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書類
詩類
四書類
小學類
五經總義類
樂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時令類
法制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小說家類
譜錄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下台亦奏免之寻为贺宋正旦国信副使世宗不豫

 命宿禁中一时诏册皆晏为之 章宗
立书上十事其
 一风俗奢僭宜定制度二禁游手三宜停铸钱四免
 上尸管库五太平宜兴礼乐六量轻租税七减盐价 …… (第 7a 页)
 侍讲读上悯其年老擢为翰林直学士庭筠生未期
 视书识十七字七岁学诗十一赋全题涿郡王修期
 以国士登大定十六年进士第 章宗
谕学士曰庭筠
 所试文句太长又谓平章张汝霖曰庭筠文艺颇佳
 然语句不健其人才高亦不难改及调恩州军事判 (第 47b 页)
  (动俄有大鸟如雕鹗者怒来抟击之民益恐奔告/县官皆以为凤凰也命工图上之留二日西北去)
  (按视其处粪迹数顷其色各异遗禽数千累日不/能去所食皆巨鲤大者丈馀鱼骨蔽地 章宗
以其)
  (事告宗庙诏中外据/此则非潞州事也)
 卫绍王大安元年十一月丙申平阳地震有声自西
 北来 (第 70b 页)
 荣河县
古后土祠在北十里肇自轩辕扫地为坛汉文帝后元
 年治汾阴庙武帝元鼎四年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
 亲祀之后宣帝及唐明皇宋真宗皆躬祀焉 金章宗
 
元世祖皆遣官致祭历代敕修规模弘敞为海内祠
 庙之冠明时惟民间修葺至万历季年护堰倾剥汾 (第 28b 页)
 化世称鸠鸽二师崖东有石庵显迹遗像在焉元僧
 安身多异术中统三年命为僧录司赐禅衣二袭织
 龙凤山河最为工巧贮寺库中世守为重宝至今犹
 新寺有 金章宗
诗万松老人赵点和梼戭元郝天挺
 明陈軏郑正胥有诗
定香寺在县西南三十里唐大观二年建明正统九年
 修 (第 41a 页)
揆军驻汴梁明年授上京东京等路按察司佥事初宰
相奏是职 章宗
先已识公即可其奏曰得之矣召见咨
以当世之务称旨及陛辞谕之曰卿至官有所建明当
专达毋枉执事者又明年改上 (第 3b 页)
 山西通志卷二百二十四
  艺文(四十/三) (诗四/)
 七律(下/)

  游龙山            章 宗
嵯峨云影几千重高出尘寰迥不同金色界中兜率境
碧莲花里梵王宫鹤惊秋露三更月虎啸疏林万壑风 (第 1a 页)
 为宫教号浯溪真隐有浯溪集行世(忻州志/)

陵川秦简夫悼亡一诗高出流辈殆荆公所谓看似寻
 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者耶(中州集/)
梁公赞谏兴陵田猎表传于世其贺 章宗
表云曾天子
 祖天子世嫡相承舜何人予何人自强不息自河南
 府倅移华州防御使谢表云昔同雒户已陪嵩岳之 (第 65b 页)
  其国俗后乃改用汉唐仪式其因革次第原非出于

  一时即如金代朝祭之服其先虽加文饰未至尽去
  其旧至 章宗
乃槩为更制自应详考诠次以徵蔑弃
  旧典之由并酌入按语俾后人知所鉴戒于辑书关
  键方为有当若辽及元 (第 15b 页)
  乾隆三十六年奉
敕撰我

  国家发祥长白实金源之旧疆金史 章宗
本纪载明
   昌五年以叶鲁谷神始制国字诏依仓颉立庙例
   祀于上京又选举志称进士科以策论试国人用 (第 12a 页)
  殊不类向他书后二篇乃无名氏岁月而皆托为
  之号类若世之匿名书者至其首篇风轮水枢之
  云正是并缘释氏之说其卒 章宗
君三祥蒲璧等
  事皆剽剥他书傅会为说其自序出处又与孔丛 (第 11a 页)
  约一代治体归之于道而不以区区虚文为主余
  以旧所闻于吕氏又推言之学者可以览焉然则
  谓庄周相如为文 章宗
者司马迁韩愈之过也周
  必大承诏为序称建隆淳熙之间其文伟咸平景 (第 38a 页)
   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辽太宗景宗圣宗兴

  宗道宗宋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高宗孝
  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端宗金太宗 章宗
宣宗元
  太宗定宗宪宗成宗武宗仁宗泰定帝文宗宁宗
  明太宗仁宗宣宗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武宗世宗
   …… (第 14a 页)
 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

后唐明宗
后周世宗
辽太祖太宗景宗圣宗兴宗道宗
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高宗孝宗光宗
 宁宗理宗度宗端宗又次右
金太祖太宗世宗 章宗
宣宗哀宗
元太祖太宗定宗宪宗世祖成宗武宗仁宗泰定帝文
 宗宁宗 (第 42b 页)
  妄分两函谷关为秦汉其尤蹖驳不可据者青云
  二字莆田周方叔以为有四解乃遽以隐逸当之
  聚头扇已见之 金章宗
词咏乃谓元时高丽国始
  贡银八两为流本汉书食货志乃引集韵以为创
  获八米卢郎既见之齐隋两书姚宽丛 (第 9b 页)
  薛式之(平阳/人)     薛次魏(平阳/人)

   章宗
(平阳/人)     陶良器(平阳/人)
  陶国器(平阳/人)     杨梦飞(平阳人/知滕州) (第 38a 页)
  归有光(昆山人/)  方元儒(昆山人/)
   朱秉孚(昆山人/)  沈熙载(昆山人/)
    章宗
(昆山人/)  狄从周(昆山人/) (第 24b 页)
   高雅于世俗徵逐之纷避之若浼殁年三十四里
   党惜之
     徽州府
  唐吴少微新安人登第历官至御史时天下文 章宗

  
徐庾气格卑弱独少微与同官富嘉谟词本经学
  雄迈高雅文体一变称吴富体子巩中书舍人
  皇甫湜字持正新 (第 14b 页)
  国朝顺治十二年邑人涂国鼎仲子涂斯皇重建魏禧
记康熙九年涂斯皇捐资重修三十六年知县解光

爚重修五十五年知县舒弘训又葺之雍正二年燬
三年知县周肇岐重建

  社学六所

  学田知府邬鸣雷知县李伯生 章宗
孔邑人王材邓
榆萧国泰黎文焕饶国裕等先后捐置见存田五
十九亩零

  名宦祠祀县令赵辅政以下凡一十八 (第 7a 页)
  胡明佐号拱柱同安人万历进士任南城县为政不事
粉饰不求名誉癸丑洪水淹没万家明佐瘗亡恤存
建太平桥力行均粮之法著权宜永猷二录后人遵
行之(同上)


   章宗
礼新会人由举人万历十九年任新城县时行四
差法而复有八差之议宗礼悉罢之丈田躬历阡陌
人无敢为奸者(新城 (第 56b 页)
  吴伟妻周氏金溪人性淑慎警敏元至正辛巳年二十
七子衷才五岁二女尚幼伟亡矢志守节孝养舅姑
洪武间奉诏旌表学士刘三吾为传

   章宗
厚妻邓氏名柔玉临川人早寡抚孤守节洪武间 (第 9b 页)
  天子拨祸乱致太平永为有道之长求端于学校教化崇
道尊儒统一经术可谓恩明意美矣而守土者或推行
之未至或以文具推行而设诚之未笃无论僻深荒远

文教阙焉虽以圣哲居游之区时世之未远风流之未
坠罕能寻搜章表以为邦人劝者岂贾生所谓移风易
俗非俗吏所能为者耶西江故人文地在宋庐陵临川南丰
诸子为文 章宗
师濂溪明道伊川于此相授受焉南渡
后有陆氏兄弟以学行与朱子道义相切而朱子趋朝
来往必由信州取道故玉山之 (第 3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