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別集類
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二百七十四卷目录
翰林院部名臣列传九
元二
焦养直 耶律希亮
揭傒斯 张起岩
曹元用 谢端
元明善 虞集
李泂 ……大政悉与焉。告老归而卒,赠资德大夫、河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谥文靖。子德方,以荫为兴国路总管府判官。 耶律希亮
按《元史本传》: 希亮, 字明甫,楚材之孙,铸之子也。初,六皇后命以赤帖吉氏归铸,生 希亮 于和林南之凉楼,曰 秃忽思, 六皇后遂以其地名之。宪宗尝遣铸覈钱粮于燕,铸曰:臣先世皆读儒书,儒生俱在中土,愿携诸子,至燕受业。宪宗从之,乃命 希亮 师事北平赵衍。时方九岁,未浃旬,己能赋诗。岁丙辰,宪宗召铸还和林, 希亮 独留燕。岁戊午,宪宗在六盘山, 希亮 诣行在所。已而铸扈从南伐, 希亮 亦在行。明年,宪宗崩于蜀, 希亮 将辎重北归陕右。又明年,为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阿里不哥反,遣使召主将浑都海。铸说浑都海等入朝,皆不从,则弃其妻子,挺身来归。既而浑都海知铸去,怒,遣百骑追之不及。乃使百人监视 希亮 母子,迫胁使从行,自灵武过应吉里城,至西凉甘州。阿里不哥遣大将阿蓝荅儿自和林帅师至焉支山, 希亮 见之。阿蓝荅儿问:而父安在。 希亮 曰:不知,与吾父同任事者宜知之。浑都海怒,诟曰:我焉得知之,其父今亡命东见皇帝矣。 希亮 曰:若然,则何谓不知。阿蓝荅儿熟视浑都海曰:此言深有意焉。诘 希亮 甚急。 希亮 曰:使吾知之,亦从而去,安得独留。阿蓝荅儿以为实,免其监莅。既而阿蓝荅儿、浑都海为大兵所杀,其残卒北走,众推哈剌不花为帅。 希亮 潜匿甘州北黑水东沙陀中。殿兵已过十馀里,有寻马者适至,老婢漏言,众奄至,驱至肃州。哈剌不花与铸有婚姻之好,又哈剌不花在蜀时,尝疾病,铸召医视之,遗以酒食,因释 希亮 缚,谓曰:我受恩于汝父,此图报之秋也。及抵沙川北州, 希亮 与兄弟徒步负任,不火食者数日。是冬,涉雪踰天山,至北庭都护府。二年,至昌八里城。夏,踰马纳思河,抵叶密里城,乃定宗潜邸汤沐之邑也。时六皇后之妺主后位,与宗王火忽皆欲东觐。 希亮 母密知其事,携 希亮 入见,已而事不果。冬,至于火孛之地。三年,定宗幼子大名王闵其不能归,遗以币帛鞍马,乃从大名王至忽只儿 ……欲附世祖。复从大名王及阿鲁忽二王还至叶密里城。王遗以耳环,其二珠大如榛,窦价值千金,欲穿其耳使带之。 希亮 辞曰:不敢因是以伤父母之遗体也。且无功受赏,于礼尤不可。王又解金束带遗之,且曰:系此,于遗体宜无伤。 ……劣撒里之地。六月,又西至换扎孙之地。又从至不剌城。又西行六百里,至彻彻里泽剌之山,后妃辎重皆留于此, 希亮 母及兄弟亦在焉。 希亮 单骑行二百馀里,至出布儿城。又百里,至也里虔城,而哈剌不花之兵奄至, 希亮 又从二王兴师,还至不剌城,与哈剌不花战,败之,尽歼其众。二王乃函其头,遣使报捷。十月,至于亦思宽之地。四年,至可失哈里城。四月,阿里不哥兵复至, 希亮 又从征,至浑八升城。时 希亮 母从后避暑于阿体八升山。先是,铸尝言于世祖:臣之妻子皆在北边。至是,世祖遣不华出至二王所,因以玺书召 希亮, 驰驿赴阙。六月,由苦先城至哈剌火州,出伊州,涉大漠以还。八月,入觐世祖于上都之大安阁,备陈边事,及 ……赐钞千锭、金带一、币帛三十,命为速古儿、必阇赤。至元八年,授奉训大夫、符宝郎。十二年,既平宋,世祖命 希亮 问诸降将,日本可伐否。夏贵、吕文焕、范文虎、陈奕等皆云可伐。 希亮 奏曰:宋与辽、金攻战且三百年,干戈甫定,人得息肩,俟数年,兴师未晚。世祖然之。十三年,太府监令史卢贽 ……漆宫殿器皿之用,甚便。监官从之。适左右以其事闻,帝以诘监官,监官仓皇莫知所以对,归罪于贽,帝命斩之。 希亮 遇诸涂,贽以冤告。 希亮 命少缓,具以实入奏。有旨令董文用谳之。竟释贽,而召御史大夫塔察儿等让之曰:此事言官当言而不言,向微 秃忽思, 不误诛此人耶。十四年,转嘉议大夫、礼部尚书,寻迁吏部尚书。帝驻跸察纳儿台之地, 希亮 至,奏对毕,董文用问大都近事。希亮曰:囹圄多囚耳。世祖方欹枕而卧,忽。十四年,转嘉议大夫、礼部尚书,寻迁吏部尚书。帝驻跸察纳儿台之地,希亮至,奏对毕,董文用问大都近事。 希亮 曰:囹圄多囚耳。世祖方欹枕而卧,忽 ……,问其故。 希亮 奏曰:近奉旨:汉人盗钞六文者杀。以是囚多。帝惊问:孰传此语。省臣曰:此旨实脱儿察所传。脱儿察曰:陛下在南坡,以语蒙古儿童。帝曰:前言戏耳,曷尝著为令式。乃罪脱儿察。 希亮 因奏曰:令既出矣,必明其错误,以安民心。帝善其言,即命 希亮 至大都,谕旨中书。十七年,希亮以跋涉西土,足病痿挛,谢事而去,退居乃罪脱儿察。希亮因奏曰:令既出矣,必明其错误,以安民心。帝善其言,即命希亮至大都,谕旨中书。十七年, 希亮 以跋涉西土,足病痿挛,谢事而去,退居 ……十馀年。至大三年,武宗访求先朝旧臣,特除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寻改授林翰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 希亮 以职在史官,乃类次世祖嘉言善行以进,英宗取其书,置禁中。久之,閒居京师,四方之士多从之游。泰定四年卒,年八十一。 希亮 性至孝,困厄遐方,家资散亡已尽,仅藏祖考画像,四时就穹庐陈列致奠,尽诚尽敬。朔漠之人,咸相聚来观,叹
第二百七十四卷目录
翰林院部名臣列传九
元二
焦养直 耶律希亮
揭傒斯 张起岩
曹元用 谢端
元明善 虞集
李泂 ……大政悉与焉。告老归而卒,赠资德大夫、河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谥文靖。子德方,以荫为兴国路总管府判官。 耶律希亮
按《元史本传》: 希亮, 字明甫,楚材之孙,铸之子也。初,六皇后命以赤帖吉氏归铸,生 希亮 于和林南之凉楼,曰 秃忽思, 六皇后遂以其地名之。宪宗尝遣铸覈钱粮于燕,铸曰:臣先世皆读儒书,儒生俱在中土,愿携诸子,至燕受业。宪宗从之,乃命 希亮 师事北平赵衍。时方九岁,未浃旬,己能赋诗。岁丙辰,宪宗召铸还和林, 希亮 独留燕。岁戊午,宪宗在六盘山, 希亮 诣行在所。已而铸扈从南伐, 希亮 亦在行。明年,宪宗崩于蜀, 希亮 将辎重北归陕右。又明年,为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阿里不哥反,遣使召主将浑都海。铸说浑都海等入朝,皆不从,则弃其妻子,挺身来归。既而浑都海知铸去,怒,遣百骑追之不及。乃使百人监视 希亮 母子,迫胁使从行,自灵武过应吉里城,至西凉甘州。阿里不哥遣大将阿蓝荅儿自和林帅师至焉支山, 希亮 见之。阿蓝荅儿问:而父安在。 希亮 曰:不知,与吾父同任事者宜知之。浑都海怒,诟曰:我焉得知之,其父今亡命东见皇帝矣。 希亮 曰:若然,则何谓不知。阿蓝荅儿熟视浑都海曰:此言深有意焉。诘 希亮 甚急。 希亮 曰:使吾知之,亦从而去,安得独留。阿蓝荅儿以为实,免其监莅。既而阿蓝荅儿、浑都海为大兵所杀,其残卒北走,众推哈剌不花为帅。 希亮 潜匿甘州北黑水东沙陀中。殿兵已过十馀里,有寻马者适至,老婢漏言,众奄至,驱至肃州。哈剌不花与铸有婚姻之好,又哈剌不花在蜀时,尝疾病,铸召医视之,遗以酒食,因释 希亮 缚,谓曰:我受恩于汝父,此图报之秋也。及抵沙川北州, 希亮 与兄弟徒步负任,不火食者数日。是冬,涉雪踰天山,至北庭都护府。二年,至昌八里城。夏,踰马纳思河,抵叶密里城,乃定宗潜邸汤沐之邑也。时六皇后之妺主后位,与宗王火忽皆欲东觐。 希亮 母密知其事,携 希亮 入见,已而事不果。冬,至于火孛之地。三年,定宗幼子大名王闵其不能归,遗以币帛鞍马,乃从大名王至忽只儿 ……欲附世祖。复从大名王及阿鲁忽二王还至叶密里城。王遗以耳环,其二珠大如榛,窦价值千金,欲穿其耳使带之。 希亮 辞曰:不敢因是以伤父母之遗体也。且无功受赏,于礼尤不可。王又解金束带遗之,且曰:系此,于遗体宜无伤。 ……劣撒里之地。六月,又西至换扎孙之地。又从至不剌城。又西行六百里,至彻彻里泽剌之山,后妃辎重皆留于此, 希亮 母及兄弟亦在焉。 希亮 单骑行二百馀里,至出布儿城。又百里,至也里虔城,而哈剌不花之兵奄至, 希亮 又从二王兴师,还至不剌城,与哈剌不花战,败之,尽歼其众。二王乃函其头,遣使报捷。十月,至于亦思宽之地。四年,至可失哈里城。四月,阿里不哥兵复至, 希亮 又从征,至浑八升城。时 希亮 母从后避暑于阿体八升山。先是,铸尝言于世祖:臣之妻子皆在北边。至是,世祖遣不华出至二王所,因以玺书召 希亮, 驰驿赴阙。六月,由苦先城至哈剌火州,出伊州,涉大漠以还。八月,入觐世祖于上都之大安阁,备陈边事,及 ……赐钞千锭、金带一、币帛三十,命为速古儿、必阇赤。至元八年,授奉训大夫、符宝郎。十二年,既平宋,世祖命 希亮 问诸降将,日本可伐否。夏贵、吕文焕、范文虎、陈奕等皆云可伐。 希亮 奏曰:宋与辽、金攻战且三百年,干戈甫定,人得息肩,俟数年,兴师未晚。世祖然之。十三年,太府监令史卢贽 ……漆宫殿器皿之用,甚便。监官从之。适左右以其事闻,帝以诘监官,监官仓皇莫知所以对,归罪于贽,帝命斩之。 希亮 遇诸涂,贽以冤告。 希亮 命少缓,具以实入奏。有旨令董文用谳之。竟释贽,而召御史大夫塔察儿等让之曰:此事言官当言而不言,向微 秃忽思, 不误诛此人耶。十四年,转嘉议大夫、礼部尚书,寻迁吏部尚书。帝驻跸察纳儿台之地, 希亮 至,奏对毕,董文用问大都近事。希亮曰:囹圄多囚耳。世祖方欹枕而卧,忽。十四年,转嘉议大夫、礼部尚书,寻迁吏部尚书。帝驻跸察纳儿台之地,希亮至,奏对毕,董文用问大都近事。 希亮 曰:囹圄多囚耳。世祖方欹枕而卧,忽 ……,问其故。 希亮 奏曰:近奉旨:汉人盗钞六文者杀。以是囚多。帝惊问:孰传此语。省臣曰:此旨实脱儿察所传。脱儿察曰:陛下在南坡,以语蒙古儿童。帝曰:前言戏耳,曷尝著为令式。乃罪脱儿察。 希亮 因奏曰:令既出矣,必明其错误,以安民心。帝善其言,即命 希亮 至大都,谕旨中书。十七年,希亮以跋涉西土,足病痿挛,谢事而去,退居乃罪脱儿察。希亮因奏曰:令既出矣,必明其错误,以安民心。帝善其言,即命希亮至大都,谕旨中书。十七年, 希亮 以跋涉西土,足病痿挛,谢事而去,退居 ……十馀年。至大三年,武宗访求先朝旧臣,特除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寻改授林翰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 希亮 以职在史官,乃类次世祖嘉言善行以进,英宗取其书,置禁中。久之,閒居京师,四方之士多从之游。泰定四年卒,年八十一。 希亮 性至孝,困厄遐方,家资散亡已尽,仅藏祖考画像,四时就穹庐陈列致奠,尽诚尽敬。朔漠之人,咸相聚来观,叹
中书省事。庚辰,以御史中丞阿里为参知政事。壬午,诏恤沿边诸军,其横科差赋,责奥鲁官偿之。庚寅,敕从臣 秃忽思
等录《毛诗》、《孟子》、《论语》。乙未,享于太庙。中书省臣言:前代朝廷必有起居注,故善政嘉谟不致遗失
言:漳州漳浦县大梁山产水晶,乞割民百户采之。帝曰:不劳民则可,劳民勿取。壬申,徙乃颜民户于内地定。燕 秃忽思
所隶户差税,以三分之一输官。赐忽剌出所部钞万锭。癸酉至丙子,太白犯建星。己卯,赐不思塔伯千户等钞约九
按《日本本传》:十二年二月,遣礼部侍郎杜世忠、兵部侍郎何文著、计议官撒都鲁丁往使,复致书,亦不报。按 《耶律希亮
传》:十二年,既平宋,世祖命 希亮
问诸降将,日本可伐否。夏贵、吕文焕、范文虎、陈奕等皆云可伐。 希亮
奏曰:宋与辽、金攻战且三百年,干戈甫定,人得息肩,俟数年,兴师未晚。世祖然之。
至元十四年,日本遣商
至元十四年,日本遣商
金履祥传》:履祥从曾祖景文,以孝行著称,父母疾,斋祷于天,而灵应随至。事闻于朝,为改所居乡曰纯孝。 《耶律希亮
传》: 希亮
性至孝,困厄遐方,家资散亡己尽,仅藏祖考画像,四时就穹庐陈列致奠,尽诚尽敬。朔漠之人,咸相聚来观,叹
时,罢宋夏税,依中原例,改科门摊,每户一贯二钱,盖视夏税增钞五万馀锭矣。
大德元年,免诸路租徭,定燕 秃忽思 所隶户及规避富户差税。
按《元史·成宗本纪》:大德元年二月庚申,诏改元赦天下。免上都、大都、隆兴差税 ……,归德、徐、邳、汴梁诸县水,免其田租。冬十月癸丑,免陕西盐户差税。十二月壬申,徙乃颜民户于内地。定燕 秃忽思 所隶户差税,以三分之一输官。
按《续文献通考》:元年,中书省臣言:富户规避差税冒为僧道,请汰为民。帝
大德元年,免诸路租徭,定燕 秃忽思 所隶户及规避富户差税。
按《元史·成宗本纪》:大德元年二月庚申,诏改元赦天下。免上都、大都、隆兴差税 ……,归德、徐、邳、汴梁诸县水,免其田租。冬十月癸丑,免陕西盐户差税。十二月壬申,徙乃颜民户于内地。定燕 秃忽思 所隶户差税,以三分之一输官。
按《续文献通考》:元年,中书省臣言:富户规避差税冒为僧道,请汰为民。帝
嘉之。赐以大珠、银罂。
《察罕传》:察罕,以功授四斡耳朵怯怜口千户。世祖即位,赐金五十两、珠二串。 《耶律希亮 传》: 希亮, 从大名王及阿鲁忽二王还至叶密里城。王遗以耳环,其二珠大如榛,实价直千金,欲穿其耳使带之。 希亮 辞曰:不敢因是以伤父母之遗体也。且无功受赏,于礼尤不可。王又解金束带遗之,且曰:系此,于遗体宜无伤。
《察罕传》:察罕,以功授四斡耳朵怯怜口千户。世祖即位,赐金五十两、珠二串。 《耶律希亮 传》: 希亮, 从大名王及阿鲁忽二王还至叶密里城。王遗以耳环,其二珠大如榛,实价直千金,欲穿其耳使带之。 希亮 辞曰:不敢因是以伤父母之遗体也。且无功受赏,于礼尤不可。王又解金束带遗之,且曰:系此,于遗体宜无伤。
东西南开棂星门三,门外驰道,抵齐化门之通衢。十二月甲申,告迁于太庙。癸巳,承旨和礼霍孙,太常卿太出、 秃忽思
等,以祏室内栗主八位并日月山板位、圣安寺木主俱迁。甲午,和礼霍孙、太常卿撒里蛮率百官奉太祖、睿宗二室
忠泣谢曰:鄙人赖公复生。文忠曰:吾素非知子,所以相救于危急者,盖为国平刑,岂望子见报哉。却其物不受。 《耶律希亮
传》:至元十三年,太府监令史卢贽言于监官:各路所贡布长三丈,唯平阳加一丈,诸怯薛 ……漆宫殿器皿之用,甚便。监官从之。适左右以其事闻,帝以诘监官,监官仓皇莫知所以对,归罪于贽,帝命斩之。 希亮
遇诸涂,贽以冤告。 希亮
命少缓,具以实入奏。有旨令董文用谳之。竟释贽,而召御史大夫塔察儿等让之曰:此事言官当言而不言,向微 秃忽思,
不误诛此人耶。十四年,转嘉议大夫、礼部尚书,寻迁吏部尚书。帝驻跸察纳儿台之地, 希亮
至,奏对毕,董文用问大都近事。 希亮
曰:囹圄多囚耳。世祖方欹枕而卧,忽寤,问其故。 希亮
奏曰:近奉旨:汉人盗钞六文者杀。以是囚多。帝惊问:孰传此语。省臣曰:此旨实脱儿察所传。脱儿察曰:陛下在南坡,以语蒙古儿童。帝曰:前言戏耳,曷尝著为令式。乃罪脱儿察。 希亮
因奏曰:令既出矣,必明其错误,以安民心。帝善其言,即命 希亮
至太都,谕旨中书。
《世祖本纪》:至元十四年秋七月壬辰,敕犯盗者皆弃市。符宝郎董文忠言:盗有强窃,赃
《世祖本纪》:至元十四年秋七月壬辰,敕犯盗者皆弃市。符宝郎董文忠言:盗有强窃,赃
。祖守正。父德曾少好学日记书数千言中统四年。以翰林学士承旨王鹗荐辟中书左三部令史。三转为中书省椽。 耶律希亮。
字明甫。楚材之孙。铸之子也先世皆读儒书。九𡻕能诗赋。至大二年。武宗访求先朝旧臣特除翰林学士承旨。资
院:有事与御史台同奏。庚辰,御史中丞阿里为参知政事。立河南等路行中书省,参知政事阿里行省事。庚寅,敕 秃忽思
等译《毛诗》、《孟子》、《论语》。乙未,有事于太庙。以和礼霍孙、独胡剌充翰林待制,兼起居注官。
以江甫所获玉爵及坫四十九事,纳于太庙。十七年十二月甲申,告迁于太庙。癸巳,承旨和礼霍孙,大常卿太出、 秃忽思
等,以祐室内慄主八位并日月山牌位、圣安寺木主俱迁。甲午,和礼霍孙、太常卿撒里蛮率百官奉安太祖、睿宗二
子 希亮
希亮,字明甫。初乃马真皇后命以赤帖古氏归铸,生希亮于和林南之凉楼。皇后遂以其地名之曰 秃忽思, 后改今名。完宗使铸核钱谷于燕京,铸奏言:「愿携诸子往受学读书。」帝允之,乃命 希亮 师事北平赵衍。铸扈驾南征,以 希亮 从。
宪宗崩于蜀,铸护辎重北归,至陕西,世祖即位,阿里不哥叛,遣使召大将浑都海。铸说浑都海等入朝,不听,乃弃妻子挺身归世祖。浑都海知铸去,胁 希亮 母子至甘州,从阿里不哥将阿蓝答儿于焉支山。既而浑都海、阿难答儿俱败死,其馀众北走,推哈剌不花为师。 希亮 匿于甘州北沙陀中,为所获。初,哈剌不花从宪宗伐蜀,疾病,铸召医诊之,遣以酒肉。至是释 希亮 缚,谓之曰:「我昔受汝父恩,此图报之时矣。」 希亮 逾天山,至北庭都护府,明年,至昌八里城,逾马纳思河,抵叶密里城,至于火孛之地。
三年,从定宗 ……儿之地。会宗王阿鲁忽至,诛阿里不哥守将唆罗海,复从火忽及阿鲁忽还叶密里城,王遣以大珠二,使穿耳带之。 希亮 辞曰:「不敢伤父母之遗体。」王文解金带遗之。后辗转至也里虔城,哈剌不花兵至, 希亮 从二王还不剌城,哈利不花败死,乃函其头遣使报捷。四年,至可失哈里城,阿里不哥兵复至, 希亮 又从二王至浑八升城。
先是,铸言于世祖:「臣妻子皆留朔漠。」至是,世祖遣不花出使于二王,因以玺书徵 希亮 赴阙。六月,由苦先城至哈剌火州,道伊州,涉大漠而还。八月,觐世祖于上都,面奏边事及羁旅困苦之状。帝悯 ……锭、金带一、帛三十匹,命为速古儿达鲁花赤。至元八年,授奉训大夫、符宝郎。
十三年,宋平,帝使 希亮 问诸降将,日本可伐否。夏贵等皆云可伐。 希亮 奏曰:「宋、辽、金相攻日久,今海内混一,百姓甫得休息,俟数年后兴师未晚也。」帝然之。太府监令史卢挚言 ……,若截与他路等,则息争,且所截者可为髹漆器皿之用。」从之。后帝闻其事,监官当挚盗截官布罪,帝命斩之, 希亮 遇挚呼冤,命缓刑,具以实奏。诏董文忠谳之,竟释势而责御史大夫塔察儿等曰:「此事,御史当言而不言,微 秃忽思, 不枉杀此人耶!」
十四年,转礼部尚书,寻迁吏部尚书。帝驻跸察纳儿台之地, 希亮 自大都至,奏对毕,董文忠部近事。 希亮 曰:「囹圄多囚耳。」帝欹枕卧,忽悟,问其故。对:「近奉旨,汉人盗钞六文者死,故囚多。」帝惊问:「孰传此语?」左右曰:「脱儿察言:陛下在南坡,以告蒙古人者。」帝曰:「朕戏言,乃著为令耶!」命 希亮 返大都,谕中书省除之。
十七年,以足疾致仕。至大三年,武宗访求旧臣、除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 希亮 类次世祖言行以进,英宗命取其书置禁中。泰定四年,卒,年八十一。 希亮 性至孝,在北庭,藏祖父画像,四时奠祭穹庐中,曲尽诚敬。朔漠之人,咸来聚观,叹曰:「此中华之礼也。」著
希亮,字明甫。初乃马真皇后命以赤帖古氏归铸,生希亮于和林南之凉楼。皇后遂以其地名之曰 秃忽思, 后改今名。完宗使铸核钱谷于燕京,铸奏言:「愿携诸子往受学读书。」帝允之,乃命 希亮 师事北平赵衍。铸扈驾南征,以 希亮 从。
宪宗崩于蜀,铸护辎重北归,至陕西,世祖即位,阿里不哥叛,遣使召大将浑都海。铸说浑都海等入朝,不听,乃弃妻子挺身归世祖。浑都海知铸去,胁 希亮 母子至甘州,从阿里不哥将阿蓝答儿于焉支山。既而浑都海、阿难答儿俱败死,其馀众北走,推哈剌不花为师。 希亮 匿于甘州北沙陀中,为所获。初,哈剌不花从宪宗伐蜀,疾病,铸召医诊之,遣以酒肉。至是释 希亮 缚,谓之曰:「我昔受汝父恩,此图报之时矣。」 希亮 逾天山,至北庭都护府,明年,至昌八里城,逾马纳思河,抵叶密里城,至于火孛之地。
三年,从定宗 ……儿之地。会宗王阿鲁忽至,诛阿里不哥守将唆罗海,复从火忽及阿鲁忽还叶密里城,王遣以大珠二,使穿耳带之。 希亮 辞曰:「不敢伤父母之遗体。」王文解金带遗之。后辗转至也里虔城,哈剌不花兵至, 希亮 从二王还不剌城,哈利不花败死,乃函其头遣使报捷。四年,至可失哈里城,阿里不哥兵复至, 希亮 又从二王至浑八升城。
先是,铸言于世祖:「臣妻子皆留朔漠。」至是,世祖遣不花出使于二王,因以玺书徵 希亮 赴阙。六月,由苦先城至哈剌火州,道伊州,涉大漠而还。八月,觐世祖于上都,面奏边事及羁旅困苦之状。帝悯 ……锭、金带一、帛三十匹,命为速古儿达鲁花赤。至元八年,授奉训大夫、符宝郎。
十三年,宋平,帝使 希亮 问诸降将,日本可伐否。夏贵等皆云可伐。 希亮 奏曰:「宋、辽、金相攻日久,今海内混一,百姓甫得休息,俟数年后兴师未晚也。」帝然之。太府监令史卢挚言 ……,若截与他路等,则息争,且所截者可为髹漆器皿之用。」从之。后帝闻其事,监官当挚盗截官布罪,帝命斩之, 希亮 遇挚呼冤,命缓刑,具以实奏。诏董文忠谳之,竟释势而责御史大夫塔察儿等曰:「此事,御史当言而不言,微 秃忽思, 不枉杀此人耶!」
十四年,转礼部尚书,寻迁吏部尚书。帝驻跸察纳儿台之地, 希亮 自大都至,奏对毕,董文忠部近事。 希亮 曰:「囹圄多囚耳。」帝欹枕卧,忽悟,问其故。对:「近奉旨,汉人盗钞六文者死,故囚多。」帝惊问:「孰传此语?」左右曰:「脱儿察言:陛下在南坡,以告蒙古人者。」帝曰:「朕戏言,乃著为令耶!」命 希亮 返大都,谕中书省除之。
十七年,以足疾致仕。至大三年,武宗访求旧臣、除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 希亮 类次世祖言行以进,英宗命取其书置禁中。泰定四年,卒,年八十一。 希亮 性至孝,在北庭,藏祖父画像,四时奠祭穹庐中,曲尽诚敬。朔漠之人,咸来聚观,叹曰:「此中华之礼也。」著
中书省事。庚辰,以御史中丞阿里为参知政事。壬午,诏恤沿边诸军,其横科差赋,责奥鲁官偿之。庚寅,敕从臣 秃忽思
等录毛诗、孟子、论语。乙未,享于太庙。中书省臣言:「前代朝廷必有起居注,故善政嘉谟不致遗失。」即以和
州漳浦县大梁山产水晶,乞割民百户采之。」帝曰:「不劳民则可,劳民勿取。」壬申,徙乃颜民户于内地。定燕 秃忽思
所隶户差税,以三分之一输官。赐忽剌出所部钞万锭。癸酉至丙子,太白犯建星。己卯,赐不思塔伯千户等钞约九
南所获玉爵及坫,凡四十九事,纳于太庙。十七年十二月甲申,告迁于太庙。癸巳,承旨和礼霍孙,太常卿太出、 秃忽思
等,以祏室内栗主八位并日月山版位、圣安寺木主俱迁。甲午,和礼霍孙、太常卿撒里蛮率百官奉太祖、睿宗二室
卷一百八十 列传第六十七 耶律希亮
耶律希亮, 字明甫,楚材之孙,铸之子也。初,六皇后命以赤帖吉氏归铸,生 希亮 于和林南之凉楼,曰 秃忽思, 六皇后遂以其地名之。宪宗尝遣铸核钱粮于燕,铸曰:「臣先世皆读儒书,儒生俱在中土,愿携诸子,至燕受业。」宪宗从之,乃命 希亮 师事北平赵衍。时方九岁,未浃旬,已能赋诗。岁丙辰,宪宗召铸还和林, 希亮 独留燕。岁戊午,宪宗在六盘山, 希亮 诣行在所。已而铸扈从南伐, 希亮 亦在行。明年,宪宗崩于蜀, 希亮 将辎重北归陕右。
又明年,为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阿里不哥反,遣使召主将浑都海。铸说浑都海等入朝,皆不从,则弃其妻子,挺身来归。既而浑都海知铸去,怒,遣百骑追之不及。乃使百人监视 希亮 母子,迫胁使从行,自灵武过应吉里城,至西凉甘州。阿里不哥遣大将阿蓝答儿自和林帅师至焉支山, 希亮 见之。阿蓝答儿问:「而父安在?」 希亮 曰:「不知,与吾父同任事者宜知之。」浑都海怒,诟曰:「我焉得知之,其父今亡命东见皇帝矣!」 希亮 曰:「若然,则何谓不知!」阿蓝答儿熟视浑都海曰:「此言深有意焉。」诘 希亮 甚急。 希亮 曰:「使吾知之,亦从而去,安得独留!」阿蓝答儿以为实,免其监莅。既而阿蓝答儿、浑都海为大兵所杀,其残卒北走,众推哈剌不花为帅。 希亮 潜匿甘州北黑水东沙陀中。殿兵已过十馀里,有寻马者适至,老婢漏言,众奄至,驱至肃州。哈剌不花与铸有婚姻之好,又哈剌不花在蜀时,尝疾病,铸召医视之,遗以酒食, 因释 希亮 缚,谓曰:「我受恩于汝父,此图报之秋也。」及抵沙州北川, 希亮 与兄弟徒步负任,不火食者数日。是冬,涉雪逾天山,至北庭都护府。二年,至昌八里城。夏,逾马纳思河,抵叶密里城,乃定宗潜邸汤沐之邑也。时六皇后之妹主后位,与宗王火忽皆欲东觐。 希亮 母密知其事,携 希亮 入见,已而事不果。冬,至于火孛之地。三年,定宗幼子大名王闵其不能归,遗以币帛鞍马,乃从大名王至忽只儿 ……欲附世祖。复从大名王及阿鲁忽二王还至叶密里城。王遗以耳环,其二珠大如榛,实价直千金,欲穿其耳使带之。 希亮 辞曰:「不敢因是以伤父母之遗体也。且无功受赏,于礼尤不可。」王又解金束带遗之,且曰:「系此,于遗体宜 ……劣撒里之地。六月,又西至换扎孙之地。又从至不剌城。又西行六百里,至彻彻里泽剌之山,后妃辎重皆留于此, 希亮 母及兄弟亦在焉。 希亮 单骑从行二百馀里,至出布儿城。又百里,至也里虔城,而哈剌不花之兵奄至, 希亮 又从二王兴师,还至不剌城,与哈剌不花战,败之,尽歼其众。二王乃函其头,遣使报捷。十月,至于亦思宽之地。四年,至可失哈里城。四月,阿里不哥兵复至, 希亮 又从征,至浑八升城。时 希亮 母从后避暑于阿体八升山。先是,铸尝言于世祖:「臣之妻子皆在北边。」至是,世祖遣不华出至二王所,因以玺书召 希亮, 驰驿赴阙。六月,由苦先城至哈剌火州,出伊州,涉大漠以还。八月,入觐世祖于上都之大安阁,备陈边事,及羁 ……锭、金带一、币帛三十,命为速古儿赤、必阇赤。至元八年,授奉训大夫、符宝郎。
十二年,既平宋,世祖命 希亮 问诸降将,日本可伐否。夏贵、吕文焕、范文虎、陈奕等皆云可伐。 希亮 奏曰:「宋与辽、金攻战且三百年,干戈甫定,人得息肩,俟数年,兴师未晚。」世祖然之。十三年,太府监令史 ……宫殿器皿之用,甚便。」监官从之。适左右以其事闻,帝以诘监官,监官仓皇莫知所以对,归罪于贽,帝命斩之。 希亮 遇诸途,贽以冤告。 希亮 命少缓,具以实入奏。有旨令董文用谳之。竟释贽,而召御史大夫塔察儿等让之曰:「此事言官当言而不言,向微 秃忽思, 不误诛此人耶!」十四年,转嘉议大夫、礼部尚书,寻迁吏部尚书。帝驻跸察纳儿台之地, 希亮 至,奏对毕,董文用问大都近事。 希亮 曰:「囹圄多囚耳。」世祖方欹枕而卧,忽寤,问其故。 希亮 奏曰:「近奉旨:汉人盗钞六文者杀。以是囚多。」帝惊问:「孰传此语?」省臣曰:「此旨实脱儿察所传。」脱儿察曰:「陛下在南坡,以语蒙古儿童。」帝曰:「前言戏耳,曷尝著为令式?」乃罪脱儿察。 希亮 因奏曰:「令既出矣,必明其错误,以安民心。」帝善其言,即命 希亮 至大都,谕旨中书。
十七年, 希亮 以跋涉西土,足病痿挛,谢事而去,退居惣阳者二十馀年。至大二年,武宗访求先朝旧臣,特除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寻改授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 希亮 以职在史官,乃类次世祖嘉言善行以进,英宗取其书,置禁中。久之,閒居京师,四方之士多从之游。泰定四年卒,年八十一。 希亮 性至孝,困厄遐方,家赀散亡已尽,仅藏祖考画像,四时就穹庐陈列致奠,尽诚尽敬。朔漠之人,咸相聚来观,叹
耶律希亮, 字明甫,楚材之孙,铸之子也。初,六皇后命以赤帖吉氏归铸,生 希亮 于和林南之凉楼,曰 秃忽思, 六皇后遂以其地名之。宪宗尝遣铸核钱粮于燕,铸曰:「臣先世皆读儒书,儒生俱在中土,愿携诸子,至燕受业。」宪宗从之,乃命 希亮 师事北平赵衍。时方九岁,未浃旬,已能赋诗。岁丙辰,宪宗召铸还和林, 希亮 独留燕。岁戊午,宪宗在六盘山, 希亮 诣行在所。已而铸扈从南伐, 希亮 亦在行。明年,宪宗崩于蜀, 希亮 将辎重北归陕右。
又明年,为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阿里不哥反,遣使召主将浑都海。铸说浑都海等入朝,皆不从,则弃其妻子,挺身来归。既而浑都海知铸去,怒,遣百骑追之不及。乃使百人监视 希亮 母子,迫胁使从行,自灵武过应吉里城,至西凉甘州。阿里不哥遣大将阿蓝答儿自和林帅师至焉支山, 希亮 见之。阿蓝答儿问:「而父安在?」 希亮 曰:「不知,与吾父同任事者宜知之。」浑都海怒,诟曰:「我焉得知之,其父今亡命东见皇帝矣!」 希亮 曰:「若然,则何谓不知!」阿蓝答儿熟视浑都海曰:「此言深有意焉。」诘 希亮 甚急。 希亮 曰:「使吾知之,亦从而去,安得独留!」阿蓝答儿以为实,免其监莅。既而阿蓝答儿、浑都海为大兵所杀,其残卒北走,众推哈剌不花为帅。 希亮 潜匿甘州北黑水东沙陀中。殿兵已过十馀里,有寻马者适至,老婢漏言,众奄至,驱至肃州。哈剌不花与铸有婚姻之好,又哈剌不花在蜀时,尝疾病,铸召医视之,遗以酒食, 因释 希亮 缚,谓曰:「我受恩于汝父,此图报之秋也。」及抵沙州北川, 希亮 与兄弟徒步负任,不火食者数日。是冬,涉雪逾天山,至北庭都护府。二年,至昌八里城。夏,逾马纳思河,抵叶密里城,乃定宗潜邸汤沐之邑也。时六皇后之妹主后位,与宗王火忽皆欲东觐。 希亮 母密知其事,携 希亮 入见,已而事不果。冬,至于火孛之地。三年,定宗幼子大名王闵其不能归,遗以币帛鞍马,乃从大名王至忽只儿 ……欲附世祖。复从大名王及阿鲁忽二王还至叶密里城。王遗以耳环,其二珠大如榛,实价直千金,欲穿其耳使带之。 希亮 辞曰:「不敢因是以伤父母之遗体也。且无功受赏,于礼尤不可。」王又解金束带遗之,且曰:「系此,于遗体宜 ……劣撒里之地。六月,又西至换扎孙之地。又从至不剌城。又西行六百里,至彻彻里泽剌之山,后妃辎重皆留于此, 希亮 母及兄弟亦在焉。 希亮 单骑从行二百馀里,至出布儿城。又百里,至也里虔城,而哈剌不花之兵奄至, 希亮 又从二王兴师,还至不剌城,与哈剌不花战,败之,尽歼其众。二王乃函其头,遣使报捷。十月,至于亦思宽之地。四年,至可失哈里城。四月,阿里不哥兵复至, 希亮 又从征,至浑八升城。时 希亮 母从后避暑于阿体八升山。先是,铸尝言于世祖:「臣之妻子皆在北边。」至是,世祖遣不华出至二王所,因以玺书召 希亮, 驰驿赴阙。六月,由苦先城至哈剌火州,出伊州,涉大漠以还。八月,入觐世祖于上都之大安阁,备陈边事,及羁 ……锭、金带一、币帛三十,命为速古儿赤、必阇赤。至元八年,授奉训大夫、符宝郎。
十二年,既平宋,世祖命 希亮 问诸降将,日本可伐否。夏贵、吕文焕、范文虎、陈奕等皆云可伐。 希亮 奏曰:「宋与辽、金攻战且三百年,干戈甫定,人得息肩,俟数年,兴师未晚。」世祖然之。十三年,太府监令史 ……宫殿器皿之用,甚便。」监官从之。适左右以其事闻,帝以诘监官,监官仓皇莫知所以对,归罪于贽,帝命斩之。 希亮 遇诸途,贽以冤告。 希亮 命少缓,具以实入奏。有旨令董文用谳之。竟释贽,而召御史大夫塔察儿等让之曰:「此事言官当言而不言,向微 秃忽思, 不误诛此人耶!」十四年,转嘉议大夫、礼部尚书,寻迁吏部尚书。帝驻跸察纳儿台之地, 希亮 至,奏对毕,董文用问大都近事。 希亮 曰:「囹圄多囚耳。」世祖方欹枕而卧,忽寤,问其故。 希亮 奏曰:「近奉旨:汉人盗钞六文者杀。以是囚多。」帝惊问:「孰传此语?」省臣曰:「此旨实脱儿察所传。」脱儿察曰:「陛下在南坡,以语蒙古儿童。」帝曰:「前言戏耳,曷尝著为令式?」乃罪脱儿察。 希亮 因奏曰:「令既出矣,必明其错误,以安民心。」帝善其言,即命 希亮 至大都,谕旨中书。
十七年, 希亮 以跋涉西土,足病痿挛,谢事而去,退居惣阳者二十馀年。至大二年,武宗访求先朝旧臣,特除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寻改授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 希亮 以职在史官,乃类次世祖嘉言善行以进,英宗取其书,置禁中。久之,閒居京师,四方之士多从之游。泰定四年卒,年八十一。 希亮 性至孝,困厄遐方,家赀散亡已尽,仅藏祖考画像,四时就穹庐陈列致奠,尽诚尽敬。朔漠之人,咸相聚来观,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