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列傳類
金石類
別集類
渊然有经籍之光。所作诗,温和典雅,近白居易。工篆、隶。同时如大学士曾国籓、李鸿章,尚书彭玉麟、徐树铭 、潘祖
荫,咸倾心纳交。日本文士有来执业门下者。

樾湛深经学,律己尤严,笃天性,尚廉直,布衣蔬食,海内翕然
集,都数十卷。同治十三年,卒。

附 王颂蔚

王颂蔚,字芾卿,长洲人。光绪五年进士,选庶吉士。吴县 潘祖荫
、常熟翁同龢皆称颂蔚才。散馆,改官户部,补军机章京。暇辄从事著述。尝于方略馆故纸堆中见殿板初印明史残 ……卒。

李慈铭

李慈铭,字爱伯,会稽人。诸生,入赀为户部郎中。至都,即以诗文名于时。大学士周祖培、 尚书潘祖荫
引为上客。光绪六年,成进士,归本班,改御史。时朝政日非,慈铭遇事建言,请临雍,请整顿台纲。大臣则纠孙
人。父承光,卒官山西,贫不能归,寓京师,喜读戚继光论兵书暨名臣奏议。光绪十一年,举顺天乡试,时父执吴 潘祖荫
、济宁孙毓汶皆贵,济不求通。迨毓汶罢政,始一谒之。大挑二等,得教谕,改内阁中书,十馀年不迁。举经济特
柏专敬未随镇海来津,果否留闽,希示知。寄来橙柑,谢谢。前允分寄旧书,曾公祠书楼已成,宝帙何时颁到,附 潘伯寅
、范友琦两函,希入。熊胆另存,再交轮船寄上。 (第 160 页)
  六年正月,兵部侍郎衔曾国藩上宗棠接济军饷功;命以兵部郎中用,赏花翎。
  八年,骆秉章奏保宗棠运筹得力;赏四品卿衔。湖北巡抚胡林翼两疏荐之。
  十年三月,少詹事 潘祖荫
奏:『楚南一军立功本省,援应江西、湖北、广西、贵州,所向克捷;由骆秉章调度有方,实由宗棠运筹决胜,久 (第 109 页)
  四年三月,两太后谕责王信任亲戚、内廷召对时有不检,罢议政王及一切职任.寻以惇亲王奕、醇郡王奕及通政使王拯、御史孙翼谋、内阁学士殷兆麟、左副都御史 潘祖荫
、内阁侍读学士王维珍、给事中广诚等奏请任用,广诚语尤切;两太后命仍在内廷行走,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第 250 页)
  六年,曾国藩克武昌,奏陈宗棠济师、济饷功,诏以兵部郎中用;俄加四品卿衔.会秉章劾罢总兵樊燮,燮搆于总督官文,为蜚语上闻;召宗棠对薄武昌.秉章疏争之,不得.林翼、国藩皆言宗棠无罪,且荐其才可大用;詹事 潘祖荫
亦诵言总督惑于浮辞故,得不逮.俄而朝旨下,命以四品京堂从国藩治军.初,国藩创立湘军,诸军遵其营制,独 (第 802 页)
  光绪元年,署刑部右侍郎.明年四月,上典学毓庆宫,命授读;再辞,不允.旋迁户部,充经筵讲官,晋都察院左都御史;迁刑部尚书,调工部.六年,廷臣争俄约,久不决;懿旨派惇亲王、醇亲王及同龢与 潘祖荫
每日在南书房看摺件、电报,拟片进呈,取进止.至俄约改定,始止.八年,命充军机大臣.十年,法、越事起, (第 853 页)
  六年(丙辰),三十三岁(是年,在京)
    与严丈同寓辰沅会馆。
    应会试,荐而不售;同考官为 潘学士祖荫(吴县人,□□探花)

    五月六日,妻孙氏、女文招、子文元、婢孙氏来京,伴送者为妻兄汉京(万宏)。二十五日,迁居宝 (第 9 页)
、同年成竹坪(林)光禄──盖新得总署堂官者。十五日,访郭子新(锡铭)助教。出城,复访朱敏生(□□) 潘伯寅(祖荫)
少宰;憩芝岑处。次日,访闽人林锡三(天龄)太史同年。又次日,军机二班领班朱修伯(学勤)光禄召饮,始获 (第 60 页)
成竹坪(林)光禄──盖新得总署堂官者。十五日,访郭子新(锡铭)助教。出城,复访朱敏生(□□)、潘伯寅 (祖荫)
少宰;憩芝岑处。次日,访闽人林锡三(天龄)太史同年。又次日,军机二班领班朱修伯(学勤)光禄召饮,始获 …… (第 60 页)
    六月初八日,展轮。初十日,泊烟台。十二日,进大沽口。次日,泊伍家嘴。成「柬刘融斋中允」七律拟古诗五首、 潘伯寅
七律二首。十四日,抵津。杨见山(岘)同年来见,备道曾相盼望甚殷;其时奉命来津查办津案,遂即往谒,并晤 (第 63 页)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咸丰二年,粤匪窜湖南,犯长沙;先后佐巡抚张亮基、骆秉章戎幕,荐保同知、直隶州知州。五年,御史宗稷辰奏称:『宗棠通权达变,疆吏倚重之迹甚微而功甚伟。若使独当一面,必不下于胡林翼诸人』。诏湖南巡抚送部引见。六年,侍郎曾国藩叙宗棠济饷功,请以郎中分兵部行走,并赏戴花翎;允之。八年,骆秉章疏保宗棠运筹得力,加四品卿衔。湖北巡抚胡林翼亦两疏荐之;十年三月,少詹事 潘祖荫
复疏荐宗棠,谓「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疏下曾国藩;寻复奏:『宗棠刚明耐苦,晓畅兵 (第 391 页)
不能去怀。公之不至期颐,亦由此也。性喜金石、字画,所收藏皆精绝。其居耦园也,南皮相国亦适寓;吴一时如 潘文勤公
及李眉生廉访、顾子山、吴平齐两观察,皆时相过从。偶得一古器、一旧刻书籍,摩娑玩弄,以为笑乐。始在京师 (第 134 页)
  

序[许宗衡]
咸丰九年岁次己未正月七日。孔绣山阁读。集同人于衍圣公邸之韩斋。时朝鲜知中枢府事李君藕船。以贺正旦来京师。遂同止而觞焉。君凡十至京师。与孔君为旧交。而叶君润臣,冯君鲁川, 潘君伯寅。
亦先后各以文宴相酬接。余与李君竹朋,吴君稼轩,王君少鹤,张君良哉。则与君初相见也。坐间君以诗索序。孔 (第 248H 页)
 勿斋和侍郎(色本)
使星临青邱。始识韩荆州。长程弄吟鞭。招招并马头。大苏诗于首。口诵如水流。
   郑盦潘
(第 274H 页)
(祖荫)
文恭回科日。君亦赴鹿鸣。几生修得到。人间无此荣。一部正学编。诒谋佐太平。
   (第 274H 页)
  

冯鲁川比部
忽忽年华叹逝波。前尘记得古松歌。(往在辛丑阳月。杨墨林画松。寿余初度。时君作长句题之。)更看大笔凌云健。(君别来诗境大进)历数良朋宿草多。(闻韩季卿,张石洲,杨墨林,庆伯苍诸友皆已作故。)旅食应愁居不易。离筵莫惜饮无何。此身晚计休相问。好向墙东隐薜萝。
   潘郑盦
阁学
霭霭停云写一篇。摩挲瓦砚劈花笺。(尝以汉瓦砚薛涛笺见寄。)揆余初度生同月。(令诞在十月六日。而 (第 284L 页)
   与鲍内阁(康)(辛酉)
   与张尚书(祥河)(辛酉)
   与王少鹤(拯)(辛酉)
   与 潘主事(祖荫)
(辛酉)
   答丹城柳校理(宜贞)(丁巳)
   与莱伯书(丁巳)
   与莱伯书
   与莱   与鲍内阁(康)(辛酉)
   与张尚书(祥河)(辛酉)
   与王少鹤(拯)(辛酉)
   与潘主事 (祖荫)
(辛酉)
   答丹城柳校理(宜贞)(丁巳)
   与莱伯书(丁巳)
   与莱伯书
   与莱 ……   与洪翰林昌燕书
   与孔绣山宪彝书
   与张主事茂辰书
   与张主事茂辰书
   与张主事茂辰书
   与 潘少卿祖荫

   与 潘少卿祖荫

   与鲍内翰康书
   与汪荃荪元庆书
   与严缁生辰书
   与许慕鲁宗衡书
   与蕫云
失考證。幸即添入弟字。或改书以门人。切希切希。仍赐回音以慰远悰。不宣式。(竹梳十个,竹扇五摺。)
潘主事(祖荫)
(辛酉)
今春回轸。遇别使付修候函。未达而还。心甚惄怅。伏问辰下。尊体珍卫。拱溯不浅。锡愚。获戾神 (第 361L 页)
。幸即添入弟字。或改书以门人。切希切希。仍赐回音以慰远悰。不宣式。(竹梳十个,竹扇五摺。)
与潘主事 (祖荫)
(辛酉)
今春回轸。遇别使付修候函。未达而还。心甚惄怅。伏问辰下。尊体珍卫。拱溯不浅。锡愚。获戾神 (第 361L 页)
可感。第缘寓馆多扰。未及仰副。尚此惄如。归当出琴泉亭图。覃精研思。构成一篇。付呈年使之便。不宣。
潘少卿祖荫

夜谢体珍。海左陋儒。获接清光。方自为荣。足下先以尊世大集见遗。未知何所取于弟而然哉。寔深感佩。不 (第 570L 页)
知为喻。谨将土物数事。奉表微忱。不宣。
潘少卿祖荫

临行。拜承惠问。兼荷嘉贶。意甚盛也。未能更续良晤。因成缺别。怅恨何既。春和体卫郑重。弟。行役幸免 (第 57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