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樂類
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雜史類
編年類
史鈔類
藝術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禪宗部類
經集部類
,惧而止。母与子俱获全。
  当湖钱士馨字拙,志不随俗,喜读汉以前书,下笔雄奇自负,世多笑之。惟与 曹鉴躬
、俞右吉为诗文密契。既而选贡,游京师。亲遭国变,据所见勒成一书,名甲申纪事,携之南还。出都,饮故人酒 (第 7 页)
  陈纯德,湖广零陵人,庚辰进士。提督顺天学政。二月出巡保定,三月初八日撤考,还京。城陷,被执。死于严刑。
  黄熙能,福建蒲田人,被拷掠。
   曹溶,
浙江平湖人,丁丑进士。任御史曾革职。甲申三月,浙直总督张国维题授浙直监军御史。未行被获。重掠,悉索寓 (第 63 页)
  是日,有传太子入吴帅军,约入关令官民尽为先帝服丧,大兵入城,惟冠素者不杀。由是士民各制素冠,原任 御史曹溶
约诸臣共议城守以待。
  五月初一日,立先帝位于都城隍庙,缙绅皆缟素哭之。权设五城御史,搜贼守门甚力 (第 132 页)
魂始定。
  是月中旬,长安市上仍复冠盖如故矣。贤明侧席,车乘翘翘;搜求遗逸,振拔沈沦,随允提学御史 曹溶
之请,羁旅寒微皆得邀恩食禄。熊史部与公推毂及予,予谢不敏;徙倚都下,凡两阅月。同乡刘玉为衔新命,牧 (第 11 页)
   其说祖「三朝要典」,附时趋也。  闯贼李自成兵至承天。
  御史周昌晋补纠漏案杨汝成、宋之绳、 曹溶
等。命法司并覈。
    汝成以左都李沾至戚,故免议;纠汝成,意在沾也。 (第 213 页)
  戊辰,上祭大社、大稷。先一日,清霁;至期,大风雨,五色炬尽灭,诸阉幕黄布、劈纸障之。拜讫而退;还宫,仍清霁。 御史曹溶
导驾;明日,欲奏灾异,阁臣沮之。
  谪户科右给事中熊汝霖。汝霖前劾巡抚,语侵周延儒;上怒,贬于外。 (第 282 页)
三日及于真定,逐之出关而止。李自成过关,方整队西行。初六癸巳,北京为哭临先帝之始,五城御史监肃诸仪。 曹溶
等五人,因摄政王有照旧之言,俨然即真。朱朝铄者,宗室之子,书示称顺治元年。奉旨,若先更易者,从贼如熊 (第 470 页)
  吴邦臣,浙江绍兴山阴人。崇祯庚辰进士,官山西道御史。

    郑楚勋

  郑楚勋,福建兴化莆田人。天启甲子举人,官云南道御史。
    曹 溶

   曹溶
字秋岳,浙江嘉兴人。崇祯丁丑进士,官御史。予闻公留心著述,欲访之。
    吴孳昌

  吴孳昌,河 (第 566 页)
  黄晋良字处安,侯官人.崇祯时邑诸生;又字处庵,自称井上老人.所居在郡城石井巷;屋在井边,有树石之胜,故自额其斋为井上草堂.入清,毁车束马,匿迹韬光,

独肆力于诗文.同时名流,如 曹秋岳
、纪伯紫,皆为知己(退庵金石书画跋)(第 395 页)
使王舜年、参议道俞之炎。十五年,再典会试。十七年,诏举博学鸿儒;公与大学士杜公立德、冯公溥合疏荐副使 曹溶
、布政使法若真、参议道施闰章、中书曹禾、陈玉、知县米汉雯、进士沈珩、叶舒崇。及召试,三相国皆为阅卷 (第 125 页)
不可于二氏之学;虽其有托而逃者,犹不少宽焉。晚年益好聚书,所抄自鄞之天一阁范氏、歙之丛桂堂郑氏、禾中 倦圃曹氏,
最后则吴中传是楼徐氏。然常戒学者:『当以书明心,无玩物丧志也』!
  子百家,字主一;能世其学。又从 (第 207 页)
探囊得银半两赠之,五反不受;固以请曰:『此非盗蹠物也』。始纳之;买米为炊,共食而别。叔子属周布衣员、 曹侍郎溶
纠同志为之继粟,且谋其身后事;吴门徐昭法闻之曰:『李先生不食人食,听其以饿死可也』。已而先生果坚拒。 (第 310 页)
    苏松巡抚周元泰疏「川竭可虞等事」.『刘家河系合郡利害,急宜开浚』。又疏:『杨汝成、宋之绳、杨枝起,翁元益、 曹溶
、米节既受伪官,岂容倖漏;乞敕法司提问』。
    给事中戴英疏:『陈洪范奉使无功、正使左懋第身陷异 (第 140 页)
  据此,该臣看得海寇托命风涛,而其腹心必((缺十四字))攘外之先((缺十六字))受伪((中缺))启心郎臣对哈纳、启心郎臣李天浴、江南司理事官臣安朱护、郎中臣刘允灿、员外郎臣吕慎多、主事臣刘缉尧,都察院左都御史臣龚鼎孳、参政臣佟国胤、左副都御史臣 曹溶
、左佥都御史臣白如梅、大理寺卿臣吴库礼、卿臣孙建宗、少卿臣程正揆。
  ((贴黄):)太子太保弘文院 …… (第 328 页)
俱依谋叛未行为从律各杖一百,解部流徙。未获孙承宗等严缉另结。又该都察院左都御史臣龚鼎孳、左副都御史臣 曹溶
看得:彭应龙谋叛情真,虽服冥诛,仍依叛律籍没缘坐不枉。臧白廷、韩春山依叛谋未行为从律杖一百,流徙。刘 (第 328 页)
    吏部侍郎张惟机二夹,一头复;仆夺贼刀自刎死。
    词臣林增志、杨昌祚、卫胤文,俱以削发为贼所怒,夹最重。
    科道陈纯德、 曹溶
、行人谢于宣,俱受刑。
    杨元锡,字康侯,晋江人,十四岁登甲戌进士;人共羡之为仙佛再世。亦遭此 (第 63 页)
    刘孔昭等诸勋,人人皆有得色。议先上监国玺绶而后劝进,乃即范金铸「监国之宝」。

    北京原任 御史曹溶,
自为西城巡视。传诸臣为先帝发丧,设位于都城隍庙。从贼诸臣亦预,如梁兆阳、孙承泽、高尔俨等咸在。伪直指 …… (第 140 页)
    北京诸臣沈惟炳、王鳌永、金之俊等投职名于大清,摄政王通中国语曰:『汝曹勿畏,我不杀一人;令各官照旧供职』。鳌永、之俊俱有条陈十馀款。授之俊军司马将军印,从视城池;之俊遂宿朝房,催各司属官复任。沈惟炳仍为吏部侍郎, 曹溶
、吴邦臣、熊世懿、张懋爵、朱某(一作宗室朱朗鑅)为五城御史,骆养性仍拜执金吾:俱秃而加冠。
     …… (第 150 页)
    时得功兵至天长,高、刘整师应敌。又值栖凤、文昌兵至,众心汹汹;赖万公解之。

  周奎降于大清。
    北京诸臣赴帝王庙哭临。  曹溶
自为巡城御史,复得「照旧」之令,俨然即奏宗室朱朗鑅以帝王庙在北城,是其地方。出示称「奉旨」、称「顺治 (第 156 页)
    升陆康稷文选司郎中、葛含馨考功司郎中、武清稽勋司主事。

    苏松巡按周元泰疏言:『杨汝成、宋之绳、杨枝起、翁元益、 曹溶
、朱积既受伪官,岂容倖漏?乞敕法司提问』! (第 499 页)
  十年二月,授文华殿大学士。十一年五月,疏言:『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二麦皆登,秋禾并茂;民间谷价,每斗不过值银三、四分。当此丰稔之时,宜广为积贮,以备荒年。至陕西近边处所,更宜多积,以实军储。又见连年河决未塞,所需夫役

及柳枝甚众;请及此丰登,将沿河州、县宽免租税,责令种柳,庶人无弃力而不时之需亦豫』。部议:下各督、抚议行之。是年,荐起原任光禄寺丞魏象枢、兵部主事成性;俱得旨以科道起用。十二年,充会试正考官;又充重修「太宗文皇帝实录」总裁官。十七年,诏举博学鸿儒,溥同大学士李霨、杜立德合荐原任布政使法若真、副使道 曹溶
、参议道施闰章、进士沈珩、叶舒崇、中书曹禾、陈玉、知县米汉雯,并得旨召试;施闰章授侍讲,沈珩、曹禾 (第 518 页)
  十七年四月,同大学士巴哈纳等校定律例。十八年,圣祖仁皇帝御极,复设内三院,霨改弘文院大学士。三年,充会试正考官。六年,充纂修「世祖实录」总裁官。九年,仍以内三院为内阁,霨改保和殿大学士。十一年,「世祖实录」告成,赐银币、鞍马,加太子太傅。十三年,诏举素有清操、堪膺繁剧者;霨荐休致布政使王舜年、降调参议道俞之炎、副贡生杨始亨。十五年,充会试正考官。十七年,诏举博学鸿儒;霨与大学士杜立德、冯溥合荐副使 曹溶
、布政使法若真、参议道施闰章、中书曹禾、陈玉、知县米汉雯、进士沈珩、叶舒崇。二十一年,充「三朝圣训 …… (第 592 页)
  己未二月,召监修「明史」。时服未禫除,而监修例命勋臣、阁臣,公独以学士充;识者知将大用矣。九月,赴阙自陈,且辞新命;不允。疏请购遗书、徵遗献,举故明给事中李清、主事黄宗羲及副使 曹溶
、主事汪懋麟、布衣黄虞稷、诸生姜宸英、万言等,部议不许;上特从公言,召之。清、宗羲、溶以老不至,各上 (第 613 页)
  福王之立,贵阳当国,政以贿成,遣人从公索赂不得,乃令浙之直指任大成疏纠公,欲入之六等爰书,以事无所据而止。公曰:『吾求谅于先帝已耳』!卧家不出。踰年而江上师起,以荐召为仪部主事,寻复归。又二年而及难。呜呼!公当可以无死之际,亦岂不欲徘徊事变以为后图,其所惧者,再辱其身以辱国,故决计求死以免。王炎午之惓惓,其可不谓之志士也哉!
  公之死也,有子文胤亦囚蛟关马枥,六十馀日不相闻。有女文玉,已孀居,倾家为父。而前御史禾人 曹溶
方在杭,为助殓事。同里万泰以其丧归。及文胤得脱,而公柩至矣。家人出公狱中所依毳,其毛寸寸落,血痕狼藉 (第 1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