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四書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編年類
別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術數類
醫家類
雜家類
農家類
譜錄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文三桥与墨林十九札(俱行草书纸本每札有/项氏编号并诸印不录)
云麾将军有二种一是李思训一是李昭道娑椤树碑
舍弟有一本今亦不知在否区区旧有一本是宋拓者
向已模糊至不可识认亦甚难得佳本也适承时鱼之
惠饮次珍感尚容面谢不一一彭顿首墨林尊兄
马远纸上者绝少此幅若在绢上当更见笔力其人物
似亦非张可观所能到后臣马远三字写得甚好若伪
物不敢如此写也且题识甚多而皆名人可爱惟杨仲
弘诗不见不知何故楼观前一幅西湖图后一幅弄潮
图虽无题识亦是名笔草草奉复尚容面悉彭顿首墨
林尊兄
此汉时得天马以铜范其形制作精古但无所用之耳
彭复墨林尊兄
竹林对奕妙甚且王席帽 陶南村 钱曲江皆名人可爱 (第 56b 页)
云麾将军有二种一是李思训一是李昭道娑椤树碑
舍弟有一本今亦不知在否区区旧有一本是宋拓者
向已模糊至不可识认亦甚难得佳本也适承时鱼之
惠饮次珍感尚容面谢不一一彭顿首墨林尊兄
马远纸上者绝少此幅若在绢上当更见笔力其人物
似亦非张可观所能到后臣马远三字写得甚好若伪
物不敢如此写也且题识甚多而皆名人可爱惟杨仲
弘诗不见不知何故楼观前一幅西湖图后一幅弄潮
图虽无题识亦是名笔草草奉复尚容面悉彭顿首墨
林尊兄
此汉时得天马以铜范其形制作精古但无所用之耳
彭复墨林尊兄
竹林对奕妙甚且王席帽 陶南村 钱曲江皆名人可爱 (第 56b 页)
黄大痴江山胜
览图 一峰老人山水卷 王朋梅振鹏水亭图(宋仲/温书)
赵文敏琴清轩图(为黄鹤隐居 陶南村 记) 黄鹤山樵阜斋图
云林小隐图 长江万里图 王叔明湖山清晓图
倪元镇山阴丘壑图 云林西园图 方 (第 147a 页)
览图 一峰老人山水卷 王朋梅振鹏水亭图(宋仲/温书)
赵文敏琴清轩图(为黄鹤隐居 陶南村 记) 黄鹤山樵阜斋图
云林小隐图 长江万里图 王叔明湖山清晓图
倪元镇山阴丘壑图 云林西园图 方 (第 147a 页)
携手与君看到十分开少壮相从今雪鬓因甚流
年清兴两相催 庚寅腊月同天台 陶九成 访云
栖子于玉山草堂是日微雪著红梅上云栖子见
示管夫人雪梅与今日情境适合因题一调定风
波 (第 81a 页)
年清兴两相催 庚寅腊月同天台 陶九成 访云
栖子于玉山草堂是日微雪著红梅上云栖子见
示管夫人雪梅与今日情境适合因题一调定风
波 (第 81a 页)
月夜梦回恍惚听鸣鸾蒋季和
一代衣冠李蓟丘筼筜落笔似湖州题诗诸老并
沦没风雨江南几暮秋天台 陶九成
谁持并州刀剪此秋练净萧萧三五竿常带月中
影细林山人周之翰
幽篁袅袅倚云根旧雨空怜淡墨痕不 (第 3b 页)
一代衣冠李蓟丘筼筜落笔似湖州题诗诸老并
沦没风雨江南几暮秋天台 陶九成
谁持并州刀剪此秋练净萧萧三五竿常带月中
影细林山人周之翰
幽篁袅袅倚云根旧雨空怜淡墨痕不 (第 3b 页)
溪上人家多种竹林西清意属诗翁湘灵鼓瑟风
来巽凤鸟衔图月在东一室萧閒淇澳似此君贞
节岁寒同何当径造谈玄处静日敲茶试小童涿
郡 陶宗仪
铁崖平生以文字为游戏如竹西题最枯观其落
笔层层叠叠乃能发许多议论亦可谓宏且肆矣
余尝评应 (第 55a 页)
来巽凤鸟衔图月在东一室萧閒淇澳似此君贞
节岁寒同何当径造谈玄处静日敲茶试小童涿
郡 陶宗仪
铁崖平生以文字为游戏如竹西题最枯观其落
笔层层叠叠乃能发许多议论亦可谓宏且肆矣
余尝评应 (第 55a 页)
鲁产难妇相依执烛慈 铁笛道人题
王叔明南村草堂图(纸本浅/著色)
南村赋并序(赋内小/字自注)
南村九成陶先生 别称也先生世家天台幼岐嶷
十岁父兄口授以伏生书即成诵二十有志于科
名执笔论当世事主者忌之即拂 (第 13a 页)
衣去将返乎天
台守先垄适寇砦于乡归弗克遂宿留乎云间因
籍焉树艺往来不离乎九峰之南人皆以 南村先
生 称之年已七十馀矣著书累十万言不自知其
勤也立身之洁终始弗渝真天下节义之士哉陈
留张枢同乎先生 …… (第 13b 页)
声起锦里杯盘野兴酣抱负久知经济用栖迟惟
恐利名淹扁舟来往鸥波里时与高人共盍簪泰
窝道人吴兴钱云
南村老人 清且癯闭户十年工著书诸生解问扬
雄字使者空求颜阖居推匆山在夕阳野扫径柳
垂春水渠卜邻若得遂吾 (第 15a 页)
愿日日抱琴无日虚吴
郡张洙
南村 草堂记
(第 15b 页)
南村 草堂者 (第 15b 页)
陶君九成先生 隐居之所也先生性
冲澹不乐仕进厌嚣尘湫隘遂徙家 (第 15b 页)
南村 焉村之
俗悉事农桑沟洫经正禾麻横从鸡犬声相闻桑
梓之阴蔽野当古蹊曲水乔木童童若车盖而秀
…… (第 15b 页)
有加焉以故先生乐其里俗之美愿为终老也铉
齿少且贱承交于先生者有年矣不自意终岁竟
生浮湛而所谓 南村 草堂者尝一接于梦寐间也
衰老荒落焉能以文为哉窃惟尔祖陶处士为晋
一代伟人方其居 (第 16a 页)
南村 也必曰闻多素心人乃往
居其宅当时交际者岂无名公钜卿而高堂数仞
丹楹藻棁者何欲而不得而独圜堵萧 …… (第 16a 页)
西畴兮春及东作兮靡忒戴星而耕兮冒雨而息
彼冕绂之虽贵兮宁易予之袯襫 袯襫所 吴
郡顾禄谨中撰
南村 记
横泖去吴淞不五十里自泖而支于东南者曰泗
又东而水势益险峻曰蒲潮汐往来折入于海西 (第 17a 页)
睇九山若凤翥驰奔云卧中伏烟雨霁苍翠落几
案并横泖而聚者为村民俗尚古吾友 陶九成先
生 筑草堂以居焉先生读书养素得其趣则曳杖
于松蹊菊圃之间疲则箕踞于平坡磐石之上或
登高眺远则九山 (第 17b 页)
之秀与目谋泗水之清与心谋
林木之蔚茂者与神谋也号曰 南村 盖有得夫晋
庾亮登南楼于清秋之际陶处士见南山于采菊
之时矣记未获来徵余言余曰亮本晋清谈之流 …… (第 17b 页)
平林远岫拱立离向辟其门则知宇宙之恢廓敞
其轩则知云烟之聚散凿其牖则乌兔之飞走者
在乎目之一瞩也此 南村 之所以为南盖本于南 (第 18a 页)
山悠然之趣而南楼之赏不足以喻夫南山之胜
南山之胜即先生 南村 之胜信可知也他日予舟
南归当携琴访先生于 (第 18b 页)
南村 坐 (第 18b 页)
南村 以鼓南风之
操斯又一时佳兴云洪武甲子冬十月十日东吴
全节撰并书
草堂结构溪南村南极夜照如 (第 18b 页)
朝暾 南村老人 应
星象北山徒著移山文钩帘看云自怡悦银蟾飞
上青山缺乌皮晓坐凌秋空金碧九朵开芙蓉东 …… (第 18b 页)
陈仓亲鉴宣王鼓浣花溪头花自春浣花老翁徒
苦辛乱离奔走皮肉皴何如栗里羲皇人羲皇人
岂求仕八十馀日缚尘市一朝解印赋归来木落
南村 避徵 (第 19a 页)
南村 五老居赤城赤城绕屋烟霞明 …… (第 19a 页)
积上山中避人呼宰相雪斑老鹿驾轻车路入桃
花隔封壤子孙蔓延多隐居眼方独授丹台书草
堂昨夜烧丹灶丹光一道飞虹蜺嗟我尘寰苦烦
扰仰视 南村 若三岛欲携铁杖叩高堂引访安期
索瓜枣陈留张璧识
外录
书画舫云叔明 (第 19b 页)
南村 草堂图一轴 (第 19b 页)
陶九成 作纸 …… (第 19b 页)
王叔明舫阁图并题(汪氏/鉴藏)
远山晴翠泼空来浮阁虚窗面面开检理残经无一事
㷊香啜茗话天台黄鹤山中人王蒙为 九成 高士作
溪流清急石盘纡虚阁深藏阆苑如神矣香光閒
洒墨一林松色荫幽居临川危素
王叔明岩居高士 …… (第 44b 页)
王黄鹤林泉读书图并题
调高世寡和材疏自无群种玉閟奇术还丹隐玄文披
裘负薪士拾金世所闻虽无箕颍节亦不慕高勋石田
长芝草暮春自耕耘曲肱抱耒耜长歌至日曛所乐良
在兹没岁复何云
王叔明 南村 真逸图卷
(第 54b 页)
南村先生 传 江阴孙作次知撰
先生名 (第 54b 页)
宗仪 字 (第 54b 页)
九成 姓陶氏其先由闽之长溪徙
永嘉陶山再徙台之黄岩黄岩之族二曰赤山曰
陶夏陶夏讳泰和者宋皇祐里溪都 …… (第 54b 页)
十馀年世无其人久矣不自意文献之徵犹有如
辍耕录者在然不百年吾恐不知是书之为宝也
使知为宝则 南村 心术之微虽无余文有不传耶
赠 (第 56b 页)
南村先生 序
君子进退出处孰非其道者哉苟非其道则有不
可得而为之者矣世之人徒见夫癖烟霞而山林 …… (第 56b 页)
南阳卧龙一起而复汉为心若鹿门子孙遗之以
安不已足乎白衣山人屡出而佐唐为任若槃谷
耕渔以乐天命不已足乎易曰时行则行时止则
止 南村先生 盖达于此者欤先生陶姓 (第 57a 页)
宗仪 名台
之黄岩巨族由避乱家淞城之北泗水之南有田
数亩屋数楹种艺暇讲授生徒其志愉愉也秋稼
既 …… (第 57a 页)
兆杜本务古学无所不览尤工篆得舅氏赵集贤
雍笔法其所以度越庸常者信所由来也远矣江
阴王掖序
南村 草堂记
堂以草名志俭也其 (第 58a 页)
南村 者何居村之南也村
之南多田夫野叟之舍而独名其堂者何曰道不 …… (第 58a 页)
此也不得以彼而少此抑将乐夫天命者欤曰然
然则有慕于归田之叟欤曰未尝出无事于归也
未尝出无事于归或者 南村 之处士欤曰庶几焉 (第 59a 页)
尔处士谁欤陶姓 九成 字天台人也洪武癸酉春三
月丙午豫章胡俨述
书 (第 59b 页)
南村先生 传后
士君子有誉于世以地称而不名若北郭先生之
于楚东郭先生之于汉西郊草堂先生之于唐东
坡 …… (第 59b 页)
非一廛溪山之胜非一人而数君子者独得专美
而尊称焉非德业闻望著于一乡一国者不能况
天下后世称道之乎 九成 陶先生辟地淞北之 (第 60a 页)
南
村 筑草堂以居人称之曰 (第 60a 页)
南村先生 前司业大雅
孙公为之传士大夫又表章之联为大轴多则分
为别卷其有誉乎世见慕于人可知 (第 60a 页)
南村 性冲
澹端静和易与物无𨕣平居恂恂似不能言至广
坐正论则辞气有馀淮东张士诚据中吴以军咨
…… (第 60a 页)
明一海内选用儒雅召至公车以例免归家甚贫
力田艺圃以自给时乘小舟往来山水间虽老耄
童竖识与不识皆知尊慕之一则曰 南村先生 二
则曰 (第 60b 页)
南村先生 此岂与古人异邪虽然北郭不受
楚聘过为高洁东郭履行雪中流于滑稽一国之
士也姑舍是西郊忠义感愤以 …… (第 60b 页)
德业俾后世称慕如西郊东坡西山北溪数君子
斯可矣 南村 以为然乎曰然遂书之九山归樵金
声
右元高士王蒙叔明 (第 61a 页)
南村 真逸图一卷万历戊午
春日观于长洲吴氏原博太史故物也(卷中原博/太史三印)
(具/存)后有孙王 (第 61a 页)
胡金四公传记序跋并出名手乃是
投赠天台 陶九成 者 (第 61a 页)
九成 名 (第 61a 页)
宗仪 胜国老宿博雅
有文尝著辍耕录卅卷说郛百卷行世而 (第 61a 页)
南村 则
其晚年栖息之地因以自号云维时叔明 (第 61a 页)
九成
为中表兄弟素善画得外家赵文敏公遗法而纵
逸过之然不求妍于时惟笔意以寓其天机之趣
故倪瓒元镇有 (第 61a 页)
诗题其画云笔精墨妙王右军澄
怀卧游宗少文叔明绝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
君持论如此斯其画品从可知矣叔明每过 九成
隐居动辄流连日月遇兴酣落笔以写所为 (第 61b 页)
南村
者秾郁深至又能一扫丹青故习有非松峰听雨
楼琴鹤轩诸卷所可彷佛焉真绝诣也忆在髫稚 (第 61b 页)
此卷屡经赏阅尚有 南村 真逸篆署引于卷端亦
为叔明手书不知何时失去岂前人护卫不谨敝
帚视之而使至宝永失其传欤良足慨已 (第 62a 页)
呜呼九
原如可作也自当唤起叔明走笔续此一段奇趣
爰述赞曰猗 南村 比玙璠在丘园叔明子(叶/)暨四
老赠国宝三百年墨尚鲜永流传清河张丑记(记/中)
(小字/自注 (第 62a 页)
)
次温飞卿更漏子韵题王叔明 南村 真逸图卷 …… (第 62a 页)
书画舫云王叔明焚笛图卷画奇事又奇
又云黄鹤山樵林泉清赏江山胜游黄鹤山居乔
岳初秋惠麓小隐丹山瀛海石梁秋瀑 南村 草堂
计八图前后所见皆真迹而笔意各有不同真大
家名笔
又云王蒙画本更有叔铭题名者盖蚤岁笔 (第 73a 页)
王叔明南村草堂图(纸本浅/著色)
南村赋并序(赋内小/字自注)
南村九成陶先生 别称也先生世家天台幼岐嶷
十岁父兄口授以伏生书即成诵二十有志于科
名执笔论当世事主者忌之即拂 (第 13a 页)
衣去将返乎天
台守先垄适寇砦于乡归弗克遂宿留乎云间因
籍焉树艺往来不离乎九峰之南人皆以 南村先
生 称之年已七十馀矣著书累十万言不自知其
勤也立身之洁终始弗渝真天下节义之士哉陈
留张枢同乎先生 …… (第 13b 页)
声起锦里杯盘野兴酣抱负久知经济用栖迟惟
恐利名淹扁舟来往鸥波里时与高人共盍簪泰
窝道人吴兴钱云
南村老人 清且癯闭户十年工著书诸生解问扬
雄字使者空求颜阖居推匆山在夕阳野扫径柳
垂春水渠卜邻若得遂吾 (第 15a 页)
愿日日抱琴无日虚吴
郡张洙
南村 草堂记
(第 15b 页)
南村 草堂者 (第 15b 页)
陶君九成先生 隐居之所也先生性
冲澹不乐仕进厌嚣尘湫隘遂徙家 (第 15b 页)
南村 焉村之
俗悉事农桑沟洫经正禾麻横从鸡犬声相闻桑
梓之阴蔽野当古蹊曲水乔木童童若车盖而秀
…… (第 15b 页)
有加焉以故先生乐其里俗之美愿为终老也铉
齿少且贱承交于先生者有年矣不自意终岁竟
生浮湛而所谓 南村 草堂者尝一接于梦寐间也
衰老荒落焉能以文为哉窃惟尔祖陶处士为晋
一代伟人方其居 (第 16a 页)
南村 也必曰闻多素心人乃往
居其宅当时交际者岂无名公钜卿而高堂数仞
丹楹藻棁者何欲而不得而独圜堵萧 …… (第 16a 页)
西畴兮春及东作兮靡忒戴星而耕兮冒雨而息
彼冕绂之虽贵兮宁易予之袯襫 袯襫所 吴
郡顾禄谨中撰
南村 记
横泖去吴淞不五十里自泖而支于东南者曰泗
又东而水势益险峻曰蒲潮汐往来折入于海西 (第 17a 页)
睇九山若凤翥驰奔云卧中伏烟雨霁苍翠落几
案并横泖而聚者为村民俗尚古吾友 陶九成先
生 筑草堂以居焉先生读书养素得其趣则曳杖
于松蹊菊圃之间疲则箕踞于平坡磐石之上或
登高眺远则九山 (第 17b 页)
之秀与目谋泗水之清与心谋
林木之蔚茂者与神谋也号曰 南村 盖有得夫晋
庾亮登南楼于清秋之际陶处士见南山于采菊
之时矣记未获来徵余言余曰亮本晋清谈之流 …… (第 17b 页)
平林远岫拱立离向辟其门则知宇宙之恢廓敞
其轩则知云烟之聚散凿其牖则乌兔之飞走者
在乎目之一瞩也此 南村 之所以为南盖本于南 (第 18a 页)
山悠然之趣而南楼之赏不足以喻夫南山之胜
南山之胜即先生 南村 之胜信可知也他日予舟
南归当携琴访先生于 (第 18b 页)
南村 坐 (第 18b 页)
南村 以鼓南风之
操斯又一时佳兴云洪武甲子冬十月十日东吴
全节撰并书
草堂结构溪南村南极夜照如 (第 18b 页)
朝暾 南村老人 应
星象北山徒著移山文钩帘看云自怡悦银蟾飞
上青山缺乌皮晓坐凌秋空金碧九朵开芙蓉东 …… (第 18b 页)
陈仓亲鉴宣王鼓浣花溪头花自春浣花老翁徒
苦辛乱离奔走皮肉皴何如栗里羲皇人羲皇人
岂求仕八十馀日缚尘市一朝解印赋归来木落
南村 避徵 (第 19a 页)
南村 五老居赤城赤城绕屋烟霞明 …… (第 19a 页)
积上山中避人呼宰相雪斑老鹿驾轻车路入桃
花隔封壤子孙蔓延多隐居眼方独授丹台书草
堂昨夜烧丹灶丹光一道飞虹蜺嗟我尘寰苦烦
扰仰视 南村 若三岛欲携铁杖叩高堂引访安期
索瓜枣陈留张璧识
外录
书画舫云叔明 (第 19b 页)
南村 草堂图一轴 (第 19b 页)
陶九成 作纸 …… (第 19b 页)
王叔明舫阁图并题(汪氏/鉴藏)
远山晴翠泼空来浮阁虚窗面面开检理残经无一事
㷊香啜茗话天台黄鹤山中人王蒙为 九成 高士作
溪流清急石盘纡虚阁深藏阆苑如神矣香光閒
洒墨一林松色荫幽居临川危素
王叔明岩居高士 …… (第 44b 页)
王黄鹤林泉读书图并题
调高世寡和材疏自无群种玉閟奇术还丹隐玄文披
裘负薪士拾金世所闻虽无箕颍节亦不慕高勋石田
长芝草暮春自耕耘曲肱抱耒耜长歌至日曛所乐良
在兹没岁复何云
王叔明 南村 真逸图卷
(第 54b 页)
南村先生 传 江阴孙作次知撰
先生名 (第 54b 页)
宗仪 字 (第 54b 页)
九成 姓陶氏其先由闽之长溪徙
永嘉陶山再徙台之黄岩黄岩之族二曰赤山曰
陶夏陶夏讳泰和者宋皇祐里溪都 …… (第 54b 页)
十馀年世无其人久矣不自意文献之徵犹有如
辍耕录者在然不百年吾恐不知是书之为宝也
使知为宝则 南村 心术之微虽无余文有不传耶
赠 (第 56b 页)
南村先生 序
君子进退出处孰非其道者哉苟非其道则有不
可得而为之者矣世之人徒见夫癖烟霞而山林 …… (第 56b 页)
南阳卧龙一起而复汉为心若鹿门子孙遗之以
安不已足乎白衣山人屡出而佐唐为任若槃谷
耕渔以乐天命不已足乎易曰时行则行时止则
止 南村先生 盖达于此者欤先生陶姓 (第 57a 页)
宗仪 名台
之黄岩巨族由避乱家淞城之北泗水之南有田
数亩屋数楹种艺暇讲授生徒其志愉愉也秋稼
既 …… (第 57a 页)
兆杜本务古学无所不览尤工篆得舅氏赵集贤
雍笔法其所以度越庸常者信所由来也远矣江
阴王掖序
南村 草堂记
堂以草名志俭也其 (第 58a 页)
南村 者何居村之南也村
之南多田夫野叟之舍而独名其堂者何曰道不 …… (第 58a 页)
此也不得以彼而少此抑将乐夫天命者欤曰然
然则有慕于归田之叟欤曰未尝出无事于归也
未尝出无事于归或者 南村 之处士欤曰庶几焉 (第 59a 页)
尔处士谁欤陶姓 九成 字天台人也洪武癸酉春三
月丙午豫章胡俨述
书 (第 59b 页)
南村先生 传后
士君子有誉于世以地称而不名若北郭先生之
于楚东郭先生之于汉西郊草堂先生之于唐东
坡 …… (第 59b 页)
非一廛溪山之胜非一人而数君子者独得专美
而尊称焉非德业闻望著于一乡一国者不能况
天下后世称道之乎 九成 陶先生辟地淞北之 (第 60a 页)
南
村 筑草堂以居人称之曰 (第 60a 页)
南村先生 前司业大雅
孙公为之传士大夫又表章之联为大轴多则分
为别卷其有誉乎世见慕于人可知 (第 60a 页)
南村 性冲
澹端静和易与物无𨕣平居恂恂似不能言至广
坐正论则辞气有馀淮东张士诚据中吴以军咨
…… (第 60a 页)
明一海内选用儒雅召至公车以例免归家甚贫
力田艺圃以自给时乘小舟往来山水间虽老耄
童竖识与不识皆知尊慕之一则曰 南村先生 二
则曰 (第 60b 页)
南村先生 此岂与古人异邪虽然北郭不受
楚聘过为高洁东郭履行雪中流于滑稽一国之
士也姑舍是西郊忠义感愤以 …… (第 60b 页)
德业俾后世称慕如西郊东坡西山北溪数君子
斯可矣 南村 以为然乎曰然遂书之九山归樵金
声
右元高士王蒙叔明 (第 61a 页)
南村 真逸图一卷万历戊午
春日观于长洲吴氏原博太史故物也(卷中原博/太史三印)
(具/存)后有孙王 (第 61a 页)
胡金四公传记序跋并出名手乃是
投赠天台 陶九成 者 (第 61a 页)
九成 名 (第 61a 页)
宗仪 胜国老宿博雅
有文尝著辍耕录卅卷说郛百卷行世而 (第 61a 页)
南村 则
其晚年栖息之地因以自号云维时叔明 (第 61a 页)
九成
逸过之然不求妍于时惟笔意以寓其天机之趣
故倪瓒元镇有 (第 61a 页)
诗题其画云笔精墨妙王右军澄
怀卧游宗少文叔明绝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
君持论如此斯其画品从可知矣叔明每过 九成
隐居动辄流连日月遇兴酣落笔以写所为 (第 61b 页)
南村
者秾郁深至又能一扫丹青故习有非松峰听雨
楼琴鹤轩诸卷所可彷佛焉真绝诣也忆在髫稚 (第 61b 页)
此卷屡经赏阅尚有 南村 真逸篆署引于卷端亦
为叔明手书不知何时失去岂前人护卫不谨敝
帚视之而使至宝永失其传欤良足慨已 (第 62a 页)
呜呼九
原如可作也自当唤起叔明走笔续此一段奇趣
爰述赞曰猗 南村 比玙璠在丘园叔明子(叶/)暨四
老赠国宝三百年墨尚鲜永流传清河张丑记(记/中)
(小字/自注 (第 62a 页)
)
次温飞卿更漏子韵题王叔明 南村 真逸图卷 …… (第 62a 页)
书画舫云王叔明焚笛图卷画奇事又奇
又云黄鹤山樵林泉清赏江山胜游黄鹤山居乔
岳初秋惠麓小隐丹山瀛海石梁秋瀑 南村 草堂
计八图前后所见皆真迹而笔意各有不同真大
家名笔
又云王蒙画本更有叔铭题名者盖蚤岁笔 (第 73a 页)
白石翁湾东草堂图并题(纸本中挂幅长四尺馀阔/二尺浅色竹篱茅舍背枕)
(崇峦前临溪水柳梧竹柏参差交荫中一客摊书/小童二煮茗想见湾东一境不啻杜老浣花 陶氏)
(南村 也笔墨疏/秀洵足移情)
湾东草堂(行书图/右角上)
爱子别业湾之东去家仅在百步中敝门遮屋树未大
矮檐 (第 83b 页)
(崇峦前临溪水柳梧竹柏参差交荫中一客摊书/小童二煮茗想见湾东一境不啻杜老浣花 陶氏)
(南村 也笔墨疏/秀洵足移情)
湾东草堂(行书图/右角上)
爱子别业湾之东去家仅在百步中敝门遮屋树未大
矮檐 (第 83b 页)
(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及一杯水愿得青天化为一张/纸想见其高韵气摩云霄独立万象之表丨丨丨丨丨)
(丨丨/丨也)百战健儿 (陶宗仪 辍耕录虞伯生先生杨仲弘先/生同在京日杨先生每言伯生不能作)
(诗虞先生载酒请问作诗之法杨先生酒既酣 (第 28a 页)
(丨丨/丨也)百战健儿 (陶宗仪 辍耕录虞伯生先生杨仲弘先/生同在京日杨先生每言伯生不能作)
(诗虞先生载酒请问作诗之法杨先生酒既酣 (第 28a 页)
其屈折圆而有力屋漏痕者欲其横直匀而/藏锋锥画沙者欲其无起止之迹壁坼者欲其无布置)
(之/巧)江左风味 (陶宗仪 辍耕录刘后村先生云阁帖为祖/绛帖次之临江又次之潭又次之武冈又)
(次之大观尤妙武冈佳者可乱绛临江佳者 …… (第 26b 页)
如难读何其字比之淳化/帖为胜东坡推潭帖胜阁帖韩侂胄家开群玉帖字好)
(薛绍彭亦有/家塾帖好)无帖不习 (陶宗仪 辍耕录魏国赵文敏公/以书法称雄一世画入神品其)
(书人但知自魏晋中来晚年则稍入李北海耳尝见千/字文一 …… (第 26b 页)
吾良卿又捐钱若干缗以购之皆可笑也元贞)
(二年正月十八日子昂题则知/公之书所以妙者丨丨丨丨也)特健药 (陶宗仪 辍耕录/墨薮载徐氏书)
(记云平一龆龀之岁见育宫中尝睹先后阅书法数轴/将榻以赐藩邸令女学内人出六十馀 …… (第 27a 页)
紫/缥易以漆轴黄麻纸缥题云丨丨丨云是虏语其书合)
(作者时有太宗御笔于/后题之叹其雄逸云)日写三万字 (陶宗仪 辍耕录江/浙平章子山公书)
(法妙一时自松雪翁之后便及之尝问客有人一日能/写得几字客曰闻赵学士言一日 (第 27b 页)
(之/巧)江左风味 (陶宗仪 辍耕录刘后村先生云阁帖为祖/绛帖次之临江又次之潭又次之武冈又)
(次之大观尤妙武冈佳者可乱绛临江佳者 …… (第 26b 页)
如难读何其字比之淳化/帖为胜东坡推潭帖胜阁帖韩侂胄家开群玉帖字好)
(薛绍彭亦有/家塾帖好)无帖不习 (陶宗仪 辍耕录魏国赵文敏公/以书法称雄一世画入神品其)
(书人但知自魏晋中来晚年则稍入李北海耳尝见千/字文一 …… (第 26b 页)
吾良卿又捐钱若干缗以购之皆可笑也元贞)
(二年正月十八日子昂题则知/公之书所以妙者丨丨丨丨也)特健药 (陶宗仪 辍耕录/墨薮载徐氏书)
(记云平一龆龀之岁见育宫中尝睹先后阅书法数轴/将榻以赐藩邸令女学内人出六十馀 …… (第 27a 页)
紫/缥易以漆轴黄麻纸缥题云丨丨丨云是虏语其书合)
(作者时有太宗御笔于/后题之叹其雄逸云)日写三万字 (陶宗仪 辍耕录江/浙平章子山公书)
(法妙一时自松雪翁之后便及之尝问客有人一日能/写得几字客曰闻赵学士言一日 (第 27b 页)
(鸣则蚓结鹊俯鸣则阴仰鸣则晴陆生之鸟咮多锐而/善啄水生之鸟咮多圆而善唼短脚者多伏长脚者多)
(立凡此在今书皆所/不闻疑禽经非全本)以甲乙分十门 (陶宗仪 辍耕录庄/蓼塘住松江府上)
(海县青龙镇尝为宋秘书小史其家蓄书数万卷且多/手抄者经史子集山经地志医 (第 26a 页)
(立凡此在今书皆所/不闻疑禽经非全本)以甲乙分十门 (陶宗仪 辍耕录庄/蓼塘住松江府上)
(海县青龙镇尝为宋秘书小史其家蓄书数万卷且多/手抄者经史子集山经地志医 (第 26a 页)
(弓射之不中秦复射中贼关索心而死数十人骇散秦/即鼓众绝河掩其不备贼众皆乌合且醉不能御尽窜)
(走林谷莫敢出多获牛马器械凯旋而归一境遂/安忠宣率众郊迎厚加赏晏奏功于朝迁数官)贵由
赤 (陶宗仪 辍耕录丨丨丨者快行是也每岁一试之名/曰放走以脚力便捷者膺上赏故监临之官齐其名) (第 29a 页)
(走林谷莫敢出多获牛马器械凯旋而归一境遂/安忠宣率众郊迎厚加赏晏奏功于朝迁数官)贵由
赤 (陶宗仪 辍耕录丨丨丨者快行是也每岁一试之名/曰放走以脚力便捷者膺上赏故监临之官齐其名) (第 29a 页)
子于佛前焚香感谢)师蜂(张仲/才文)
(始真经圣人丨丨立君臣师蜘蛛/立网罟师拱鼠制礼师战蚁制兵)重台 (陶宗仪 辍耕录/凡婢役于婢者)
(俗谓之丨丨按左氏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以下其二为公其三为 …… (第 19b 页)
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
(台则所谓台者十等之至卑今岂/亦本是与然加以重字尤有意)驱口 (陶宗仪 辍耕录/今蒙古色目人)
(之臧获男曰奴女曰婢总曰丨丨盖国初平定诸国日/以俘到男女匹配为夫妇而所生子孙 …… (第 19b 页)
(犯杖而锢之席卷而去名曰抄估亦有自愿纳其财以/求脱免奴籍则主署执凭付之名曰放良刑律私宰牛)
(马杖一百驱死驱口比常人减死一等/杖一百七所以视奴婢与马牛无异)擂盘珠 (陶宗仪/ 辍耕录)
(凡纳婢仆初来时曰丨丨丨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曰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 (第 20a 页)
(始真经圣人丨丨立君臣师蜘蛛/立网罟师拱鼠制礼师战蚁制兵)重台 (陶宗仪 辍耕录/凡婢役于婢者)
(俗谓之丨丨按左氏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以下其二为公其三为 …… (第 19b 页)
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
(台则所谓台者十等之至卑今岂/亦本是与然加以重字尤有意)驱口 (陶宗仪 辍耕录/今蒙古色目人)
(之臧获男曰奴女曰婢总曰丨丨盖国初平定诸国日/以俘到男女匹配为夫妇而所生子孙 …… (第 19b 页)
(犯杖而锢之席卷而去名曰抄估亦有自愿纳其财以/求脱免奴籍则主署执凭付之名曰放良刑律私宰牛)
(马杖一百驱死驱口比常人减死一等/杖一百七所以视奴婢与马牛无异)擂盘珠 (陶宗仪/ 辍耕录)
(凡纳婢仆初来时曰丨丨丨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曰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 (第 20a 页)
传呼/友婿江北人呼丨丨又呼丨丨)娇客(陆游老学庵笔记/秦会之有十客吴)
(益以爱婿/为丨丨)五马入门 (陶宗仪 辍耕录吾乡陈刚中先生/孚临海县人国初时尝为僧以避)
(世变一日大书所作诗于其父执某之粉墙上云我不/学 (第 13b 页)
(益以爱婿/为丨丨)五马入门 (陶宗仪 辍耕录吾乡陈刚中先生/孚临海县人国初时尝为僧以避)
(世变一日大书所作诗于其父执某之粉墙上云我不/学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