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職官類
目錄類
正史類
傳記類
史評類
載記類
雜史類
詔令奏議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正一部
太平部
(臣/)等谨按玄元观今圯
原龙含峪在县西二十五里下有清和观遗迹(涿州/志)
(原弋彀尹宗师碑霞师䛭志平字太和姓尹氏莱州人/觐长春真人于栖 观执弟子礼又受赐于郝太古己)
(卯岁太祖皇帝遣刘仲禄徵长春真人师为劝行北上/时从者十八人师为之冠继真人主长春宫寻葺大房)
(山之真阳观更曰清和宫谓侍者曰为我洒扫西堂吾/将逝矣是夜曲肱而逝中统二年诏赠清和妙道广化)
(真人门人撮其著述曰/葆光集 甘水仙源录)
原龙门台去县二百里上曰玉河台四面皆山其下深
涧莫测南有龙王祠(寰宇/通志)
原梁贞明三年秋辽兵围幽州城中危困李嗣源阎宝 李存 审步骑七万自易州北行踰大房岭循涧而东嗣
源与养子从珂将三千骑为前锋距幽六十里与辽遇
辽兵惊郤晋兵翼而 (第 20a 页)
原龙含峪在县西二十五里下有清和观遗迹(涿州/志)
(原弋彀尹宗师碑霞师䛭志平字太和姓尹氏莱州人/觐长春真人于栖 观执弟子礼又受赐于郝太古己)
(卯岁太祖皇帝遣刘仲禄徵长春真人师为劝行北上/时从者十八人师为之冠继真人主长春宫寻葺大房)
(山之真阳观更曰清和宫谓侍者曰为我洒扫西堂吾/将逝矣是夜曲肱而逝中统二年诏赠清和妙道广化)
(真人门人撮其著述曰/葆光集 甘水仙源录)
原龙门台去县二百里上曰玉河台四面皆山其下深
涧莫测南有龙王祠(寰宇/通志)
原梁贞明三年秋辽兵围幽州城中危困李嗣源阎宝 李存 审步骑七万自易州北行踰大房岭循涧而东嗣
源与养子从珂将三千骑为前锋距幽六十里与辽遇
辽兵惊郤晋兵翼而 (第 20a 页)
(旌表/) (红旗兵常住妻张氏俱于乾隆四十一年/)
(又奉天正黄旗兵六十六妻徐氏镶红旗閒散 李存 义妻黄氏金有章妻白氏)
(福陵总管所属正白旗闲散钟魁保妻关氏正红旗兵宋/ 朝宣妻于氏闲 (第 30b 页)
(又奉天正黄旗兵六十六妻徐氏镶红旗閒散 李存 义妻黄氏金有章妻白氏)
(福陵总管所属正白旗闲散钟魁保妻关氏正红旗兵宋/ 朝宣妻于氏闲 (第 30b 页)
何 英(清远人/知州)陈 杰(清远人/通判)李 郁(连州人/知县)
张 通(连州人/署正)杨 铭(连州人/)蔡 雍(阳山人/)
萧 祺(曲江人/知县) 李 存(曲江人/县丞) 邓 纶(曲江人/)
邝受康(乐昌人/)黄子瑜(乐昌人/)白嘉俊(乐昌人/)
邓永清(乳源人 (第 25a 页)
张 通(连州人/署正)杨 铭(连州人/)蔡 雍(阳山人/)
萧 祺(曲江人/知县) 李 存(曲江人/县丞) 邓 纶(曲江人/)
邝受康(乐昌人/)黄子瑜(乐昌人/)白嘉俊(乐昌人/)
邓永清(乳源人 (第 25a 页)
昏雾伏兵三垂岗下(在潞城县西/南三十七里)诘旦复昏雾直趋
夹城时李嗣源总帐下亲军攻东北隅李存璋王霸
率丁夫烧寨斸夹城为二道周德威 李存 审各分道
进攻军士鼓噪三道齐进嗣源率先掩击梁军大恐
投戈委甲俘馘万级获其副招讨符道昭及大将三
(第 16b 页)
夹城时李嗣源总帐下亲军攻东北隅李存璋王霸
率丁夫烧寨斸夹城为二道周德威 李存 审各分道
进攻军士鼓噪三道齐进嗣源率先掩击梁军大恐
投戈委甲俘馘万级获其副招讨符道昭及大将三
(第 16b 页)
贼射中脑而卒以李存进代之八月梁段凝陷卫州
刺史 李存 儒被擒戴思远又陷共城新乡等邑自是
澶渊之西相州之南皆为梁所据九月张处球率兵
奄至东垣渡(在真定府 (第 19a 页)
刺史 李存 儒被擒戴思远又陷共城新乡等邑自是
澶渊之西相州之南皆为梁所据九月张处球率兵
奄至东垣渡(在真定府 (第 19a 页)
先生安坐幸勿躁岁晚相逢笑拍案屏除许事
不须说好与吾儒峙桢干(吴渊/颍集)
赠陈九成游国学 李 存
黄云潭潭天欲雪陈子初来即言别值吾筑室
正狼籍为煮春茶供再啜子宗九江称义门明
年挟策 (第 30b 页)
不须说好与吾儒峙桢干(吴渊/颍集)
赠陈九成游国学 李 存
黄云潭潭天欲雪陈子初来即言别值吾筑室
正狼籍为煮春茶供再啜子宗九江称义门明
年挟策 (第 30b 页)
(容悦一也不究其所投献息大狱二也不奖门卒杜/小人侥倖三也千金之珠猝然至前斥以为伪而辟)
(之有过人之智/应变之才四也)质实(杨靖山/阳人)
赐韩国公李善长死
(先是善长 弟存 义免死安置崇明善长不谢帝衔之/至是善长年七十七耄不检下尝欲营第从信国公)
(汤和假卫卒三百人和以闻 (第 14b 页)
(之有过人之智/应变之才四也)质实(杨靖山/阳人)
赐韩国公李善长死
(先是善长 弟存 义免死安置崇明善长不谢帝衔之/至是善长年七十七耄不检下尝欲营第从信国公)
(汤和假卫卒三百人和以闻 (第 14b 页)
(廷之重以威其众陛下不屈意抚之彼则无从自/新唐主曰知祥吾故人为人离间至此何屈意之)
(有乃遣供奉官 李存 环赐知祥诏知祥拜泣/受诏上表谢罪自是复称藩然益骄倨矣)
川下当补复称藩于唐五字(分注自是/复称藩) (第 20a 页)
(有乃遣供奉官 李存 环赐知祥诏知祥拜泣/受诏上表谢罪自是复称藩然益骄倨矣)
川下当补复称藩于唐五字(分注自是/复称藩) (第 20a 页)
节度使李嗣本 鹗案辽史先拔朔州十二月下蔚
新武妫儒五州通鉴误
二年春二月晋新州裨将卢文进杀节度使 李存 矩来
降
资治通鉴曰贞明三年春二月晋王之弟威塞军防
御使存矩在新州骄惰不治侍婢预政晋王使募山北 …… (第 10a 页)
方与梁相持河上欲分兵则兵少欲勿救恐失之谋
于诸将独李嗣源 李存 审阎宝劝王救之夏四月晋
王命嗣源兵先进军于涞水阎宝以镇定之兵继之
秋八月李存勖遣李嗣源等救幽州赫噜 (第 13a 页)
等以兵少而
还
资治通鉴曰梁贞明三年秋七月契丹围幽州且二
百日城中危困李嗣源阎宝 李存 审步骑七万会于
易州存审曰彼众吾寡彼多骑吾多步若平原相遇
彼以万骑蹂吾阵吾无遗类矣嗣源曰彼无辎重 …… (第 13a 页)
挝三入其阵斩契丹酋长一人后军齐进契丹兵却
晋兵始得出 李存 审命步兵伐木为鹿角人持一枝
止则成寨契丹骑环寨而过寨中发万弩射之流矢
蔽日契丹人马死伤塞路将至幽 …… (第 14a 页)
正月事也二月阎宝围镇州为文礼子处瑾所败晋
王命李嗣昭代之夏四月张处瑾遣兵迎粮于九门
嗣昭设伏击之镇兵发矢中脑卒九月 李存 审攻破
镇州诛处瑾事与辽史异盖张文礼之死当在神册
六年李嗣昭之死则在天赞元年此时契丹望都败 …… (第 21b 页)
寇至瓦桥以天平军节度使李嗣源为北面行营都
招讨使陜州留后霍彦威副之宣徽使李绍宏为监
军将兵救幽州 李存 审奏契丹去复得新州 五代 (第 22a 页)
新武妫儒五州通鉴误
二年春二月晋新州裨将卢文进杀节度使 李存 矩来
降
资治通鉴曰贞明三年春二月晋王之弟威塞军防
御使存矩在新州骄惰不治侍婢预政晋王使募山北 …… (第 10a 页)
方与梁相持河上欲分兵则兵少欲勿救恐失之谋
于诸将独李嗣源 李存 审阎宝劝王救之夏四月晋
王命嗣源兵先进军于涞水阎宝以镇定之兵继之
秋八月李存勖遣李嗣源等救幽州赫噜 (第 13a 页)
等以兵少而
还
资治通鉴曰梁贞明三年秋七月契丹围幽州且二
百日城中危困李嗣源阎宝 李存 审步骑七万会于
易州存审曰彼众吾寡彼多骑吾多步若平原相遇
彼以万骑蹂吾阵吾无遗类矣嗣源曰彼无辎重 …… (第 13a 页)
挝三入其阵斩契丹酋长一人后军齐进契丹兵却
晋兵始得出 李存 审命步兵伐木为鹿角人持一枝
止则成寨契丹骑环寨而过寨中发万弩射之流矢
蔽日契丹人马死伤塞路将至幽 …… (第 14a 页)
正月事也二月阎宝围镇州为文礼子处瑾所败晋
王命李嗣昭代之夏四月张处瑾遣兵迎粮于九门
嗣昭设伏击之镇兵发矢中脑卒九月 李存 审攻破
镇州诛处瑾事与辽史异盖张文礼之死当在神册
六年李嗣昭之死则在天赞元年此时契丹望都败 …… (第 21b 页)
寇至瓦桥以天平军节度使李嗣源为北面行营都
招讨使陜州留后霍彦威副之宣徽使李绍宏为监
军将兵救幽州 李存 审奏契丹去复得新州 五代 (第 22a 页)
通鉴地理通释石晋十六州考曰新州唐志领县四
永兴矾山龙门怀安舆地唐记唐末置后唐同光二
年升威塞军节度(通鉴威塞军节度 李存 矩在同光前)刘必绍保安州
州志曰燕尾河在州东南三十里桑乾与洋河合流
如燕尾然南流入卢沟桥下一名两 (第 7b 页)
永兴矾山龙门怀安舆地唐记唐末置后唐同光二
年升威塞军节度(通鉴威塞军节度 李存 矩在同光前)刘必绍保安州
州志曰燕尾河在州东南三十里桑乾与洋河合流
如燕尾然南流入卢沟桥下一名两 (第 7b 页)
生员龚业焕 龚永贞 刘沂 张应捷 黄骏发
熊如骐 李秉忠 贾安世 王辚 王敏俱光
州人崇祯中流寇至殉节(见河南通志)
生员李养麟 李存 心 石天禄 张内实 许士
彦俱济源人崇祯中流寇陷城死之(见河南通志)
贡生黄朝聘长葛人 生员汤 (第 50a 页)
熊如骐 李秉忠 贾安世 王辚 王敏俱光
州人崇祯中流寇至殉节(见河南通志)
生员李养麟 李存 心 石天禄 张内实 许士
彦俱济源人崇祯中流寇陷城死之(见河南通志)
贡生黄朝聘长葛人 生员汤 (第 50a 页)
涂节告胡惟庸反帝以节本预谋并诛之目
刘基遇毒及惟庸反状皆自涂节发之及狱成而节亦
同戮且以逆党目之揆之于理殊未可信节如果为惟
庸谋主宁不知事败之必将自累乃转以首告希图倖
免实情事所必无况从逆须有左证如陈宁同坐省中
阅兵马籍附和之状昭然若节则并无一事载在爰书
而仅以其党两字坐之又何异于莫须有定狱且陈宁
奸状史传所载綦详未尝有一语及节而节亦别无事
迹是宁与节虽同以胡党见诛其虚实判然可见盖必
惟庸憾节发其逆谋妄加诬引而当时亦不求左验遽
行具狱节遂无以自明耳今以明史及洪武实录互證
之足以释千秋疑案后此蓝玉之反载玉强辨不服詹
徽叱玉吐实玉言徽即我党遂并杀徽事正与此相类
益可见当日断狱者之实非信谳矣
胡惟庸有异谋令 李存 义阴说李善长善长不能 …… (第 12b 页)
解缙请行均田注
古称井田善政行于乱之后是求治行于治之时是求
乱其说诚不可易盖自阡陌既开贫富本难一致若属
在承平人安其业而必为均田限田之策纷纭予夺重
扰闾阎其所害于民生者滋大或当兵燹之馀污莱遍
野版籍荡然因而彻田定制计口授产一经制而示维
新庶乎无弊然亦须审其时势而熟策之非可冒昧从
事也如解缙均田之请未尝非因明承乱后起见不知
明立国已将二纪民间耕田纳赋大局粗定岂可复事
纷更况当时虽罹战争亦未必比户仳离皆致失其恒
产若徒向富厚者强取以与人是未受均田之益而怨
咨先起矣天下甫平民气未定不思抚循宁辑而反重
拂其心又将何以维持邦本乎缙不察时宜空谈经济
仍不免书生迂阔之见耳
李善长 弟存 义等交通胡惟庸状露会星变言者
谓当移大臣遂赐善长死目
李善长股肱臣也知胡惟庸反谋隐而不举即非甘 (第 15a 页)
刘基遇毒及惟庸反状皆自涂节发之及狱成而节亦
同戮且以逆党目之揆之于理殊未可信节如果为惟
庸谋主宁不知事败之必将自累乃转以首告希图倖
免实情事所必无况从逆须有左证如陈宁同坐省中
阅兵马籍附和之状昭然若节则并无一事载在爰书
而仅以其党两字坐之又何异于莫须有定狱且陈宁
奸状史传所载綦详未尝有一语及节而节亦别无事
迹是宁与节虽同以胡党见诛其虚实判然可见盖必
惟庸憾节发其逆谋妄加诬引而当时亦不求左验遽
行具狱节遂无以自明耳今以明史及洪武实录互證
之足以释千秋疑案后此蓝玉之反载玉强辨不服詹
徽叱玉吐实玉言徽即我党遂并杀徽事正与此相类
益可见当日断狱者之实非信谳矣
胡惟庸有异谋令 李存 义阴说李善长善长不能 …… (第 12b 页)
解缙请行均田注
古称井田善政行于乱之后是求治行于治之时是求
乱其说诚不可易盖自阡陌既开贫富本难一致若属
在承平人安其业而必为均田限田之策纷纭予夺重
扰闾阎其所害于民生者滋大或当兵燹之馀污莱遍
野版籍荡然因而彻田定制计口授产一经制而示维
新庶乎无弊然亦须审其时势而熟策之非可冒昧从
事也如解缙均田之请未尝非因明承乱后起见不知
明立国已将二纪民间耕田纳赋大局粗定岂可复事
纷更况当时虽罹战争亦未必比户仳离皆致失其恒
产若徒向富厚者强取以与人是未受均田之益而怨
咨先起矣天下甫平民气未定不思抚循宁辑而反重
拂其心又将何以维持邦本乎缙不察时宜空谈经济
仍不免书生迂阔之见耳
李善长 弟存 义等交通胡惟庸状露会星变言者
谓当移大臣遂赐善长死目
李善长股肱臣也知胡惟庸反谋隐而不举即非甘 (第 1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