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別史類
目錄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類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藝術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饶侃字仲恭临川人以儒士荐授翰林院博士兼潭王
纪善王薨上怜其老命归为宜黄县教谕侃有才望
文章典雅尝典河南四川文衡士服其公号率斋学
士 陶凯 序其集(同上)
孙伯坚临川人洪武中历武库员外郎廷臣荐为四川
参政持政宽平不事苛察吏民德之官至鸿 (第 29a 页)
纪善王薨上怜其老命归为宜黄县教谕侃有才望
文章典雅尝典河南四川文衡士服其公号率斋学
士 陶凯 序其集(同上)
孙伯坚临川人洪武中历武库员外郎廷臣荐为四川
参政持政宽平不事苛察吏民德之官至鸿 (第 29a 页)
乡贤有祠其权舆于古先生殁而祭于社与今天下学
庙先圣祠先贤有自来矣信永丰县学由唐相柳浑祠
祀唐校书郎王贞白以下诸贤历年滋久学官视为故
常听讹承舛往往以已见傅会其间殊失尊贤之初意
至正乙酉里士舒彬游京师谒太史危素获睹宋史全
文及宋礼部侍郎邓光荐所撰填海录诸书知诸贤德
业著在史册班班可考因录成编以归并得危太史所
书乡贤祠三字援教谕鄱阳操琬得釐正神位合祀于
祠岁壬辰东平宋侯来宰是邑始新其扁命教谕天台 陶凯 各立小传附于县志事未遂陶以公委去侯于是
命儒士周师会摄学以相厥成周君承侯命恐弗胜任
乃与学宾序上饶郑 (第 88a 页)
庙先圣祠先贤有自来矣信永丰县学由唐相柳浑祠
祀唐校书郎王贞白以下诸贤历年滋久学官视为故
常听讹承舛往往以已见傅会其间殊失尊贤之初意
至正乙酉里士舒彬游京师谒太史危素获睹宋史全
文及宋礼部侍郎邓光荐所撰填海录诸书知诸贤德
业著在史册班班可考因录成编以归并得危太史所
书乡贤祠三字援教谕鄱阳操琬得釐正神位合祀于
祠岁壬辰东平宋侯来宰是邑始新其扁命教谕天台 陶凯 各立小传附于县志事未遂陶以公委去侯于是
命儒士周师会摄学以相厥成周君承侯命恐弗胜任
乃与学宾序上饶郑 (第 88a 页)
国朝典汇曰洪武五年以儒士杨训文为起居注
谕之曰起居之职非专事纪录而已要在输忠纳
诲致主于无过之地而后为尽职也寻 礼部尚书
陶凯 言汉唐宋皆有会要纪载时政以资稽考今
起居注记言记事及奏事簿籍记载时政可以法
当时训后世者宜依 (第 38a 页)
谕之曰起居之职非专事纪录而已要在输忠纳
诲致主于无过之地而后为尽职也寻 礼部尚书
陶凯 言汉唐宋皆有会要纪载时政以资稽考今
起居注记言记事及奏事簿籍记载时政可以法
当时训后世者宜依 (第 38a 页)
帛报功制帛并礼神制帛之异名详见于各门
三年十二月建奉先殿
帝以岁时致享则于太庙至于晨昏谒见节序告奠
古必有其所下礼部考论以闻 尚书陶凯 言古者宗
庙之制前殿后寝尔雅曰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
厢有室曰寝庙是栖神之处故在前寝是藏衣冠之 (第 51a 页)
三年十二月建奉先殿
帝以岁时致享则于太庙至于晨昏谒见节序告奠
古必有其所下礼部考论以闻 尚书陶凯 言古者宗
庙之制前殿后寝尔雅曰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
厢有室曰寝庙是栖神之处故在前寝是藏衣冠之 (第 51a 页)
元末有冷谦者知音善鼓瑟以黄冠隐吴山召为协
律郎令协乐章声谱俾乐生习之
经济录曰高皇帝病音乐之未复古也诏尚书詹
同 陶凯 与协律郎冷谦定雅乐而学士宋濂为乐
章 …… (第 4a 页)
燎奏豫和之曲
四月定册封亲王乐节
七月定朔望升殿百官朝参礼用堂下乐
凡朔望并岁首半月太常寺奏祭祀升殿俱用堂下
乐凡每日常朝乐工二十人于午门外御道两旁侍
立
八月 礼部尚书陶凯 请进膳用乐不许
凯等言古者人君进膳日举乐今拟上御谨身殿早
膳教坊司官奏乐御东西耳房及两庑进膳则免 …… (第 13b 页)
大明集礼而乐未有全书
是年定皇帝加元服仪用堂下乐
定教坊司冠服
定中宫女乐冠服
四年正月享太庙命中书省给乐生钱人二千四百舞
生半之
二月诏太常司凡祭配享之位不用祝文不别奏乐
六月吏部尚书詹同 礼部尚书陶凯 进宴享九奏乐章
其曲一曰本太初二曰仰大明三曰民初生四曰品
物亨五曰御六龙六曰泰阶平七曰君德成八曰 …… (第 19b 页)
祇饰为队舞谐戏殿廷殊非所以导中和崇治体也
今所制乐章颇协音律有和平广大之意自今一切
流俗諠譊淫亵之乐悉屏去之
明史 陶凯 传曰帝尝厌前代乐章多谀词或未雅
驯命凯与詹同更撰甚称旨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云是时拟朝会 …… (第 20a 页)
(臣/)等谨按乐志云宴享之曲后凡再更四年所定
曰本太初云云詹同 陶凯 所制十五年所定曰炎
精开运云云不言何人所撰王圻续通考谓此亦
四年 (第 29b 页)
陶凯 所进误也
命礼部制大成乐器颁天下儒学
敕曰天下学校通祀先师孔子而乐器未备无以昭
其声容感乎神明实 (第 29b 页)
律郎令协乐章声谱俾乐生习之
经济录曰高皇帝病音乐之未复古也诏尚书詹
同 陶凯 与协律郎冷谦定雅乐而学士宋濂为乐
章 …… (第 4a 页)
燎奏豫和之曲
四月定册封亲王乐节
七月定朔望升殿百官朝参礼用堂下乐
凡朔望并岁首半月太常寺奏祭祀升殿俱用堂下
乐凡每日常朝乐工二十人于午门外御道两旁侍
立
八月 礼部尚书陶凯 请进膳用乐不许
凯等言古者人君进膳日举乐今拟上御谨身殿早
膳教坊司官奏乐御东西耳房及两庑进膳则免 …… (第 13b 页)
大明集礼而乐未有全书
是年定皇帝加元服仪用堂下乐
定教坊司冠服
定中宫女乐冠服
四年正月享太庙命中书省给乐生钱人二千四百舞
生半之
二月诏太常司凡祭配享之位不用祝文不别奏乐
六月吏部尚书詹同 礼部尚书陶凯 进宴享九奏乐章
其曲一曰本太初二曰仰大明三曰民初生四曰品
物亨五曰御六龙六曰泰阶平七曰君德成八曰 …… (第 19b 页)
祇饰为队舞谐戏殿廷殊非所以导中和崇治体也
今所制乐章颇协音律有和平广大之意自今一切
流俗諠譊淫亵之乐悉屏去之
明史 陶凯 传曰帝尝厌前代乐章多谀词或未雅
驯命凯与詹同更撰甚称旨
(臣/)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云是时拟朝会 …… (第 20a 页)
(臣/)等谨按乐志云宴享之曲后凡再更四年所定
曰本太初云云詹同 陶凯 所制十五年所定曰炎
精开运云云不言何人所撰王圻续通考谓此亦
四年 (第 29b 页)
陶凯 所进误也
命礼部制大成乐器颁天下儒学
敕曰天下学校通祀先师孔子而乐器未备无以昭
其声容感乎神明实 (第 29b 页)
教坊为二实郑声乱雅之始惜古乐残缺未易顿议
亦宜访求知乐之士徐加订定
(臣/)等谨按明兴太祖锐志雅乐是时儒臣冷谦 陶
凯 詹同宋濂乐韶凤辈皆知音律而掌故阔略欲
还古音其道无由文皇帝问黄钟之律臣工无能
应者英景宪孝之 (第 39a 页)
亦宜访求知乐之士徐加订定
(臣/)等谨按明兴太祖锐志雅乐是时儒臣冷谦 陶
凯 詹同宋濂乐韶凤辈皆知音律而掌故阔略欲
还古音其道无由文皇帝问黄钟之律臣工无能
应者英景宪孝之 (第 39a 页)
有尚字伯强号迂斋东平人官至昭文馆大学士
苏天爵刘文靖公遗事一卷
天爵字伯修真定人官至浙江行省参知政事 陶凯 辜君政续书二卷
凯字中元江都人中至正乡试榜官永丰教谕
(臣/)等谨案凯官教谕时适永丰今辜中受代 (第 11a 页)
苏天爵刘文靖公遗事一卷
天爵字伯修真定人官至浙江行省参知政事 陶凯 辜君政续书二卷
凯字中元江都人中至正乡试榜官永丰教谕
(臣/)等谨案凯官教谕时适永丰今辜中受代 (第 11a 页)
李善长监修前起居注宋濂漳州府通判王祎(字子/充义)
(乌/人)为总裁徵山林隐逸之士汪克宽(字德一/祁门人)胡翰(字/仲)
(伸金/华人) 陶凯(字仲立/临海人) 曾鲁(字得之/新淦人)高启(字季迪/长洲人)赵汸(字/子)
(常休/宁人)等十六人为纂修(帝谕善长 (第 6b 页)
(乌/人)为总裁徵山林隐逸之士汪克宽(字德一/祁门人)胡翰(字/仲)
(伸金/华人) 陶凯(字仲立/临海人) 曾鲁(字得之/新淦人)高启(字季迪/长洲人)赵汸(字/子)
(常休/宁人)等十六人为纂修(帝谕善长 (第 6b 页)
偕十人分行十道旁求山林隐逸之堪备顾问者时
刘基疏请加礼大臣忤上意同因取戴记及贾谊疏
以进上为默喻升翰林学士承旨兼吏部尚书与 礼部
尚书陶凯 作宴享九奏乐章曰本太和曰仰大明曰
民物生曰品物亨曰御六龙曰泰阶平曰君德成曰 (第 3b 页)
刘基疏请加礼大臣忤上意同因取戴记及贾谊疏
以进上为默喻升翰林学士承旨兼吏部尚书与 礼部
尚书陶凯 作宴享九奏乐章曰本太和曰仰大明曰
民物生曰品物亨曰御六龙曰泰阶平曰君德成曰 (第 3b 页)
事亲征虑太子监国别设宫僚或生嫌
隙乃以朝臣兼宫职李善长兼太子太师徐达兼太子
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三年 礼部尚书陶凯 请选人
专任东宫官罢兼领庶于辅导有所责成帝谕以江充
之事可为明鉴立法兼领非无谓也由是东宫师傅止
为兼 (第 6a 页)
隙乃以朝臣兼宫职李善长兼太子太师徐达兼太子
少傅常遇春兼太子少保三年 礼部尚书陶凯 请选人
专任东宫官罢兼领庶于辅导有所责成帝谕以江充
之事可为明鉴立法兼领非无谓也由是东宫师傅止
为兼 (第 6a 页)
张 扶(平阴人/) 陈 湛(济宁州人/)
宋 愉(济宁州人/) 张日蕃(莱阳人/)
萧 润(福山人/) 李 镕(滋阳人/)
陶凯 士(威海卫人/) 姚 班(馆陶人/)
李廷栋(长山人/) 李本樟(武定州人/癸丑进士) (第 117a 页)
宋 愉(济宁州人/) 张日蕃(莱阳人/)
萧 润(福山人/) 李 镕(滋阳人/)
陶凯 士(威海卫人/) 姚 班(馆陶人/)
李廷栋(长山人/) 李本樟(武定州人/癸丑进士) (第 117a 页)
教太子诸王之训
吴元年十月上遣世子标次子樉往临濠谒陵墓因谕
之曰世称商高宗周成王为贤君者汝知之乎高宗旧
劳于外知民疾苦成王早闻无逸之训知稼穑之艰难
故其在位不敢暇逸能修勤俭之政为啇周令主汝诸
子生于富贵未涉艰难人情习于宴安必生骄惰况汝
他日皆有国家不可不戒今使汝等于旁近郡县游览
山川经历田野因道途之险易以知鞍马之勤劳观小
民之生业以知衣食之艰难察民情之好恶以知风俗
之美恶即祖宗陵墓之所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
事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之不易也于是命中书择官
辅导以行
洪武三年十二月 礼部尚书陶凯 请选人专任东宫官属
罢兼领之职庶于辅导有所责成上曰古者不备其官 …… (第 9a 页)
厚风俗之训
洪武四年六月上退朝御东阁从容与群臣论及礼乐
之事谓廷臣曰世之治乱本乎人情故忠信兴则俗
竞淳朴佻巧作则习尚诈伪京师天下之统会万民之
瞻仰四方所取则者也而积习之弊卒以奢侈相高浮
藻相诱情日肆而俗日偷非所以致理也 礼部尚书陶
凯 对曰仲尼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今欲整齐风俗
使佻巧不得作必以政刑先之然后教化可行上曰教
化必本诸礼义政 (第 10a 页)
吴元年十月上遣世子标次子樉往临濠谒陵墓因谕
之曰世称商高宗周成王为贤君者汝知之乎高宗旧
劳于外知民疾苦成王早闻无逸之训知稼穑之艰难
故其在位不敢暇逸能修勤俭之政为啇周令主汝诸
子生于富贵未涉艰难人情习于宴安必生骄惰况汝
他日皆有国家不可不戒今使汝等于旁近郡县游览
山川经历田野因道途之险易以知鞍马之勤劳观小
民之生业以知衣食之艰难察民情之好恶以知风俗
之美恶即祖宗陵墓之所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
事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之不易也于是命中书择官
辅导以行
洪武三年十二月 礼部尚书陶凯 请选人专任东宫官属
罢兼领之职庶于辅导有所责成上曰古者不备其官 …… (第 9a 页)
厚风俗之训
洪武四年六月上退朝御东阁从容与群臣论及礼乐
之事谓廷臣曰世之治乱本乎人情故忠信兴则俗
竞淳朴佻巧作则习尚诈伪京师天下之统会万民之
瞻仰四方所取则者也而积习之弊卒以奢侈相高浮
藻相诱情日肆而俗日偷非所以致理也 礼部尚书陶
凯 对曰仲尼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今欲整齐风俗
使佻巧不得作必以政刑先之然后教化可行上曰教
化必本诸礼义政 (第 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