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詩類
書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法制類
雜史類
詔令類
器用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兵家類
譜錄類
法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曲類
詞曲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太清部
正一部
續道藏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宋光禄卿张之(类篇隶省作温或作温)碗(唐韵正韵乌管切集韵韵会邬管切𡘋剜上声说文小盂也扬子方)
(言宋楚魏之閒谓之碗吴志甘宁传 孙权 特赐米酒众殽宁先以银碗酌酒自饮两碗南史沈烔传茂陵玉碗遂出人閒)
(集韵或作㼝埦正讹俗作碗)盍(唐韵胡 (第 59a 页)
(言宋楚魏之閒谓之碗吴志甘宁传 孙权 特赐米酒众殽宁先以银碗酌酒自饮两碗南史沈烔传茂陵玉碗遂出人閒)
(集韵或作㼝埦正讹俗作碗)盍(唐韵胡 (第 59a 页)
刚切音杭乐器有弦一曰竹名(又广韵集韵𡘋下浪切音亢竹竿也与同)又集韵胡降切音巷挂衣架也一曰竹列
(广韵集韵𡘋他计切音替玉篇车筤广韵车节也)笑古文(广韵私妙切集)
(韵韵会仙妙切正韵苏吊切𡘋音肖广韵欣也喜也增韵喜而解颜启齿也又嗤也哂也易萃卦一握为笑诗邶风顾我则笑)
(毛传侮之也礼曲礼父母有疾笑不至矧注齿本曰矧大笑则见左传哀二十年 吴王 曰溺人必笑论语夫子莞尔而笑注小)
笑貌 又兽名广东新语人熊一名山笑(又韵补思邀切诗大雅勿以为笑叶上 (第 6b 页)
(广韵集韵𡘋他计切音替玉篇车筤广韵车节也)笑古文(广韵私妙切集)
(韵韵会仙妙切正韵苏吊切𡘋音肖广韵欣也喜也增韵喜而解颜启齿也又嗤也哂也易萃卦一握为笑诗邶风顾我则笑)
(毛传侮之也礼曲礼父母有疾笑不至矧注齿本曰矧大笑则见左传哀二十年 吴王 曰溺人必笑论语夫子莞尔而笑注小)
笑貌 又兽名广东新语人熊一名山笑(又韵补思邀切诗大雅勿以为笑叶上 (第 6b 页)
与阑同 又姓通志氏族略汉有太守兰广(又萑兰前汉息夫躬传涕泣流兮萑兰注萑兰泪阑干也)又芃兰扬子太玄
经阳气观天万物芃兰注芃兰茂密也(又通栏后汉东夷传徙于马兰注兰即栏)又通斓吴志 孙权 传童谣曰黄金车斑
兰耳(又韵补陵延切音连宋玉招魂川谷径复流潺湲光风转蕙氾崇兰经堂入奥尘朱筵)蘮( (第 122a 页)
经阳气观天万物芃兰注芃兰茂密也(又通栏后汉东夷传徙于马兰注兰即栏)又通斓吴志 孙权 传童谣曰黄金车斑
兰耳(又韵补陵延切音连宋玉招魂川谷径复流潺湲光风转蕙氾崇兰经堂入奥尘朱筵)蘮( (第 122a 页)
饷传葛伯游行见农民)
饷于田者杀其人夺其饷故谓之仇饷(又正字通与贶通魏志文帝纪注以所著典论及诗赋饷 孙权) 又正字通今俗军
粮曰饷或读享或读向(又集韵正韵𡘋始两切音赏又集韵尸羊切音商义𡘋同)集韵亦作攘 …… (第 48a 页)
也前汉郊祀志作啜循吏传作醊(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株劣切𡘋音辍义同)(玉篇与同)(字汇昨故)
(切音祚相谒食也)(集韵饥古作注详十二画)(集韵古倦切音卷玉篇馔也)饼(唐韵集韵)
(韵会必郢切正韵补永切𡘋音丙说文面餈也释名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扬子方言饼谓之饦或谓之餦或谓之馄文选束)
晰有饼赋(又水引饼齐书何戢传 太祖 好水引饼戢令妇女躬执事以进正字通即今之水面也)又正韵亦作饼世说新
(语何平叔美姿仪魏明帝疑其傅粉正 (第 53b 页)
饷于田者杀其人夺其饷故谓之仇饷(又正字通与贶通魏志文帝纪注以所著典论及诗赋饷 孙权) 又正字通今俗军
粮曰饷或读享或读向(又集韵正韵𡘋始两切音赏又集韵尸羊切音商义𡘋同)集韵亦作攘 …… (第 48a 页)
也前汉郊祀志作啜循吏传作醊(又广韵陟劣切集韵株劣切𡘋音辍义同)(玉篇与同)(字汇昨故)
(切音祚相谒食也)(集韵饥古作注详十二画)(集韵古倦切音卷玉篇馔也)饼(唐韵集韵)
(韵会必郢切正韵补永切𡘋音丙说文面餈也释名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扬子方言饼谓之饦或谓之餦或谓之馄文选束)
晰有饼赋(又水引饼齐书何戢传 太祖 好水引饼戢令妇女躬执事以进正字通即今之水面也)又正韵亦作饼世说新
(语何平叔美姿仪魏明帝疑其傅粉正 (第 53b 页)
景伯对曰先王未之有也吴人曰宋百牢我(是时/吴过)
(宋得/百牢)鲁不可以后宋且鲁牢晋大夫过十(晋大夫/范鞅也)
(在昭二/十一年) 吴王 百牢不亦可乎景伯曰晋范鞅贪而
弃礼以大国惧敝邑故敝邑十一牢之君若以礼
命于诸侯则有数矣(有常 (第 23b 页)
(宋得/百牢)鲁不可以后宋且鲁牢晋大夫过十(晋大夫/范鞅也)
(在昭二/十一年) 吴王 百牢不亦可乎景伯曰晋范鞅贪而
弃礼以大国惧敝邑故敝邑十一牢之君若以礼
命于诸侯则有数矣(有常 (第 23b 页)
疏曰周礼守祧职云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郑注云
庙谓 太祖 之庙及三昭三穆迁主所藏曰祧先公之
迁主藏于后稷之庙先王之迁主藏于文武之庙天
子有二祧以藏先王之迁 (第 57a 页)
庙谓 太祖 之庙及三昭三穆迁主所藏曰祧先公之
迁主藏于后稷之庙先王之迁主藏于文武之庙天
子有二祧以藏先王之迁 (第 57a 页)
通称夏江夏之名取此
武昌县为楚之鄂都汉属江夏郡 孙权 改置武昌县
汉阳府
府城东南百步有大别山江水径其南汉水自西北
来会之亦谓之鲁山乃汉水入江处与武 (第 106a 页)
武昌县为楚之鄂都汉属江夏郡 孙权 改置武昌县
汉阳府
府城东南百步有大别山江水径其南汉水自西北
来会之亦谓之鲁山乃汉水入江处与武 (第 106a 页)
(今江南常州府无锡县东三十里有泰伯城/地名梅李乡自阖闾以上二十一世俱都此)
铁瓮城边江水潺朱方当日旧江山楚师何道能深入
邀击应无匹马还(三十三/)
(昭四年楚灵王使屈申围朱方克之颜师古曰汉丹/徒县吴朱方也今为江南镇江府附郭 孙权 于此筑)
(城号/铁瓮)
历尽闽疆又浙东俗能坚忍号雄风范蠡深识能因地
尝胆君臣启霸功(三十四/) (第 30a 页)
铁瓮城边江水潺朱方当日旧江山楚师何道能深入
邀击应无匹马还(三十三/)
(昭四年楚灵王使屈申围朱方克之颜师古曰汉丹/徒县吴朱方也今为江南镇江府附郭 孙权 于此筑)
(城号/铁瓮)
历尽闽疆又浙东俗能坚忍号雄风范蠡深识能因地
尝胆君臣启霸功(三十四/) (第 30a 页)
汉末之乱无金石之乐魏武帝平荆州获汉雅乐郎杜夔时
邓静尹齐歌师尹胡能歌宗庙郊祀之曲舞师冯肃服养晓
知先代诸舞使夔揔之始设轩县钟磬复先代古乐可谓治
世之举矣当是时柴玉左延年之徒复以新声被宠更其声
韵惟夔好古存正焉迨文帝受襌改汉安世乐为正世嘉至
乐为迎灵昭容乐为昭业汉巴渝舞为昭武云翘舞为凤翔
宥命舞为灵应武德舞为武颂文始舞为大韶五行舞为大
武明帝太和初诏议庙乐改大予乐为太乐(太乐汉旧名也)太祖武
皇帝乐曰武始之舞高祖文皇帝乐曰咸熙之舞烈祖皇帝
乐曰章斌之舞凡此三舞天地宗庙荐享及朝飨用之揔名
大钧之乐也王肃等议设宫县之乐八佾之舞高皇 大帝太
祖 高祖文昭庙皆当兼用先代及武始大钧之舞以文始大
武武德武始大钧可以备四代之乐犹周存六代之乐也故
奏黄钟 …… (第 2a 页)
吴蜀乐舞之制后世无闻焉何承天尝谓吴朝无雅乐
案孙皓迎父丧明陵唯云倡伎昼夜不息则无金石登
歌可知矣或曰今之神弦孙氏以为宗庙登歌也而沈
约非之曰案陆机 孙权 诛而肆夏在庙云翘承机不容
空设韦昭当孙休之世上鼓吹铙歌十二曲表曰当付
乐官善歌者习之然则吴朝非无乐官 (第 3a 页)
邓静尹齐歌师尹胡能歌宗庙郊祀之曲舞师冯肃服养晓
知先代诸舞使夔揔之始设轩县钟磬复先代古乐可谓治
世之举矣当是时柴玉左延年之徒复以新声被宠更其声
韵惟夔好古存正焉迨文帝受襌改汉安世乐为正世嘉至
乐为迎灵昭容乐为昭业汉巴渝舞为昭武云翘舞为凤翔
宥命舞为灵应武德舞为武颂文始舞为大韶五行舞为大
武明帝太和初诏议庙乐改大予乐为太乐(太乐汉旧名也)太祖武
皇帝乐曰武始之舞高祖文皇帝乐曰咸熙之舞烈祖皇帝
乐曰章斌之舞凡此三舞天地宗庙荐享及朝飨用之揔名
大钧之乐也王肃等议设宫县之乐八佾之舞高皇 大帝太
祖 高祖文昭庙皆当兼用先代及武始大钧之舞以文始大
武武德武始大钧可以备四代之乐犹周存六代之乐也故
奏黄钟 …… (第 2a 页)
吴蜀乐舞之制后世无闻焉何承天尝谓吴朝无雅乐
案孙皓迎父丧明陵唯云倡伎昼夜不息则无金石登
歌可知矣或曰今之神弦孙氏以为宗庙登歌也而沈
约非之曰案陆机 孙权 诛而肆夏在庙云翘承机不容
空设韦昭当孙休之世上鼓吹铙歌十二曲表曰当付
乐官善歌者习之然则吴朝非无乐官 (第 3a 页)
唐教坊乐垂手罗回波乐兰陵王春莺啭半社渠借席
乌夜啼之属谓之软舞阿辽柘枝黄獐拂箖大渭州达
摩支之属谓之健舞故健舞曲有火祅阿辽柘枝剑器
胡旋胡胜软舞有梁州苏合香掘柘枝团乱旋甘州焉
双戟舞
吴凌统尝怨甘宁刃其父操宁常备统未尝相见 孙权
亦命统勿雠之尝于吕蒙舍会酒酣统乃以刃舞宁起
曰宁能双戟舞蒙曰宁虽能未若蒙止之也因操刃持
楯以身蔽之后 (第 4a 页)
乌夜啼之属谓之软舞阿辽柘枝黄獐拂箖大渭州达
摩支之属谓之健舞故健舞曲有火祅阿辽柘枝剑器
胡旋胡胜软舞有梁州苏合香掘柘枝团乱旋甘州焉
双戟舞
吴凌统尝怨甘宁刃其父操宁常备统未尝相见 孙权
亦命统勿雠之尝于吕蒙舍会酒酣统乃以刃舞宁起
曰宁能双戟舞蒙曰宁虽能未若蒙止之也因操刃持
楯以身蔽之后 (第 4a 页)
(庙/也)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传烈光也文
王锡之笺云惠爱也光文百辟卿士及天下诸侯者天
锡之以此祉福也又长爱之无有期竟子孙得传世安
而居之谓文王武王以纯德受命定天位无封靡于尔
邦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传封大也靡累
也崇立也戎 大皇 美也笺云崇厚也皇君也无大累于
汝国谓侯治国无罪恶也王其厚之增其爵土也念此
大功勤事不废谓卿大夫能守其 …… (第 15a 页)
封豕为大豕故封为大也靡谓侈靡奢)
(侈淫靡是罪累之事故靡为累也释诂云崇高也高是/立之义故以崇为立也戎 大皇 美皆释诂文传于此篇)
(不言卿士则此经所陈皆戒诸侯之事上己言文王赐/之此又言维王立之封立诸侯始至于武 …… (第 17a 页)
(曰天作诗者祀先王先公之乐歌也谓周公成王之/时祭祀先王先公诗人以今太平是先祖之力故因)
(此祭述其事而作歌焉祀先王先公谓四时之祭祠/礿尝烝但祀是总名未知在何时也时祭所及唯亲)
(庙与 太祖 于成王之世为时祭当自大王以下上及/后稷一人而已言先公者唯斥后稷耳于王既总称)
(先王故亦谓后稷为先 …… (第 18a 页)
(公王此亦时祭何故不可兼言公王也彼祭亦不尽/及先公而笺广解先公此何故不可广解先公也且)
(此诗若是祫祭作序者言祫于 太祖 则辞要理当何/须烦文言先王先公也以此知所言祀者正是时祭) (第 18b 页)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传烈光也文
王锡之笺云惠爱也光文百辟卿士及天下诸侯者天
锡之以此祉福也又长爱之无有期竟子孙得传世安
而居之谓文王武王以纯德受命定天位无封靡于尔
邦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传封大也靡累
也崇立也戎 大皇 美也笺云崇厚也皇君也无大累于
汝国谓侯治国无罪恶也王其厚之增其爵土也念此
大功勤事不废谓卿大夫能守其 …… (第 15a 页)
封豕为大豕故封为大也靡谓侈靡奢)
(侈淫靡是罪累之事故靡为累也释诂云崇高也高是/立之义故以崇为立也戎 大皇 美皆释诂文传于此篇)
(不言卿士则此经所陈皆戒诸侯之事上己言文王赐/之此又言维王立之封立诸侯始至于武 …… (第 17a 页)
(曰天作诗者祀先王先公之乐歌也谓周公成王之/时祭祀先王先公诗人以今太平是先祖之力故因)
(此祭述其事而作歌焉祀先王先公谓四时之祭祠/礿尝烝但祀是总名未知在何时也时祭所及唯亲)
(庙与 太祖 于成王之世为时祭当自大王以下上及/后稷一人而已言先公者唯斥后稷耳于王既总称)
(先王故亦谓后稷为先 …… (第 18a 页)
(公王此亦时祭何故不可兼言公王也彼祭亦不尽/及先公而笺广解先公此何故不可广解先公也且)
(此诗若是祫祭作序者言祫于 太祖 则辞要理当何/须烦文言先王先公也以此知所言祀者正是时祭) (第 18b 页)
分明说宗庙之祭惟郊一条谓郊祀以祖配天尔而
注皆指为祀天太传礼不王不禘一章言王者禘其
祖之所自出诸侯只及其 太祖大 夫惟有功始祫其
高祖所论宗庙之祭降杀远近尔于祀天乎何与而
注妄指为祀感生帝窃尝疑郑康成博洽大儒解 (第 38a 页)
注皆指为祀天太传礼不王不禘一章言王者禘其
祖之所自出诸侯只及其 太祖大 夫惟有功始祫其
高祖所论宗庙之祭降杀远近尔于祀天乎何与而
注妄指为祀感生帝窃尝疑郑康成博洽大儒解 (第 38a 页)
严特须监察故独多也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
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
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
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
有长一军则二府六史胥十人徒百人注军师旅卒两
伍皆众名也伍一比两一闾卒一旅旅一党师一州军
一乡家所出一人将帅长司马者其师吏也言军将皆
命卿则凡军帅不特置选于六官六乡之吏自卿以下
德任者使兼官焉郑司农云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
军小国一军春秋传曰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周为六
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诗大雅常武曰赫赫明明王
命卿士南仲 太祖大 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儆
既戒惠此南国文王曰周王于迈六师及之此周为六 (第 4b 页)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
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
皆中大夫五百人为旅旅帅皆下大夫百人为卒卒长
皆上士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五人为伍伍皆
有长一军则二府六史胥十人徒百人注军师旅卒两
伍皆众名也伍一比两一闾卒一旅旅一党师一州军
一乡家所出一人将帅长司马者其师吏也言军将皆
命卿则凡军帅不特置选于六官六乡之吏自卿以下
德任者使兼官焉郑司农云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
军小国一军春秋传曰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周为六
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诗大雅常武曰赫赫明明王
命卿士南仲 太祖大 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儆
既戒惠此南国文王曰周王于迈六师及之此周为六 (第 4b 页)
祫礼
士虞礼曰哀荐祫事(始虞谓之祫事者/主欲其祫先祖)丧服曰都邑之
士则知尊祢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诸侯及其太祖天
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始祖之所自/出谓祭天也)周礼大宗伯以肆
献祼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礿夏享
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肆献祼馈食在四/时之上则是祫也)
(禘也祫言肆献禘言馈食互相备也鲁礼三年丧毕而/祫于 太祖 明年春禘于群庙自尔以后率五年而再殷) …… (第 2b 页)
服小记曰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
配之大传曰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
祖配之郊祀天子诸侯及其 太祖大 夫士有大事以省
于其君于祫及其高祖学记曰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
也杂记孟献子曰正月日至可以有事于上帝七月 …… (第 5a 页)
庙中文王尸一穆尸共一武王庙中武王尸一昭尸共
一(逸礼称二尸者据文武之庙及 太祖 昭穆而言也/其实 (第 6a 页)
太祖 庙三尸也故云献昭尸如穆尸之礼)其
五齐自醴齐而下四齐而巳无泛齐酒亦三酒所陈设
之处所加之明水玄酒等一 …… (第 6a 页)
名礼
无差降杜预曰逸礼记祫于太庙之礼云毁庙之主升
合食而立二尸又按韩诗内传云禘取毁庙之主皆升
合食于 太祖 则禘小于祫也祫则备五齐三酒禘唯四齐 …… (第 6b 页)
合祭高庙为常后三年冬祫五年夏禘之时但就陈祭
毁庙主而巳谓之殷祭 太祖 东面惠文武元四帝为昭
景宣二帝为穆惠景昭三帝非殷祭时不祭也袁准曰
祫及坛墠禘及郊宗石室此所及远近之杀 …… (第 7b 页)
之又曾子问篇中何得不序(引文/在下)乖谬之甚也且春秋
宣八年公羊云大事祫也毁庙之主皆陈于 太祖(陈者/明素)
(皆藏于太祖庙今/但出而陈之也) 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升者/明自)
(为本庙而/来升也)礼记曾子问篇云祫祭于太庙祝迎四庙之主
( (第 12a 页)
得不序(引文/在下)乖谬之甚也且春秋
宣八年公羊云大事祫也毁庙之主皆陈于太祖(陈者/明素)
(皆藏于 太祖 庙今/但出而陈之也)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 (第 12a 页)
太祖(升者/明自)
(为本庙而/来升也) 礼记曾子问篇云祫祭于太庙祝迎四庙之主
(明毁庙之主皆素/在太庙故不迎也)又云非祫祭则七庙五庙无虚主( (第 12a 页)
士虞礼曰哀荐祫事(始虞谓之祫事者/主欲其祫先祖)丧服曰都邑之
士则知尊祢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诸侯及其太祖天
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始祖之所自/出谓祭天也)周礼大宗伯以肆
献祼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礿夏享
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肆献祼馈食在四/时之上则是祫也)
(禘也祫言肆献禘言馈食互相备也鲁礼三年丧毕而/祫于 太祖 明年春禘于群庙自尔以后率五年而再殷) …… (第 2b 页)
服小记曰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
配之大传曰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
祖配之郊祀天子诸侯及其 太祖大 夫士有大事以省
于其君于祫及其高祖学记曰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
也杂记孟献子曰正月日至可以有事于上帝七月 …… (第 5a 页)
庙中文王尸一穆尸共一武王庙中武王尸一昭尸共
一(逸礼称二尸者据文武之庙及 太祖 昭穆而言也/其实 (第 6a 页)
太祖 庙三尸也故云献昭尸如穆尸之礼)其
五齐自醴齐而下四齐而巳无泛齐酒亦三酒所陈设
之处所加之明水玄酒等一 …… (第 6a 页)
名礼
无差降杜预曰逸礼记祫于太庙之礼云毁庙之主升
合食而立二尸又按韩诗内传云禘取毁庙之主皆升
合食于 太祖 则禘小于祫也祫则备五齐三酒禘唯四齐 …… (第 6b 页)
合祭高庙为常后三年冬祫五年夏禘之时但就陈祭
毁庙主而巳谓之殷祭 太祖 东面惠文武元四帝为昭
景宣二帝为穆惠景昭三帝非殷祭时不祭也袁准曰
祫及坛墠禘及郊宗石室此所及远近之杀 …… (第 7b 页)
之又曾子问篇中何得不序(引文/在下)乖谬之甚也且春秋
宣八年公羊云大事祫也毁庙之主皆陈于 太祖(陈者/明素)
(皆藏于太祖庙今/但出而陈之也) 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太祖(升者/明自)
(为本庙而/来升也)礼记曾子问篇云祫祭于太庙祝迎四庙之主
( (第 12a 页)
得不序(引文/在下)乖谬之甚也且春秋
宣八年公羊云大事祫也毁庙之主皆陈于太祖(陈者/明素)
(皆藏于 太祖 庙今/但出而陈之也)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 (第 12a 页)
太祖(升者/明自)
(为本庙而/来升也) 礼记曾子问篇云祫祭于太庙祝迎四庙之主
(明毁庙之主皆素/在太庙故不迎也)又云非祫祭则七庙五庙无虚主( (第 12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