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類
傳記類
法制類
正史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類書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洞玄部
见先人之仰慕吾子。世之知先人深者又无如吾子。余岂忍终辞。遂为之铭曰。
儒贤华胄。继述家风。醇悫之质。 克绥 天衷。晚升司马。薄试割鸡。遗子诗礼。终老岩栖。勒之牲系。垂示永世。
老隐李处士墓碣铭
老隐处士讳道行 (第 466L 页)
儒贤华胄。继述家风。醇悫之质。 克绥 天衷。晚升司马。薄试割鸡。遗子诗礼。终老岩栖。勒之牲系。垂示永世。
老隐李处士墓碣铭
老隐处士讳道行 (第 466L 页)
熙政堂日讲。]
[十月初五日。 熙政堂药房入 诊。日讲。同为入 侍。]
[二十五日。 克绥 斋日讲。]
[十一月二十五日。 同文轩(即 克绥 斋。)日讲。]
[癸丑正月二十一日。 同文轩日讲。]
[十月初五日。 熙政堂日讲。]
[三十日。 熙政堂日讲。]
[十二月十二日。 克绥 斋药房入 侍。]
[甲寅正月二十五日 克绥 斋日讲。]
[五月初十日。 熙政堂日讲。]
梧墅集册十一
家乘
五代祖考沃川府君墓碣追
[十月初五日。 熙政堂药房入 诊。日讲。同为入 侍。]
[二十五日。 克绥 斋日讲。]
[十一月二十五日。 同文轩(即 克绥 斋。)日讲。]
[癸丑正月二十一日。 同文轩日讲。]
[十月初五日。 熙政堂日讲。]
[三十日。 熙政堂日讲。]
[十二月十二日。 克绥 斋药房入 侍。]
[甲寅正月二十五日 克绥 斋日讲。]
[五月初十日。 熙政堂日讲。]
梧墅集册十一
家乘
五代祖考沃川府君墓碣追
忱诚浅薄。而若其一言可以感 圣者则有之。惟今之庆。则皇天 祖宗之所笃棐也。薄海林葱之所胥忭也。书曰。 克绥
受玆命。又曰。以丕从厥志。答天之眷。顺民之情。即所以迓续而永保也。伏愿 圣上。将臣等之言。入告申恳。 (第 362L 页)
变底习性。君师之道。其为教则一也。书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绥恒性。 克绥
厥猷。惟后。大学曰。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君人之责。在于代天理民。而躬率之效。至于过化存神。于此章 …… (第 400L 页)
。若真知实践。则岂但为圣徒而已乎。 上曰。距之甚切矣。臣曰。以杨墨。比戎狄则可知也。
[二十五日。 克绥 斋日讲。]
二十五日。 (第 414L 页)
克绥 斋日讲。(以原任大臣入侍。 日讲官金学性。承旨李承辅。玉堂李启善。假注书尹致圣。史官金完植,李容殷。 …… (第 414L 页)
于自 上谛听。大有益焉。从今使讲官。皆如是为规。恐好矣。 上曰。唯。
[十一月二十五日。 同文轩(即 克绥 斋。)日讲。]
十一月二十五日。 同文轩(即 (第 415H 页)
克绥 斋。)日讲。(日讲官南秉哲。承旨沈敦永。玉堂李钟愚。假注书朴兰寿。史官金完植,徐相至。)讲孟子第六卷 …… (第 415H 页)
矣。村民之于州邑。见困于吏胥辈。而州邑之民。入于京师。亦如村民之见困于吏胥者矣。
[十二月十二日。 克绥 斋药房入 侍。]
十二月十二日。 (第 418L 页)
克绥 斋药房入 侍。(以都提调入侍。 提调金鼎集。副提调赵秉夔。检校待教李容殷。假注书李锡宙。记事官李承游 …… (第 418L 页)
有妨于沈潜玩绎之工。此后值大章。则分大文付自止。似好矣。 上曰。如是果好矣。
[甲寅正月二十五日。 克绥 斋日讲。]
甲寅正月二十五日。 (第 419H 页)
克绥 斋日讲。(以原任大臣入侍。 知经筵金鍏。承旨李礼翼。玉堂李建春。假注书李亨会。史官朴道彬,李承游。) (第 419H 页)
。若真知实践。则岂但为圣徒而已乎。 上曰。距之甚切矣。臣曰。以杨墨。比戎狄则可知也。
[二十五日。 克绥 斋日讲。]
二十五日。 (第 414L 页)
克绥 斋日讲。(以原任大臣入侍。 日讲官金学性。承旨李承辅。玉堂李启善。假注书尹致圣。史官金完植,李容殷。 …… (第 414L 页)
于自 上谛听。大有益焉。从今使讲官。皆如是为规。恐好矣。 上曰。唯。
[十一月二十五日。 同文轩(即 克绥 斋。)日讲。]
十一月二十五日。 同文轩(即 (第 415H 页)
克绥 斋。)日讲。(日讲官南秉哲。承旨沈敦永。玉堂李钟愚。假注书朴兰寿。史官金完植,徐相至。)讲孟子第六卷 …… (第 415H 页)
矣。村民之于州邑。见困于吏胥辈。而州邑之民。入于京师。亦如村民之见困于吏胥者矣。
[十二月十二日。 克绥 斋药房入 侍。]
十二月十二日。 (第 418L 页)
克绥 斋药房入 侍。(以都提调入侍。 提调金鼎集。副提调赵秉夔。检校待教李容殷。假注书李锡宙。记事官李承游 …… (第 418L 页)
有妨于沈潜玩绎之工。此后值大章。则分大文付自止。似好矣。 上曰。如是果好矣。
[甲寅正月二十五日。 克绥 斋日讲。]
甲寅正月二十五日。 (第 419H 页)
克绥 斋日讲。(以原任大臣入侍。 知经筵金鍏。承旨李礼翼。玉堂李建春。假注书李亨会。史官朴道彬,李承游。) (第 419H 页)
恒老按谦是天地之本心。圣人之盛德。后之学者。于此见其有无穷之化不足之意焉。则亦可得以消磨作聪明自圣人之恶矣。岂不可幸也欤。然若
执其自道之辞。以證其失而改焉。则岂非重自失也欤。朱子挺亚圣之姿。尽致曲之诚。为万世准则。而其犹隔一膜之叹。即自谦之辞也。若执其辞以求所隔之膜而透过焉。则是何异于證文王之望道而未之见之语。而切切然求文王所未见者而从之。證孔子卒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之语。而切切然求孔子之小过而改之也欤。岂非重为自夫而适所以滋不笃信之病也欤。凡致疑于朱子者。由自家之见解未及也。而反疑朱子之定论。诚可闷也已。
困知记曰。所谓理一分殊四字。约而无所不通者。请以从古以来凡言性者明之。若有恒性。理之一也。 克绥 厥猷则分之殊者。隐然寓乎其间。成之者性。理之一也。仁者智者百姓也性相近也者。分之殊也。天命之谓性。理 (第 173H 页)
执其自道之辞。以證其失而改焉。则岂非重自失也欤。朱子挺亚圣之姿。尽致曲之诚。为万世准则。而其犹隔一膜之叹。即自谦之辞也。若执其辞以求所隔之膜而透过焉。则是何异于證文王之望道而未之见之语。而切切然求文王所未见者而从之。證孔子卒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之语。而切切然求孔子之小过而改之也欤。岂非重为自夫而适所以滋不笃信之病也欤。凡致疑于朱子者。由自家之见解未及也。而反疑朱子之定论。诚可闷也已。
困知记曰。所谓理一分殊四字。约而无所不通者。请以从古以来凡言性者明之。若有恒性。理之一也。 克绥 厥猷则分之殊者。隐然寓乎其间。成之者性。理之一也。仁者智者百姓也性相近也者。分之殊也。天命之谓性。理 (第 173H 页)
宫蘋蘩之享。敬则神明格于常。以练帛为衣。汉马氏之恭俭节约。外无丝毫所假。唐王后之谨畏厉严。逮寡昧受命 克绥。
赖至德思先以勖。教敷宫掖。自然底浃髓沦肌。仁播澨陬。罔不被戴发含齿。自二南之基正风化。寂若敛功。而四 (第 57L 页)
建中于民一句。正与禹谟民协于中一句。略相似。而曰刑曰教。所以协中之道也。曰义曰礼。所以建中之道也。此皆治民者也。若就心上说。则必曰允执厥中。而曰精曰一。所以为执中也。然则中者何。即上帝所降之衷耶。
甚善甚善。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 克绥 厥猷惟后。朱子曰。此处中庸说得最好。若以朱子说推之。降者。天命之之谓也。衷者。性之在中也。若性者。率 (第 249L 页)
甚善甚善。
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 克绥 厥猷惟后。朱子曰。此处中庸说得最好。若以朱子说推之。降者。天命之之谓也。衷者。性之在中也。若性者。率 (第 249L 页)
。祭祀必诚。待宗族以恩。勖子姓以诗礼之业。迨年老犹亲细务曰持盈而惰。神所不祚。小子宜识之。于乎此可以 克绥
厥后。享祉于无疆也。举一男昌来司果。是生三男。长显圭入为宗嗣。次显瑢,显璹。一女婿朴海圣参奉。显圭一 (第 311L 页)
自海州君贤辅。武惠公瞻。寔其东来(下脱之)祖。检校少监仁裕。典客事湛。皆高丽名臣。高祖用旅县监。曾祖 克绥进士。
祖末祥将仕郎。考恒万户。妣镇江鲁氏父希望。公生嘉靖甲辰。聪颖殊绝。才入小学。自知劬书。一过耳眼辄不忘 (第 39L 页)
讳灿字景明号轮江。吴氏讳贤辅。受封海州。因贯焉。检校小监仁裕。判典客寺事湛继显。连世圭组。县监用旅。 进士克绥。
寔公七六世。高祖恒防御使。曾祖天祐有文行。授童蒙教官。绝汝立于未形。郑松江服先见。祖训奉事。考以信承 (第 624H 页)
大小大庆。谁谓出入门墙之久且密。如运圣者。闻既后人。而追贺之又尚阙如。秖切悚恧。伏惟溽暑。两庭忠养。 克绥
多福。道体节宣。对时康旺。攒祝无已。德门今春之榜。丰于大啬于小。而希庵丈巧值了啬一边。此真似造物者之 (第 502H 页)
显穆绥嫔迁园挽
归恩堂小集
洞阴丙舍。次陆放翁诗。
乙卯十一月十六日辞 朝。秪承引接于 克绥 斋。谕以以卿经筵所奏观之。必当善为。卿之言行动止。予所深知。勿为过谦。下往善为。臣感激惶惧而退。诸益
归恩堂小集
洞阴丙舍。次陆放翁诗。
乙卯十一月十六日辞 朝。秪承引接于 克绥 斋。谕以以卿经筵所奏观之。必当善为。卿之言行动止。予所深知。勿为过谦。下往善为。臣感激惶惧而退。诸益
达城观灯
城上纤月承毕景。遨头去卜良宵永。箯舆径出倚蚕头。俯瞰千家与万井。浴佛时候齐点灯。陡觉烟火不萧冷。七佛放光花诸天。群龙戏珠波千顷。簇立棚竿鳌山疑。纷错星阵碧落静。一览尽收归指端。四顾迥立飘衣影。行遍朱维赏火多。历历可数曾过境。丽谯叫奇万炬联。楼船多骇双目骋。供观无如达城欢。今夕清游最过岭。寄语同来汉阳人。何如王城万灯整。
达城
一陇如环窈且深。中开十亩贮浓阴。为坛好供都人乐。舍宅已知君子心。赖是簿书抛有地。而今岁月积于林。自惭无补公家事。耳惯岭南丝竹音。
霖雨
达城沟洫未曾开。处处坳堂覆水杯。暵岁方思霖雨望。漏船终愧济川才。怀襄往劫村翁语。倾洞民忧邑牒来。拯救如何酬 圣眷。 克绥 赐接若长催。
弧辰适吟一律。奉质达城半刺永川使君。
绿槐帘幕覆浓阴。节记悬弧感慨深。孤露馀生欢自鲜。
。复有何所望。徒积逋慢。重其辜负之罪哉。诚有一段痛恨结轖中肠。死不瞑目者。臣之受任 陛辞。 殿下赐接 克绥
斋。天语温淳。若曰卿之言行。予于经筵知之。藩宣之责。无用加勉。以远离久别。特召见耳。臣承 命感激。不 …… (第 376L 页)
力。此后则诵读之际。使音声有所高低。不至于太劳焉。
壬子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锡愚以同知事。进参日讲于 克绥 斋。讲孟子第六卷自徐行后长者。止五十而慕。锡愚释义讫。 上曰。愈疏不可矶。是何意也。领府事郑元容曰云 …… (第 393L 页)
有所作矣。仍命取来御制诗集。宣示诸臣。奉读讫还纳。 上命诸臣以次退出。
十二月十二日辰时。日讲入侍于 克绥 斋。讲孟子第七卷自王子有其母死者。止不知务。同知事锡愚奏曰。公孙丑为期犹愈之问。与宰予期已久矣之语。 …… (第 395H 页)
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者。伏愿 殿下深讲安民之道。举而行之。是所区区之望也。
壬戌十一月十八日。 上御 克绥 斋。日讲书传第四卷自惟嗣王不惠于阿衡。止王惟庸罔念闻。日讲官申锡愚读新受音讫。仍奏释义。 上读新受音 (第 401L 页)
力。此后则诵读之际。使音声有所高低。不至于太劳焉。
壬子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锡愚以同知事。进参日讲于 克绥 斋。讲孟子第六卷自徐行后长者。止五十而慕。锡愚释义讫。 上曰。愈疏不可矶。是何意也。领府事郑元容曰云 …… (第 393L 页)
有所作矣。仍命取来御制诗集。宣示诸臣。奉读讫还纳。 上命诸臣以次退出。
十二月十二日辰时。日讲入侍于 克绥 斋。讲孟子第七卷自王子有其母死者。止不知务。同知事锡愚奏曰。公孙丑为期犹愈之问。与宰予期已久矣之语。 …… (第 395H 页)
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者。伏愿 殿下深讲安民之道。举而行之。是所区区之望也。
壬戌十一月十八日。 上御 克绥 斋。日讲书传第四卷自惟嗣王不惠于阿衡。止王惟庸罔念闻。日讲官申锡愚读新受音讫。仍奏释义。 上读新受音 (第 401L 页)
勤昼日之接。贤士大夫之时多。至化煽阳春之和。群生草木之皆乐。肆当三元之令节。益迓万年之纯禧。伏念退自 克绥。
来按岭臬。前筵承 谕。偏荷旷绝之 恩。千里拜笺。弥切恋结之悃。
大王大妃殿正朝陈贺笺文(丙辰)
溢喜 (第 489L 页)
大王大妃殿正朝陈贺笺文(丙辰)
溢喜 (第 48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