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地理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法制類
詔令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傳記類
史評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生杖
人到此更不与他妄通消息然则又上堂作么祗因
旭日临青嶂喜对山河炤眼新卓杖下座。


丙戌腊月少宰 陈百史
宫詹方坦庵司成谭梁
生侍御李少文陈旻昭沈得一司马蔡二白农
部顾遂初宪副易起也水部万遇庵董孔昭别
驾刘 (第 0612b 页)
始知血性丈夫。能于百苦交煎中悲愤而出且得
与大司成胡公。激扬此本分大事。何奇特如之衲素
神交者。莫过 陈百史
想必尝相倡酬。此如幻解脱法
门也。当此之际。有如是机缘。得非佛祖不传之慧命。
大有以振兴乎。虽然。也 …… (第 0750a 页)
明文集及颜氏迪吉录。载之以恣
探讨。其于心法圣学治政经济。无有不讲。行将大有
得于此也。

** 答 陈百史
少宰书

衲前年在灵谷时。偶溧阳一禅人。持高明火宅狭门
六问。索衲下语时。衲大笑曰。答在陈公问中矣。 …… (第 0752b 页)
安敢不
尽情剖露果然放舍身命。自然不犯锋芒。桑林之舞。
四顾委土矣。若伤大軱亦可惜许。

** 又答 百史

读书先当辨人。真是其人。不可以形迹拘也。藏身方
外。本为求人。虽借著作寄意。鉴谅者亦多。至可与立
(第 0752c 页)
,馀党悉平。丙辰,京师地震有声。癸亥,太庙成。

  秋七月丁丑,初设六部汉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以 陈名夏
、谢启光、李若琳、刘馀祐、党崇雅、金之俊为六部尚书,徐起元为左都御史。

  八月癸巳朔,金声桓、王
辰,次孙河。癸巳,还宫。丙申,免英山五年至七年荒逋赋。庚子,复博洛、尼堪亲王爵。甲辰,御史张煊以奏劾 尚书陈名夏
论死。

  六月丙午朔,幸南苑。官军破陕西贼何柴山等于雒南。丁巳,阿喇善击山东盈河山贼,平之。壬戌 ……。」戊子,大学士陈泰、李率泰以罪免。以雅秦为内国史院大学士,杜尔德为议政大臣。乙未,幸南苑。己亥,以 陈名夏
为内弘文院大学士。

  八月丙午朔,上还宫。丁未,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来朝。己酉,副将许武光请 ……实汗、台吉吴巴什,达赖喇嘛俱来贡。

  九年春正月癸酉朔,上幸南苑。辛巳,以陈泰为礼部尚书。壬午, 大学士陈名夏
以罪免。雪张煊冤,命礼部议恤。京师地震。乙酉,以陈维新为广西巡抚。壬寅,皇第一子牛钮薨。

  二月 ……臣其直言无隐。当者必旌,戆者不罪。」癸酉,免庄浪、红城堡、洮州卫灾赋。丁丑,改洪承畴为弘文院大学士, 陈名夏
为秘书院大学士。庚辰,以贝勒吞齐为定远大将军,统征湖南军,授以方略。丙戌,以多罗额驸内铎为议政大臣。 ……巳,更定多罗贝勒以下岁俸。丙申,幸内苑,阅通鉴。上问汉高祖、文帝、光武及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孰优。 陈名夏
对曰:「唐太宗似过之。」上曰:「不然,明太祖立法可垂永久,历代之君皆不及也。」

  二月庚子,封蒿 ……免湖广襄阳、黄州、常德、岳州、永州、荆州、德安及辰、常、襄三卫,山东济南、东昌十年灾赋。辛丑,宁完我 劾陈名
夏罪,鞫实,伏诛。乙巳,以王永吉为左都御史。戊申,皇第三子玄烨生,是为圣祖。以蒋赫德为国史院大学士。
格注考。故事,计参外,台、省例有拾遗。是岁计群吏,止据抚、按所揭为黜陟。台、省拟循故事,内大臣不喜。 大学士陈名夏
力主之,给事中魏象枢亦以为请。得旨,纠拾官照大计处分挟私妄纠者论。自后台、省意存瞻顾,纠拾者鲜。已,
岱撰。读史亭诗集十六卷,文集二十二卷。彭而述撰。山围堂集二十三卷。郑宗圭撰。石云居士集十五卷,诗七卷 。陈名
夏撰。栖云阁诗十六卷。高珩撰。青箱堂文集三十三卷,诗集三十三卷。王崇简撰。东村集十卷。李呈祥撰。东谷
以为无罪,得免。三月,调内国史院大学士,命班位禄秩从满洲大学士例。寻授议政大臣。

十一年三月,疏劾 大学士陈名夏
结党怀奸,胪举 名夏
涂抹票拟稿簿,删改谕旨,庇护同党,纵子掖臣为害乡里,凡七事;复言:「从古奸臣贼子,党不成则计不行。何 ……贵,臣宁死不为也。皇上不以臣衰老,列诸满大臣;圣寿召入深宫,亲赐御酒。臣非土木,敢不尽​​心力图报。 名夏
奸乱日甚,党局日成。人鉴张煊而莫敢言,臣不惮舍残躯以报圣主。」 名夏
坐是谴死。八月,加太子太保。十三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十五年九月,以老乞休,温谕命致仕。康熙元年
为六等,魏琯等二十二人差用,陈昌言等二人内升,张煊等十一人外转,王世功等十七人外调,降黜有差。煊疏劾 吏部尚书陈名夏,
因及承畴尝与 名夏
及尚书陈之遴集火神庙,屏左右密议逃叛;承畴又尝私送其母归里。疏入,上方狩塞外,巽亲王满达海居守,集诸王大臣会鞫。承畴言:「火神庙集议,即议甄别诸御史定等差,非有他也。」并以送母未请旨引罪。 名夏
亦列辨,因坐煊诬奏,论死。未几,上雪煊冤,黜名夏。因谕:「承畴火神庙集议,事虽可疑,难以悬拟;送母归
,超授弘文院大学士。言官请禁江、浙签富户运白粮并织造报充机户,部议已有例禁,宫复请严饬督抚察究。 大学士陈名夏
得罪,十一年,给事中王士祯、御史王秉乾劾宫为 名夏
党,宫引罪乞罢,上命省改。初,平西王吴三桂专镇,渐跋扈。宫与 名夏
及大学士冯铨、成克巩荐御史郝浴,命巡按四川。至是,浴露章劾三桂,三桂疏辨,上为罢浴,宫与铨、克巩皆坐 ……未当,下王大臣诘问,永吉厉声争辨。事闻上,谕曰:「永吉破格超擢,当竭力为国,乃因诘问,辄至忿怒,岂欲 效陈名
夏故态耶?」左授仓场侍郎。十二年,仍授国史院大学士。寻加太子太保,领吏部尚书。

十四年夏,旱,疏请
中,虚实未辨。就一方一事,可推之他省。 」上命确察以闻。时方考察京官,甄别翰林,开心疏论大学士冯铨、 陈名夏
等,各植门户,开朋党之渐,上命开心据实覆奏,未能实指其人,得旨申饬。旋授原官。

十一年,疏陈时政, ……「屏斥畋游」语,谕曰:「讲武习兵,乃祖宗立国大法,何谓畋游?开心常谈浅见,沽名塞责,殊负委任。」寻以 名夏
获罪,责言官不先事举发,降补太仆寺卿。

十二年,迁户部侍郎。疏言:「畿甸流民载道,有司恐误留逃人, ……,寝其议。复巡视长芦盐政,劾运使赵秉枢贪酷骫法,削籍逮治。

九年,督学江南,寻掌京畿道事。十一年, 大学士陈名夏
得罪,义因劾请告侍郎孙承泽党附 名夏,
下部,令承泽休致。吏部尚书刘正宗荐降调员外郎董国祥,拟授文选司郎中,义面诘正宗专擅,即具疏劾之,正宗 ……、李允岩等巡方失职。时大学士洪承畴掌都察院,甄别诸御史,议道昌降调,士骥等均夺官,并列煊外转。煊疏劾 吏部尚书陈名夏,
以故明修撰,谄事睿亲王,骤陟尚书,父为县民所杀,赐银归葬。 名夏
夤缘夺情,恤典空悬。因举紊乱铨序,把持计典,列十罪、二不法,并及 名夏
与洪承畴、陈之遴于火神庙屏左右密议,承畴送母回籍未先奏,亦非法。疏下王大臣勘奏。时上方出猎,巽亲王满达海等召 名夏
、承畴与煊质, 名夏
事俱实,承畴言火神庙集议,即为甄别诸御史,送母回籍未先奏,当引罪。上还京,复命王大臣廷鞫,吏部尚书谭泰袒 名夏,
奏名夏事在赦前;煊奏不多实,且先为御史不言,今当外转,挟私诬蔑,罪当死,因坐绞。九年正月,谭泰得罪,上复发煊疏,命王大臣覆谳, 名夏
坐夺官。语详 名夏
传。遂下诏雪煊冤,赠太常寺卿,赐祭葬。以赠官官其子基远,官至礼部侍郎。

论曰:国初言事侃侃,以开心
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三十二

刚林祁充格冯铨孙之獬李若琳 陈名夏
陈之遴刘正宗张缙彦

刚林
刚林,瓜尔佳氏,字公茂,满洲正黄旗人,世居苏完。初来归,隶正蓝旗,属郡王 ……乃隐忍居官,七年以来,无所建白:令致仕。李若琳憸险专擅,与铨朋比为奸,夺官,永不叙用。」铨既罢,代以 陈名夏,
坐事夺官;代以陈之遴,亦不久罢。上复召铨还,谕曰:「国家用人,使功不如使过。铨素有才学,博洽谙练,朕 ……辨,下兵部议,夺之獬官。四年,土寇复攻淄川,之獬佐城守,城破,死之,诸孙从死者七人,下吏部议恤。侍郎 陈名夏
、金之俊议复之獬官,予恤;马光辉及启心郎宁古里议之獬已削籍,不当予恤。两议上,命用光辉议。

李若琳 ……宣王,下礼部议,定称大成至圣先师。再迁礼部侍郎。五年,进尚书。六年,加太子太保。既罢归,未几卒。 陈名夏
陈名夏,
字百史,江南溧阳人。明崇祯进士,官修撰,兼户、兵二科都给事中。降李自成。福王时,入从贼案。顺治二年, ……三年,居父丧,命夺情任事,请终制,赐白金五百,暂假归葬,仍给俸赡其孥在京者。五年,初设六部汉尚书,授 名夏
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八年,授弘文院大学士,进少保,兼太子太保。 名夏
任吏部时,满尚书谭泰阿睿亲王,擅权, 名夏
附之乱政。睿亲王薨,是夏,御史张煊劾 名夏
结党行私,铨选不公,下王大臣会鞫,谭泰袒 名夏,
坐煊诬奏,论死。语详煊传。是时御史盛复选亦以劾 名夏
坐黜。迨秋,谭泰以罪诛,九年春,复命王大臣按煊所劾 名夏
罪状, 名夏
辨甚力。及屡见诘难,词穷,泣诉投诚有功,冀贷死。上曰:「此展转矫诈之小人也,罪实难逭!但朕已有旨, ……,仍给俸,发正黄旗,与閒散官随朝,谕令自新。

十年,复授秘书院大学士。吏部尚书员缺,侍郎孙承泽请以 名夏
兼摄,上责承泽以侍郎举大学士,非体。翌日,命名夏署吏部尚书。上时幸内院,恒谕诸臣:「满、汉一体,毋互结党与。」 名夏
或强辞以对,上戒之曰:「尔勿怙过,自贻伊戚。」诸大臣议总兵任珍罪,皆以珍擅杀,其孥怨望,宜傅重比。 名夏
与陈之遴、金之俊等异议,坐欺矇,论死,复宽之,但镌秩俸,任事如故。

十一年,大学士宁完我劾之,略言: 「名夏
屡蒙赦宥,尚复包藏祸心。尝谓臣曰:'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其情叵测。 名夏
子掖臣,居乡暴恶,士民怨恨。移居江宁,佔入官园宅,关通纳贿, 名夏
明知故纵。 名夏
署吏部尚书,破格擢其私交赵延先,给事中郭一鹗疏及之, 名夏
欲加罪,以刘正宗不平而止。浙江道员史儒纲为 名夏
姻家,坐事夺官逮问, 名夏
必欲为之复官。给事中魏象枢与 名夏
姻家,有连坐事,应左迁,仅票俸。护党市恩,于此可见。臣等职掌票拟,一字轻重,关系公私;立簿注姓,以防推诿。 名夏
私自涂抹一百十四字。上命诰诫科道官结党, 名夏
擅加抹改,其欺罔类是。请敕大臣鞫实,法断施行。」疏下廷臣会鞫, 名夏
辨诸款皆虚,惟「留发复衣冠」,实有其语。完我与正宗共證 名夏
诸罪状皆实,谳成,论斩,上命改绞。掖臣逮治,杖戍。

陈之遴
陈之遴,字彦升,浙江海宁人。明崇祯进士,自编修迁中允。顺治二年,来降,授秘书院侍读学士。五年,迁礼部侍郎。六年,加右都御史。八年,擢礼部尚书。御史张煊劾 大学士陈名夏,
语涉之遴,鞫不实,免议,加太子太保,九年,授弘文院大学士。

时捕治京师巨猾李应试,王大臣会鞫,之遴 ……害,是以不言。」王大臣等以闻,上以诘之遴,疏引罪。上以之遴既悔过,宥之。调户部尚书。议总兵任珍罪,与 名夏
及金之俊持异议,坐罪,宽贷如 名夏。
十二年,奏请依律定满臣有罪籍没家产、降革世职之例,下所司议行。复授弘文院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学士刚林、祁充格皆坐诛,罪不及谭泰。时图赖已卒,索尼方罪废,谭泰毁图赖墓室,泄旧忿。五月,御史张煊劾 大学士陈名夏
等,下王大臣会鞫。谭泰袒 名夏,
谳上,命未下,谭泰前奏,言煊劾皆虚,且所举诸事皆在赦前,煊以外转嫌,诬 名夏
等死罪,当反坐,煊遂见法。

谭泰愈纵恣,岳尔多其妻弟也,袭一等精奇尼哈番,为夺其族人法喀应袭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合并为三等侯;佟图赖其女弟之夫也,时金砺驻防杭州,妄称员缺,以佟图赖拟补。上自谭泰袒 陈名夏
构张煊,心厌恶之。是岁八月,下诏责其专横,命执付狱,集廷臣议罪。鳌拜复讦谭泰阿附睿亲王及营私擅政诸状
左给事刘楗以纠拾被谴,宜予昭雪,上为复楗官。

总兵任珍失职怨望,​​并擅杀其家人,下九卿科道议罪, 大学士陈名夏
等二十八人,别为一议,象枢与焉。上责其徇党负恩,下部议,罪应流,宽之,命留任。十一年,大学士宁完我劾 名夏,
辞连象枢,谓象枢与 名夏
姻家牛射斗有连,象枢纠劾有误,吏部议降级, 名夏
改票罚俸,命逮问。象枢自陈素不识射斗,得免议。寻以 名夏
父子济恶,言官不先事论劾,各科都给事中皆镌秩,象枢降补詹事府主簿,稍迁光禄寺丞。十六年,以母老乞终养
辑宋遗民录以见志,有石庄集。

附 徐士溥

士溥,字巨源。父良彦,进士。忤崔、魏削籍,戍清浪。溧阳 陈名夏
闻士溥善古文,手书招之,拒不纳。有榆溪集。

附 欧阳斌元

斌元,字宪万。尝为南司马吕大器草奏劾马
十事,又陈开矿之害,时封疆大吏多假护藩,名弃封守移善地致列城崩溃。甘来极论其弊遘疾,请告。会帝命编修 陈名夏
掌户科,甘来喜得代。不数日,贼薄都城。时泰来已官礼部员外郎,甘来属归事母,而己誓必死。明日,城陷,正
者,兵闻贼而逃,民见贼而喜,恐不特无饷之患,宜急轻赋税,收人心。帝颔之。甘来遘疾,连请告。会帝命编修 陈名夏
掌户科,甘来喜得代。不数日,贼薄都城。时泰来已官礼部员外郎,甘来属归事母,而己誓必死。明日,城陷,有
何党人祸作,挈家避地兰溪,贫益甚,兰溪令闻之,致百金馈贮,壁间欲返之,三年尘封,未尝一发视也。溧阳相 陈名夏,
专书招致并,不启函对其使焚之,乙未还家田园,半割或请直曰:身既隐矣焉,用直为足迹不履,城市者三十馀年
尔俨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崇祯十六年廷试进士。
按《明纪全载》:十六年三月廷试。赐杨廷鉴、宋之绳、 陈名夏
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皇清
国初,定殿试之制。

大清会典,顺治初,定殿试时务策一道 恩荣宴顺
治间
民见贼而喜,恐非无饷之患,而无民之患。宜急轻赋税,收人心。」帝颔之。

甘来遘疾,连请告。会帝命编修 陈名夏
掌户科,甘来喜得代。不数日,贼薄都城。时泰来官礼部员外郎矣,甘来属兄归事母,而自誓必死。明日,城陷,
知县黄国琦、施凤仪,兵部郎中张正声,内阁中书舍人顾大成及姜荃林等十人也。

得旨:「周钟等不当缓决, 陈名夏
等未蔽厥辜,侯恂、宋学显、吴刚思、方以智、潘同春等拟罪未合。新榜进士尽污伪命,不当复玷班联。」令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