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地理類
傳記類
別史類
類書類
雜家類
別集類
續道藏
袁炜第一文华宣读已出复召二老兼未斋入改为第
三亲擢茅瓒作状元吾松二人皆居前列莫如忠初亦
拟在一甲之列 董子仪
文字亦好但有缪误处须得与
吉士选也试录名字一本凡读卷官俱有今寄回可藏

近黄甥标至具知家事委曲三月 (第 7b 页)
物敝
剑气玉光不得秘草木林峦藉光贲我铭弗文惟直致
来者有徵裨信史
   河东盐运司判官前尚宝司司丞兼 翰林院五

    经博士董朗洲
墓志铭
董子 (第 12b 页)
朗洲
判河东盐运司之三年为嘉靖戊申四月廿
四日以疾卒明年其子懋延将治葬事持奉化尹徐子
伯臣状谒余铭董之先与 …… (第 13a 页)
后事监司命给于官识
者尤深悼惜之斯益可以得其为人矣余读徐子状殊
覼缕不能悉特以目击与所知具列焉董子讳 子仪
(第 14b 页)
羽吉
别号 (第 14b 页)
朗洲
高祖思忠曾祖以和祖经父龙号南田
为乡善士封刑部主事母乔氏有贤德赠安人娶黄氏
封安人子三长即懋延孝而好 …… (第 14b 页)
男传洙女二董子生于弘治壬戌正月二十二
日距卒仅四十有七葬以己酉十二月十五日坟在俞
塘之南原铭曰
呜呼 朗洲
人患无才而亦或以才累人苦惰废而亦或
以勤毁惟子洁修志行迈流忌子者仇子则何咎寿命
弗长匪天谁尤呜呼 (第 15a 页)
朗洲
揽华弗食实竟何为哉
   太学生芦江姚君墓志铭
太学生姚君运之既卒之明年戊午其子体信以正月 (第 15a 页)
 及矣

任延年十二学于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
学号为圣童更始元年以为会稽都尉时年
十九到任静泊无为唯先遣馈礼祠延陵季
子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
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如 董子仪
严子陵等敬待之以师友之礼吴有
龙丘苌者隐居太末志不降辱王莽时连辟
不到椽吏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 (第 004b 页)
王君其有得于此矣,于是为之书。
《祯槐堂记》明·薛瑄
洛城之东,有槐郁然于庭者,进士子仪房君之居也。 子仪
为洛之故家,其先世皆有隐德,蓄而未发。至 子仪
之先君子将营居室,而一木忽拆甲,于庭视之则槐也。识者曰:凡木之生,必旷原、深谷、山巅、水涯、人迹所罕 ……先君子因为阑槛以护其周,增水土以养其本,自毫末而拱把而寻丈,久则乔柯上耸,密叶四布,逮今将三十年,而 子仪
自胶庠一举而为宣德纪元之乡魁,明年遂登第,为名进士,及奉恩旨还家,则见槐阴满庭。于是徘徊瞻顾,因思其 ……,乃有今日之光荣,遂扁其堂曰:祯槐。所以志不忘厥初也。又明年春,余赴京师,道经于洛,因获登子仪之堂, 子仪
指庭槐而语以故,且求为记。余以谓凡德善之积,无有不报,但时之稀阔疏远,有似乎落落而难信者及。夫天定胜 ……之爽焉。昔王祜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后世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至其子,且大拜此,盖以人事而必之天也。 子仪
之先君子未尝手植是槐,而有所期必,而槐乃自生,此盖天以祯吉之兆示诸人也。究槐之生,逮今将三十年,而始克有合。如识者之言,则所谓德善之报。又岂终于稀阔疏远,落落难信乎。然则世之为善者,可以无息矣。 子仪
年力方富,而尤笃于进修、积德、行义,方自此始。吾意其先世为善之报,尚未已也。
《槐轩铭》〈并序〉李东
先董贾
先氏:晋大夫先丹木友轸《且居縠集古录》:后汉先谠,今泸州有先氏,去声。董氏:本己姓,飂叔安之裔子曰董父能扰龙,舜赐姓曰董。又周大夫辛有二子,适晋与籍氏,俱董督,晋之史籍因为董氏。董因董狐董叔董安于董褐,皆其后也。《韩子》:有董不识汉三老董公董仲舒 董子仪
董扶,蜀汉董允,魏董遇,后魏董琬,文中子董常,晋董养,宋董弅耘,汉牂柯大姓董氏,唐董晋。贾氏:姬姓国
,唯先遣馈礼祠延陵季子。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中土,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如 董子仪
、严子陵等,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每时行县,辄使慰
工部郎中龚情墓 在语儿泾。
临江府推官俞琳墓 在莘庄庙泾之南。
礼部郎中何良傅墓 在南沙冈海月庵西。 尚宝司司丞董子仪
墓 在南俞塘。
詹事府主簿顾九锡墓 在龙华。姚泾,子晋附秀水黄洪宪表。
通政司右通政赵灼墓 在五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