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祭参” 相关资源

禮類
別史類
故事類
編年類
政書類
正史類
法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百忧丛身。而手拙谋短。末由遂诚。况玆宿疴又添。振作无日。颓床夐念。秪自沾臆。呜呼尊灵。知耶不知耶。 祭参
奉李公(春韡)
呜呼。公之为学。躬行而不以文。心得而不以言。以故虽其所得者深。所行者笃。而世之知公 (第 47L 页)
   祭立斋郑公文
   祭龟窝金公(㙆)
   祭同枢姜公(宅一)
   祭酉阳权公(思浩)
   祭参
判李公(龟云)
   祭李尚书(益运)
   祭韩尚书徯甫(致应)
   祭柳烨如(晦文)
容寝微。日远日忘。旧宅荒凉。过者彷徨。山哀浦思。满树秋光。公灵如在。应鉴我心。一杯以奠。庶几降歆。 祭参
判李公(龟云)
于乎。退翁后孙。吾家自出。猗彼门墙。有美生质。温温其气。淳淳其味。源我百行。以及州 (第 401L 页)
 
刘氏云遇水火盗贼。则先救遗文。次祠版次影。 家礼先救祠堂。迁神主遗书。此先遗文何义。
杂仪之先救遗文。盖虑其一经灾乱。则不可更得故耳。然当以家礼为正。
答洪相宜劄问
 丧祭礼抄。出于何人。而忌 祭参
神下注云尊长老 (第 281H 页)
 参云云。
源流注礼觐也。或曰众见也。愚以为如立则见其参于前之参也。参前之参。集注曰如毋往参之参。言与我相参也。盖每日有晨谒之礼。而只门外再拜而已。若正至朔望。则开门轴帘。出主而对面矣。此非相参者乎。故名其礼曰参。大 祭参
神之参。亦恐此意也。古人何不说得到此。众见全无意味。礼觐近之。而犹未分晓。
 酒止一上。斟一盏云云。 (第 222H 页)
似相牴牾。然父虽主丧。而馈奠之节则命少者主之。不害为夫若子主之也。愚意则非但练祥。虽虞卒哭。舅亦当与 祭参
哭。但焚香降神奠爵进馔等节。非尊者之所可躬亲。故令夫若子代行。而祝用使字例。方无妨碍。今因俯询。仰质 (第 208L 页)
尊。可以通领一室。而有不必身亲庶事之义。子与妇敌体而亦不无些别。其题主告祝。拜宾大体则固为所主。而临 祭参
哭奠爵等事。非所当躬执。此问解续所以思出代告之节。所喻不失舅主。而夫主之义并行于其间也。嫡妇与庶妇之 (第 291H 页)
醋酱寒冈问不用之下。似阙醋酱二字。姑未及考本集。
卷十九忌祭宗子葬前支子纸榜条。芝山说未详恐商。
祭参
礼同日。立斋答南宗伯末端而缘此九字恐删。
设位新增辑览。恐以忌日止祭所祭之位而不配祭者。非薄于所配祭 (第 579H 页)
方是之时。何暇说到閒话哉。然既食稻矣。视豚矣。何辞孤嘉谕哉。所以妄呈夹纸。然何足取也。
  别纸
祭参
礼同日。沙溪尤庵说可考。沙溪曰若值高祖忌则忌祭毕。仍行参礼。曾祖以下忌则参礼毕行忌祭。尤庵曰忌重参轻 (第 652L 页)
   祭仲父澹窝府君文(辛卯)
   祭蘧庵宋公文(壬辰)
   祭顾轩郑公文
   祭再从兄都事公文
   祭参
判张公文
   祭金乐汝(頀林)
   祭崔氏妹文
   祭居观金丈文
   祭从弟应仲(镛熙)
。未知异日得与哀侄用济艰难。以无负我累世之仁耶。赤山之麓。祝灵之阡。兄庶安之。此世此诀。弟独何哉。 祭参
判张公文
呜乎。世之慕我公而荣而哀之者。皆公之迹也。仕焉而黄甲玉署。 (第 606L 页)
   祭持平任公(翼常)
   祭六堂族兄(海容)
   祭伯舅(洪垡)
   祭申监役(梡)
   祭参
判族兄(海尚)
   祭渊斋赵兄(性愚)
照庵集卷之八
 附录
   照庵郑公行状[宋秉璿]
 
。惟此至行。实难埋堙。敢缀芜词。略此弥纶。一声长号。旧恫翻新。敬陈薧果。菲诚莫伸。呜呼哀哉。尚飨。 祭参
判族兄(海尚)
大河横奔。屹柱独立。松柏挺冬。清韵迥挹。繄此刚正。即我家法。谁能俯仰。冀其苟合。迹 (第 343H 页)
  

东洲成先生 (悌元저본에는 없다. 저본의 원목차에 근거하여 보충하였다.) 墓碣阴记
噫。余尝读秋坡所撰东洲先生碣文。可识得先生道德事行之大槩。而至若再娶无后四字。心窃疑之。昔我先祖尤翁所纂家传。有曰东洲子孙。方居公州而不为祭祀。故吾宗 祭参
奉府君时。必以酒果略荐。盖东洲先生。即我十三世祖参奉府君之女婿。而其夫人墓在参奉府君兆左。故其说如此 (第 459H 页)
漆色飞去之旧冠而缨则淡黑之。而素衣布带似合情礼。未知如何。
 支子移居他乡。适有事故。未及小大祥及忌 祭参
祀。则所居处行祀时祝辞如何。若有祝辞则只降神告由。而单献无祝耶。伏未知如何。
支子移居他乡。而于其父 (第 25L 页)
   本里里隍里酺祝
   坞川斋创立时社稷移安祝
   升荐斋落成后土祀祝
 祭文
   祭华西李先生文
   祭参
判郑公(海尚)
   祭参
判徐公(念淳)
   祭判书许公(传)
   祭承旨郭公(致燮)
   祭谦斋金公(济勉)
劝戒之至。幸有所得遂。奉以报泉下也。不才之极。敢此质告。呜乎哀哉。尚飨。 祭参
判郑公(海尚)
维云云。孤子朴文一。衰麻在身。末由趋奔。替使斋生金华亿。谨具菲奠。操文敢告于故参判 …… (第 422L 页)
育云盛。推兮不就。彼苍者天。痛如之何。于何逮侍。堂斧嵯峨。千里一恸。心灰泪泉。庶监微悃。瓣香袅烟。 祭参
判徐公(念淳)(第 422L 页)
   祭李稚德(基秀)
   祭朴稚明(始阳)
   祭贞山金先生迁葬文
   祭锦谷宋祭酒(来熙)
   祭参
奉朴公(和
。山斗硕德。阳秋炳义。参辉燃藜。夯担欹器。今也云亡。邦国殄瘁。楚巫九些。老泪盈眦。呜呼哀哉。尚飨。 祭参
奉朴公(和 (第 702H 页)
 大功者。主人之丧有三年者则必为之再祭。朋友虞祔而已。
小记疏大功者主人之丧。谓从父兄弟。来主此死者之丧也。三年者。谓死者之妻与子也。妻既不可为主而子又幼小。别无近亲。故从父兄弟主之。行练祥二

祭。朋友但可为之虞祭祔祭而已。注曰妻子茕弱。适无父母兄弟之至亲。则大功(言大功则虽小功。亦当再祭。推可知矣。)当任其责而至于终丧。或其适无小功之亲。则朋友当任其责而至于逾葬云云。盖若无妻子之当服三年者而大功主之。则当止于九月而撤其筵也。
答朴卿灿(奎显)问目(庚午七月)
禫祭亦丧馀祭也。故一如大祥之仪。而礼既无参神则只合遵而行之。何敢更有他论也。大抵自虞至禫。虽无参神。而出主后入哭一节。即时忌 祭参
神之意耶。
返魂时辞墓。既有沙翁之论。何敢更喙。而南溪所谓人情不得不然云者。亦固然矣。此等非大关系处 (第 155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