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地理類
別史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史評類
傳記類
史鈔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瑞王、惠王亦自绍兴降。
  初,靖鲁伯郑鸿逵邂逅王京师相识;至鸿逵移军还闽,道浙河,王方至。户部主事 苏观生
、翰林张家玉等,咸以王可济大业,与鸿逵奉王南行。诸臣慷慨交拜,矢奖明室,共请王监国。王览启悲恸,进衢 …… (第 2 页)
  先是,张肯堂建议如唐肃宗故事,以监国称天下兵马大元帅,俟复南京,然后即位。王尚犹豫,群臣多劝进,乃从之。以布政司为行殿,门曰行在大明门。驾自督府移跸,芝龙戎服前导,鸿逵以禁旅百官次扈从;侍班鹄立,始闻环佩之声。及寅,王御衮冕升殿,受朝贺,颁诏于各省府州县大赦。是日,南郊大风扬沙拔木,尚宝卿马惊;玉玺坠地,损其一角。人咸叹异。上唐国四亲帝后号谥。改福建省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府学为国子监。百官俱称行在。论翊戴功,封芝龙为平鲁侯、郑鸿逵为定鲁侯、郑芝豹澄济伯、郑彩永胜伯、张肯堂为吏部尚书、吴春枝兵部尚书、周应期刑部尚书、郑瑄工部尚书、曹学佺太常寺卿。起蒋德璟、黄景昉、 苏观生
、何吾驺、黄鸣俊、陈子壮、林欲楫、曾樱、朱继祚、傅冠皆为大学士。阁臣至二十馀人,然票旨多王自裁,俱閒 …… (第 4 页)
  时,军兴饟亟,芝龙请于两税内五石预借银一两,民不乐从,反愆正供。以浦城训导王兆熊为御史,督义饟,不输者榜其门「不义」。于是,闾里骚然。芝龙又请括寺田,王不听。封芝龙子森为忠孝伯,赐姓,名朱成功,总督禁旅。督师何腾蛟自长沙,杨廷麟、万元吉自赣州,皆遣使奉表迎乘舆。 大学士苏观生,
请先行,出屯南安。王幸雍祭酒赖垓进讲,三品以上官坐听,其馀侍圜桥观者济济。遣使册封桂世子由榔为桂王。 …… (第 7 页)
  大清兵薄崇安,大学士蒋德璟自请行关。诏责施福逗留曰:与张家玉守新城而郑彩逃入关何异?福退死三尺,曷若前向死敌?德璟请告,归泉州。六日,皂口兵溃,万元吉入赣州。故赣督李永茂自南雄遣吴之藩、张国祚帅粤兵五千拔赣。赣城仓皇争窜,元吉欲斩其妾之出署者,人心乃定。十七日,大清兵围赣州,元吉与兵科给事中杨文荐悉力拒守。 苏观生
引所部退走南康。王念国家元气之削,由于靖难,命追复建文年号,立方孝孺祠,设姚广孝像于阶下。又追复吴王 …… (第 14 页)
  五月,诸军溃于赣州,大军锐甚。滇、粤诸军先后至南康者,以数万计,皆惴恐莫敢即下。杨廷麟自雩都趣张安、张琮、李元符及各营兵四万至赣,江抚刘广胤亦自宁都募二千人至,俱以五月一日先后溃散。广胤被执,失士马器械无算,自后援兵益不敢前。 苏观生
退次南安,大军分兵东围广信。王敕 (第 16 页)
观生
曰:援赣兵将骄悍不驯,闻警辄思引去。似此无纪之兵,安能济事!雩都、会昌诸邑,既可直达汀州,防圉尤急。 …… (第 16 页)
  大清兵至常山。敕朱大典、顾应勋马步兵入援。谕何吾驺曰:由辟之兵,敢行溃叛;大安关外,复有失挫。卿其强出为朕分忧。徐孙彦使蜀还陛见,具列王应熊、樊一蘅、李乾德、马象乾、米寿图、刘鳞长、王之瑞、万年策、郑逢元、刘泌、范文光、牟道行、田华国、莫宗文、曾英、杨赓、贾登连、谭谊等力恢疆,奉扬王命。且言:张献忠杀戮川民无孑遗,生民以来未有之祸,王为之挥涕。封方国安子元科为定中伯,以周崔芝领水师为平海将军。和顺王慈款言:建阳百姓因大兵久屯,溪不敢渔,山不敢樵。王曰:如此何以聊生!令兵毋入城、毋久屯,犯者以闻。张安复姓名为陈丹,引兵迎驾;以为御营副总兵。寻令复出赣州,从 苏观生。
以周损巡抚广信,召武冈守将刘承胤入援。遣抚臣刘中藻赈温州。永福雁湖寇乱,知县田楷平之。闻吴易战胜于太 …… (第 17 页)
  六月朔,大清兵入绍兴,鲁王自江门入海,方国安、方元科、马士英、阮大铖皆降。大清大军至金华,大学士朱大典坚守不下。周藩安昌王长子恭木枭浮海来朝,封为安昌王。命刘孔昭严戢所部,毋犯瓯土,以著臣节。命福宁道王芋遣兵一千,出援温州。福州宫工成,益郑芝龙岁禄五百石,荫一子锦衣千户。升湖广监军道章旷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恢抚湖北;严起恒户部侍郎,总理湖广钱法。张家玉招程乡贼黄元吉降之。宁化贼黄通袭执兵部侍郎于华玉。 苏观生
兵溃于南安。赐异人薛通载号广济禅师,往海外徵兵。赠张惟熊右都督,谥武襄。谕卢若腾、贺君尧监守温州;加 …… (第 19 页)
尚书曹学佺先后死。郑芝龙自安平降。是年十月四日,赣州陷,大学士万元吉、杨廷麟、兵部尚书郭惟经等死之, 苏观生
退保广州。
  论曰:唐王宽明恭俭,亲亲尊士,循良爱民,而有抚绥大略。识张家玉之奇俊、崇黄道周之耆德 …… (第 20 页)
  唐王聿,隆武弟也。乙酉七月,封唐王,监国福州。隆武家法严,不以友爱故假借、尝敕王毋得私受臣民章奏,必由通政司封进,方不失藩王体。王甚率谨,在福州一年,未尝有过。福州既陷,王泛海达广州。时,两广总督丁魁楚等已奉桂王监国梧州, 大学士苏观生
不欲。曰:吾受大行厚恩,死无以报;今其亲弟在,何外求君?遂与故相何吾驺、布政司顾元镜、侍郎王应华等, (第 21 页)
请王监国。十一月五日,即位于广州,以明年为绍武元年。命 观生
专理军国重事,吾驺、应华、元镜并入阁办事。是月,桂王亦即位肇庆。
  大清将李成栋自漳、汀入,陷潮州 (第 21 页)
、惠州。十二月二日,广州总兵林察诱败肇庆兵

于海口,杀总督林佳鼎。 观生
战胜而骄。十四日,成栋以十七骑晨袭广州,城中兵悉西出;宿卫尚万人不及集, (第 22 页)
观生
急召得百馀人。大清兵下城击之,皆散走。王变服踰垣走王应华家,不纳;寻缒城走洛城里,为成栋副将杜永和所 (第 22 页)
获,安置东察院。成栋使人馈食,王不食。曰:吾若饮汝一勺水,何以见先帝于地下?自缢而殂。自即位至是日,凡四十日。太仆卿霍子衡、司业梁朝钟、行人梁万爵皆死之, 观生
亦缢。十八日,杀诸王之在广州者十六人,周王、益王、辽王皆遇害。吾驺、应华降。顾元镜先椎髻,号于市曰: …… (第 22 页)
成栋来归,吾驺复入肇庆为首相。元镜以反正功,复擢用。
  黄宗羲曰:唐、桂之搆,外惧方张,又生内变。 苏观生
之罪,又何逃焉!然 (第 22 页)
观生
受前王特达之知,其立后王也,与荀息之不食言,可以并矣;岂仅仅修魁楚之隙哉!若后王之从容遇难,所谓亡国 (第 22 页)
  乙酉,良玉死,子梦庚及声桓等以全军降大清。南都不守,元吉散家赀募兵,与清江进士杨廷麟、同郡进士郭维经起义师于赣州。元吉扼吉安,东西犄角,军容甚盛。时大清已命声桓开府南昌,所部皆左营骁将,南军不能进。闻福京立君,拜表请乘舆亲出江西,臣等坚守赣州,以待王师。诏加元吉、廷麟并督师,大学士维经兵部尚书。命郑彩出杉关、 苏观生
出南安,进恢湖东援赣。彩逗留不行,而永宁王招峒兵谢志良等复建昌、抚州。数月之间,湖东屡失屡复。
   (第 61 页)
丙戌三月,吉安陷。元吉退守皂口。大清尽下湖东西,杀永宁王,进逼赣州,元吉

亦遂入赣。赣人将窜,见督师移眷入署,始定;元吉分兵三营番休。辟黎遂球等为监军,以兵科杨文荐任城守,而身昼夜督战。下及妇女,皆感其意曰:甘死无贰。援兵累败。六月,廷麟等又收散亡及滇、粤兵进营城下,共四万馀人。元吉欲待水师至方战,王其弘谏不听。八月,大清兵迎击水师,乘胜遂破诸军。自是,赣州城下无一厮卒。廷麟等入,与元吉共死守。福州既陷,赣州援绝,元吉断指入函请救于湖南、广东。 苏观生
在南安观望不敢前,大清兵筑长围困之。自五月至于十月,城中食尽,斗米至八钱,饿死载道,人无志。元吉子 …… (第 62 页)
  胡上琛字席公,其先直隶山后人。永乐中,祖失里,本以功授燕山卫,后升福建右卫指挥使。上琛十八袭职,体弱不胜,折节读书。唐藩加锦衣指挥,从至延平。大清兵至,誓必死,使人求毒草。妾刘氏恚曰:君以我妇人,不知节义,故不使闻耶?吾心决久矣。上琛喜,并坐饮药酒而卒。时,上琛年三十八、刘年二十一。刘有母,亦不夺女志。

    苏观生

   (第 66 页)
苏观生
字宇霖,广东东莞人。福王时,官户部主事。避兵东至杭州,与郑鸿逵奉唐王入闽。 (第 66 页)
观生
见际丧乱,诸王独唐藩贤,可济大业,委心服事。唐王即位,拜大学士。时阁臣多用耆望,而 (第 66 页)
观生
新进柄政,自首辅黄道周以下,皆重其才。第乙酉七月,领储贤馆, (第 66 页)
观生
以为非时务所急,力劝王幸赣,就杨廷麟,毋久留福州。郑芝龙格其议,有诏 (第 66 页)
观生
先赴南安,联络江楚。王亲祖之殿门, (第 66 页)
观生
叩头出登车,慨然有澄复之志。丙戌四月,大清师围赣州, (第 66 页)
观生
退保南康。五月,援兵溃, (第 66 页)
观生
收散卒,及大清师遇于李家山、九牛间,数战皆捷,解围,屯水西,进复围之。十月,赣州陷,廷麟致命, (第 66 页)
观生
弃南安,入广东。时大清师已破汀州,莫知唐王音息;监纪主事陈邦彦劝 (第 66 页)
观生
疾走惠、潮,以扼东兵,则两粤可保。 (第 66 页)
观生
不从。将至广州,闻桂王监国肇庆, (第 66 页)
观生
与丁魁楚有隙,不怿。已从邦彦谏,遣诣肇庆劝进。会唐王聿浮海达广, (第 66 页)
观生
意变。曰:大行皇帝亲弟今在,外求君非义,遂背邦彦立唐王,称绍武。召海盗石、马、徐、郑四姓,授总兵,使 (第 66 页)
拒肇庆。桂王即位,班诏广州, 观生
颇内惧。兵部侍郎林佳鼎,故监司广东,与总兵林察同姓相善也,佳鼎信之。至是,督西师与李明忠、龙伦、苏聘 (第 66 页)
等次三水,察令四姓盗迎降,覆佳鼎于三山,行朝大震。 观生
由是骄。而大清将李成栋已进陷惠、潮, …… (第 66 页)
广州未之知;城中兵西出。十二月十四日,有十七骑且趋会城。谍报曰:北军至。 观生
曰:潮州文昨夕到,胡妄言,斩之。向午,数骑抵东郭市肉,守门者犹以为招来海上盗,门遂不闭。须臾,传令归 (第 67 页)
顺。时宿卫尚万人, 观生
急收之,至者仅数百。大清兵击走之,遂执唐王。 (第 67 页)
观生
过给事中梁鍙问计。鍙曰:死耳。乃大书「大明忠臣义士固当死」九字于壁,而自缢。顾元镜先椎髻,号于市曰: …… (第 67 页)
元镜实召之。唐王初走洛城里,元镜家僮迹以献。何吾驺、王应华俱降。
  论曰:尝见前辈所纪东粤遗事云: 观生
早立清节,筮仕八载,囊无馀金。比镇安南,粮运不继,动辄掣肘,仰天叹曰:吾年五十未有子,老母七十有八, (第 67 页)
今岭头几日地,岂不怀归?然身受君命,事苟不免,有死而已。迨罗明受不揣地利,水师一战辄败,诸军以次溃逃;南康重兵,闻风惊遁。 观生
遂度岭还粤西,适指挥使王之臣等至,知延、邵俱陷,失唐王所在。 (第 67 页)
观生
挥涕曰:使辇早诣虔,不致有今日。冯兼三尝投刺谒 (第 67 页)
观生,
兼三数为画策,不合,语人曰:余死报国家。兼三曰:岭外绝好死地已舍却,不知今何地可似赣州也。 (第 67 页)
观生
虽作色,亦辄改容。及大清兵入广州,卒不食其言。然力少而任重、智浅而谋大,昧一统而亏大信,无以安内而攘 (第 67 页)
外,乃其所短也。两粤之陷,戎由 观生。
独哀其志,故立传焉。 (第 67 页)
  明唐王聿键,小字长寿,太祖九世孙也。喜读书,好任侠。袭爵后,坐杀两叔以复父仇,废锢凤阳。弘光僭号,赦出。金陵破,随郑鸿逵入闽。抚臣张肯堂、按臣吴春枝等与郑氏拥而立之;以乙酉六月望日僭号,改元隆武。封弟聿为唐王,郑芝龙、郑鸿逵皆进爵为侯。方行郊天礼,大风忽起,天帝高皇前烛灭,尚宝卿马惊仆,玉玺坠地;识者知其不终。以张肯堂、吴春枝、李长倩、曹学佺等为六部尚书;召黄道周、蒋德璟与 苏观生
同入阁办事。
  当是时,文武济济,若可有为;然地狭民贫,政由郑氏。尝宴大臣,芝龙与黄道周争席,唐王 …… (第 53 页)
  九月,黄道周愤郑氏偷安,闻江西绅士傅鼎铨、万元吉、杨廷麟等所在团结为明守,自请视师。芝龙不与一兵;道周出关,召募得千馀人,行至衢州,为其门人所诱,执送江宁,死之。
  十月,唐王使 苏观生
代道周督师江右。既而郑芝龙自念若不出关,终无以压众心,乃下令分遣郑鸿逵援浙西、郑彩救江右;声言两路各 …… (第 54 页)
  丙戌正月,唐王如建宁,将西出;芝龙固请还省,乃回驻剑津。马士英叩关求见,王命守关兵勿纳。闯贼为土兵所杀,其众降于楚抚何腾蛟;兵势骤张,上疏请唐王入楚。 苏观生
至赣州,值万元吉败于吉安,即弃赣州、奔南安。元吉入赣固守,王师攻之,不能克。永宁王诱大帽山洞蛮同保抚 …… (第 54 页)
  八月,贝勒克仙霞关。唐王西走,犹以书数十扛自随;追兵迫,始骑而驰。将至汀州,因曝龙凤衣,停一日;方入城,忽有叩门称扈跸者,启视之,则北骑也。遂与曾妃同被执,死于福州(或曰:唐王至邵武,知事不可为。有二宫人缢死,取三棺钉之以出;其一,则曾妃也。唐王易服潜遁,后至琼州,为僧于五指山。后郑成功在鼓浪屿,曾有使存问诸遗臣,然莫必其真伪也)
  福、汀既破,王弟聿浮海走羊城。时江右尽陷, 苏观生
亦弃赣入广。闻桂王称监国于肇庆,即遣使劝进,然自以与丁魁楚素不相能,不乐西附;适聿至,乃与何吾驺、 (第 55 页)
顾元镜、王应华等复奉之称帝,改元绍武,以都司署为行宫。即日封观生建明伯,与元镜、应华并东阁大学士。时仓卒举事,通国奔走,夜中如昼。不旬日,除官数千,冠服皆假之优伶云。
  永明既立,遣彭耀、陈嘉谟谕 观生;
(第 55 页)
观生
怒其不逊,执而斩之。于是治兵相攻,以番禺人陈泰际督师,与永明王将林佳鼎战于三水,大败;复招海盗数万 (第 55 页)
人,以林察为大将,战于海口,斩佳鼎。 观生
意得,务粉饰为太平事,而专任关捷先、梁朝钟为心 (第 55 页)
腹。捷先由进士历官监司,小有才,使司笔札;朝钟举于乡,善谈论;两人首倡「兄终弟及」之议者也。有杨明竞者,潮州人,好为大言,诡称精兵满潮、惠间,可十万;即特授潮惠巡抚。朝钟语人,内有捷先、外有明竞,强敌不足平矣。又有梁鍙者,妄人也, 观生
才之,用为吏科都给事中;与明竞大纳贿赂。 (第 56 页)
观生
又多招海盗,其众白日杀人,悬肺肠于贵官之门以示威,人情大扰。李成栋觇知之,即启贝勒发兵而西。比入广, (第 56 页)
潮、惠二府先迎降;成栋即用其印移文广州,报无惊,而使林永茂以选骑三百随其后。腊月望日,聿方与 观生
视学,永茂以十八骑先至,诈称花山降盗;突入门,挥刀大呼。时精兵皆西出,仓卒不能集,城中一时奔溃。 (第 56 页)
观生
走鍙所问计,鍙曰:『惟死耳,复何言』? (第 56 页)
观生
入东房、鍙入西房,各拒户自缢。 (第 56 页)
观生
虑其诈,稍留听之。鍙故扼其吭,气涌有声,且推几仆地,久之寂然; (第 56 页)
观生
信为死,遂自缢。明日,鍙献其尸出降。聿方阅射,急易服踰垣而走,追兵执之;成栋使馈之食,聿叹曰:『 …… (第 56 页)
芝彪(后改名鸿逵)皆骁勇善战,既破刘香老,升总兵;兄弟遂雄据海上。
  福藩立,封芝龙为靖海伯;后与 苏观生
、张肯堂拥立唐王,进爵为侯。其子森,日本甥也。初入南安县学,考劣等。乃至江宁入太学,执贽于钱谦益;谦 (第 59 页)
  家玉者,东莞人,字元子,号芷园;癸未进士,选庶常。初陷贼中,设诡词求见;及见,长揖不跪。贼使卒慑以白刃,曰:『降否』?家玉曰:『不降』!曰:『不降将剐汝』!家玉又曰:『不降』?曰:『不降将剐汝父母』!家玉始跪,贼乃释之;即伺间南遁。福王定从逆诸臣罪,阮大铖恶其依附东林,将列之五等;有为之力辨者,始得放归。黄道周荐之唐王,授侍讲。上疏陈江右剿抚事宜,唐王然之,命监郑彩兵救抚州,而邦彦以部属随 苏观生
驻赣州。彩进至广信,畏敌不敢前。家玉结健将四人,各领死 …… (第 104 页)
降剧盗黄海,得兵数万,气稍振。闻福汀事急,率之往赴,王师邀击破之。家玉众散,亡归东莞。
  邦彦数为 观生
画策,不用。福州破, (第 105 页)
观生
遁入羊城,闻永明王称监国,使邦彦奉表至肇庆劝进;已行,而 (第 105 页)
观生
意中变,别奉聿。永明王夜召邦彦决策太后前,邦彦请王急正大位,以系人心;发南雄劲卒取韶州,制粤东十郡 (第 105 页)
之七,而委其三于唐王,使代我受敌,而徐乘其敝。丁魁楚辈皆以为然。于是擢邦彦兵科给事中,赍敕还谕 观生;
至广州,彭耀先往被杀,邦彦遂不敢入城,变姓名称林居士,匿高明山中。
  顺治四年正月,李成栋破广州, (第 105 页)
  封郑芝龙、郑鸿逵为侯,郑芝豹、郑彩为伯。芝龙,泉州人,弟芝虎勇冠军,以征刘香老没于海。次鸿逵,次芝豹。
  起蒋德璟、黄景昉、黄道周、 苏观生
、陈洪谧、何楷、林欲楫、朱继祚、黄鸣俊、 (第 28 页)
    炎武按:王坤于崇祯朝,监饷宣府,颇作威福;礼部主事周镳尝论及之。坤又疏劾周延儒,

延儒求去。左副都御史王志道言:『内官不宜侵辅臣』,帝切责志道,而放延儒归。宏光立,坤自北而南,改名肇基。命督催闽、浙金花银两,以高宏图力谏而止。后入闽,隆武不用。入粤,事永历,使永历播迁无宁宇者,坤启之也!虽为定蛮侯刘承胤所逐,而病根未除,仍入武岗行在。国势至此,犹听命于中珰,以踵败亡之辙,可慨也夫!

  福建旧相 苏观生
、何吾驺遁回广东。 (第 44 页)
观生
过三水,闻王监国,耻已不与议;遂不赴朝。会唐、邓诸王,自闽航海至;广镇将林察迎之海上。 (第 44 页)
观生
与何吾驺、布政使顾元镜等迎隆武弟唐王聿入广州城。十一月初五日,聿即位,改元绍武。
  此中监国之 (第 44 页)
诏未达,彼中登极之诏先颁。魁楚乃迎上,自梧还肇。于是月十八日,正位号,以明年丁亥,为永历元年。
  遣兵科给事中彭耀往谕聿。 苏观生
杀耀,即日发兵来伐。永历遣兵部右侍郎林佳鼎出师,与广州兵遇于三水,全军覆没。佳鼎及佥事夏四敷俱死。 …… (第 44 页)
  十二月,虏总兵官李成栋率轻骑直入广州城,杀周王、益王、辽王。绍武方幸学,闻变,即易服踰垣出,匿王应华家,俄缒城走,为追骑所获,自缢死。 苏观生
亦自缢, (第 44 页)
  福王立,马士英遣田仰代之;归寓苏州.唐王时,起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大兵进仙霞关,唐王走汀州;振飞追赴不及,退入安平镇.丁亥,误闻唐王遁在粤,同万年英泛海就之;舟次虎门,始知乃唐王弟聿,故相 苏观生
等共立,建号绍武.已败,遂不敢前,回依厦门.后赴永明王召,卒于途(「明史」;参「东平纪略」、「绎史摭 (第 548 页)
旨至数十行,朝令夕改,久亦忘其前旨矣。德璟、景昉、欲楫皆力辞,行人以死请,乃至。改庶吉士为庶萃士,命 苏观生
主之, (第 143 页)
观生
故王府僚属,最膺宠眷,时内外文武济济,芝龙集廷臣议战守,兵定二十万,自仙霞关而外,宜守者一百七十处, …… (第 143 页)
  丙戌九月,天兴不守,两广总督丁魁楚、粤西巡抚瞿式耜会议监国,而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吕大器来自闽,南赣巡抚李永茂以守制回,同至端溪。式耜言,永明贤,且系定陵嫡孙,当立。遂定议,于十月初九日监国,十四日即皇帝位,改元永历,以肇庆府署为行宫。晋魁楚、大器为大学士,大器筦中枢,魁楚兼戎政,式耜以东阁大学士兼少宰,管铨。
  时粤东省城布政使顾元镜,与旧阁臣何吾驺、 苏观生,
于十一月立隆武弟聿为帝,改元绍武。以学道林佳鼎为总督,统兵下肇庆,南海旧阁臣陈子庄以书达瞿,趣兵东 (第 146 页)
下,而自为应,歼苏,帝遣兵给事中彭耀往,谕以伦序监国先后, 观生
等不从,杀耀。于是,加式耜宫保衔,行大司马事,往东峡口御之。十一月十五日,对仗,一炮歼林, …… (第 146 页)
为编修,充经筵讲官。
  十二月,清总兵李成栋突入广州,令杜永和擒绍武,并周王、益王、辽王,皆杀之; 苏观生
缢死,何吾驺、顾元镜投顺。栋发兵往南韶,而自下肇庆。二十五日,早朝,闻报,式耜请督兵防峡口,帝肩舆出 (第 147 页)
  以张肯堂为吏部尚书、李长倩为户部尚书、曹学佺为礼部尚书、吴春枝为兵部尚书、周应期为刑部尚书、郑瑄为工部尚书。八闽俱设巡抚。
  起蒋德璟、黄景昉、黄道周、 苏观生
、何楷、陈洪谧、林欲楫、朱继祚、黄鸣俊,皆为大学士。曾樱、何吾驺、郭维经、叶廷桂,以次至闽,皆令入阁 (第 6 页)
  顺治三年(丙戌),大兵既平闽,十二月,我巡抚佟养甲、总兵李成栋由闽趋惠、潮,下之,潜师袭广州。先是,十一月唐藩弟聿浮海至广,闽中旧相 苏观生
、何吾驺与布政使顾元镜、侍郎王应华、曾道唯奉王监国,僭改元绍武,召海上郑、石、马、徐四姓盗为总兵。时 (第 36 页)
,永明已自立于肇庆,使给事中彭耀、主事陈嘉谟至广晓譬伦序、监国先后, 观生
杀耀于市,嘉谟亦死之; (第 36 页)
观生
遂率兵而西。职方主事陈邦彦自广至肇见永明王,王以东事为问。邦彦曰:彼强我弱,以战则非计;彼曲我直,以 (第 36 页)
和则非名。北师已近, 观生
若惧,当求和于我;如其不然,粤东十郡我据其七,而使其三代我受敌,不亦可乎?已而,巡抚林佳鼎与广州将陈 …… (第 36 页)
作,全军俱没;佳鼎赴水死。肇庆大震,而广州失援。至是,成栋袭之;用惠、潮符印为文书,贻广州报平安,故 观生
不设备。十五日,成栋令前军效广军装束,直抵城下。是日, (第 36 页)
观生
方随聿视学,或报大兵临城, (第 36 页)
观生
犹以为海上盗也,叱而斩之。大兵入东门, (第 36 页)
观生
始仓卒召兵,不能集,城遂破;聿投缳死,周、益、辽等二十四王皆及于难。祭酒梁朝钟自刎死。太仆卿霍子衡 …… (第 36 页)
氏,同赴井死。时有梁鍙者,妄人也; 观生
每才之,用为吏科给事中。至是, (第 37 页)
观生
走问计,鍙曰:死尔,复何言! (第 37 页)
观生
入西房,鍙入东房,抗吭气涌有声; (第 37 页)
观生
以为鍙死矣,乃自缢。明日,鍙献 (第 37 页)
观生
尸来降。吾驺、应华、元镜等俱来降。
  二十三日,成栋别遣兵徇南、韶而亲下肇庆。二十五日,报至肇庆, (第 37 页)
  先是,正月,廷麟招降峒寇得四万人,所谓四营者也。张安者,四营之一;骁勇善战,赐名龙武新军。元吉倚之,而蔑视云南、广东诸军;诸军解体。五月,江西巡抚刘远生督张琮来援,战于梅林而败;龙武新军亦败于梅林。于是,援兵皆不敢前。元吉苦客将不用命,且出掠为民患;乃谋练土著更番出战,颇有斩获,我兵移下沙。然元吉御兵士严,刑威不少假贷,故兵士不乐为之用。赣围久,王赐郡名忠诚,加元吉兵部尚书、文荐佥都御史。六月,李永茂遣副将吴之蕃以广东兵五千至。七月,吏、兵两部尚书郭维经奉命总理江西、湖广军事,与御史姚奇胤沿途募兵,得八千人至;云南援将赵印选、胡一青率兵三千至, 大学士苏观生
遣兵亦如之,两广总督丁魁楚亦遣兵四千至:军声颇振。诸军皆欲战,而元吉欲俟大军至共击。是时,中书舍人袁 (第 46 页)
  郑芝龙、郑鸿逵晋爵为侯,封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设六部九卿,以张肯堂为吏部尚书、李长倩为户部尚书、曹学佺为礼部尚书、吴春枝为兵部尚书、周应期为刑部尚书、郑瑄为工部尚书、马思理为通政使、郑广英为锦衣卫都督。以天、建、延、兴四府为上游,汀、邵、漳、泉四府为下游,各设抚按。县升府、府升道、道转内卿;一命以上,咸与宠锡。于是敷求耆硕,起蒋德璟、黄景昉、黄道周、 苏观生
、何楷、陈洪谧、林欲楫、朱继祚、黄鸣俊皆为大学士,而 (第 314 页)
苏观生
最信任。又起曾樱、何吾驺、郭维经、叶廷桂、路振飞,以次至,皆入阁办事。其远不能至者,如王应熊、杨廷麟 …… (第 314 页)
昉、欲楫皆力疏辞,行人以死请,乃至。德璟陛见,以清屯、练军上请;上然之而不能行。改庶吉士为庶萃士,命 苏观生
主之,以招选贤才。 (第 315 页)
    丁魁楚,河南永城人;进士。王化澄,江西人;崇祯甲戌进士。郑封,河南人;甲戌进士。朱治,浙江举人。严从云,江西人;封靖江伯。马吉翔,顺天人。庞天寿,北直人;司礼。李永茂,丁丑进士。



   广州立绍武

  福建旧辅 苏观生
、何吾驺遁回广东, (第 354 页)
观生
尝贻书魁楚,欲预拥戴功,遣陈邦彦来劝进;魁楚与 (第 354 页)
观生
素不协,拒之。 (第 354 页)
观生
乃自南、韶还师,适唐王弟聿浮海至广州。十一月癸卯朔, (第 354 页)
观生
与布政使顾元镜、总兵林察等拥聿入广州城,立为帝,年号绍武;以都司署为行官。招海上郑、石、马、徐四姓 …… (第 354 页)
    「粤事记」云:『绍武立,一月内,幸学、大阅、郊天、祭地等钜典,按日举行。二、三文官连膺覃恩数次,举朝无三品以下官』。
    「遗闻」载:绍武监国,然改元、行郊礼;是帝矣。
     苏观生
字宇霖,广东东莞县人;保举选贡。无极知县,隆、绍两朝大学士。何吾驺,广州香 …… (第 354 页)
  大清兵破赣州,丁魁楚闻报,与太监王坤趣永历移梧避之。瞿式耜曰:『今日之立,为祖宗雪仇耻;正宜奋大勇,以号远近。东人复不靖,苟自懦,外弃门户、内衅萧墙,国何以立』!争之不得,遂移梧州。寻还肇庆,故大学士陈子壮书达式耜,请力馘苏而趣兵东;永历遣兵科给事彭耀往谕之。耀,粤东人,旧为秦令,有能声;譬晓伦序、

监国先后、国家仇雠利害。 观生
等杀耀于市,日集兵向肇庆。右司马林佳鼎督兵靖东郊,东将诈降,陷佳鼎没于水。
  又「粤事记」则云:『 …… (第 356 页)
  先是,两广在籍乡绅多与两院、三司通关节;己未以后,何吾驺主之。辛未以来,潮阳辜朝荐每事与何吾驺角;然吾驺势大,朝荐弗胜也,愤甚。及丙戌八月,清兵取闽

,尚无入广之令。潮阳县距闽省止四日程,朝荐亲往福州府献策下广,极言三月内可直达西粤桂林;思得首功,以压吾驺耳。清固山李成栋遂发兵,先选精骑三百宵夜东行,由老龙而下广;过广州增城县,俱潜入花山。十二月十一日上午,止命前锋十人以青白布裹头,扮作洋船舟子状,直至广城布政司前紫薇牌坊。下午,人丛中悉去头上布,现出辫发,露刃大呼;止杀一人,满城崩溃。十人分守六门,闭城,昼夜巡视。第五日,三百骑始至;成栋大军月终乃至。
  时 苏观生
匿酒肆,有于箧中见文渊阁阁臣印,索其一醉,弗与报知;巡缉被执, (第 358 页)
观生
慨然曰:『吾以一布衣登两朝相位,死亦何憾』!质问时,一语弗答;遂杀之。何吾驺、顾元镜率士绅投诚,优礼 (第 358 页)
    ○王英才大略,在藩服之时已思有所施为;及遭逢患难,磨砺愈坚。两京既覆,枕戈泣血,躬行节俭,以裕兵食。性喜文辞,手撰三诏、「御制祖训后序」、「行在缙绅便览序」,皆典雅可诵。所至访求书籍,军行亦载书数十乘。听纳谏说,拔钱邦芑、金堡于下僚,置之言路,欲其有所开陈。章奏朝至夕发,或送后代批。后亦读书,通明识治体;王尝与之决事。笃念旧恩,不遗纤微;于从兴诸臣,恩泽尤渥:不可谓非一时令主也。论者徒见其不能出关,遂言好作聪明、自为张大,无人君之度;此以成败论耳。夫郑氏起盗贼,目无君上,据有全闽,富贵已盈,始愿亦不及此;而欲责以鞠躬尽瘁,经营天下,难矣!王之托于郑氏,所谓「祭则寡人」而已。其二、三心膂之臣,所藉以恢复者,如黄道周、 苏观生
皆儒雅可观,祗将略未优,又束缚其手足,不能一展所长。悲夫!悲夫!天之所废,谁能与之?虽有忠义,如之何 …… (第 33 页)
  甲申春三月,北部陷,南京福王立,大赦,王出高墙。礼臣请复王爵,不许;命徙驻广西之平乐府。
  乙酉夏五月,行抵杭州,而南都已覆。王劝潞王监国,不听。时镇江总兵郑鸿逵自京口、户部主事 苏观生
自南都,胥会于杭;遂奉王入闽。六月甲戌,次浦城。闰六月癸未,福建各官迎谒于水口驿,南安伯郑芝龙、礼部 …… (第 35 页)
  丁未,祭告天地、祖宗,即位南郊。以福建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布政司为行殿

。大赦,称号隆武。追尊皇考为皇帝、妣为皇后,遥上福王尊号曰圣安皇帝。芝龙、鸿逵俱进爵为侯,其弟芝豹封澄济伯、郑彩永胜伯;并赐号「奉天翊运中兴宣力定难守正功臣」。以黄道周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苏观生
为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福建巡抚张肯堂为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何楷为户部尚书、四川按察使曹学佺为礼部 …… (第 36 页)
  时王优礼郑氏,以闽事属之。芝龙长子森入见,奇其表,赐国姓,改名成功;命提督禁旅,以驸马都尉体制从事。芝龙议陈战守事宜,自仙霞关外当守者计百馀处,应设守兵若干;其战兵以今冬简练、明春出关:一出浙东、一出江右,计兵二十馀万。合闽、粤饷,不支一年;仍请于两税正供内米一石预借银一两,令群臣捐俸、劝绅士输助。察府县历年积谷银两未解者,悉催赴行在;遣侍郎科道徵发。吏部主事王兆熊兼御史督御饷急迫,不输者榜其门曰「不义」:于是闾里骚然矣。芝龙又请清理寺田,可得饷八十万;王不听。户部侍郎李长茜请广开事例,从之;无论厮养隶卒皆得给劄授官,犹苦饷不足。守关兵仅数百人,率疲癃不堪用。
  设储贤馆,定十二科取士,以 苏观生
领之。已而招徕者多挟邪士,王亦厌罢。
  王以盗贼之兴皆由贪吏虐民,欲效高皇帝之法惩之。建阳知县沈 …… (第 37 页)
  杨廷麟疏至,请王幸江右;何腾蛟请驻湖南,浙中诸将请如衢州。王以芝龙不足恃,欲出赣入楚倚腾蛟。会原任临清知州金堡朝行在,言腾蛟可倚,急宜弃闽幸楚;王大喜,即擢堡兵科给事中,决计由赣以赴长沙。遣 大学士苏观生
先诣南安募兵。 …… (第 39 页)
  鲁监国遣柯夏卿、曹维才来聘,王加夏卿兵部尚书、维才光禄寺少卿。手敕谓:『朕无子,王为皇太侄,同心戮力,共拜孝陵。朕有祚土,终致于王』。取浙东所用职官同列朝籍,不分彼此。寻遣佥都御史陆清源解饷十万犒浙东江防诸军;以散给不平,方国安纵兵夺饷,杀清源(或曰:士英使之也):而闽、浙衅益深矣。
  熊开元罢。以 苏观生
兼吏、兵二部尚书、行在文渊阁大学士,出为经略;赐上方剑便宜行事。王御门,赐银印曰「瞻奉南北山陵、安集 …… (第 41 页)
  壬辰,湖广督师大学士何腾蛟、巡抚兵部右侍郎堵胤锡等上表劝进,优诏答之。司礼监太监王坤至自汀州,知唐王已殂;群臣请即位。

  是月,大清兵破赣州。魁楚闻报,与太监王坤仓卒奉王奔梧州。
  福王旧辅 苏观生,
粤人也;尝贻书魁楚欲预拥戴功,遣陈邦彦来劝进。魁楚与 (第 49 页)
观生
素不协,拒之。 (第 49 页)
观生
乃自南韶还师,适唐王弟聿浮海至广州;十一月癸卯朔, (第 49 页)
观生
与布政使顾元镜、总兵林察等拥聿入广州城自立,伪号绍武。招海上郑、石、马、徐四姓盗,授总兵官;以与肇 …… (第 49 页)
  甲寅,王还肇庆。先是,王出奔时,式耜等力争之不得。至是,定议迎还,于庚申即位,称号永历。追尊皇考曰端皇帝,尊继母太妃王氏为皇[太]后、生母马氏为皇太妃。册妃王氏为皇后。上隆武尊号曰思文皇帝。大赦,封太后弟王国玺武靖伯、皇后父王略长洲伯、太妃侄马九功镇远伯。
  使给事中彭耀宣谕广州, 观生
杀之。乃以兵部侍郎林佳鼎总督兵事,御 (第 49 页)
观生
于三水。佳鼎故粤中监司,与林察同姓相善。察使群盗诈降,佳鼎信之;十二月甲戌,乘胜追至三山口,乱作,全 …… (第 49 页)
  复以王化澄为兵部侍郎,代佳鼎督师。尚书吕大器辞官入蜀,即以化澄行尚书事。李永茂为大学士;未几,亦罢去。
  时大清遣巡抚佟养甲、总兵李成栋提兵由福建直趋惠、潮,俱下之。望日丁亥,潜师袭广州,执聿。 观生
自缢,祭酒梁朝钟、太仆寺卿霍子衡等死之;馀皆降。聿与 (第 49 页)
  赣州困守久,王奖劳之,赐名「忠诚府」。七月,尚书郭维经来援,与御史姚奇胤募兵八千,元吉部将汪起龙率兵数千,云南援将赵印选、胡一青率兵三千, 大学士苏观生
遣兵亦如之,两广总督丁魁楚亦遣兵四千,廷麟更命将吏收合散亡得数千,先后抵赣,营于城外,军声颇振。八月 …… (第 460 页)
   闽粤义臣列传
     陈子壮 张家玉 陈邦彦  苏观生
、霍子衡(梁朝钟)

    由唐王而下,臣于永明而未尝登朝者列此。所谓义臣者,如义帝之义也。唐王弟 (第 489 页)
聿窃据广州,事于 「观生
传」中附见。南都解学龙定拟罪案,张家玉与方以智、傅鼎铨同入五等「应徒拟赎」之列。后以智尽事于闽,以僧 …… (第 489 页)
  南都立,以礼部尚书召。至芜湖,而南都失守;乃驰还。时桂王常瀛避难梧州,子壮谓王神宗子宜立。总督丁魁楚方集众议,而唐王已立于福州矣;议遂寝。唐王召相;子壮以前议宗室有宿憾,辞不行。丙戌,汀洲破,桂王子永明王由榔为丁魁楚等拥立于肇庆。 苏观生
又议立唐王弟聿,子壮阻之不得,遂退居南海之九江村。永明王授以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督福建、江西、 …… (第 490 页)
  陈邦彦字令斌,顺德人。为诸生时,意气豪迈。福王立,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读而伟之;既自立,即其家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 苏观生
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援赣州急。至岭,闻汀州变。劝 (第 493 页)
观生
东保惠、潮;不听。
  永明王监国肇庆, (第 493 页)
观生
遣之入贺,王已西走梧州;邦彦甫晋谒,而 (第 493 页)
观生
又别立唐王弟聿于广州,邦彦不知也。夜二鼓,王遣中使十馀辈召入舟中;王太妃垂帘坐、王西向坐、魁楚侍, (第 493 页)
语以广州僭立事。邦彦请亟还肇庆正大位,以系人心;且云:『彼强我弱,以战则非计;彼曲我直,以和则非名。警报日迫,彼若知惧,必来求成。如其不然,则粤东十郡我居其七,委其三于彼以代我受敌,我复从而乘其敝,不亦可乎』?王大悦。立擢兵科给事中,令赍敕还谕 观生。
及入境,闻杀使臣事;因遣从人以敕授 (第 493 页)
观生,
而致书晓以利害 (第 493 页)
观生
犹豫累日,欲议和;旋闻永明王兵败,不果。邦彦乃变姓名入高明山中。 (第 493 页)
  丙戌冬,广州破, 观生
死之,列城悉下;邦彦谋起兵。初,赣州万元吉遣族人万年募兵于广,得余龙等千馀人,未行而赣失。龙等无所归 …… (第 494 页)
     苏观生
、霍子衡(梁朝钟)

   (第 495 页)
苏观生
字宇霖,东莞人。年三十,始为诸生。崇祯中,由保举,授无极知县;迁永平同知,监纪军事。已擢户部员外郎。 …… (第 495 页)
  南京覆,走杭州谒唐王,与语大悦。联舟赴闽,与郑氏兄弟拥立王;擢翰林学士,进礼部右侍郎兼学士。设储贤馆,分十二科招四方士,令 观生
领之。至者多庸流,王亦厌,罢 (第 495 页)
观生
矢清操,稍有文学,而时望不属。王以故人,恩眷出廷臣右;乃超拜东阁 (第 495 页)
大学士,参机务。 观生
数赞王出师,见郑氏不足与有为,且事权悉为所握,请王赴赣州,经略江西、湖广。王议,遣之先行。
  明年 (第 496 页)
观生
赴赣大徵甲兵;饟不继,竟不能出师。丙戌三月,吉安破;总督万元吉乞援,乃遣二百人往,协守绵津滩,战败。 (第 496 页)
大兵围赣城, 观生
走南康;赣数告急,不敢援。六月,兵退屯水西,因发三千人驰入赣助城守。久之,我兵再攻,三千人皆引去。八 (第 496 页)
月, 观生
移驻南安。闽中急,不能赴救,唐王聿键死汀州。十月,赣州亦破,遂退入广州。监纪主事陈邦彦劝以疾趋惠、潮 (第 496 页)
,扼漳、泉,两粤可自保;不从。
  会丁魁楚等将立永明王, 观生
欲与共事。魁楚素轻之,且欲专定策功,虑其以旧相居己上,拒不与议。吕大器亦以其出身非两榜,叱辱之; (第 496 页)
观生
愠甚。时唐王之弟聿嗣称唐王者,与大学士何吾驺自闽至。有番禺梁朝钟、南海关捷先首倡「兄终弟及」议, (第 496 页)
观生
遂与吾驺及侍郎王应华、曾道唯、布政使顾元镜等以十一月二日拥聿为监国,伪号绍武;就都司署为行宫。即日 …… (第 496 页)
  永明王立肇庆,命给事中彭耀、主事陈嘉谟赍敕往谕。耀,顺德人,过家拜先庙,托子于友;至广州,以诸王礼见,备陈天潢伦序、监国先后,语甚切至。因历诋 观生
(第 496 页)
人; 观生
怒,执杀之。嘉谟亦不屈死。乃治兵日相攻,以番禺人陈际泰督师;与永明王总督林佳鼎战三水。既败,复招海盗 (第 497 页)
数万,以大将林察帅之。佳鼎故粤中监司,与察同姓相善;察诈使盗降,佳鼎以为信。十二月二日,舟次三山口乱作,全军俱覆,佳鼎赴水死;肇庆大震。 观生
意得,务为粉饰太平。而惟捷先、朝钟是任。有杨明竞者,潮州人;好为大言,诡称精兵满惠、潮间可十万,即特 (第 497 页)
授惠潮巡抚。 观生
器此三人,事必咨之。又有梁鍙者,妄人也。 (第 497 页)
观生
谓其才,用为吏科都给事中;与明竞大纳贿赂,日荐数十人。 (第 497 页)
观生
本乏猷略,兼综内外事,益惛瞀。所招海盗为捍卫;其众白日杀人,剜肺肠悬诸贵官之门以示威,城内外大扰。 (第 497 页)
  时大兵已下惠、潮,长吏皆降附;即用其印移牒广州,报平安, 观生
信甚。是月望日,聿视学,百僚咸集。或报大清兵已逼, (第 497 页)
观生
叱之曰:『昨潮州报无警,乌得遽至!此妄言惑众』。斩之;如是者三。兵临城下, (第 497 页)
观生
犹疑为海盗。已自东门入,始召兵亟战;精锐者皆西出,仓猝不能集。 (第 497 页)
观生
乃走鍙所问计,鍙曰:『死尔,复何言』! (第 497 页)
观生
入东房、鍙入西房,各拒户自缢。 (第 497 页)
观生
虑其诈,稍留听之。鍙故扼其吭,气涌有声,且推几仆地;久而寂然。 (第 497 页)
观生
信其死,遂自经。明日,鍙出,献其尸以降。聿方阅射,急易服踰垣匿王应华家。俄,缒城走,为追骑所获。馈 …… (第 497 页)
  霍子衡字觉商,南海人。万历中,举于乡;除海康教谕。累迁国子助教、都察院司务、户部员外郎中,出授袁州知府,解职归。闽地尽失,聿召为太仆寺卿。广州破,语妾莫及三子应兰、应荃、应芷曰:『「礼」:「临难毋苟免」。若辈知之乎』?三子皆曰:『惟大人命』。子衡援笔大书「忠孝节烈之家」六字,悬诸中堂。易朝服,北向再拜;又易绯袍,谒家庙。先赴井,妾从之;应兰偕妻梁及一女继之,应荃、应芷偕其妻徐、区又继之。惟三孙得存。有小婢见之,亦从井死。
  梁朝钟,番禺举人。善谈论,与南海关捷先同为 观生
所倚。捷先由进士,历官监司。少有才,便笔札。倡议同拥聿,擢为吏部尚书。朝钟浃旬三迁至祭酒,尝语人曰 …… (第 498 页)
    「摭遗」曰:假令广州不杀使臣,与肇庆平,联络高明等众为犄角,势或可少延喘息。奈何登用非类,玩若戏场。 观生
一死,且难自决,犹须咨及妄人;乌足以与人家国!天兵下而群丑尽矣,谅哉!
    广州聿事,应与益王 …… (第 498 页)
  已复移驻永州;警报至,诸大将拥兵不顾,急则弃城走。旷力不能赡,乃抑郁而

卒。
  傅作霖,武陵人。由乡举,仕唐王。以 大学士苏观生
荐,为职方主事,监纪其军。 (第 506 页)
观生
殁,依腾蛟于长沙,改监军御史。永明王在全州,擢兵部左侍郎,掌部事。寻进尚书,从至武冈。时刘承胤擅政, …… (第 506 页)
  丙戌九月,汀州破,唐王已及于难,式耜与总督丁魁楚、前兵部尚书吕大器、李永茂等会议立君;首称永明王贤,当立。遂自梧州迎至肇庆,以十月十五日(壬午)监国

。魁楚、大器并为大学士;式耜为吏部右侍郎兼内阁学士,掌铨事。顷之,赣州败报至,司理监太监王坤迫王还梧州。时坤擅权恣肆,铨政、军务任意颠倒。吏科给事刘鼒抗疏纠之,忤旨;式耜论救,乃免。十一月,唐王弟聿为 苏观生
立,据广州;此中监国之诏未达而彼中登极之诏先颁矣。式耜遂与魁楚定谋,迎王还肇庆,以正位号。遣兵科给事 (第 511 页)
章耀往谕之,章为 观生
所杀;复命兵部侍郎林佳鼎督师出,与广州兵遇于三水,全军覆没,佳鼎及佥事夏四敷俱死之。十二月望日,我大 (第 511 页)
  宏光元年夏闰六月丁亥,隆武帝即位于福州。王讳聿键,唐王盛器子也;崇祯五年,嗣位。以兵援北都,被废;幽高墙。宏光帝立,得释,使居广西,是年五月,次杭州。宏光帝被执,启上潞王,请监国;不从。总兵郑䌽、郑鸿逵自京口,户部郎中 苏观生
自南都,胥会于杭;王与之语,泣下沾襟,共异之,使江美鳌、郑升卫入闽。甲戌,次浦城。癸未,次水口驿。福 …… (第 135 页)
者。遂定丁未祭告,即位南郊。改元隆武,遥上宏光帝号曰「圣安皇帝」。以黄道周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苏观生
为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张肯堂为兵部尚书,何楷为户部尚书 …… (第 135 页)
  故知州金堡入朝,言『何腾蛟军足用,主上宜亲征,若汉光武。承平威仪,屏而勿用』。隆武帝将出赣州、入湖南,闻之大悦。擢堡兵科给事中,定策西行。堡以丧辞现职,请以敕印联络钱塘之师。劾郑鸿逵逗遛仙霞,言『四方望闽兵如天上,乃上江疑而楚、豫断,新安去而三衢危;陛下即欲为王,审知岂可得哉』?芝龙不悦,移堡礼科,出监郑遵谦军于浙江;而阴予方国安书,使诬堡降贼。堡至,国安不纳;陈潜夫力辨曰:『堡与姚志卓起兵,公所知也』。国安出书,言不敢逆郑氏。且使堡急去,毋入闽

;堡曰:『我必纳敕印于上』。
  举人任沐奔走乞援,亦罔应。 苏观生
以郑氏难恃,请经略湖广、江南西;诏 (第 140 页)
观生
如南安募兵以待。张家玉上言:『徽州失,则饶、严危;广信震,则崇安关必不守,大势去矣!兵忌坐毙』。请敕 …… (第 140 页)
  甲子,大雨雹;或如斗及刀剑,昼晦不见人。
  加鲁王使臣柯夏卿等职。使给事中陆清源以白金十万犒浙军,再敕谕之。
  以 苏观生
兼吏兵尚书、行在大学士,赐剑便宜行事;御门送之,曰:『瞻奉山陵,安集军民;卿其勉之』! (第 141 页)
观生
至赣州,大徵兵而无食,不能进。
  是月,隆武帝次延津。诏朱成功督郭曦、陈秀守永定关。以黄光辉败,削 …… (第 141 页)
  金堡入朝上敕印,郑芝龙惧其将大任,愈嫉之。曾樱言:『必全堡者,宜听其去』。堡旋行。
  侍郎于华玉为贼黄通袭执于宁化, 苏观生
军亦溃于南安。 (第 147 页)
  郑䌽距广信而军,不肯进。声桓攻广信,知府解立敬、铅山典史周寅生固守;张家玉使洪旭、林习山援之。
   大学士苏观生
忿郑芝龙状,自请经略湖广、江西;隆武帝亦思自赣州入湖南,命为总督,募兵南安以待。
  九月,命太仆寺 …… (第 201 页)
  是月,声桓陷宁州,围奉乡不下;使李士元攻吉安,败去。王友才继至,赵印选斩之。元[吉]故识声桓,劝反正;及其受总制七省命,声桓亦心动。得其仆菁华,宵脱其桎,询元吉起居;昧爽纵之。及友才死,问乃绝。
   苏观生
至南安大徵兵而乏食,不能进。
  三月,命大学士傅冠恢复江西;赐剑,便宜行事。以冠无将才,使揭重熙、 …… (第 204 页)
  是月,金声桓兵陷奉乡;又攻吉安,胡长荫违节制,总兵邱龙、张魁皆战死。张安在湖西不能救,吉安军自溃。元吉退皂口,所部惟安远军三百;欲入水死,知县林全春止之。 苏观生
助以兵,名「新威军」;亦三百人。元吉使监纪陈亮督守绵津滩;高进库至,新威军先遁,安远继之。元吉入赣州 …… (第 204 页)
  六月,吴之蕃、张国祥以广东兵五千至,大战于李家山、牛头山,击斩千计,赣州围解。已复合,城中易子析骸以守。隆武帝嘉叹,赐名「忠诚府」。然势益棘,元吉断指入函中,乞救于湖南、广东,何腾蛟、堵允锡、 苏观生
、丁魁楚不能救。
  秋八月,傅鼎铨军复宜黄,驻于乐安;以闽事急,援之不及。揭重熙在泸溪,将以兵援福 (第 206 页)
州。闻隆武帝趣赣州,倍道趋行在。降将某要击之,重熙大溃;急收散卒攻抚州,入之。其将洪深没于阵;遗卒千人次于玉洞,间行安仁、东乡、金溪、贵溪诸寨,使聚兵;己为日者装,躬入南昌觇焉。郭维经、姚奇允以兵八千至赣州,胡一青、赵印选复以滇兵至,丁魁楚遣广东兵四千至, 苏观生
募南安兵五千至,杨廷麟召其溃卒,而元吉旧将汪起龙亦至;惟中书袁从鹗募沙兵,主事龚芬、黎遂球督舟师屯南 …… (第 206 页)
  冬十月,奸人黄震象、黄鼎象自城中潜通于声桓,请为应;散卒助之。丙子,夜雺雪,声桓兵攀堞入;乡兵巷战。及旦,兵大至,守者爇皆自裂;乃共拥元吉去,死于东关。廷麟以下,文武殉者数十人(详「殉节」);惟曾应遴为廷麟招兵闽、粤,郭应铨驻兵于龙泉,久乃死之(应铨,维经之子也)。元吉监杨嗣昌军,敏练多奇画,号知兵;及是,昏如睡,接诸将无一言,指对山救垒为空屯。言军事者,趣杀之。精神芒勿秽月,识者异焉。声桓屠赣州,使徐元仁、胡有声、高进库守之。进陷南安府, 苏观生
走广东。 (第 207 页)
  顺治三年(隆武二年。是年永历帝立于粤)春三月,亨嘉至福州,贷弗诛,废为庶人;国威、顾奕、吴之琮等伏诛。擢式耜兵部侍郎;辞曰:『国家搆祸,岂臣子称功地耶』!会曾樱荐其才,隆武帝命晏日曙巡抚广西,诏式耜入行在;式耜乃东至肇庆。
  夏,丁魁楚使吴之蕃、张国详援赣州(详「江西之乱」) 苏观生
奉命至南安募兵。再命尚书黄锦至潮州,计议援赣州。
  广西土司侬国琦作乱,晏日曙平之;获国琦,命散其 …… (第 242 页)
  秋八月,丁魁楚再遣兵援赣州。土寇黄元吉降复叛,破永定;张家玉斩之。又降镇平贼陈靖众十馀万。
  冬十月丙戌,永历帝监国于肇庆。时惟两广不及兵,丁魁楚、瞿式耜诸人共立之。
  十一月, 苏观生
复立绍武帝于广州。肇庆立君, (第 242 页)
观生
欲与共;丁魁楚叱其非甲科,不许。 (第 242 页)
观生
愤走广州,值唐王聿浮海至, (第 242 页)
观生
曰:『此吾君之弟也;兄终弟及,不亦可乎』?关捷先、梁朝宗和之,及巡抚何吾驺、布政司顾元镜、侍郎王元华 (第 242 页)
、曾道唯

、总兵林察奉王监国。越五日,即位;改元绍武。以都司署为行宫。封观生建明伯,守兵部尚书;捷先以下各授职。招四姓海蛟,降之(郑、石、马、徐四姓)。制卤簿,宫室除授千计。永历帝使给事中彭耀来诘,耀谓 观生:
『今上神宗嫡嗣,奕叶重光;大统已定,谁敢复争?且虔、闽既失,强寇日增;公不协力同心以卫社稷,而操戈同 (第 243 页)
室,此袁氏卒并于曹瞒也』。 观生
忿,杀之。及陈嘉猷、陈邦彦至,再以永历帝册印授 (第 243 页)
观生,
譬说利害;不从。使林察攻广西。永历帝以林佳鼎为兵部侍郎,督师;陈子壮为中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节制两 …… (第 243 页)
  十二月,林察使盗伪降于佳鼎,信之;乘胜追逐至三江口伏发,碎其舟,佥事夏四敷、游击管灿皆死。明忠军于岸,淖深三尺;察攻之,一军尽殁,明忠仅以身免。行在大震,使瞿式耜视师峡口;以王化澄代佳鼎督师。
   观生
亦使陈邦彦来议和,未决。 (第 243 页)
观生
清励无才略,既总大事,苦瞀乱;日议郊祀、学校。有杨明山者,大言有精兵十万在潮、惠;即擢抚其地。谓梁鍙 (第 243 页)
才,授吏科给事中,大纳贿赂。所招海盗,白昼杀人,悬于门; 观生
不能问。降将李成栋在福建,固无入广志;在籍巡抚辜朝荐与何吾驺隙,叛投之,献入广策,期两月至桂林。成栋 (第 243 页)
从之,以兵入惠州,守者遁;潮州亦降。即其印为牒告无事,阴自花山小径薄广州。先使数骑作

洋舶长年状,阑入城,露辫发呼杀,击伤一人,广州悉溃。或告 观生
以敌至,叱斩之。俄,骑兵至,仓卒召兵不及, (第 244 页)
观生
死。顾元镜首椎髻号于市,令军民降;又张示谕陈威德。人疑成栋之来,元镜实召之。绍武帝出走,匿于王永华家 …… (第 244 页)
御;曰:『饮汝杯水,何以见先人于地下』!成栋杀之;又执周、益、辽、惠二十四王及宗室世子皆杀之。梁鍙诳 观生
死,而举其尸降;何吾驺等皆降。
  成栋徇东莞、香山诸县,尽下。遣将掠南安、韶州,自攻肇庆。永历帝走 (第 244 页)
  十一月癸丑朔,太监王坤倡奉监国幸梧州,丁魁楚和之。瞿式耜言:『宜为祖宗雪耻,奋大勇以招远近。若外弃门户、内搆萧墙,国何以立』?不听;遂行,群臣星散。旋侦其误,乃止。召尚书李用楫、御史陈源责之,皆服罪。

  陈邦彦亦至; 苏观生
以别立绍武于广州,使邦彦来。邦彦言:『宜还肇庆,正大位以正人心。令或不然,粤东郡十、我制其七,割其三 (第 310 页)
  湖南当黔、桂之冲,兵贼所萃。戊子之间,义师大起,湘州人士多预其谋;事后被逮者,三百有奇。湘阴陈之宣等其著者,其他率不可考。宝庆、武冈、辰、永、沅、靖之墟又邻苗寨,汉民、苗族愤起义者亦十百计。一屠于郝永忠,再破于屯齐及诸战守死者。文献无徵,益不能详矣。



  大学士陈子壮、举人杜璜、邑绅李星一起兵广州。子 壮闻苏
观生更立绍武,止之不可,退居九江村;永历帝以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督福建、江西、湖广军务。未行, …… (第 461 页)
杰士。北都陷,被执,不杀;乃伪为文谀贼,乘间南走。至留都,马士英恶其出周凤翔门,罗织之,削籍;居浙江 ,与苏
观生同扈隆武帝入闽,擢官。以郑芝龙不可恃,请出关效死;遂令入江西,解抚州围,战守于新城,称能军。故蹶 …… (第 463 页)
  指挥白常灿起兵清远。奉陈邦彦,守之。矢尽援绝,常灿力战死(或曰:常灿即白荣,守清远。陈邦傅众至,衣服皆明制;常灿不知而迎之。已知其降,大怒,呼其名而詈之不绝口,遂死乱刃之下。清远屡被攻,荣与常灿疑两人,俟考)

  给事中陈邦彦、大姓崔良槚(一作良先)起兵高州。邦 彦为苏
观生使桂林,夜二鼓,永历帝召入舟,太妃垂帘西向坐,丁魁楚侍; (第 467 页)
语以
观生立君事,邦彦谢不知,且请急返肇庆系人心。永历帝悦,授给事中;使还谕旨。闻彭耀死,入高明山中。李成 (第 46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