)
 权朋党之祸又作矣宋初端人正士接武登朝自王

 安石为相变更新法引用小人吕惠卿 章惇
蔡卞之
 徒充塞要路君子为斥逐不啻如叛逆之惨善乎司
 马光之言曰安石误矣君子难进而易退小人反是
 小 (第 29b 页)
  雨无正

此痛恨诸臣之误国追叙之以自伤也周宗既灭靡所
止戾则平王未定东迁之局可知此章曰正大夫离居
莫知我勚下章曰曾我𥊍御憯憯日瘁知是近侍人之
作也三事大夫皆执事之人庶曰式臧覆出为恶被罪
而出夤缘复进也蔡京 章惇
一辈行径如绘其词激其
音噍以杀
曰昊天又曰旻天仰其广大又望其怜悯也舍彼有罪
尹氏皇父诸人若此无罪四国 (第 18a 页)
 者心之体思来思去本体原未尝动但说到思时便
 分岐路思而贞周公夜以继日孔子慎思近思者是
 也思而不贞李林甫之偃月堂 章子厚
之退思轩者
 是也贞而入于不贞王介甫之争新法张德远之议
 北征者是也
 往来是思之境因境者顺逐境者驰 (第 4a 页)
 (祖宗不惟不怒又多迁擢至于公卿神宗尝疑其臣/罢惰不任职者当汰而不忍始益宫观之员廪以粟)
 (而不责以事遂沿为制其后 章惇
欲兴刘挚之狱以/杀党人而哲宗不从蔡京当国又欲杀天下士徽宗)
 (不听绍兴初误听宰相诛谏臣二人寻复自悔 …… (第 21a 页)
 (其所长舍其所短擢其精当罢其狂愚如此则嘉言/日进群情无隐陛下虽深居九重四海之事如指诸)

 (掌乃治安之原/太平之基也)
 (于时蔡确 章惇
犹为执政既以求言榜谕朝堂又缀/六语云若阴有所怀若犯非其分或扇摇机事之重)
 (或迎合己行之令上则观望 …… (第 44b 页)
 (取也上即以注知桂州经略之既又入朝言其未便/而度支判官沈起慷慨言可取遂以起代注一意攻)
 (扰而交趾始贰 章惇
又招降梅山峒蛮熊本又击降/南江蛮而上侈言用兵初王诏措置熙河时自诡但)
 (用回易息钱不敢费官本文彦博 (第 54b 页)
 (防以山陵使出国门杨畏即首叛之疏言神宗更法/立制欲垂之万世今未一传而罢废殆尽宜讲求以)
 (成继述之道上大善之即召对询以先朝故臣可用/者畏遂列 章惇
吕惠卿李清臣等名以闻且具言先)
 (帝建立法度之意与王安石学术之美上深以为然/邓润甫以服阕补翰学又为 …… (第 30a 页)
 (霁辙竟落职知汝州既而杨畏覆试策黜主元祐者/以风天下而国是大变矣于是用曾布言改元祐九)
 (年为绍圣元年召 章惇
为尚书左仆射尽反元祐之/政召蔡京为户尚尽主改法林希为中书舍人典变)
 (更贬黜辞令蔡卞为国史修撰重修 (第 30b 页)
 (伪学姓名示天下者会蔡琏告汝愚旧事诏捕彭龟/年曾三聘沈有开叶适项安世等證其事中书舍人)
 (范重艺质责侂胄曰 章惇
蔡确之权不为盛然至今/得罪清议者以同文馆狱耳公何为蹈之侂胄发惭)
 (曰我初无此诸公见迫耳事得寝然后 …… (第 46b 页)
 (犹治国之尚谏也舍医而用巫舍谏而用佞则其病/乱不复可治矣贞疾已改恒胗已失而后医亦为巫)
 (医杂治病卒不起卜筮之道则亦犹是也方富弼奏/上时上语辅臣曰富弼有疏来 章惇
曰弼言何事上)
 (曰言朝多小人 (第 49a 页)
章惇
曰盍令分别孰为小人上曰弼/三朝老臣岂可令分析王安礼曰弼之言是也罢朝)
  (第 49a 页)
(章惇
责安礼曰右丞对上之言失矣安礼曰吾侪不/闻谠言今日曰诚如圣谕明日曰圣谕非臣所及安)
 (得不谓之小人 (第 49a 页)
章惇
无以对古今之别君子小人未/有明著于此者也诗曰我龟既厌不我告犹易曰不)
 (恒其德或承之羞言佞直之不 (第 49a 页)
融张横渠王介甫程伊川苏东坡朱汉上龚原亦不满
百家
泉州教授莆田张弼舜元撰葆光易解义十二卷绍圣
中以 章惇
等荐赐号葆光处士后又以为福州司户教
授其乡郡其说多取象
知岳州太和张汝明舜文撰易索十三卷其说支离上 (第 24b 页)
 (者如为身名妻子则去道万里矣陈师道无已熙宁/中士习王氏学遂绝意进取元祐中以苏轼傅尧俞)

 (荐起为太学博士论者以非科目绌之调彭泽令不/赴家或断炊妻子愠见不恤也时 章惇
在枢府因秦)
 (观招之以不传贽不见王公为辞后以侍从交荐为/徐州教授迁秘书正字从徽庙郊骤寒左丞赵挺之 …… (第 7a 页)
 (又以训诫之词为韵语晨兴率子弟谒先祠毕击鼓/诵使列听之是为金溪陆氏之学故今世行之后世)
 (以为楷胡瑗/陆贺亦有焉)
 (刘安世器之从司马光学得无妄之旨力行之尝论 章惇
蔡确黄履邢恕以为四凶又言惇父在别籍异)
 (财灭绝理义又论蔡确大不敬窜新州进谏议大夫/时宰有调停之说 …… (第 12a 页)
 (𤼵安世司谏时及范祖禹谏乳媪事以为后𤼵逮赴/狱会徽宗立而免还知郓州京当国又七谪羁管峡)
 (州后稍复承议郎卒苏轼论当世人才必曰器之真/铁汉云陈瓘莹中绍圣初判明州 章惇
赴召闻其名)
 (请与同泛瓘因问为政何先惇曰司马光奸邪所当/先辨瓘以乘舟譬之以为移势偏重必失众心 (第 12b 页)
章惇)
 (
色厉甚瓘从容应之劝以中道消朋党惇颇纳之至/都召为太学博士时蔡卞禁太学生不得为元祐学)
 (术议毁资治 (第 12b 页)
通鉴瓘因策士引神考通鉴序为问以/是得不毁元符初为左司谏议论务持平不以细过)
 (摘𤼵惟论蔡卞 章惇
安惇邢恕之罪特力时蔡京为/翰林学士奸慝未著而瓘攻之益力曾布以给事中)
 (饵之瓘为书置袖中面布直𤼵 (第 12b 页)
 鲁人之志惬矣皆桓公昔所持鲁使争之故智也呜

 呼以术制人者授人以术而制已司马懿相国九锡
 之谋曹操之己迹也苏子瞻乌台诗案之祸 章惇

 覆辙也而胡氏曰功利之在人浅矣夫桓亦何功于
 鲁而鲁蒙其利哉互相助乱而已
卫人伐邢
 左氏之诬非 (第 71b 页)
 (许人捲帘一事郑公怨之终身靖安欲以中丞许赞/皇杜悰一言赞皇亦以为德凡人之情可望而知惟)
 (有一种小人若李训郑注 章惇
蔡确之流切不可以/人情望之若遇此等人不深恶痛绝则危及国家深)
 (恶痛绝之则彼必以才自进先杀其所忌而 (第 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