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部尚书前辈之
存心有如此者
尝过光福叶子昌家阅其谱婿陈瓘宗人梦其皆有序
所录宋金紫棐恭公墓铭云葬贞山 卢熊
郡志有蒸山
又云棐恭葬真山者疑为嫌名改蒸为真耳以予观之
叶氏铭未必失实起本贞山后人讹为蒸而真又讹于 …… (第 5a 页)
西北郁氏墓旁虽多地据地者以无所于考不可得沈
通理为出其家藏杂录诗文小册有洪武七年县人
所作钱瑞妻章氏墓铭一通其文曰葬县治西南郁
氏先茔之东北据地者始无可辞钱且访郁考其故谱
乃知郁之婿有钱 (第 10a 页)
士便有无穷求福人御史有言吏部进退官不当则曰
若教鲍老当筵舞更觉郎当舞袖长要多切中云
昆山 卢熊
(第 4b 页)
公武
洪武初名儒大通篆籀之学尝为兖
州知州既视篆即具奏以印交兖字误𩔖衮字上不怡
曰秀才无礼便道我衮哩几 (第 4b 页)
被祸弟熙字公暨睢州同
知有贤名 公武
寄以诗有齑盐清梦稳铁石古心存之
句时人称之 (第 4b 页)
公武
后卒坐累死今其家尚存中书舍人
告身高皇圣制也官署印款时尚循宋制云 (第 4b 页)
 存之者盖有意焉景泰甲戍进士蓟州钱源其先昆

 山人尝以公差过昆访求其祖墓父老无能知者居
 数日沈通理检家藏前人墓志得洪武七年邑人
 熊
所为钱瑞妻章氏墓志始知其祖墓在今儒学之
 后而封表之于是知葬埋之不可无志而志葬者世
 系墓地尤不可以 (第 16b 页)
 官其滥如此可乎小人之率尔妄对𩔖如此
中吴纪闻六卷每卷首题云昆山龚明之前有明之淳
 熙元年自序后有至正二十五年吾昆 卢公武
记得
 书来历及校正增补大略且云非区区留意郡志此
 书将泯没而无闻矣弘治初昆令杨子器翻刻印行 (第 8b 页)
 考之宣德昆山志不载此人近检 公武
苏州府志具
 明之孝行甚详盖 (第 9a 页)
公武
之志人物间有略其邑里者
 昆山志孝友𩔖载马友直周津曹椿年皆本之郡志
 而明之独遗之其以是欤
米南宫 (第 9a 页)
 箧笥或传之金石不能悉数也此二帖规摹羲献其
 第一帖绝与圣教序相类非有墨池笔冢之工者岂
 易及此披玩叹服因识其后至正二十五年秋七月
 既望 卢熊

 右赵魏公丈人节干月窗判簿二帖节干即公舅氏 (第 39b 页)
震耀一世因孟君子之行事特为
之记使顽懦之夫有以奋激扶植世道之盛心也岂特
翰墨之妙而已哉良夫宜葆之南昌 卢熊

东坡先生文章忠义为一代伟人于书法波磔之工固
不待论也临学之士当自思之庚戌三月望日吴兴杨
勉勖夫 (第 8b 页)
帖规摹羲献其第一帖绝与圣教
序相类非有墨池笔冢之功者岂易及此披玩叹伏因
识其后至正二十五年秋七月既望 卢熊

  赵松雪诸帖
仆在西州日为刘简州作埋文今其子赍轴来欲干先 (第 24a 页)

右贞居诗翰清原陈氏得于袁子英甫 卢熊

历代史臣不为释老氏立传或老氏有可书者则以置
之方技传中皇明修元史始别有释老传之目而老氏
首丘处机 (第 38b 页)
   赋得馆娃宫
吴宫爱越女尚传馆娃时艳国上城碧宿莽雉朝飞媮
安不自戒捧心何足悲山石犹嵯峨伯业日以隳千年
歌舞地丛林禅衲栖送君一吊古临觞惨不怡昆山


   赋得放鹤亭
古亭谁放鹤传之支道林当其放鹤时同有万里心白
云琼圃树明月缑山岑侧闻长老言千载复来今 …… (第 34b 页)
   和遂昌郑先生题大尹所藏唐人书经
谁授灵飞六甲经中天夜降女娲星霓旌羽从三青鸟
云篆鸾回五采翎仙殿清斋翻秘笈御题珍录护神扃
不堪重省前朝事宫阙荒凉蔓草青 卢熊
再拜
雪鬓庞眉咏玉经宛然南极老人星石坛帚拂青鸾尾
烟阁衣飘白鹤翎宝气虹光辉日角锦囊瑶轴閟云扃 (第 51a 页)
层冰跃寒鳞撷蔬饭嘉宾道义日讨论墨星灿缃帙琴
荐鸣朱弦兹堂庶永久俗厚风已淳拔毫挹娄水赋此
春草篇南昌 卢熊
  泉州两义士传
孙天富陈宝生者皆泉州人也天富为人外沉毅而内 (第 15b 页)
存亡惊四坐
金题玉躞未全贫慰子凄凉饭应裹追次郭祥卿先生
韵为彦良高士题赵彝斋写生兰蕙时洪武甲寅二月 卢熊

杂花已垂尽幽草何葳蕤风来一飘泛茎叶不自持赖
有芳心在含香终未移 …… (第 11b 页)
  松雪画竹石图
怪石太古色丛篁苍玉枝相看两不厌自有岁寒期子

昂画并诗
魏公书真行篆籀皆造古人地位复能以飞白作石金
错刀作墨竹则又古人之所鲜能者呜呼书法至公可
谓备矣俗工不知书乃欲效其形似真若楚优叔敖令
人不觉发笑此卷竹石皆佳书亦不苟可谓文房清玩
书此以见书画同途不可岐而二也云门山樵张绅
闻赵氏文房在城南竹树间清玩当不止此暇则一往
遍观之庶几为老眼洗绅再题

缃箬生清风苍苔护幽石梦想玉堂仙临池弄秋碧范
卢熊
常时奉诏直金銮日转鳌峰玉笔寒想得花间铃索静
自将赐墨写琅玕
琅玕林下凤毛多八法书成自一科谁谓高风清节 (第 59a 页)
   (蒋冕字文卿师伯温小字千文精妙郑文宝不是过/张𤪌字公弁保定人淳古可取)
   (赵期颐字子奇汴人/陆友字友仁平江人)
    (卢熊
(第 18a 页)
公武
昆山人/吴睿字孟思钱塘人)
   (夹合希贤蒙古人小篆清劲同时泰不华熟而/ 无骨非希贤之比)
大明 (第 18a 页)
 为卫尉也其碑在光和之前无疑又云司农夫人碑
 题一行文八行行二十八字石尚馀其半亦隐隐若
 有字右具载洪景伯𨽻释吴人 卢熊
尝得此刻云自
 伊述夫人以下合有四言二十五韵今所存刚行同 …… (第 6b 页)
 弗足论也熊向获见拓本仅二十馀行以宜兴记校
 之字多讹舛今得自郡人谢林始睹其全因重疏如
 右以俟识者云洪武十一年春正月吴人 卢熊
(第 11b 页)
    羲仲昆山人号东郭生因以东郭先生故事
    名其斋曰雪履尝献策张士诚不用归耕娄
    上老得训导官偃蹇而终范阳 卢熊
题其墓
    曰迁善先生又为撰墓志载翼卒于至正二 (第 1a 页)
  虎丘云岩寺重修记(杨士奇/)
苏长洲县之西北不十里有山曰虎丘吴阖闾所葬处
世传既葬有白虎之异故名冈阜盘郁泉石奇诡盖晋
王珣及弟珉之别墅咸和二年捐为寺始东西二寺唐

会昌中合为一而名云岩者昉于宋大中祥符间载
郡志如此始清顺尊者主此寺至隆禅师而复振历
世变故寺屡坏辄屡有兴之洪武甲戌寺复燬永乐初
性海主寺始作佛 (第 1b 页)
颖而时露俗态解大绅见前狂草名一时然
纵荡无法又多恶笔杨用脩目为镇宅符正书颇精妍
时又有周砥者不知里阀 卢熊
者昆山人晚以州守归
书述云詹解鸣于朝周卢著于野朝者乃当让野
沈度民则弟粲民敬华亭人俱以书显度至翰林学 (第 15b 页)
  永城知县张君暨配赵孺人合葬志铭

永城令张君之葬于某也而御史大夫潘公志且铭之
矣居十有五年而赵孺人卒其孤汝明将启君之兆而
合焉泣谓其子所敬曰母女也而贤是不可泯泯也夫
女德亡专也是又不可以遗我先君惟汝幸得事王先
生夫以王先生之言天下莫不知今以若之故而徼惠
于一辞以毋泯泯母而起十五年之枯而荣施之即孤
死且不朽于是力疾强起属事状并以潘公之志铭而
所敬来伏谒固请余故巳悲其意而读之则惊叹曰夫

永城令也而何人吾先大夫之所同举于乡者也令曰
张君大鲁字子守父 教授公武
母朱有丈夫子五君其
仲也生而敏悟能受诸博士家言巳遂属为文醇鬯有
典则当是时家黄浦西而浦东大姓赵翁节者 (第 5b 页)
   至漳州木绵庵监押郑虎臣拉杀之

    (卢熊
苏州府志郑虎臣宅在鹤舞桥东其家钜/富居第之盛号郑半州四时饮馔各有品目著)
   (集珍日用一卷并元夕 (第 21b 页)
  吊葛岭贾秋壑故居
檀板歌残陌上花过墙荆棘刺檐牙指挥已失铁如意

赐予宁存玉辟邪败屋春归无主燕废池雨产在官蛙
木棉庵外尤愁绝月黑夜深闻鬼车(山房随笔/)
    (卢熊
苏州府志云汤仲友过贾相宅一篇最为/人所称)
  留题惠山寺
梁溪停短棹带月步西关路尽忽逢寺松多不见山 (第 3a 页)
   苏州府志序       宋濂
吴在周末为江南小国秦属会稽郡及汉中世人物财
赋为东南最盛历唐越宋以至于今遂称天下大郡然
其因革盛衰之际纪载于简册者自吴越春秋越绝书
以下若晋张勃顾夷隋虞世基唐陆广微等所述及元
和郡县志寰宇记各有所明迨宋之时罗处约有图经

朱长文有续记范成大赵与□皆撰类成书厥后有章
悊者病其未完作吴事类补宋亡书颇散轶元赵凤仪
为总管尝集诸儒论次遗阙会改官不果成入国朝吴
教谕卢熊
闵前志之乖纷以为苟不合而一之恐不
足以示来者乃揽众记摭遗事芟繁取要族别类分为
志以述地理都邑文学祠祀 …… (第 22b 页)
   重修姑苏志序       王鏊
夫志何为也者纪载郡之封域山川户口物产人才风

俗以至城池廨字井邑第宅前贤遗迹下至佛老之庐
皆类次族分使四境之内可按籍而知而一代之文献
不至无徵焉如斯而已者也姑苏为东南大郡其风土
亦已略见于禹贡周职方尔雅诸书其后如子贡之越
绝书赵晔之春秋张勃之录陆广微之记罗处约朱长
文之图经龚明之辈纪闻纪事则备矣汇而成书则有
范成大 卢熊
二志由今而观范志该而整卢志详而赡
其间亦不能无异同焉况国家百三十年人物文章制 …… (第 26a 页)
议大夫福建等处提刑按察司佥事致仕前南京山西
道监察御史杜启序
 苏郡志洪武十二年郡人 卢熊
所撰共五十卷郡守
 高邮汤侯德尝刻之名苏州志正德元年广东林侯
 世远请守溪相国王公鏊修之共六十卷名姑 (第 2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