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一百〇四 吴山 陆树声 瞿景淳 田一俊 黄凤翔 余继登 冯琦 王图 翁正春 刘应秋 唐文献 李腾芳 蔡毅中 公
鼐 罗喻义 姚希孟 许士柔 顾锡畴
○吴山陆树声((子彦章))瞿景淳((子汝稷汝说))田一俊((沈懋 ……((从祖惟讷从父子咸))王图((刘曰宁))翁正春刘应秋((子同升))唐文献((杨道宾陶望龄))李胜芳 蔡毅中公
鼐罗喻义姚希孟许士柔顾锡畴

吴山,字曰静,高安人。嘉靖十四年进士及第,授编修。累官礼部左侍郎。三十 ……。遂削夺。崇祯初,再以尚书协理詹事府。京师戒严,条画守御,多称旨,代何如宠掌部事。卒官。赠太子太保。 蔡毅中,
字宏甫,光山人。祖凤翘,平阳同知。父光,临洮同知。 毅中
五岁通《孝经》。父问:「读书何为?」对曰:「欲为圣贤耳。」万历二十九年第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时矿税虐民, 毅中
取《祖训》、《会典》诸书禁戒矿税者,集为二卷,注释以上。大学士沈鲤于 毅中
为乡先达,与首辅沈一贯不相能。而温纯参政河南,器 毅中
于诸生。至是为都御史,疏侵一贯。一贯疑出 毅中
手,为鲤地,衔之,遂用计典,镌秩去。起麻城丞。旋以行人司副召擢尚宝丞。移疾归。四十五年,以浮躁镌秩。天启初,大起废籍,补长芦盐运判官。屡迁国子祭酒,擢礼部右侍郎,仍领祭酒事。杨涟劾魏忠贤得严旨, 毅中
率其属抗疏言:

学校者,天下公议所从出也。臣正与诸生讲「为君难」一书,忽接杨涟劾忠贤疏,合监师生千 ……科道从公究问,即不加刘瑾之诛,而以处冯保之法惩之,则恩威并著,与神祖媲美矣。

疏入,忠贤戟手大诟。 毅中
乃再疏乞归,不许。已,嗾其党劾罢之。 毅中
有至性。四岁父病,吁天请代。公车时,闻母丧,一恸呕血数升,终丧断酒肉,不入内寝。方母病,盛夏思冰,盂
,为辨雪。文炳、策屡疏相诋,南京御史吴良辅言:「文炳一疏而弹御史缙芳、一元、策及李若星,再疏而弹词臣 蔡毅中
、焦竑及监司李维桢,他波及尚多。人才摧残甚易,清品如策,雅望如竑,不免诋斥,天下宁有完人?」策复诋文
避居安溪,志列于寓贤,虽祀忠义孝悌祠,而籍非安溪。詹琲、林德秀,志列于隐逸;谢宏、高凤崙,志称其受学 蔡文庄,
列于儒林:虽祀忠义孝悌祠,而与本传不相涉。陈九府、张有胜、王中夏、周思彦,按志仅不失为乡里间善人。窃 (第 3 页)
  吴洛字愧书,贡生.修郡学及彰化学宫,捐充清源书院及台湾海东书院、南湖书院、彰化白沙书院膏火.又捐充乡贤祠祭祀,重建青阳吴青狱祠,又修霞浯溪筑,石岸造,青芒桥.又修郡试院津头埔起至头、双坑、布袋潭等处石路.又造台湾鹿港二桥、刺桐脚庄桥及上庄后桥,当道咸称之.
  张源德字世长,由台湾籍中式乾隆壬午举人.邑先贤 蔡文庄
祖墓在锣钟山,与田姓祖墓邻,以古坑水为界.田姓越坑侵其墓地,诬其祖一朴墓为其族叔母墓.蔡裔景讼不 (第 846 页)
得直.乾隆三十七年,源德与绅士张克绥等百四十馀人愬诸县.县令徐之宽详加履勘,岁馀始定,以地归蔡.会一朴墓地圮,启窆得瓦棺二,朱书迁葬年月,远近称快.源德卒,蔡姓奉其主于 文庄公
家庙之.以报之右子植发,乾隆乙酉举人;植华,台湾籍戊子举人.四十一年, (第 847 页)
文庄公
埋学名臣坊燬,植发重建之.弟源义传见文苑.克绥字性若,乾隆庚辰解元,历平和、延平府、台湾训导,迁海澄 (第 847 页)
女一万三千三百八十六口.
  维新里,在县治西北方,距城五十里,辖庄二十一.大社庄、围仔内、半路竹、 蔡文庄
、鸭母、三爷陂、乌树林、嵌下庄、竹仔港、本洲庄、湾仔内、北领旂、三块厝、三镇庄、下社庄、二滥庄、新 (第 8 页)
  仁寿里社学二十九处:阿公店街五处、后协庄三处、梓官庄四处、弥陀港庄二处、顶漯底一处、蚝仔二处、大舍甲庄一处、赤嵌庄二处、石螺潭一处、同安厝庄一处、仕隆庄四处、九甲园一处、五里林庄一处、桥仔头一处.
  维新里社学五处:北领旂庄一处、大社庄一处、 蔡文庄
一处、半路竹庄一处、竹仔港一处.
  嘉祥里社学十二处:大邱围庄一处、水蛙潭一处、田庄一处、内东皋 (第 163 页)
  清兵济师万馀,入永平。会官军败于大安口,马世龙不之救,乃更番复围丰润;不克,移屯榛子岭。
  前礼部侍郎 蔡毅中
上「六经注疏」。
  议开泾水灌泾阳、三原、醴泉、高陵、临潼之田。
  戊申,户部给事中许世荩言三事 (第 80 页)
  初,寿祺将以是岁逾秋告归省亲;未几,遽丁忧,星奔痛钜,乃自悔其在都之非,其所述至令人不可卒读。时年方四十,即抱退志矣。服阕,陈情乞养母;主泉州清源书院十年,与诸生言修身励学,教以经术,多士奋兴,一洗空疏之习。尝正定清源书院先贤祀位,并率诸生增置祀产以资祀事。奉朱子于东舍,从以先贤之传道而祀乡学者 明蔡文庄公
、张襄惠公、次崖林氏、紫峰陈氏、紫溪苏氏、慕蓼王氏、素庵林氏、国朝李文贞公凡八君子,位左右;扁曰「先 (第 56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