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類
地理類
編年類
政書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評類
詔令奏議類
史鈔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明年戊辰,崇祯改元;以左谕德兼侍讲,充经筵讲官。震孟在讲筵,反覆敷陈,皆关切时事。旧例以「春秋」多忌讳,置不讲。上特命进讲,震孟以专家与其选,每进讲,尝当上意。及官史局,尝较对「光宗实录」,疏言:『「册立」、「梃击」、「红丸」三案,皆祖邪说;请改定』。有旨申饬前案。震孟为上所眷注已久,遂以少詹超拜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盖特简也。宣麻之日,朝野称庆,咸以司马君实相期。数十年来,阁臣多有内应外援;震孟自以受知主上,一切不顾。而首辅温体仁素不能容人,时方撤
镇守中官、罢内操,外廷多归功震孟;于是有「新参居功」之谮,闻于上前。已而首辅票拟,同官皆不以为然;震孟语稍寓讥讽,遂以深文中之,与次辅 何吾驺 同日罢去。震孟在政府仅两月,未竟其用,天下惜之。
归,半年而卒;科道官为请恤、请谥,数年犹相格不 (第 113 页)
镇守中官、罢内操,外廷多归功震孟;于是有「新参居功」之谮,闻于上前。已而首辅票拟,同官皆不以为然;震孟语稍寓讥讽,遂以深文中之,与次辅 何吾驺 同日罢去。震孟在政府仅两月,未竟其用,天下惜之。
归,半年而卒;科道官为请恤、请谥,数年犹相格不 (第 113 页)
甲申南都再造,遂球只身赴国,罄其生产治铁百馀,行负资军;及虔州而金陵不守,弃归。与当事建议,劝谕积蓄,以待真人。会隆武称帝入闽,附首辅 何吾驺
上中兴八事,大要以「援虔」为第一义;授兵部职方司主事。寻命练习两广水师,以应虔之用;遂球得监总兵黄志 (第 406 页)
弘光乙酉,任广西巡抚、都御史。会清兵入闽、福州失陷,式耜与广总督丁魁楚会议监国;适大学士吕大器自闽至,兵部尚书李永茂以守制并至,佥谓「监国无若永明王贤;且为神宗嫡孙,应立」。永明王,讳由榔,桂王之子。初封衡州,以寇乱徙寓梧。桂王薨,永明犹在衰绖中也。于丙戌(按原文误乙酉)十月十四日监国,改元「永历」,以肇庆府署为行宫。置官僚:丁魁楚、吕大器、瞿式耜俱为大学士,而魁楚兼戎政、大器兼中枢、式耜兼铨政;永茂请终制。会唐旧相苏观生、 何吾驺
奔回广东,与布政史顾元镜于十一月拥立隆武弟唐王聿监国,年号「绍武」,以都司为行宫;与永历相角。赣州 …… (第 427 页)
十二月,清将李成栋兵薄广州,命前锋数十人以红巾裹头,扮作广军,直至城下,夺门而入,擒绍武并周王、益王、辽王等,皆遇害;苏观生弃市,顾元镜、 何吾驺 投诚,百姓薙发归顺。遂兵发往南、韶,而规下肇庆。式耜请视师,督战士驻峡口。王坤复请永历西避之;式耜争 (第 428 页)
十二月,清将李成栋兵薄广州,命前锋数十人以红巾裹头,扮作广军,直至城下,夺门而入,擒绍武并周王、益王、辽王等,皆遇害;苏观生弃市,顾元镜、 何吾驺 投诚,百姓薙发归顺。遂兵发往南、韶,而规下肇庆。式耜请视师,督战士驻峡口。王坤复请永历西避之;式耜争 (第 428 页)
秋九月,大军克徽州,右佥都御史金声死之。冬十月,道周统兵至婺原,溃。婺原令、道周之门人也,绐为内应,信之;至明堂里,为大军张天禄所执,死,盖洪经略教也。 何吾驺
、曾樱为大学士。隆武择日亲征,命芝龙、曾樱留守;鸿逵御营左先锋,出浙江;彩右先锋,出江西。为坛西郊 …… (第 9 页)
冬十月,大军破赣州,杨廷麟、万元吉投水死。初,隆武封第四弟(聿)为唐王,隆武死,乃浮海至粤。瞿式耜等已奉桂王(由榔)监国肇庆;苏观生从赣入广,与 何吾驺 等立唐王广州,改元绍武。十一月,大军破广州,王及观生自缢死, (第 12 页)
吾驺 等降。彩由厦门奉鲁王次长垣,改明年鲁监国二年。成功自仍隆武旧朔。肇庆踰年改元永历,海上遂有三朔。 (第 12 页)
冬十月,大军破赣州,杨廷麟、万元吉投水死。初,隆武封第四弟(聿)为唐王,隆武死,乃浮海至粤。瞿式耜等已奉桂王(由榔)监国肇庆;苏观生从赣入广,与 何吾驺 等立唐王广州,改元绍武。十一月,大军破广州,王及观生自缢死, (第 12 页)
吾驺 等降。彩由厦门奉鲁王次长垣,改明年鲁监国二年。成功自仍隆武旧朔。肇庆踰年改元永历,海上遂有三朔。 (第 12 页)
郑芝龙掌户、兵、工三部尚书,奏军兴饷急,请两税内一石预借银一两;民不乐从,反愆正供,每府差侍郎、科道徵发。以浦城县训导王兆熊为吏部主事兼御史,管义饷;兆熊沿门搜括,不输者榜其门为「不义」。于是,闾里骚然。芝龙又请清理寺田,可得饷八十万;上不听。户部侍郎李长倩请开捐纳事例,从之。
自黄道周而外,凡有声望者: 何吾驺 、蒋德璟、黄景昉、朱继祚、林欲楫、姜曰广、吴甡、高宏图、路振飞、苏观生、曾樱、陈奇瑜、郑三俊、熊开元 …… (第 51 页)
十月,黄道周见郑氏偷安,殊无经略志,自请出关;芝龙不与一兵。道周以忠义激发,旬月之间,义师颇集;亲书诰身奖语,给为功赏,得之者荣于诰敕。然皆未练之兵,不能应敌;至有僧军,锄耰棘矜以随其后者,名「扁担兵」。从广信抵衢州;婺源令某,故道周门人也,驰书诱道周,许为内应;道周信之。至明堂里,北师猝至,遂为北帅张(按原刊为「长」)天禄所执,殉节于南京;赐谥忠烈。
自道周出师后, 何吾驺 自广东至;用为首辅;赐银章曰:「辅佐中兴」。
上亲征,以唐、邓二王监国;郑芝龙留守,料理兵饷。郑 …… (第 53 页)
九月十日,李成栋救增城。家玉劄三营于城外,成栋令杜永和、阎可义分攻之;城内亦突围出战。将士死者数千人,无降者;火药尽,家玉乃与诸将痛饮,夜投濠水而死。成栋又以水、陆二万争清远。城破,陈邦彦犹率兵巷战;力屈赴水,北兵出之,槛送广州。陈子壮至广州,临刑骂不绝口;麦而炫从死。是日,佟养甲命 何吾驺 、黄士俊、李觉斯、叶延祚、王应华、伍瑞隆、关捷先、陈世杰等观之;养甲问:『诸公畏否』?皆鞠躬曰:『畏 …… (第 76 页)
」,固未尝出金堡于邦傅也;第金堡往日知临清受官于李贼,发其从来,是所深忌耳。二十八日起,旧辅黄士俊、 何吾驺 入直。
三月七日。李成栋、何腾蛟败问至。当金声桓之反正,南都震动;乘流而下,鲜不克矣。乃为声桓谋 …… (第 81 页)
书秦王;则前此葛藤斩断,方可使之尽瘁也』。上从之,可望即具疏谢恩。
五月四日,慈宁皇太后垂帘;召 何吾驺 、金堡为之解释。先是正月,(堡参) (第 83 页)
吾驺 谓:『与司礼监夏国祥此呼彼应,有若桴鼓』;皇太后恐 (第 83 页)
吾驺 不安其位,故解之。
六月,左都御史袁彭年去位。彭年生母死,不肯丁忧;慈宁皇太后以祖制所无,不许。 …… (第 83 页)
七月,楚降将李赤心等兵败入广。初,李贼部曲之降于何腾蛟也,李过(一名锦)赐名赤心,封兴国公;高必正封郧国公,营名忠贞。腾蛟死,为大学士堵允锡所抚。湖南、北既失,赤心等由郴桂竟趋梧州,欲入广东;允锡力主其议。李元允曰:『我辈做鞑子时,公不来复广东;今反正后,乃来争广东乎?皇上在此,他来何为』?允锡语塞而止。
八月,黄士俊、 何吾驺 罢。时台谏横甚,金堡等以李元允为东援、瞿式耜为西援、严起恒为内援、焦琏为外援,朝政一手握定,动辄白简 (第 83 页)
自黄道周而外,凡有声望者: 何吾驺 、蒋德璟、黄景昉、朱继祚、林欲楫、姜曰广、吴甡、高宏图、路振飞、苏观生、曾樱、陈奇瑜、郑三俊、熊开元 …… (第 51 页)
十月,黄道周见郑氏偷安,殊无经略志,自请出关;芝龙不与一兵。道周以忠义激发,旬月之间,义师颇集;亲书诰身奖语,给为功赏,得之者荣于诰敕。然皆未练之兵,不能应敌;至有僧军,锄耰棘矜以随其后者,名「扁担兵」。从广信抵衢州;婺源令某,故道周门人也,驰书诱道周,许为内应;道周信之。至明堂里,北师猝至,遂为北帅张(按原刊为「长」)天禄所执,殉节于南京;赐谥忠烈。
自道周出师后, 何吾驺 自广东至;用为首辅;赐银章曰:「辅佐中兴」。
上亲征,以唐、邓二王监国;郑芝龙留守,料理兵饷。郑 …… (第 53 页)
九月十日,李成栋救增城。家玉劄三营于城外,成栋令杜永和、阎可义分攻之;城内亦突围出战。将士死者数千人,无降者;火药尽,家玉乃与诸将痛饮,夜投濠水而死。成栋又以水、陆二万争清远。城破,陈邦彦犹率兵巷战;力屈赴水,北兵出之,槛送广州。陈子壮至广州,临刑骂不绝口;麦而炫从死。是日,佟养甲命 何吾驺 、黄士俊、李觉斯、叶延祚、王应华、伍瑞隆、关捷先、陈世杰等观之;养甲问:『诸公畏否』?皆鞠躬曰:『畏 …… (第 76 页)
」,固未尝出金堡于邦傅也;第金堡往日知临清受官于李贼,发其从来,是所深忌耳。二十八日起,旧辅黄士俊、 何吾驺 入直。
三月七日。李成栋、何腾蛟败问至。当金声桓之反正,南都震动;乘流而下,鲜不克矣。乃为声桓谋 …… (第 81 页)
书秦王;则前此葛藤斩断,方可使之尽瘁也』。上从之,可望即具疏谢恩。
五月四日,慈宁皇太后垂帘;召 何吾驺 、金堡为之解释。先是正月,(堡参) (第 83 页)
吾驺 谓:『与司礼监夏国祥此呼彼应,有若桴鼓』;皇太后恐 (第 83 页)
吾驺 不安其位,故解之。
六月,左都御史袁彭年去位。彭年生母死,不肯丁忧;慈宁皇太后以祖制所无,不许。 …… (第 83 页)
七月,楚降将李赤心等兵败入广。初,李贼部曲之降于何腾蛟也,李过(一名锦)赐名赤心,封兴国公;高必正封郧国公,营名忠贞。腾蛟死,为大学士堵允锡所抚。湖南、北既失,赤心等由郴桂竟趋梧州,欲入广东;允锡力主其议。李元允曰:『我辈做鞑子时,公不来复广东;今反正后,乃来争广东乎?皇上在此,他来何为』?允锡语塞而止。
八月,黄士俊、 何吾驺 罢。时台谏横甚,金堡等以李元允为东援、瞿式耜为西援、严起恒为内援、焦琏为外援,朝政一手握定,动辄白简 (第 83 页)
御史吴春枝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周应期为刑部尚书,郑瑄为工部尚书,黄锦为礼部右侍郎.闽设八巡抚. 何吾驺
、蒋德璟、黄景昉、朱继祚、林欲楫、姜曰广、吴甡、高弘图、路振飞、曾樱、郑三俊、熊开元、黄鸣俊、顾锡畴 …… (第 8 页)
实录,设兰台馆以处之(同上).
清授张存仁浙江福建总督(贰臣传).
十二月甲申,王戎服登舟, 大学士何吾驺 等随行.舟次芋江,五溪百姓壶浆迎者载道,皆赉以银牌.清佟养和、金声桓进剿福建,分兵攻南赣,败永宁王、 …… (第 12 页)
甲午,王启行.监军钱邦芑先期请清路,犹赫赫颐指属县.乙未,驾至行宫,戎冠金蟒而入.上好书,虽崎岖军旅,犹载书数十车以从.丁酉,上抵顺昌,昧爽未发,至巳刻,一时排闼,云清兵已及剑津,燬关,且踵至.顷之,行宫数骑突出,云驾已在内,从行者惟 何吾驺 、郭维经、朱继祚.已而何与郭亦散去.曾后肩舆河干,顾从官曰:『刘宫人有怀,好护持就道』;辞旨慷慨.妃 …… (第 16 页)
.丁酉春,复谥曰绍宗襄皇帝(闽事纪略、南疆绎史、清白士集、临汀汇考、小腆纪年、恽逊庵遗集).
时 大学士何吾驺 走广州,十二月迎降.大学士曾樱、路振飞走居中左所.大学士黄景昉走泉州.大学士朱继祚走兴化.吕大器奔广 (第 17 页)
实录,设兰台馆以处之(同上).
清授张存仁浙江福建总督(贰臣传).
十二月甲申,王戎服登舟, 大学士何吾驺 等随行.舟次芋江,五溪百姓壶浆迎者载道,皆赉以银牌.清佟养和、金声桓进剿福建,分兵攻南赣,败永宁王、 …… (第 12 页)
甲午,王启行.监军钱邦芑先期请清路,犹赫赫颐指属县.乙未,驾至行宫,戎冠金蟒而入.上好书,虽崎岖军旅,犹载书数十车以从.丁酉,上抵顺昌,昧爽未发,至巳刻,一时排闼,云清兵已及剑津,燬关,且踵至.顷之,行宫数骑突出,云驾已在内,从行者惟 何吾驺 、郭维经、朱继祚.已而何与郭亦散去.曾后肩舆河干,顾从官曰:『刘宫人有怀,好护持就道』;辞旨慷慨.妃 …… (第 16 页)
.丁酉春,复谥曰绍宗襄皇帝(闽事纪略、南疆绎史、清白士集、临汀汇考、小腆纪年、恽逊庵遗集).
时 大学士何吾驺 走广州,十二月迎降.大学士曾樱、路振飞走居中左所.大学士黄景昉走泉州.大学士朱继祚走兴化.吕大器奔广 (第 17 页)
秋七月,唐王聿键称尊号于福州,改元隆武。
王为太祖第二十三子定王桱之后。改福建为福京。以 何吾驺 、蒋德璟、黄道周、路振飞及苏观生皆大学士,封郑芝龙为平卤侯、郑鸿达为定卤侯、郑彩为永胜伯,赐芝龙子森 (第 15 页)
王为太祖第二十三子定王桱之后。改福建为福京。以 何吾驺 、蒋德璟、黄道周、路振飞及苏观生皆大学士,封郑芝龙为平卤侯、郑鸿达为定卤侯、郑彩为永胜伯,赐芝龙子森 (第 15 页)
十月,上避殿撤乐,下罪己之诏曰:『朕以凉德,缵承大统。不期倚用非人,边乃三入,寇则七年;师徒暴露,黎庶颠连。国帑匮诎,而征调未已;闾阎凋敝,而加派难停。中夜思维,不胜愧愤。今年正月流氛震惊皇陵,祖恫民怨,责实在朕。今调劲兵、留新饷,立救元元,务在此举。惟是行间文武吏士劳苦饥寒,深切朕念。念其风露宿,朕不忍安卧深宫;念其饮水食粗,朕不忍独享甘旨;念其披坚冒险,朕不忍独衣文绣。择兹十月三日,避居武英殿,减膳撤乐;非典祀事,惟以青衣从事,与我行间文武吏士甘苦共之,以寇平之日为止。文武官其各省愆淬厉,用回天心,以救民命』。
十一月, 大学士何吾驺 、文震孟罢。初, (第 23 页)
吾驺 、震孟欲以工科给事许誉卿补南京太常卿,温体仁与吏部尚书谢升难之。升遂疏纠誉卿,震孟止欲夺誉卿俸,体仁 (第 23 页)
不肯;震
孟作色掷笔曰:『即削籍无害』。体仁夕揭上,而 吾驺 、震孟朝罢矣。
逮庶吉士郑鄤。鄤继母,大学士吴宗达女弟也。鄤薄于宗达,宗达因揭其杖母、烝[父]妾 (第 24 页)
十一月, 大学士何吾驺 、文震孟罢。初, (第 23 页)
吾驺 、震孟欲以工科给事许誉卿补南京太常卿,温体仁与吏部尚书谢升难之。升遂疏纠誉卿,震孟止欲夺誉卿俸,体仁 (第 23 页)
不肯;震
孟作色掷笔曰:『即削籍无害』。体仁夕揭上,而 吾驺 、震孟朝罢矣。
逮庶吉士郑鄤。鄤继母,大学士吴宗达女弟也。鄤薄于宗达,宗达因揭其杖母、烝[父]妾 (第 24 页)
晋郑芝龙、郑鸿逵为侯,郑芝豹、郑彩为伯。设六部九卿,以张肯堂为吏部尚书、李长倩为户部尚书、曹学铨为礼部尚书、吴春枝为兵部尚书、周应期为刑部尚书、郑瑄为工部尚书、马思理为通政使、郑广英为锦衣卫都督。以天、建、延、兴四府为上游,汀、邵、漳、泉为下游;各设抚、按。县升府、府升道、道转内卿,一命以上,咸与宠锡。起蒋德璟、黄景昉、黄道周、苏观生、何楷、陈洪谧、林欲揖、朱继祚、黄鸣俊、皆为大学士。又起曾樱、 何吾驺
、郭维经、叶廷桂,皆入阁办事。其远不能至者,如王应熊、杨廷麟等仅列其名。阁臣三十馀员,俱不令票旨;凡 …… (第 118 页)
隆武闻清兵信急,遂决计幸赣。于八月二十一日启行,犹载书十车以从。二十四日,抵顺昌。传清兵已及剑津,且踵至;遂仓皇骑而奔。从行者,惟 何吾驺 、郭维经、朱继祚、黄鸣俊数人而已;何与郭亦散去。
清兵至顺昌,获龙扛搜之,得马士英、阮大铖、方国 (第 129 页)
隆武闻清兵信急,遂决计幸赣。于八月二十一日启行,犹载书十车以从。二十四日,抵顺昌。传清兵已及剑津,且踵至;遂仓皇骑而奔。从行者,惟 何吾驺 、郭维经、朱继祚、黄鸣俊数人而已;何与郭亦散去。
清兵至顺昌,获龙扛搜之,得马士英、阮大铖、方国 (第 129 页)
福州既失,两广总督丁魁楚与广西巡抚瞿式耜会议监国;而阁学兵部尚书吕大器自闽至、原任兵部尚书李永茂以守制并至。式耜首言监国永明王贤,且为神宗嫡孙,应立。永明王讳由榔,桂王之子。初封衡阳,以寇乱徙寓梧;会桂王已薨,永明犹在衰绖中也。于十月十四日监国,改元永历。以肇庆府署为行宫,推置僚署有差。魁楚、大器俱为大学士,式耜以吏部右侍郎兼阁学、掌铨事;魁楚兼戎政、大器兼中枢,永茂请终制。而福建旧相苏观生、 何吾驺
俱遁回广东,与布政使顾元镜于十一月拥立隆武弟唐王聿监国,年号绍武;以都司署为行宫。
会赣州败书 …… (第 131 页)
清总兵李成栋兵薄广州,命前锋数十人以红布裹头扮作广军,直至城下,夺门而入;副将杜永和擒绍武并周王、益王、辽王等,尽斩之。苏观生伏诛,顾元镜、 何吾驺 皆投诚,百姓薙发归顺。时有石、马、徐、郑四姓联海上,花山杨光林亦拥众数万,水陆交讧,民不聊生。成栋 (第 133 页)
会赣州败书 …… (第 131 页)
清总兵李成栋兵薄广州,命前锋数十人以红布裹头扮作广军,直至城下,夺门而入;副将杜永和擒绍武并周王、益王、辽王等,尽斩之。苏观生伏诛,顾元镜、 何吾驺 皆投诚,百姓薙发归顺。时有石、马、徐、郑四姓联海上,花山杨光林亦拥众数万,水陆交讧,民不聊生。成栋 (第 133 页)
是日郊天,大风震起,拔木扬沙。及驾回宫,尚宝司卿坐马忽惊跃起,玉玺坠地,损其一角。人咸异之。改福州为天兴府,以布政司为大内。大赦,改元隆武。封郑芝龙为平□侯、郑鸿逵为定□侯、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设六部九卿:以张肯堂
为吏部尚书,李长倩为户部尚书,曹学佺为礼部尚书,吴春枝为兵部尚书,周应期为刑部尚书,郑瑄为工部尚书,马思理为通政使,郑广英为锦衣卫都督。以天、建、延、兴四府为上游,汀、邵、漳、泉四府为下游,各设抚按。县升府、府升道,道转内卿,一命以上,咸与宠锡。于是敷求耆硕,起蒋德璟、黄景昉、黄道周、苏观生、何楷、陈洪谧、林欲楫、朱继祚、黄鸣俊,皆为大学士。改庶吉士为庶萃士,命观生主之,以招选贤才。又起曾樱、 何吾驺 、郭维经、叶廷桂,以次至,皆入阁办事。其远不能至者,如王应熊、杨廷麟等,仅列其名。阁臣至三十馀人。然 …… (第 98 页)
隆武自芝龙去后,乃定计幸赣。八月二十一日启行,犹载书十车以从,二十四日抵顺昌,闻清兵已及剑津,且踵至,仓皇骑而奔,从行者止 何吾驺 、郭维经、朱继祚、黄鸣俊数人。已而,何与郭亦散去。
清兵至顺昌,搜龙扛,得马士英、阮大铖、方国安 …… (第 109 页)
先是,福州既失,两广总督丁魁楚与广西巡抚瞿式耜会议监国,而阁学兵部尚书吕大器自闽至,原任兵部尚书李永茂以守制并至。式耜首言监国永明王贤,且为神宗嫡孙,应立,永明王讳由榔,桂王之子。初封衡阳,以寇乱,徙寓梧。会桂王已薨,永明犹在衰绖中也;于十月十四日监国,改元永历,以肇庆府署为行宫,推置僚署有差。魁楚、大器俱为大学士,式耜以吏部右侍郎兼阁学掌铨事;魁楚兼戎政,大器兼中枢,永茂请终制。而福建旧相苏观生、 何吾驺 俱遁回广东,与布政使顾元镜于十一月拥立隆武弟唐王聿监国,年号绍武,以都司署为行宫。会赣州败书至,司 …… (第 111 页)
清朝总兵李成栋兵薄广州,命前锋数十人,以红布裹头,扮作广军,直至城下,夺门而入。副将杜永和擒绍武并周王、益王、辽王等,尽斩之。苏观生伏诛。顾元镜、 何吾驺 皆投诚,百姓薙发归顺。时有石、马、徐、郑四姓,联海上,花山杨光林亦拥众数万,水陆交讧,民不聊生。成 (第 113 页)
为吏部尚书,李长倩为户部尚书,曹学佺为礼部尚书,吴春枝为兵部尚书,周应期为刑部尚书,郑瑄为工部尚书,马思理为通政使,郑广英为锦衣卫都督。以天、建、延、兴四府为上游,汀、邵、漳、泉四府为下游,各设抚按。县升府、府升道,道转内卿,一命以上,咸与宠锡。于是敷求耆硕,起蒋德璟、黄景昉、黄道周、苏观生、何楷、陈洪谧、林欲楫、朱继祚、黄鸣俊,皆为大学士。改庶吉士为庶萃士,命观生主之,以招选贤才。又起曾樱、 何吾驺 、郭维经、叶廷桂,以次至,皆入阁办事。其远不能至者,如王应熊、杨廷麟等,仅列其名。阁臣至三十馀人。然 …… (第 98 页)
隆武自芝龙去后,乃定计幸赣。八月二十一日启行,犹载书十车以从,二十四日抵顺昌,闻清兵已及剑津,且踵至,仓皇骑而奔,从行者止 何吾驺 、郭维经、朱继祚、黄鸣俊数人。已而,何与郭亦散去。
清兵至顺昌,搜龙扛,得马士英、阮大铖、方国安 …… (第 109 页)
先是,福州既失,两广总督丁魁楚与广西巡抚瞿式耜会议监国,而阁学兵部尚书吕大器自闽至,原任兵部尚书李永茂以守制并至。式耜首言监国永明王贤,且为神宗嫡孙,应立,永明王讳由榔,桂王之子。初封衡阳,以寇乱,徙寓梧。会桂王已薨,永明犹在衰绖中也;于十月十四日监国,改元永历,以肇庆府署为行宫,推置僚署有差。魁楚、大器俱为大学士,式耜以吏部右侍郎兼阁学掌铨事;魁楚兼戎政,大器兼中枢,永茂请终制。而福建旧相苏观生、 何吾驺 俱遁回广东,与布政使顾元镜于十一月拥立隆武弟唐王聿监国,年号绍武,以都司署为行宫。会赣州败书至,司 …… (第 111 页)
清朝总兵李成栋兵薄广州,命前锋数十人,以红布裹头,扮作广军,直至城下,夺门而入。副将杜永和擒绍武并周王、益王、辽王等,尽斩之。苏观生伏诛。顾元镜、 何吾驺 皆投诚,百姓薙发归顺。时有石、马、徐、郑四姓,联海上,花山杨光林亦拥众数万,水陆交讧,民不聊生。成 (第 113 页)
戌时,奉令旨云:『孤今监国闽省,遵照祖制,举用阁部等官,虚心听纳,惟慎惟公。除不忠先帝皇上、负国害民者概不敢用外,藩院诸衙门既会议确当,即允所启,分别摄事还职。何楷先资升授,另有旨了。计开:内阁(旧) 何吾驺
、蒋德璟、黄景昉;(新)黄道周、朱继祚、丁魁楚。户部尚书何楷,掌礼部右侍郎刘若金,兵部右侍郎张肯堂、 (第 13 页)
陕西道御史钱邦请往金、衢、严、湖监军;上喜甚,仍益以杭、嘉、苏、松等处,发恤民库银五百两与之,并给以敕印。
云南土司木增助饷三千五百两,赐以卿衔,给以应得诰命。疏中无隆武年号者,以其发之在先也。
命 大学士何吾驺 诣平彝侯郑芝龙朝房会议兵饷云:『此番议定,再不纷更。卿须竭诚意以感动之』!
革镇臣黄斌卿伯爵。以 …… (第 91 页)
平彝侯郑芝龙疏陈闽省守关兵饷器械衣甲,共用银一百五十六万。上谕之曰:『卿兄弟纯忠大节,拥戴朕躬,中兴大事,非卿谁托?据奏,即竭三省之物力,亦不能不穷于接济。地方钱粮只有此数,若不内外兼顾、剿守并行,大害大祸必然至。中兴事业,必不忍言!从未有藩篱不固,止靠家门堵贼。此理至明,不待再计也。前卿两次议奏
用兵四万,朕犹恐用饷难继。今必先成守,后议兵。以三万守关口,一万守腹里。此数之外,再不可增。若持议不决,旷延时日,即朕自误高皇也。卿当遵依,以全守关之事。若复再有争执、再有推卸,是彼苍不欲中兴,朕亦只有避贤路而已!其四万之议若定,即著辅臣 吾驺 、樱令户、工二部与卿确议。每兵一万约饷银每月一万八千两,四万每年共约银八十六万二千两有奇。先将闽粮正 (第 96 页)
云南土司木增助饷三千五百两,赐以卿衔,给以应得诰命。疏中无隆武年号者,以其发之在先也。
命 大学士何吾驺 诣平彝侯郑芝龙朝房会议兵饷云:『此番议定,再不纷更。卿须竭诚意以感动之』!
革镇臣黄斌卿伯爵。以 …… (第 91 页)
平彝侯郑芝龙疏陈闽省守关兵饷器械衣甲,共用银一百五十六万。上谕之曰:『卿兄弟纯忠大节,拥戴朕躬,中兴大事,非卿谁托?据奏,即竭三省之物力,亦不能不穷于接济。地方钱粮只有此数,若不内外兼顾、剿守并行,大害大祸必然至。中兴事业,必不忍言!从未有藩篱不固,止靠家门堵贼。此理至明,不待再计也。前卿两次议奏
用兵四万,朕犹恐用饷难继。今必先成守,后议兵。以三万守关口,一万守腹里。此数之外,再不可增。若持议不决,旷延时日,即朕自误高皇也。卿当遵依,以全守关之事。若复再有争执、再有推卸,是彼苍不欲中兴,朕亦只有避贤路而已!其四万之议若定,即著辅臣 吾驺 、樱令户、工二部与卿确议。每兵一万约饷银每月一万八千两,四万每年共约银八十六万二千两有奇。先将闽粮正 (第 96 页)
行人瞿昶疏陈楚蜀滇黔事情:『楚,在一事权,专任使。预敕重臣,以待南昌荆襄之复,即遣大将以镇之。蜀,在结将士,收民心,用蜀人办事。摇黄则剿抚并用,献贼则歼厥渠魁。滇、黔,则在外援邻邦,内顾门户。但近日勋臣土司议论未定,其地近蜀之遵、永,与楚之接界平溪、铜仁,俱宜防援,种种皆扼要实著』。上嘉纳之。
都督李士琏抗节拒寇,上与挂讨奴将军印,作御营从征前锋左军都督同知,进太子太傅。
首辅 何吾驺 、兵部尚书吴春枝简练十标,议定兵饷才将四款。以郭奇管作第二标,陈天榜第三标,熊和、王秀奇、陈文火廉 (第 137 页)
都督李士琏抗节拒寇,上与挂讨奴将军印,作御营从征前锋左军都督同知,进太子太傅。
首辅 何吾驺 、兵部尚书吴春枝简练十标,议定兵饷才将四款。以郭奇管作第二标,陈天榜第三标,熊和、王秀奇、陈文火廉 (第 137 页)
上御西便殿,沐浴斋戒,祈祷雨泽,每日三次。敕文武官各积诚虔礼,不得视为虚文。府城内外,暂禁屠沽。
廷试续到贡生一百零五名,拟进呈二卷,敕授兵部试主事。
延平府旱疫, 大学士何吾驺 、路振飞等各陈不职,上温旨答之。 …… (第 143 页)
敕吏部尚书曾樱:『速催傅振铎到任受事。宁化现有寇警,迎驾师先令驻扎该地方,不必拘定夏秋冬春,以人就地,还当以地择人』。
升陈履贞为吏科右给事中。
首辅 何吾驺 疏荐曹勋、祁熊佳、严似祖有纂修之才。时起勋为行在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熊佳、似祖 …… (第 146 页)
按是科弊□甚多。内有李枚文理不通,翰林院编修兼兵科给事中周之夔向布政司取原卷不通处,疏纠之。上即命黜革,逮房师推官王三俊下狱,追赃一万两,以助平寇出师兵饷。赃完而清
兵至,幸免株连;否则,吾乡故家子弟十去八、九,以当日买中者不上千金,人故易为耳。
上因首辅 何吾驺 决意幸汀入虔,与平彝侯郑芝龙论议不合。且清骑辐辏关外,芝龙遂撤兵回福京,清遂长驱矣。惜哉!先是上以福 (第 152 页)
廷试续到贡生一百零五名,拟进呈二卷,敕授兵部试主事。
延平府旱疫, 大学士何吾驺 、路振飞等各陈不职,上温旨答之。 …… (第 143 页)
敕吏部尚书曾樱:『速催傅振铎到任受事。宁化现有寇警,迎驾师先令驻扎该地方,不必拘定夏秋冬春,以人就地,还当以地择人』。
升陈履贞为吏科右给事中。
首辅 何吾驺 疏荐曹勋、祁熊佳、严似祖有纂修之才。时起勋为行在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熊佳、似祖 …… (第 146 页)
按是科弊□甚多。内有李枚文理不通,翰林院编修兼兵科给事中周之夔向布政司取原卷不通处,疏纠之。上即命黜革,逮房师推官王三俊下狱,追赃一万两,以助平寇出师兵饷。赃完而清
兵至,幸免株连;否则,吾乡故家子弟十去八、九,以当日买中者不上千金,人故易为耳。
上因首辅 何吾驺 决意幸汀入虔,与平彝侯郑芝龙论议不合。且清骑辐辏关外,芝龙遂撤兵回福京,清遂长驱矣。惜哉!先是上以福 (第 152 页)
先是,张肯堂建议如唐肃宗故事,以监国称天下兵马大元帅,俟复南京,然后即位。王尚犹豫,群臣多劝进,乃从之。以布政司为行殿,门曰行在大明门。驾自督府移跸,芝龙戎服前导,鸿逵以禁旅百官次扈从;侍班鹄立,始闻环佩之声。及寅,王御衮冕升殿,受朝贺,颁诏于各省府州县大赦。是日,南郊大风扬沙拔木,尚宝卿马惊;玉玺坠地,损其一角。人咸叹异。上唐国四亲帝后号谥。改福建省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府学为国子监。百官俱称行在。论翊戴功,封芝龙为平鲁侯、郑鸿逵为定鲁侯、郑芝豹澄济伯、郑彩永胜伯、张肯堂为吏部尚书、吴春枝兵部尚书、周应期刑部尚书、郑瑄工部尚书、曹学佺太常寺卿。起蒋德璟、黄景昉、苏观生、 何吾驺
、黄鸣俊、陈子壮、林欲楫、曾樱、朱继祚、傅冠皆为大学士。阁臣至二十馀人,然票旨多王自裁,俱閒无事,或 …… (第 4 页)
是月,沙定洲陷大理蒙化,屠之。洱海道杨畏知起兵于迤西,定洲还围楚雄。二月二日,王驻跸建宁,故相 何吾驺 入觐,以为首辅。闽饟不足,郑芝龙白遣给事中梁应奇督运广东。奏劾稽饟者数十人;命逮问,亦莫应。潮州知府 …… (第 12 页)
州,面议方略。广信陷,召罗登辅、谢祥昌兵入守长汀。
大清兵至常山。敕朱大典、顾应勋马步兵入援。谕 何吾驺 曰:由辟之兵,敢行溃叛;大安关外,复有失挫。卿其强出为朕分忧。徐孙彦使蜀还陛见,具列王应熊、樊一蘅、 …… (第 17 页)
大清兵将度仙霞,金堡疏上言:今日之势,诚能直走湖南,用何腾蛟之锐,竟捣荆襄,传檄中原,北方闻之,以为陛下从天而降,此上策也。移跸虔州,此中策也。并兵出关,背城一战,败不徒死,此下策也。若往来延建,观望经时,轻骑叩城,避不暇出,为无策矣。王卒出无策。而郑芝龙间使约款于大清,尽撤施福等守关,将军还安平。手敕遣中使邀之曰:卿稍迟,朕与卿同行。芝龙不顾。由是,大清兵平行入关,至建宁,守臣黄大鹏、郑为虹死之。八月二十一日,王发延平,御营皆散,犹载书十车以从。至顺昌,闻大清兵已及剑津,仓皇乘马奔,从者 何吾驺 、郭维经、朱继祚、黄鸣俊。 (第 20 页)
吾驺 寻去,惟经奔赣州。王入汀州界,不知所之。曾后被执,自投九龙滩。八闽皆下,大学士蒋德璟、路振飞、傅冠、 …… (第 20 页)
唐王聿,隆武弟也。乙酉七月,封唐王,监国福州。隆武家法严,不以友爱故假借、尝敕王毋得私受臣民章奏,必由通政司封进,方不失藩王体。王甚率谨,在福州一年,未尝有过。福州既陷,王泛海达广州。时,两广总督丁魁楚等已奉桂王监国梧州,大学士苏观生不欲。曰:吾受大行厚恩,死无以报;今其亲弟在,何外求君?遂与故相 何吾驺 、布政司顾元镜、侍郎王应华等,请王监国。十一月五日,即位于广州,以明年为绍武元年。命观生专理军国重事 (第 21 页)
, 吾驺 、应华、元镜并入阁办事。是月,桂王亦即位肇庆。
大清将李成栋自漳、汀入,陷潮州、惠州。十二月二日 (第 21 页)
,广州总兵林察诱败肇庆兵
于海口,杀总督林佳鼎。观生战胜而骄。十四日,成栋以十七骑晨袭广州,城中兵悉西出;宿卫尚万人不及集,观生急召得百馀人。大清兵下城击之,皆散走。王变服踰垣走王应华家,不纳;寻缒城走洛城里,为成栋副将杜永和所获,安置东察院。成栋使人馈食,王不食。曰:吾若饮汝一勺水,何以见先帝于地下?自缢而殂。自即位至是日,凡四十日。太仆卿霍子衡、司业梁朝钟、行人梁万爵皆死之,观生亦缢。十八日,杀诸王之在广州者十六人,周王、益王、辽王皆遇害。 吾驺 、应华降。顾元镜先椎髻,号于市曰:大清天兵至此,汝百姓今安枕矣。成栋欲大杀广民,佟养甲曰:广民未迎战 …… (第 22 页)
者则止。夜雷震,雨如注。养甲曰:天堕泪也。乃止。犹大掠三日,谓之放赏。妇女多自裁。后二年,成栋来归, 吾驺 复入肇庆为首相。元镜以反正功,复擢用。
黄宗羲曰:唐、桂之搆,外惧方张,又生内变。苏观生之罪,又 (第 22 页)
是月,沙定洲陷大理蒙化,屠之。洱海道杨畏知起兵于迤西,定洲还围楚雄。二月二日,王驻跸建宁,故相 何吾驺 入觐,以为首辅。闽饟不足,郑芝龙白遣给事中梁应奇督运广东。奏劾稽饟者数十人;命逮问,亦莫应。潮州知府 …… (第 12 页)
州,面议方略。广信陷,召罗登辅、谢祥昌兵入守长汀。
大清兵至常山。敕朱大典、顾应勋马步兵入援。谕 何吾驺 曰:由辟之兵,敢行溃叛;大安关外,复有失挫。卿其强出为朕分忧。徐孙彦使蜀还陛见,具列王应熊、樊一蘅、 …… (第 17 页)
大清兵将度仙霞,金堡疏上言:今日之势,诚能直走湖南,用何腾蛟之锐,竟捣荆襄,传檄中原,北方闻之,以为陛下从天而降,此上策也。移跸虔州,此中策也。并兵出关,背城一战,败不徒死,此下策也。若往来延建,观望经时,轻骑叩城,避不暇出,为无策矣。王卒出无策。而郑芝龙间使约款于大清,尽撤施福等守关,将军还安平。手敕遣中使邀之曰:卿稍迟,朕与卿同行。芝龙不顾。由是,大清兵平行入关,至建宁,守臣黄大鹏、郑为虹死之。八月二十一日,王发延平,御营皆散,犹载书十车以从。至顺昌,闻大清兵已及剑津,仓皇乘马奔,从者 何吾驺 、郭维经、朱继祚、黄鸣俊。 (第 20 页)
吾驺 寻去,惟经奔赣州。王入汀州界,不知所之。曾后被执,自投九龙滩。八闽皆下,大学士蒋德璟、路振飞、傅冠、 …… (第 20 页)
唐王聿,隆武弟也。乙酉七月,封唐王,监国福州。隆武家法严,不以友爱故假借、尝敕王毋得私受臣民章奏,必由通政司封进,方不失藩王体。王甚率谨,在福州一年,未尝有过。福州既陷,王泛海达广州。时,两广总督丁魁楚等已奉桂王监国梧州,大学士苏观生不欲。曰:吾受大行厚恩,死无以报;今其亲弟在,何外求君?遂与故相 何吾驺 、布政司顾元镜、侍郎王应华等,请王监国。十一月五日,即位于广州,以明年为绍武元年。命观生专理军国重事 (第 21 页)
, 吾驺 、应华、元镜并入阁办事。是月,桂王亦即位肇庆。
大清将李成栋自漳、汀入,陷潮州、惠州。十二月二日 (第 21 页)
,广州总兵林察诱败肇庆兵
于海口,杀总督林佳鼎。观生战胜而骄。十四日,成栋以十七骑晨袭广州,城中兵悉西出;宿卫尚万人不及集,观生急召得百馀人。大清兵下城击之,皆散走。王变服踰垣走王应华家,不纳;寻缒城走洛城里,为成栋副将杜永和所获,安置东察院。成栋使人馈食,王不食。曰:吾若饮汝一勺水,何以见先帝于地下?自缢而殂。自即位至是日,凡四十日。太仆卿霍子衡、司业梁朝钟、行人梁万爵皆死之,观生亦缢。十八日,杀诸王之在广州者十六人,周王、益王、辽王皆遇害。 吾驺 、应华降。顾元镜先椎髻,号于市曰:大清天兵至此,汝百姓今安枕矣。成栋欲大杀广民,佟养甲曰:广民未迎战 …… (第 22 页)
者则止。夜雷震,雨如注。养甲曰:天堕泪也。乃止。犹大掠三日,谓之放赏。妇女多自裁。后二年,成栋来归, 吾驺 复入肇庆为首相。元镜以反正功,复擢用。
黄宗羲曰:唐、桂之搆,外惧方张,又生内变。苏观生之罪,又 (第 22 页)
又十年癸亥,大清兵入台湾,郑克塽出降,宁靖王术桂死之。鲁世子及宗室皆北迁,分屯田河南。
论曰:「野录」称 何吾驺 被唐王之召,道出南雄,问同知李世辅曰:君闽人也,闽遂兴乎?曰可也。来兵虽劲,皆辽土燕齐人及左良玉、刘 (第 36 页)
论曰:「野录」称 何吾驺 被唐王之召,道出南雄,问同知李世辅曰:君闽人也,闽遂兴乎?曰可也。来兵虽劲,皆辽土燕齐人及左良玉、刘 (第 36 页)
恭惟大清皇帝应运而兴,天兵临粤,逆藩授首。大兵之入,咸谓元镜实召之。唐王初走洛城里,元镜家僮迹以献。 何吾驺
、王应华俱降。
论曰:尝见前辈所纪东粤遗事云:观生早立清节,筮仕八载,囊无馀金。比镇安南,粮运不 (第 67 页)
论曰:尝见前辈所纪东粤遗事云:观生早立清节,筮仕八载,囊无馀金。比镇安南,粮运不 (第 6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