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職官類
史評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雜家類
儒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大臣皆及涟。

  涟自以小臣预顾命感激,誓以死报。九月乙亥朔,昧爽,帝崩。廷臣趋入,诸大臣周嘉谟、 张问达
、李汝华等虑皇长子无嫡母、生母,势孤孑甚,欲共托之李选侍。涟曰:“天子宁可托妇人?且选侍昨于先帝召对 ……令执梃作冤状。乃由东华门入,直至慈庆宫门。按律当斩,加等立决。”稿定未上。山东司主治京师事,署印侍郎 张问达
以属之。而士相、永嘉与廷元皆浙人,士相又廷元姻也,疯癫具狱,之寀心疑其非。

  是月十一日,之寀值 ……,死了我们救汝。’畀我枣木棍,导我由后宰门直至宫门上,击门者堕地。老公多,遂被执。”之寀备揭其语,因 问达
以闻。且言差不癫不狂,有心有胆。乞缚凶犯于文华殿前朝审,或敕九卿科道三法司会问。疏入未下,大理丞王士 ……无张差;刘成之后,岂乏刘成?臣见陛下之孤立于上矣。
  又言:

  郎中胡士相等,主疯癫者也。堂官 张问达,
调停疯癫者也。寺臣王士昌疏忠而心佞,评无只字,讼多溢词。堂官 张问达
语转而意圆,先允疯癫,后宽奸宄。劳永嘉、岳骏声等同恶相济。张差招有“三十六头儿”,则胡士相阁笔;招有
死。

路振飞,字见白,曲周人。天启五年进士。除泾阳知县。大吏陷魏忠贤,将建祠泾阳,振飞执不从。邑人 张问达
忤奄,坐追赃十万。振飞故迁延,奄败事解。流贼入境,击却之。崇祯四年,征授御史。疏劾周延儒卑污奸险,党
中、顾大章等六人,至牵入熊廷弼案中,掠治死于狱。又杀廷弼,而杖其姻御史吴裕中至死。又削逐尚书李宗延、 张问达,
侍郎公鼐等五十馀人,朝署一空。而特召元诗教、刘述祖等为御史,私人悉不次超擢。于是忠贤之党遍要津矣。 ……。御史门克新诬吴人顾同寅、孙文豸诔熊廷弼,坐妖言律斩。又逮侍郎王之寀,毙于狱。凡忠贤所宿恨,若韩爌、 张问达
、何士晋、程注等,虽已去,必削籍,重或充军,死必追赃破其家。或忠贤偶忘之,其党必追论前事,激忠贤怒。
论京察三变,力诋李三才、王图、孙丕扬、曹于汴、汤兆京、王宗贤、顾宪成、胡忻、王元翰、王淑抃、赵南星、 张问达
、王允成、涂一榛、王象春等十五人,而荐乔应甲、徐兆魁等十三人。于是三才等生者除名,死者追夺。已,极论 ……维华益锐意攻东林,劾罢御史刘璞、南京御史涂世业、黄公辅、万言扬。追论三案,痛诋刘一燝、韩爌、孙慎行、 张问达
、周嘉谟、王之寀、杨涟、左光斗,而誉范济世、王志道、汪庆百、刘廷元、徐景濂、郭如楚、张捷、唐嗣美、岳
  陆梦龙,字君启,号景邺;浙江会稽人。母冯氏,梦篝灯化为龙,因以命名。万历庚戌进士,授刑部主事。淮抚李三才以盗用皇木,反戍七商;梦龙改商戍,戍其奴。三才强辩;出两疏折之,为天下传诵。梃击事起,少司寇 张问达
造司问处法;梦龙曰:『斩张差、毙寺人,法正矣』。少司寇竟以此结案。
  川贵总督以梦龙才,请监黔师; (第 179 页)
  乙丑,释褐。魏珰用事,势焰薰灼,凡在仕路,无不委蛇;诏修「梃击」、「红丸」、「移宫」三大案,掌院施凤来题史官七人,煌与其列。「要典」成,大干物议。思宗丁丑,煌在经筵,礼科给事中韩源疏劾礼部侍郎吴士元,词连煌;有旨曰:『纂修诸臣,各有本末』。煌上疏辩曰:『纂修一事,臣之本末,鉴在圣明;臣冤久白,臣复何言!顾臣名节所关,有不能已于言者:臣以新进,控辞不获;稽延数月,乃始供事。纂修之始,不过因 吏部尚书张问达
汇刻成书,稍加裁节。迨总裁正副互相笔削、陆续进呈,先经奉旨删润,后又有「更加详慎」之旨;屡呈屡发、愈 (第 355 页)
  比王幸建宁、驻延平,命与定远侯邓文昌留守福京。大清兵入景宁关,势不支;文

昌死之。樱乃挈家避海外,依郑成功于中左所。越五年,其地被兵;叹曰:『吾之不即死者,死有待也。今而已矣』!遂自缢。
  路振飞字见白,曲周人。天启乙丑进士,除泾阳知县。大吏谄魏忠贤,将建祠泾阳,执不从。邑人 张问达
忤奄,坐追赃十万,故为迁延;奄败,乃解。流寇入境,击却之。
  崇祯初,徵授御史。疏劾首辅周延儒『卑 (第 442 页)
  路振飞字见白,曲周人。天启乙丑(一六二五)进士,除泾阳知县。大吏谄魏忠贤,将建祠泾阳;执不从。邑 人张问
达忤奄坐追赃十万,故迁延之;奄败,事乃解。流贼入境,击却之。
  崇祯初,徵授御史。疏劾首辅周延儒『 (第 306 页)
  杨涟论内官崔文升用药之误,言帝疾法宜清补,文升反投以相反相伐之剂云云。此八月二十四日疏。九月三日,御史郑宗周请下文升法司严鞫,言往岁张差之变,祸几不

测,张差之后因有文升,致先帝一旦崩逝,当寸斩之。结事惠世扬奏崔文升轻用剥伐之药,伤损先帝。科臣台臣论之,辅臣方从哲,又何心而代拟出脱。南京太常寺少卿曹珍疏,请究医药奸党阴谋,谓当与先年梃击青宫,同一奸谋云。南台御史傅宗皋论崔文升用药之误。御史马逢皋、南御史李希孔交章劾文升用药之故,宜正典刑。刑部主事王之寀奏请复先帝之仇,论李选侍、郑贵妃、崔文升、李可灼共一线索。礼部尚书孙慎行参方从哲、李可灼进药之罪。 吏部尚书张问达
会同户部尚书汪应蛟等公奏曰:李可灼非医官也,一旦以红丸轻进,而龙驭上升,罪胜诛乎?崔文升身历提督,当 (第 14 页)
化中、顾大章等六人至,牵入熊廷弼案中掠治,死于狱;又杀廷弼而杖其姻御史吴裕中至死。又削逐尚书李宗延、 张问达
、侍郎公鼐等五十馀人,朝署一空;而特召亓诗教、刘述祖等为御史,私人悉不次超擢。于是忠贤之党,遍要津矣 …… (第 210 页)
。御史门克新诬吴人顾同寅、孙文豸诔熊廷弼,坐妖言律,斩;又逮侍郎王之寀,毙于狱。凡忠贤所宿恨若韩爌、 张问达
、何士晋、程注等虽已去,必削籍;重或充军,死必追赃破其家。或忠贤偶忘之,其党必追论前事,激忠贤怒。当 (第 211 页)
    路振飞

  路振飞,字见白;曲周人。天启五年进士,除泾阳知县。大吏谄魏忠贤,将建祠泾阳;振飞执不从。邑人 张问达
忤奄,坐追赃十万;振飞故迁延,奄败事解。流贼入境,击却之。 (第 488 页)
有人与仁为二之嫌。孟子曰。仁者人也。即夫子所谓仁远乎哉之意也。
子贡之达。是通达事理之达。非夫子答子 张问达
之达。而闻一知二。所以为达。
闵子善为我辞之言。言于使者之言也。使者之往告季氏之言。包在于善辞二字之 (第 415H 页)
兴则时不后。侈不作则财不匮。专不任则事不坏。上六路。安身取誉之具也。下六路。安身取誉之反也。语云。子 张问达。
子曰。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又问从政。子曰。尊五美。屏四恶。 (第 295L 页)
而愈行。此又重可恨也。世有仁人君子不恝然于斯者。于吾拔本塞源之论。当不以为过也。
 万历三十年壬寅。 礼科给事中张问达
奏言妖士李贽立言乖僻。所撰藏书。惑世诬民。谓大道不分男女。作观音问一书。引士人妻女若狂。渎乱伦常。 (第 96L 页)
 右 神宗皇帝遗诏。万历四十八年七月壬辰。大渐。召文渊阁大学士方从哲,吏部尚书周嘉谟,兵部尚书黄嘉善,户部尚书李汝华,礼部侍郎孙如游,刑部尚书黄克缵,左都御史 张问达,
英国公张 (第 21H 页)
。为汝服行之资则美矣。不然则安用此空言为哉。在达起而对曰诚恐不堪。不敢不勉。余曰善。如尔之对也。昔子 张问达。
孔子曰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而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 (第 504H 页)
所相传诵者。而参以平日窥测之一二。列之幽墟。呜呼。是尚可以徵公而兴后人于方来欤。其铭曰。
昔夫子答子 张问达
之言曰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实其言。玆若人之云乎。夫惟朴而不华。克己 (第 647H 页)
名。然则孔子之言非耶。必有其说愿闻之。曰恶。是何言也。孟子曰不以辞害意。夫孔子之言。岂谓是也。昔者子 张问达
于孔子曰在家必闻。在邦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又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可知也。是岂以名哉。亦实而已 (第 175L 页)
二十七日丁未晴。留玉河。见冯应京所纂经世实用编。载礼部尚书冯琦正学疏。有曰顷者皇上纳 给事中张问达
之言。正李贽惑世诬民之罪。尽焚其所著书。其于崇正辟邪甚盛举也云。 (第 266H 页)
张问达
为人。不可知其详。而公论不泯。睿见有定。下有斥者。上必从焉。岂不快哉。永乐间有朱季友者。著书毁宋儒。 …… (第 266H 页)
排。或不加摈斥而尊其所尊。彼多此少。日消月剥。遂至李贽之类。扬臂其间。撰出悖理之书。欲聋𥌒一世。微 问达
声言斥之。几何不胥而为仙为佛也。皇上此举。其善继太宗矣。窃见市买多程朱遗书。出于近日儒家表章。岂非妖 (第 266H 页)
书见焚。而士趍得正而然耶。
二十八日戊申晴。留玉河。闻郑尚书又上辞本。考缙绅便览。 张问达
方为刑部左侍郎掌都察院事矣。朝。上使传语。余往见则曰。此间得数件书。有诬毁 先王语。奈何。余见之。( (第 26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