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四書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目錄類
編年類
別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術數類
醫家類
雜家類
農家類
譜錄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马塍艺花如艺粟橐驼之技名天下往往发非时之品
真足以侔造化通仙灵凡花之早放者名曰唐花其
法以纸饰密室凿地作坎缏竹置花其上粪土以牛
溲硫黄尽培溉之法然后置沸汤于坎中少候汤气
薰蒸则扇之微风盎然融淑之气经宿则花放矣若
牡丹梅花之𩔖无不然独桂花则反是盖桂必清凉
而后放法当置之石洞岩窦间暑气不到处鼓以凉
飔养以清肃竟日乃开此虽揠而助长然必适其寒
温之性而后可至于盘结松柏海桐之属多仿画意
斜科而偃蹇者为马远法挺干而扶疏者为郭熙法
他如鸾鹤亭塔之形种种精妙可为庭除清赏也
陶九成 言在杭州尝见为禽戏者蓄龟七枚大小凡七 (第 15a 页)
真足以侔造化通仙灵凡花之早放者名曰唐花其
法以纸饰密室凿地作坎缏竹置花其上粪土以牛
溲硫黄尽培溉之法然后置沸汤于坎中少候汤气
薰蒸则扇之微风盎然融淑之气经宿则花放矣若
牡丹梅花之𩔖无不然独桂花则反是盖桂必清凉
而后放法当置之石洞岩窦间暑气不到处鼓以凉
飔养以清肃竟日乃开此虽揠而助长然必适其寒
温之性而后可至于盘结松柏海桐之属多仿画意
斜科而偃蹇者为马远法挺干而扶疏者为郭熙法
他如鸾鹤亭塔之形种种精妙可为庭除清赏也
陶九成 言在杭州尝见为禽戏者蓄龟七枚大小凡七 (第 15a 页)
杭州府志在宋则有淳祐志咸淳志皆秽陋去取无法
而咸淳志中归美贾似道谄谀非史体也洪武初徐
一夔所著杭州府志颇称简明今不傅矣成化十年
夏时正重修杭州府志纪事脱略笔力腐冗直可覆
瓿耳一郡典故散于各书今可考者僧怀显钱唐胜
迹傅牧西湖古事实范石湖日录周益公平园日记
岳珂桯史葛立之鹤林玉露方勺泊宅编行都纪泗
水潜夫武林旧事周公谨癸辛杂识齐东野语周昭
礼清波杂志牟应隆隆山杂记镏孟熙霏屑录杨瑀
山居新语张仲文白獭髓叶子奇草朩子无名氏梦
梁录 陶九成 辍耕录刘一清钱唐遗事杨公济西湖
百咏吴美中武林纪事此其班班著者其他片言只
事散见各书者又不可缕数也 (第 22a 页)
而咸淳志中归美贾似道谄谀非史体也洪武初徐
一夔所著杭州府志颇称简明今不傅矣成化十年
夏时正重修杭州府志纪事脱略笔力腐冗直可覆
瓿耳一郡典故散于各书今可考者僧怀显钱唐胜
迹傅牧西湖古事实范石湖日录周益公平园日记
岳珂桯史葛立之鹤林玉露方勺泊宅编行都纪泗
水潜夫武林旧事周公谨癸辛杂识齐东野语周昭
礼清波杂志牟应隆隆山杂记镏孟熙霏屑录杨瑀
山居新语张仲文白獭髓叶子奇草朩子无名氏梦
梁录 陶九成 辍耕录刘一清钱唐遗事杨公济西湖
百咏吴美中武林纪事此其班班著者其他片言只
事散见各书者又不可缕数也 (第 22a 页)
军帖往得其书信遂不取答言使者遂不取答也至
唐宋人始以为书信之信□
女当是孤女顾释是刘作绝汝误也
晋王循书
徐澄斋云 陶宗仪 书史会要王循官至中军将军善行
草法书要录王愔文字 (第 7a 页)
唐宋人始以为书信之信□
女当是孤女顾释是刘作绝汝误也
晋王循书
徐澄斋云 陶宗仪 书史会要王循官至中军将
草法书要录王愔文字 (第 7a 页)
此又以保大刻帖为淳化祖帖按升元帖前贤称者
不一孙北海曾见宋时翻本上有贾秋壑印保大刻
帖从无及者惟刘跂暇日记有之然其言又凿凿可
㨿如此载 陶南村 辍耕录姑存其说以俟鉴者
大梁刘衍卿世昌云大德己亥妇翁张君锡携余同观
淳化祖石帖卷尾各有题识第一卷高平 (第 5a 页)
范仲淹第五
卷东坡张文潜姜白石第六卷洛阳伊川老夫太学博
士陈士元苏舜钦陈题云此正祖石刻第七卷陈简斋
题云魏晋法书非人间合有自我太宗皇帝刻石宠锡
下方见不满十数臣与义顿首谨书第八卷苏颂张舜
民第十卷太宗书淳化四年六月廿二日赐毕士安签
题云淳化祖石刻
此以淳化祖帖为石刻 陶南村 辍耕录云今世言淳化阁帖用银锭𣟴枣木板
刻而以澄心堂纸李廷圭墨印故赵希鹄洞天清录亦
云用枣木板摹刻故 (第 5b 页)
不一孙北海曾见宋时翻本上有贾秋壑印保大刻
帖从无及者惟刘跂暇日记有之然其言又凿凿可
㨿如此载 陶南村 辍耕录姑存其说以俟鉴者
大梁刘衍卿世昌云大德己亥妇翁张君锡携余同观
淳化祖石帖卷尾各有题识第一卷高平 (第 5a 页)
范仲淹第五
卷东坡张文潜姜白石第六卷洛阳伊川老夫太学博
士陈士元苏舜钦陈题云此正祖石刻第七卷陈简斋
题云魏晋法书非人间合有自我太宗皇帝刻石宠锡
下方见
民第十卷太宗书淳化四年六月廿二日赐毕士安签
题云淳化祖石刻
此以淳化祖帖为石刻 陶南村 辍耕录云今世言淳化阁帖用银锭𣟴枣木板
刻而以澄心堂纸李廷圭墨印故赵希鹄洞天清录亦
云用枣木板摹刻故 (第 5b 页)
莫效寓剌士大夫欤孔齐至正直记所列元
朝典文可为史馆之用者一清是书居其一
世无刋本传写颇稀 陶宗仪 说郛仅载数条
此乃旧抄足本前后无序跋惟卷端题识数
行惜高宗不都建康而都于杭士大夫湖山 (第 3b 页)
朝典文可为史馆之用者一清是书居其一
世无刋本传写颇稀 陶宗仪 说郛仅载数条
此乃旧抄足本前后无序跋惟卷端题识数
行惜高宗不都建康而都于杭士大夫湖山 (第 3b 页)
化之图次字母三十六字次篆字母九十八字次
则以各蒙古字分韵排列宗文生于至正年间自
谓能通音译附会推寻实多不能吻合即如 陶宗
仪 辍耕录载元国字以可侯字为首而是书又依
韵会以见经坚 字为首其字母已不相合而元
史既称有二合三 (第 2a 页)
则以各蒙古字分韵排列宗文生于至正年间自
谓能通音译附会推寻实多不能吻合即如 陶宗
仪 辍耕录载元国字以可侯字为首而是书又依
韵会以见经坚 字为首其字母已不相合而元
史既称有二合三 (第 2a 页)
副使申为宪莱阳知县陈显际吏部稽勋司郎中
宋应亨内阁中书舍人赵士骥沙河知县项易辽
东宁前卫副总兵 陶宗仪 滨州知州王道隆自在
州知州周继谟三关游击邵定前屯卫总兵官李
鸣凤宁远总兵官王定宸前屯卫副总兵 (第 4b 页)
宋应亨内阁中书舍人赵士骥沙河知县项易辽
东宁前卫副总兵 陶宗仪 滨州知州王道隆自在
州知州周继谟三关游击邵定前屯卫总兵官李
鸣凤宁远总兵官王定宸前屯卫副总兵 (第 4b 页)
(𨽻草作楷法萧子良云灵帝时王次仲饰𨽻为八分/二家俱言后汉而两帝不同或云后汉亦冇王次仲)
(为上谷太守非上谷人云 陶宗仪 曰次仲与程邈同/时增广𨽻书为八分或 东汉末人又云有二王次) …… (第 1b 页)
史乔师望撰并八分书(金石文/字记)
陆曾(彦远从孙彦/远柬之之子)楷𨽻行草分篆飞白临诸家帖无不
逼真 (陶宗仪 书/史会要)
陈遗玉颍川人泾州刺史(唐书宰相/世系表) 唐国子司业于
立政碑调露元年陈遗玉八分书( …… (第 18a 页)
书是以数子至御札蚤流传揄扬非造次三人并入
直恩泽各不二顾于韩蔡内辨眼工小字分日示诸
王钩深法更秘(杜工/部集)
胡霈然 (陶宗仪 云/安定人)工行书八分小篆(书史/会要) 能品六十
六人胡霈然(续书/断) (第 24a 页)
(为上谷太守非上谷人云 陶宗仪 曰次仲与程邈同/时增广𨽻书为八分或 东汉末人又云有二王次) …… (第 1b 页)
史乔师望撰并八分书(金石文/字记)
陆曾(彦远从孙彦/远柬之之子)楷𨽻行草分篆飞白临诸家帖无不
逼真 (陶宗仪 书/史会要)
陈遗玉颍川人泾州刺史(唐书宰相/世系表) 唐国子司业于
立政碑调露元年陈遗玉八分书( …… (第 18a 页)
书是以数子至御札蚤流传揄扬非造次三人并入
直恩泽各不二顾于韩蔡内辨眼工小字分日示诸
王钩深法更秘(杜工/部集)
胡霈然 (陶宗仪 云/安定人)工行书八分小篆(书史/会要) 能品六十
六人胡霈然(续书/断) (第 24a 页)
右戒坛记陆长源撰陆郢书在会善寺代宗手敕
碑阴按袁宏道嵩游记称其隶法遒逸今观其书
虽逊潘碣然笔颇秀健无明皇时肥重习气 陶宗
仪 书史会要亦称郢善书详见赵明诚金石录存
之
唐二(正书/)
天后诗书碑
大唐天后御制诗一首(并序 (第 20b 页)
碑阴按袁宏道嵩游记称其隶法遒逸今观其书
虽逊潘碣然笔颇秀健无明皇时肥重习气 陶宗
仪 书史会要亦称郢善书详见赵明诚金石录存
之
唐二(正书/)
天后诗书碑
大唐天后御制诗一首(并序 (第 20b 页)
按回部飞走诸族虽繁其大槩亦不离乎中土
惟无鳞之鱼内地罕闻而准部回部则皆有之
至如牛马生札达 陶宗仪 辍耕录作鲊答如牛
黄狗宝之类理非奇异也宋荦筠廊笔记亦载
此物可治奇疾难名者然则札达不但产 (第 20b 页)
惟无鳞之鱼内地罕闻而准部回部则皆有之
至如牛马生札达 陶宗仪 辍耕录作鲊答如牛
黄狗宝之类理非奇异也宋荦筠廊笔记亦载
此物可治奇疾难名者然则札达不但产 (第 20b 页)
注九十 分司北二十里通
注九十一 平福堰在州西门外以遏上流水势东通海门西通泰州 白蒲堰在州
西北六十里与如皋界
第三十三叶
注九十二 料角嘴为江海海会水分咸淡 陶九成 云通州海门东中有积
沙其长无际浮海者以竿料浅深此浅生角故名料角明不可度
越云
第四十三叶 (第 37a 页)
注九十一 平福堰在州西门外以遏上流水势东通海门西通泰州 白蒲堰在州
西北六十里与如皋界
第三十三叶
注九十二 料角嘴为江海海会水分咸淡 陶九成 云通州海门东中有积
沙其长无际浮海者以竿料浅深此浅生角故名料角明不可度
越云
第四十三叶 (第 37a 页)
注云鹌也又曰鹩鹑其雄鶛雌痹注云鹌属又曰
鹑子鳼鴽子鸋今土人总称为鹌鹑滦平县境内
有鹌鹑沟以多产鹑故名
白翎雀 元陶宗仪 辍耕录曰白翎雀生于乌桓
沙漠之地雄雌和鸣自得其乐世皇因命伶人硕
德闾制曲以名之杨允孚滦京杂咏 (第 14a 页)
鹑子鳼鴽子鸋今土人总称为鹌鹑滦平县境内
有鹌鹑沟以多产鹑故名
白翎雀 元陶宗仪 辍耕录曰白翎雀生于乌桓
沙漠之地雄雌和鸣自得其乐世皇因命伶人硕
德闾制曲以名之杨允孚滦京杂咏 (第 14a 页)
京城(周四十里高三丈五尺五寸门九南曰正阳南/之东曰崇文南之西曰宣武北之东曰安定北)
(之西曰德胜东之北曰东直东之南曰朝阳西之/北曰西直西之南曰阜成/按辽史地理志南京)
(析津府城方三十六里八门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凤西曰显西清普北曰通天拱辰金史地)
(理志燕城门十三东曰施仁宣曜阳春西曰丽泽/颢华彰义南曰景风丰宜端礼北曰会城通元崇)
(智光泰宇文懋昭大金国志都城四围七十五里 陶宗仪 辍耕录元至元四年于中都东北置京城) (第 2b 页)
(之西曰德胜东之北曰东直东之南曰朝阳西之/北曰西直西之南曰阜成/按辽史地理志南京)
(析津府城方三十六里八门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凤西曰显西清普北曰通天拱辰金史地)
(理志燕城门十三东曰施仁宣曜阳春西曰丽泽/颢华彰义南曰景风丰宜端礼北曰会城通元崇)
(智光泰宇文懋昭大金国志都城四围七十五里 陶宗仪 辍耕录元至元四年于中都东北置京城) (第 2b 页)
云楼(在长洲县郡治后子城上即古月华楼吴地/记唐曹恭王所建白居易有齐云楼晚望诗)
(今名飞云阁/本朝乾隆二十/二年/御制有齐云阁诗)初阳楼(在长洲县/东吴郡志)
(在郡中池上皮日休/诗危楼新制号初阳)观风楼(在长洲子城西龚明/之中吴纪闻唐时谓)
(之西楼白居易有西楼命宴/诗后更为观风今复为西楼)虹月楼(在新阳县通/阓桥西元人)
(朱君璧善画尝作紫雾龙宫图十年始就人谓其/妙入神品后兵乱君璧抱图坐楼中寇望虹气贯)
(月疑有宝踪迹而至攘取观之怒裂而/去杨铁崖易其名曰虹月楼并记之)虎邱阁(在/元)
(和县虎邱山 元陶九成 辍耕录平江虎邱阁版上/有一窍当日色清朗时以掌大白𥿄承其影则一)
(寺之形胜悉见于此而顶反居下/本朝 (第 29a 页)
(今名飞云阁/本朝乾隆二十/二年/御制有齐云阁诗)初阳楼(在长洲县/东吴郡志)
(在郡中池上皮日休/诗危楼新制号初阳)观风楼(在长洲子城西龚明/之中吴纪闻唐时谓)
(之西楼白居易有西楼命宴/诗后更为观风今复为西楼)虹月楼(在新阳县通/阓桥西元人)
(朱君璧善画尝作紫雾龙宫图十年始就人谓其/妙入神品后兵乱君璧抱图坐楼中寇望虹气贯)
(月疑有宝踪迹而至攘取观之怒裂而/去杨铁崖易其名曰虹月楼并记之)虎邱阁(在/元)
(和县虎邱山 元陶九成 辍耕录平江虎邱阁版上/有一窍当日色清朗时以掌大白𥿄承其影则一)
(寺之形胜悉见于此而顶反居下/本朝 (第 2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