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詔令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兵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特穆津衣人以己衣乘人以己马真吾主也因悉归
之泰楚特部日以微未几塔塔尔部叛金特穆津自
鄂诺河帅众会金师同灭之以功授特穆津为 察罕
图噜(旧作察兀/秃鲁今改)犹中国之招讨使也特穆津以奈曼 (第 11b 页)
之泰楚特部日以微未几塔塔尔部叛金特穆津自
鄂诺河帅众会金师同灭之以功授特穆津为 察罕
图噜(旧作察兀/秃鲁今改)犹中国之招讨使也特穆津以奈曼 (第 11b 页)
曰怀宁王远不能猝至恐变生不测当先事而发阿
裕尔巴里巴特喇复遣都万户囊嘉特(旧作囊加歹/今改奈曼人)
诣诸王图喇(太祖次子 察罕 台四世孙/旧作秃剌今改后仿此)定计囊嘉特
力赞之乃先二日率卫士入内称怀宁王遣使召安 (第 68a 页)
裕尔巴里巴特喇复遣都万户囊嘉特(旧作囊加歹/今改奈曼人)
诣诸王图喇(太祖次子 察罕 台四世孙/旧作秃剌今改后仿此)定计囊嘉特
力赞之乃先二日率卫士入内称怀宁王遣使召安 (第 68a 页)
(以屯故地练兵积谷且耕且战内全山东完固之邦/外捍淮海出没之寇而后恢复可图也时不能用而)
(淮安/旋陷)
(丁/酉)十七年春正月丙子朔日食
二月韩林皃党李武崔德陷商州 察罕 特穆尔与李思
齐连兵击败之
李武崔德等兵破商州攻武关(注见/前)遂直趋长安分
掠同华等诸州三辅震 (第 20a 页)
恐时豫王喇特纳锡哩及省
院官皆汹惧计无所出行台治书侍御史王思诚(字/致)
(道兖州/滋阳人)曰 察罕 特穆尔河南名将贼素畏之宜遣使 (第 20a 页)
求援此上策也守将恐客兵轧已论久不决思诚曰
吾兵弱旦夕失守咎将安归乃移书 察罕 特穆尔曰
河南陜西两省互为唇齿陜西危则河南岂能独安
乎 (第 20b 页)
察罕 特穆尔新复陜州得书大喜遂提轻兵五千
与李思齐倍道来援与贼遇战辄胜杀获无算馀党
皆溃散走南山河南总 (第 20b 页)
兵官以 察罕 特穆尔擅调遣
人问之思诚亟言于朝请令专守关陜仍许便宜行
事朝从之以 (第 20b 页)
察罕 特穆尔为陜西行省左丞李思齐 …… (第 20b 页)
俊专恣心不能平至是文俊谋害寿辉不克奔黄州
友谅因乘衅袭杀之遂并其军自称平章政事
冬十月韩林儿党白不信等陷兴元遂围凤翔 察罕 特
穆尔等合兵击走之
不信等既陷秦陇据巩昌遂窥凤翔 (第 25b 页)
察罕 特穆尔即
先分兵入守凤翔城而遣谍者诱贼围凤翔贼果来
围之数十重 (第 25b 页)
察罕 特穆尔自将铁骑昼夜驰二百里
往赴比去城五里所分军张左右翼掩击之城中军 …… (第 25b 页)
沁州(注见/前)踰太行焚上党攻破辽州晋冀云中雁门
代郡烽火数千馀里于是大掠塞外诸郡寻复转而
南 察罕 特穆尔遣其部将关保等率兵分扼阻隘而
自勒重兵屯闻喜绛阳又分兵屯泽潞及塞井陉以
杜太行诸道屡击却之 (第 33b 页)
河东悉定诏拜 察罕 特穆尔
为左丞寻进平章政事
冬十一月左丞相绰斯戬有罪免以努都尔岱为左丞相
时天下多故外则疆宇曰蹙 …… (第 33b 页)
遂穴地梯城昼夜攻之不息踰旬城遂陷巴延布哈
德克津与达胜努及部将哈喇坦(旧作海鲁/丁今改)蔡诚蒋
广皆战死
秋八月 察罕 特穆尔克汴梁刘福通以韩林儿复走安丰
韩林儿本起盗贼无大志又听命刘福通诸将在外
者率不遵约束至啖老 (第 38a 页)
弱为粮且皆福通故等夷福
通亦不能制兵虽盛威令不行所攻下城邑多不能
守至是 察罕 特穆尔图复汴梁大发秦晋之师会汴 …… (第 38a 页)
分门而攻至夜将士鼓勇登城斩阙而入遂拔其城
刘福通复挟林儿出东门遁还安丰俘获数万军不
敢私市不易肆不旬日河南悉定捷闻诏以 察罕 特
穆尔为河南行省平章兼知行枢密院事仍便宜行
事
九月朱元璋陷衢处州 …… (第 38b 页)
(才不应始知见绐遂大败乘轻舸走还江州元璋乘/势取安庆 康茂才字寿卿靳人江东桥在江宁县)
(江东/门外)
秋九月博啰特穆尔引兵攻冀宁 察罕 特穆尔调兵拒
战诏遣使和解之
初山西晋冀之地 (第 42a 页)
察罕 特穆尔所平定而博啰特 (第 42a 页)
穆尔兵驻大同因欲并据晋冀两人遂相雠隙诏命
博啰特穆尔守石岭关(注见/前)以北 察罕 特穆尔守关
以南至是博啰特穆尔复调兵自石岭关直抵晋冀
围其城三日退屯交 (第 42b 页)
察罕 特穆尔调兵拒战会朝
廷使参知政事额森布哈等谕令讲和遂各退守关
南北寻有旨以冀宁畀博啰特穆尔 (第 42b 页)
察罕 特穆尔以
用兵数年皆藉晋冀给军食以致强盛不肯奉诏托
言用师汴梁寻渡河屯泽潞拒之调延安军交战于 (第 42b 页)
东胜州再遣部将本布实勒援之本布实勒曰彼军
奉诏而来我何敢抗 察罕 特穆尔怒杀之已而朝廷
复遣使谕二人令罢兵还镇博啰特穆尔遂罢兵还
(第 43a 页)
察罕 特穆尔寻亦遣其子副詹事库库特穆尔(本姓/王小)
(字保保 (第 43a 页)
察罕 特穆尔之甥养为子后按库库/特穆尔旧作扩廓帖木儿今改正 仿此)贡粮至
京师皇太子亲与之定约遂不复 …… (第 43a 页)
克其城(既而友谅江西行省平章胡廷瑞以龙兴降/于元璋建昌饶袁相继皆降元璋入龙兴除)
(陈氏苛政改为洪都府美/胡廷瑞沔阳人后改名) 察罕 特穆尔克山东田丰等降 (第 44a 页)
察罕 特穆尔既定河南乃以兵分镇关陜荆襄河洛
而重兵屯太行营垒旌旗相望数千里日训练士卒
务农积谷谋大举以 …… (第 44b 页)
逆之理丰及王士城皆降遂复东平济宁时贼兵皆
聚于济南 察罕 特穆尔乃分奇兵间道出贼后南略
泰安逼益都北徇济阳(金县今属/济南府)章邱(隋县今亦/属济南府)中 …… (第 45a 页)
森呼图克故将也引兵縳阿哩衮特穆尔至军前太
平不受送阙下诛之
冬十月以 察罕 特穆尔为平章政事
仍兼知河南山东行枢密院事陜西行台中丞
十一月黄河清
自平陆三门碛(即砥柱三/门 …… (第 45b 页)
七日
大饥
(壬/寅)二十二年春正月李思齐等攻张良弼良弼败之
先是博啰特穆尔遣其将据长安谋入陜朝廷以张
良弼为陜西参政驻兵蓝田受节制于 察罕 特穆尔
良弼阴结平章鼎珠听丞相托里特穆尔调遣 (第 46a 页)
察罕
特穆尔衔之与李思齐连兵攻良弼诏和解之且命
思齐讨四川良弼平襄汉以分其势寻申谕二将各
以兵自效未几 …… (第 46a 页)
治屯金马山(在今昆/明县东)玉珍遂自称陇蜀王以张桢(字/维)
(周泸/州人)为参谋分兵陷兴元巩昌等路
六月田丰复叛平章政事 察罕 特穆尔遇害诏以其子
库库特穆尔代总其兵 (第 46b 页)
时山东俱定独益都孤城不下 察罕 特穆尔移兵围
之大治攻具诸道并进贼悉力拒守田丰复与王士
诚阴结贼谋叛初丰之降也 (第 47a 页)
察罕 特穆尔推诚待之
不疑数入其帐中及是丰乃绐请行营众以为不可
往 (第 47a 页)
察罕 特穆尔曰吾推心待人安得人人而防之左
右请以力士从又不许乃从十一骑行至丰营遂为
士诚所刺(先是太史 (第 47a 页)
奏白气如索起危宿贯太微垣/山东当大水帝曰不然山东必失一良将)
(即驰诏戒 察罕 特穆尔勿/轻举未至而已及于难)诏赠河南行省左丞相封 …… (第 47a 页)
四起乃大败仅馀十七骑走还京师
遣户部尚书张昶(宛平/人)如江东以朱元璋为江西行省
平章政事元璋不受
初 察罕 特穆尔破山东江淮震动元璋遣使致书于
(第 48b 页)
察罕 特穆尔 (第 48b 页)
察罕 特穆尔留其使朝廷因命户部尚
书张昶郎中吗哈木特(旧作马合/谋今改)浮海如江东授元
璋江西等处行中 (第 48b 页)
书省平章政事赐以龙衣御酒未
至而 察罕 特穆尔被刺元璋遂不受杀吗哈木特以
张昶才留官之
(癸/卯)二十三年春正月明玉珍称帝于重庆 …… (第 48b 页)
(文章又好招延宾客所赠/遗甚具诸侨寓者争趋之)
冬十月山东赤气千里
博啰特穆尔遣兵攻冀宁库库特穆尔击走之
博啰特穆尔自 察罕 特穆尔既死之后复数以兵争
晋冀朝廷虽屡下诏解之而雠隙日深至是复遣兵
攻冀宁至石岭关库库特穆尔大破 …… (第 51b 页)
北徙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民皆被害
库库特穆尔调张良弼等兵不应遂遣兵西击良弼李
思齐等与良弼连兵拒之
初李思齐与 察罕 特穆尔同起义兵齿位略相等及
是库库特穆尔总其兵檄诸将会师大举思齐不能
平而张良弼遂首拒命孔兴图鲁 …… (第 62b 页)
儋耳三十馀城皆纳印请吏又遣陆仲亨(濠人/)进略
清远英德廉州广东悉入于明
明徐达常遇春陷河南梁王阿哩衮 (察罕 特穆/尔之父也)降于明 (第 75b 页)
(淮安/旋陷)
(丁/酉)十七年春正月丙子朔日食
二月韩林皃党李武崔德陷商州 察罕 特穆尔与李思
齐连兵击败之
李武崔德等兵破商州攻武关(注见/前)遂直趋长安分
掠同华等诸州三辅震 (第 20a 页)
恐时豫王喇特纳锡哩及省
院官皆汹惧计无所出行台治书侍御史王思诚(字/致)
(道兖州/滋阳人)曰 察罕 特穆尔河南名将贼素畏之宜遣使 (第 20a 页)
求援此上策也守将恐客兵轧已论久不决思诚曰
吾兵弱旦夕失守咎将安归乃移书 察罕 特穆尔曰
河南陜西两省互为唇齿陜西危则河南岂能独安
乎 (第 20b 页)
察罕 特穆尔新复陜州得书大喜遂提轻兵五千
与李思齐倍道来援与贼遇战辄胜杀获无算馀党
皆溃散走南山河南总 (第 20b 页)
兵官以 察罕 特穆尔擅调遣
人问之思诚亟言于朝请令专守关陜仍许便宜行
事朝从之以 (第 20b 页)
察罕 特穆尔为陜西行省左丞李思齐 …… (第 20b 页)
俊专恣心不能平至是文俊谋害寿辉不克奔黄州
友谅因乘衅袭杀之遂并其军自称平章政事
冬十月韩林儿党白不信等陷兴元遂围凤翔 察罕 特
穆尔等合兵击走之
不信等既陷秦陇据巩昌遂窥凤翔 (第 25b 页)
察罕 特穆尔即
先分兵入守凤翔城而遣谍者诱贼围凤翔贼果来
围之数十重 (第 25b 页)
察罕 特穆尔自将铁骑昼夜驰二百里
往赴比去城五里所分军张左右翼掩击之城中军 …… (第 25b 页)
沁州(注见/前)踰太行焚上党攻破辽州晋冀云中雁门
代郡烽火数千馀里于是大掠塞外诸郡寻复转而
南 察罕 特穆尔遣其部将关保等率兵分扼阻隘而
自勒重兵屯闻喜绛阳又分兵屯泽潞及塞井陉以
杜太行诸道屡击却之 (第 33b 页)
河东悉定诏拜 察罕 特穆尔
为左丞寻进平章政事
冬十一月左丞相绰斯戬有罪免以努都尔岱为左丞相
时天下多故外则疆宇曰蹙 …… (第 33b 页)
遂穴地梯城昼夜攻之不息踰旬城遂陷巴延布哈
德克津与达胜努及部将哈喇坦(旧作海鲁/丁今改)蔡诚蒋
广皆战死
秋八月 察罕 特穆尔克汴梁刘福通以韩林儿复走安丰
韩林儿本起盗贼无大志又听命刘福通诸将在外
者率不遵约束至啖老 (第 38a 页)
弱为粮且皆福通故等夷福
通亦不能制兵虽盛威令不行所攻下城邑多不能
守至是 察罕 特穆尔图复汴梁大发秦晋之师会汴 …… (第 38a 页)
分门而攻至夜将士鼓勇登城斩阙而入遂拔其城
刘福通复挟林儿出东门遁还安丰俘获数万军不
敢私市不易肆不旬日河南悉定捷闻诏以 察罕 特
穆尔为河南行省平章兼知行枢密院事仍便宜行
事
九月朱元璋陷衢处州 …… (第 38b 页)
(才不应始知见绐遂大败乘轻舸走还江州元璋乘/势取安庆 康茂才字寿卿靳人江东桥在江宁县)
(江东/门外)
秋九月博啰特穆尔引兵攻冀宁 察罕 特穆尔调兵拒
战诏遣使和解之
初山西晋冀之地 (第 42a 页)
察罕 特穆尔所平定而博啰特 (第 42a 页)
穆尔兵驻大同因欲并据晋冀两人遂相雠隙诏命
博啰特穆尔守石岭关(注见/前)以北 察罕 特穆尔守关
以南至是博啰特穆尔复调兵自石岭关直抵晋冀
围其城三日退屯交 (第 42b 页)
察罕 特穆尔调兵拒战会朝
廷使参知政事额森布哈等谕令讲和遂各退守关
南北寻有旨以冀宁畀博啰特穆尔 (第 42b 页)
察罕 特穆尔以
用兵数年皆藉晋冀给军食以致强盛不肯奉诏托
言用师汴梁寻渡河屯泽潞拒之调延安军交战于 (第 42b 页)
东胜州再遣部将本布实勒援之本布实勒曰彼军
奉诏而来我何敢抗 察罕 特穆尔怒杀之已而朝廷
复遣使谕二人令罢兵还镇博啰特穆尔遂罢兵还
(第 43a 页)
察罕 特穆尔寻亦遣其子副詹事库库特穆尔(本姓/王小)
(字保保 (第 43a 页)
察罕 特穆尔之甥养为子后按库库/特穆尔旧作扩廓帖木儿今改正 仿此)贡粮至
京师皇太子亲与之定约遂不复 …… (第 43a 页)
克其城(既而友谅江西行省平章胡廷瑞以龙兴降/于元璋建昌饶袁相继皆降元璋入龙兴除)
(陈氏苛政改为洪都府美/胡廷瑞沔阳人后改名) 察罕 特穆尔克山东田丰等降 (第 44a 页)
察罕 特穆尔既定河南乃以兵分镇关陜荆襄河洛
而重兵屯太行营垒旌旗相望数千里日训练士卒
务农积谷谋大举以 …… (第 44b 页)
逆之理丰及王士城皆降遂复东平济宁时贼兵皆
聚于济南 察罕 特穆尔乃分奇兵间道出贼后南略
泰安逼益都北徇济阳(金县今属/济南府)章邱(隋县今亦/属济南府)中 …… (第 45a 页)
森呼图克故将也引兵縳阿哩衮特穆尔至军前太
平不受送阙下诛之
冬十月以 察罕 特穆尔为平章政事
仍兼知河南山东行枢密院事陜西行台中丞
十一月黄河清
自平陆三门碛(即砥柱三/门 …… (第 45b 页)
七日
大饥
(壬/寅)二十二年春正月李思齐等攻张良弼良弼败之
先是博啰特穆尔遣其将据长安谋入陜朝廷以张
良弼为陜西参政驻兵蓝田受节制于 察罕 特穆尔
良弼阴结平章鼎珠听丞相托里特穆尔调遣 (第 46a 页)
察罕
特穆尔衔之与李思齐连兵攻良弼诏和解之且命
思齐讨四川良弼平襄汉以分其势寻申谕二将各
以兵自效未几 …… (第 46a 页)
治屯金马山(在今昆/明县东)玉珍遂自称陇蜀王以张桢(字/维)
(周泸/州人)为参谋分兵陷兴元巩昌等路
六月田丰复叛平章政事 察罕 特穆尔遇害诏以其子
库库特穆尔代总其兵 (第 46b 页)
时山东俱定独益都孤城不下 察罕 特穆尔移兵围
之大治攻具诸道并进贼悉力拒守田丰复与王士
诚阴结贼谋叛初丰之降也 (第 47a 页)
察罕 特穆尔推诚待之
不疑数入其帐中及是丰乃绐请行营众以为不可
往 (第 47a 页)
察罕 特穆尔曰吾推心待人安得人人而防之左
右请以力士从又不许乃从十一骑行至丰营遂为
士诚所刺(先是太史 (第 47a 页)
奏白气如索起危宿贯太微垣/山东当大水帝曰不然山东必失一良将)
(即驰诏戒 察罕 特穆尔勿/轻举未至而已及于难)诏赠河南行省左丞相封 …… (第 47a 页)
四起乃大败仅馀十七骑走还京师
遣户部尚书张昶(宛平/人)如江东以朱元璋为江西行省
平章政事元璋不受
初 察罕 特穆尔破山东江淮震动元璋遣使致书于
(第 48b 页)
察罕 特穆尔 (第 48b 页)
察罕 特穆尔留其使朝廷因命户部尚
书张昶郎中吗哈木特(旧作马合/谋今改)浮海如江东授元
璋江西等处行中 (第 48b 页)
书省平章政事赐以龙衣御酒未
至而 察罕 特穆尔被刺元璋遂不受杀吗哈木特以
张昶才留官之
(癸/卯)二十三年春正月明玉珍称帝于重庆 …… (第 48b 页)
(文章又好招延宾客所赠/遗甚具诸侨寓者争趋之)
冬十月山东赤气千里
博啰特穆尔遣兵攻冀宁库库特穆尔击走之
博啰特穆尔自 察罕 特穆尔既死之后复数以兵争
晋冀朝廷虽屡下诏解之而雠隙日深至是复遣兵
攻冀宁至石岭关库库特穆尔大破 …… (第 51b 页)
北徙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民皆被害
库库特穆尔调张良弼等兵不应遂遣兵西击良弼李
思齐等与良弼连兵拒之
初李思齐与 察罕 特穆尔同起义兵齿位略相等及
是库库特穆尔总其兵檄诸将会师大举思齐不能
平而张良弼遂首拒命孔兴图鲁 …… (第 62b 页)
儋耳三十馀城皆纳印请吏又遣陆仲亨(濠人/)进略
清远英德廉州广东悉入于明
明徐达常遇春陷河南梁王阿哩衮 (察罕 特穆/尔之父也)降于明 (第 75b 页)
(琉球仍厚赀遣之时元四大王久匿山中其下逃散/略尽四大王穷蹙诣晋王府降帝命徙之云南是年)
(纳克楚亦卒以其子 察罕/ 为沈阳侯后坐蓝党死)
高丽李成桂囚其王祦而立祦之子昌
祦欲寇辽东使成桂缮兵成桂遣兵屯艾州以粮不继而 (第 8a 页)
(纳克楚亦卒以其子 察罕/ 为沈阳侯后坐蓝党死)
高丽李成桂囚其王祦而立祦之子昌
祦欲寇辽东使成桂缮兵成桂遣兵屯艾州以粮不继而 (第 8a 页)
(陇西人至元/二十七年) 谔卜都拉(至大/四年) 图噜(至治/三年)
(任至元二十/七年再任) 廉惇之(泰定/二年) 察罕 特穆
尔(至正十/七年) 张冲(至正十/八年) 谔勒哲特穆
尔(至正十/九年) (第 21b 页)
(任至元二十/七年再任) 廉惇之(泰定/二年) 察罕 特穆
尔(至正十/七年) 张冲(至正十/八年) 谔勒哲特穆
尔(至正十/九年) (第 21b 页)
升五合九勺粳米五十石八斗八升二合糯米九百
三十四石一斗九升九合七勺草二十九万一千五
百一十三束(长安志/图说)二十二年正月仍命 察罕 特穆
尔屯粮于陜西(元史顺/帝本纪)
明太祖洪武四年诏陜西等屯田三年后每亩收租一
斗二十年令陜西 (第 14b 页)
三十四石一斗九升九合七勺草二十九万一千五
百一十三束(长安志/图说)二十二年正月仍命 察罕 特穆
尔屯粮于陜西(元史顺/帝本纪)
明太祖洪武四年诏陜西等屯田三年后每亩收租一
斗二十年令陜西 (第 14b 页)
实哩及省院官于安西王邸众汹惧无言思诚曰陜
西重地天下之重轻系焉 察罕 特穆尔河南名将贼
素畏之宜遣使求援此上策也乃移书 (第 53b 页)
察罕 特穆尔
得书大喜遂提轻兵五千倍道来援思诚犒军于凤
凰山还定守御九事夜宿台中未尝解衣既而援兵
破 (第 53b 页)
贼思诚请于朝宜命 察罕 特穆尔专守关陜诏从
之(元史/本传) (第 53b 页)
察罕 特穆尔字廷瑞系出北庭家河南为颖州沈丘人
至正十六年佥河北行枢密院事十七年贼陷商州 (第 53b 页)
直趋长安至灞上三辅震恐陜西省台来告急 察罕
特穆尔即领大众入潼关长驱而前与贼遇战辄胜
杀获以亿万计贼馀党皆散溃走南山入兴元朝廷
嘉其功授陜西 (第 54a 页)
行省左丞未几贼陷秦陇窥凤翔 察
罕 特穆尔即先分兵入守凤翔城而遣谍者诱贼围
凤翔贼果来围之数十重 (第 54a 页)
察罕 特穆尔自将铁骑昼
夜驰二百里往赴比去城里所分军张左右翼掩击
之城中军亦开门鼓噪而出内外合击斩首数 (第 54a 页)
万级
馀党遁还关中悉定进陜西行省右丞兼陜西行台
侍御史 察罕 特穆尔益务练兵训农以平定四方为
己责拜陜西行省平章政事仍兼同知行枢密院事
便宜行事(元史/本传) (第 54b 页)
西重地天下之重轻系焉 察罕 特穆尔河南名将贼
素畏之宜遣使求援此上策也乃移书 (第 53b 页)
察罕 特穆尔
得书大喜遂提轻兵五千倍道来援思诚犒军于凤
凰山还定守御九事夜宿台中未尝解衣既而援兵
破 (第 53b 页)
贼思诚请于朝宜命 察罕 特穆尔专守关陜诏从
之(元史/本传) (第 53b 页)
察罕 特穆尔字廷瑞系出北庭家河南为颖州沈丘人
至正十六年佥河北行枢密院事十七年贼陷商州 (第 53b 页)
直趋长安至灞上三辅震恐陜西省台来告急 察罕
特穆尔即领大众入潼关长驱而前与贼遇战辄胜
杀获以亿万计贼馀党皆散溃走南山入兴元朝廷
嘉其功授陜西 (第 54a 页)
行省左丞未几贼陷秦陇窥凤翔 察
罕 特穆尔即先分兵入守凤翔城而遣谍者诱贼围
凤翔贼果来围之数十重 (第 54a 页)
察罕 特穆尔自将铁骑昼
夜驰二百里往赴比去城里所分军张左右翼掩击
之城中军亦开门鼓噪而出内外合击斩首数 (第 54a 页)
万级
馀党遁还关中悉定进陜西行省右丞兼陜西行台
侍御史 察罕 特穆尔益务练兵训农以平定四方为
己责拜陜西行省平章政事仍兼同知行枢密院事
便宜行事(元史/本传) (第 54b 页)
哩与陜西行省平章政事绰斯戬从宜商议军事八
月命亲王库春巴勒守兴元(元史顺/帝本纪)
十七年春二月李武崔德等陷商州 察罕 特穆尔击败
之
至正十七年二月李武崔德等破商州攻武关遂直
趋长安分掠同华诸州三辅震恐是时豫王喇特 …… (第 26b 页)
实哩及省院官皆恟惧计无所出行台治书侍御史
王思诚曰 察罕 特穆尔之名贼素畏之宜遣使求援
此上策也守将恐其轧已论久不决思诚曰吾兵弱
旦夕失守咎将谁归乃移书 (第 27a 页)
察罕 特穆尔曰河南陜
西两省互为唇齿陜西危则河南岂能独安 (第 27a 页)
察罕 特
穆尔新复陜州得书大喜遂提轻兵五千与李思齐
倍道来援遇贼转战杀获无算馀党皆溃散朝廷论
功以 (第 27a 页)
察罕 特穆尔为陜西行省左丞(宋元/通鉴)
冬十月伪宋将陷兴元遂围凤 (第 27a 页)
察罕 特穆尔击走之 (第 27a 页)
至正十七年十月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陷兴元遂
入凤翔(元史顺/帝本纪)不信等既陷秦陇遂窥凤翔 察罕 特
穆尔即先分兵入守凤翔城而遣谍者诱不信围凤
翔凡数十重 (第 27b 页)
察罕 特穆尔自将铁骑昼夜驰二百里
往赴比至去城五里所分军张左右翼掩击之城中
军亦鼓噪而出内外合击呼声动 (第 27b 页)
天地不信等大溃
及李喜喜皆遁入蜀(通鉴/续编)
二十年秋九月 察罕 特穆尔及博啰特穆尔战于东胜 (第 27b 页)
州
九月博啰特穆尔引兵攻冀宁 察罕 特穆尔调延安
军拒战于东胜州诏遣使和解之(延绥/镇志)
二十一年夏四月以张良弼为陜西行省参政
时 (第 28a 页)
博啰兵既罢还遂遣良弼引兵出南山义谷驻蓝
田受节制于 察罕 特穆尔良弼又阴结平章鼎珠听
丞相特哩特穆尔调遣营于鹿台 (第 28a 页)
察罕 衔之(宋元/通鉴)
二十二年春三月李思齐及张良弼战于武功败绩 (第 28a 页)
至正二十二年三月李思齐遣兵攻张良弼至于武
功良弼以伏兵大破之(元史顺/帝本纪)先是 察罕 特穆尔及
李思齐遣兵攻张良弼诏既和解之恐其终不和寻
申谕二将各以兵自效未几思齐复遣兵攻良弼良
…… (第 28b 页)
库库特穆尔还河南调度各处军马张良弼拒命三
月库库特穆尔遣兵西击良弼李思齐图烈巴孔兴
等兵皆与良弼合(元史顺/帝本纪)初李思齐与 察罕 特穆尔
同起义兵齿位相等及是库库总其兵思齐不能平
而张良弼遂首拒命孔兴图烈巴等亦皆恃功怀异
请 (第 30a 页)
月命亲王库春巴勒守兴元(元史顺/帝本纪)
十七年春二月李武崔德等陷商州 察罕 特穆尔击败
之
至正十七年二月李武崔德等破商州攻武关遂直
趋长安分掠同华诸州三辅震恐是时豫王喇特 …… (第 26b 页)
实哩及省院官皆恟惧计无所出行台治书侍御史
王思诚曰 察罕 特穆尔之名贼素畏之宜遣使求援
此上策也守将恐其轧已论久不决思诚曰吾兵弱
旦夕失守咎将谁归乃移书 (第 27a 页)
察罕 特穆尔曰河南陜
西两省互为唇齿陜西危则河南岂能独安 (第 27a 页)
察罕 特
穆尔新复陜州得书大喜遂提轻兵五千与李思齐
倍道来援遇贼转战杀获无算馀党皆溃散朝廷论
功以 (第 27a 页)
察罕 特穆尔为陜西行省左丞(宋元/通鉴)
冬十月伪宋将陷兴元遂围凤 (第 27a 页)
察罕 特穆尔击走之 (第 27a 页)
至正十七年十月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陷兴元遂
入凤翔(元史顺/帝本纪)不信等既陷秦陇遂窥凤翔 察罕 特
穆尔即先分兵入守凤翔城而遣谍者诱不信围凤
翔凡数十重 (第 27b 页)
察罕 特穆尔自将铁骑昼夜驰二百里
往赴比至去城五里所分军张左右翼掩击之城中
军亦鼓噪而出内外合击呼声动 (第 27b 页)
天地不信等大溃
及李喜喜皆遁入蜀(通鉴/续编)
二十年秋九月 察罕 特穆尔及博啰特穆尔战于东胜 (第 27b 页)
州
九月博啰特穆尔引兵攻冀宁 察罕 特穆尔调延安
军拒战于东胜州诏遣使和解之(延绥/镇志)
二十一年夏四月以张良弼为陜西行省参政
时 (第 28a 页)
博啰兵既罢还遂遣良弼引兵出南山义谷驻蓝
田受节制于 察罕 特穆尔良弼又阴结平章鼎珠听
丞相特哩特穆尔调遣营于鹿台 (第 28a 页)
察罕 衔之(宋元/通鉴)
二十二年春三月李思齐及张良弼战于武功败绩 (第 28a 页)
至正二十二年三月李思齐遣兵攻张良弼至于武
功良弼以伏兵大破之(元史顺/帝本纪)先是 察罕 特穆尔及
李思齐遣兵攻张良弼诏既和解之恐其终不和寻
申谕二将各以兵自效未几思齐复遣兵攻良弼良
…… (第 28b 页)
库库特穆尔还河南调度各处军马张良弼拒命三
月库库特穆尔遣兵西击良弼李思齐图烈巴孔兴
等兵皆与良弼合(元史顺/帝本纪)初李思齐与 察罕 特穆尔
同起义兵齿位相等及是库库总其兵思齐不能平
而张良弼遂首拒命孔兴图烈巴等亦皆恃功怀异
请 (第 30a 页)
田高二百馀丈周四十里一统志云灵济道场
双峰山县东北九十里高三百馀丈有瀑布水
石人山县东北百二十里即白云山元平章 察罕 隐
居于此
望府山县东北百二十里下有仙姑洞洞前橘一株
高数丈大数围不知何代物洞门高七尺许相传有 (第 66b 页)
双峰山县东北九十里高三百馀丈有瀑布水
石人山县东北百二十里即白云山元平章 察罕 隐
居于此
望府山县东北百二十里下有仙姑洞洞前橘一株
高数丈大数围不知何代物洞门高七尺许相传有 (第 66b 页)
布哈尝有违言至是急遣使附奏明其无他二人皆
得释子额琳沁巴勒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追封
武昌王
喇勒智喇斡元史 察罕 传大德三年喇勒智喇斡以参知
政事为湖南宣慰使继改荆湖荆湖多弊政公田为
甚威问民所不便凡十数事上于 (第 30a 页)
得释子额琳沁巴勒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追封
武昌王
喇勒智喇斡元史 察罕 传大德三年喇勒智喇斡以参知
政事为湖南宣慰使继改荆湖荆湖多弊政公田为
甚威问民所不便凡十数事上于 (第 30a 页)
迁蔡默恐兵且至又走德安孝感令刘宪子以伊洛
性理之书授之默自以为昔未尝学而学自此始继
还肥乡以经术教授由是知名
察罕 元史列传西域博勒和城人博览强记通诸国
字书仁宗时累官参知政事得大臣体暮年居孝感 (第 12b 页)
性理之书授之默自以为昔未尝学而学自此始继
还肥乡以经术教授由是知名
察罕 元史列传西域博勒和城人博览强记通诸国
字书仁宗时累官参知政事得大臣体暮年居孝感 (第 12b 页)
尧夫亭在九嵏山范纯仁字尧夫倅安州尝宴客于
此后人因建此亭
小隐庵在白云山 元察罕 隐居处
西湖村在县西九十里方舆胜览宋太祖微时尝索
酒村姥家姥持酒以进言𣙜禁甚严此私酿幸密之
(第 19a 页)
此后人因建此亭
小隐庵在白云山 元察罕 隐居处
西湖村在县西九十里方舆胜览宋太祖微时尝索
酒村姥家姥持酒以进言𣙜禁甚严此私酿幸密之
(第 19a 页)
御史尹晋墓在汉川县鸡鸣乡赵仙岭
御史尹良任墓在汉川县梅城系马口
主事岳从义墓在汉川县系马口
平章 察罕 墓在孝感县白云山其母河东太夫人李
氏墓在教子山
平章余仁裕墓在孝感县天娥陂
明教授赵弼墓在府城 (第 10a 页)
御史尹良任墓在汉川县梅城系马口
主事岳从义墓在汉川县系马口
平章 察罕 墓在孝感县白云山其母河东太夫人李
氏墓在教子山
平章余仁裕墓在孝感县天娥陂
明教授赵弼墓在府城 (第 10a 页)
良未建凶奸未窜擢秘书省正字
时杜范已卒钟虽得位不敢举霖畏史嵩之复出故也
秋七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蒙古 察罕 会张柔掠淮
西至扬州而去 九月辛亥祀天地于明堂奉太祖太
宗宁宗并侑大赦 冬十月辛亥以明堂奉太祖太宗 (第 10a 页)
时杜范已卒钟虽得位不敢举霖畏史嵩之复出故也
秋七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蒙古 察罕 会张柔掠淮
西至扬州而去 九月辛亥祀天地于明堂奉太祖太
宗宁宗并侑大赦 冬十月辛亥以明堂奉太祖太宗 (第 10a 页)
朝廷将用兵海东徵敛益急有司大为奸利江淮参
知政事董文用请入奏事大略言疲国家可宝之民力
取僻陋无用之小邦列其条目甚悉 乙酉荧惑犯太
微右执法 六月辛丑中书省臣言前阿尔哈雅与约
苏穆尔互请钩考今虽已死而事之是非宜令暴白帝曰
此事自约苏穆尔所发当依其言䆒行之遂籍阿尔哈雅
家赀归之京师 乙巳诏以大司农司所定农桑辑要
书颁诸路 戊申括诸路马凡色目人有马者三取其
二汉民悉入官敢匿与互市者罪之 丁巳以苏 察罕
为中书省平章政事 辛酉封杨邦宪妻田氏为永安
郡夫人领播州安抚司事 是月湖南宣慰司上言连 (第 23a 页)
知政事董文用请入奏事大略言疲国家可宝之民力
取僻陋无用之小邦列其条目甚悉 乙酉荧惑犯太
微右执法 六月辛丑中书省臣言前阿尔哈雅与约
苏穆尔互请钩考今虽已死而事之是非宜令暴白帝曰
此事自约苏穆尔所发当依其言䆒行之遂籍阿尔哈雅
家赀归之京师 乙巳诏以大司农司所定农桑辑要
书颁诸路 戊申括诸路马凡色目人有马者三取其
二汉民悉入官敢匿与互市者罪之 丁巳以苏 察罕
为中书省平章政事 辛酉封杨邦宪妻田氏为永安
郡夫人领播州安抚司事 是月湖南宣慰司上言连 (第 2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