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經解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右高五寸五分耳高一寸阔一寸二分深三寸五分
口径五寸五分腹径五寸八分容三升重三斤二两
三足铭四十九字昔 康王 命作册毕曰分居里成周
郊则成周者西周也麓说文以为守山林吏又曰林
属于山为麓则徙于楚麓者谓其山之林麓盖 (第 16a 页)
口径五寸五分腹径五寸八分容三升重三斤二两
三足铭四十九字昔 康王 命作册毕曰分居里成周
郊则成周者西周也麓说文以为守山林吏又曰林
属于山为麓则徙于楚麓者谓其山之林麓盖 (第 16a 页)
劭作都官考课法七十二条又作说略一篇诏下百官
议(事下三府)崔林曰案周官考课其文备矣 康王 以下遂以
陵夷即考课之法存乎其人也万目不张举其纲众毛
不振整其领皋陶仕虞伊尹臣商不仁者远大臣任职
式 (第 6b 页)
议(事下三府)崔林曰案周官考课其文备矣 康王 以下遂以
陵夷即考课之法存乎其人也万目不张举其纲众毛
不振整其领皋陶仕虞伊尹臣商不仁者远大臣任职
式 (第 6b 页)
王隐晋书曰宣帝讨公孙渊至襄平遂围之起土山地
道修橹钩撞发石雨下昼夜攻之斩传其首
又曰诸葛诞反淮南孟 康王 慕曰宜作土山敛诸侯材
板薄橹以为攻具
又曰段匹磾所立代郡太守薛闾嵩与刘琨雁门太守
王处合军谋杀磾奉琨 (第 4b 页)
道修橹钩撞发石雨下昼夜攻之斩传其首
又曰诸葛诞反淮南孟 康王 慕曰宜作土山敛诸侯材
板薄橹以为攻具
又曰段匹磾所立代郡太守薛闾嵩与刘琨雁门太守
王处合军谋杀磾奉琨 (第 4b 页)
筋竹
竹谱曰筋竹长二丈许围数尺至坚利出日南九真南
方以为矛其笋未成竹时堪为弩弦见徐里南中奏刘
渊林云夷人以史篻(音/瓢)竹为矛即是筋竹一物而二名
者也
永嘉郡记曰扬屿去安固江口六十五里有仙石山顶
上有平石壁立十馀丈名为仙坛坛陬有一筋竹凡有
风来动自成宫商
周景式庐山记曰 康王 溪道士种松及筋竹竿竺法真登罗山疏曰岸南道旡筋竹惟罗 (第 4a 页)
竹谱曰筋竹长二丈许围数尺至坚利出日南九真南
方以为矛其笋未成竹时堪为弩弦见徐里南中奏刘
渊林云夷人以史篻(音/瓢)竹为矛即是筋竹一物而二名
者也
永嘉郡记曰扬屿去安固江口六十五里有仙石山顶
上有平石壁立十馀丈名为仙坛坛陬有一筋竹凡有
风来动自成宫商
周景式庐山记曰 康王 溪道士种松及筋竹竿
贽见之礼尔古者君臣相见必以土地所生之物而
为之贽康王之诰曰皆布乘黄朱宾称奉主兼币曰
一二臣卫敢执坏奠方 康王 既为天子诸侯皆布四
黄马朱鬣以为庭实谓之壤奠舜之诸侯以三帛二
生一死贽者亦壤奠之谓也禽鸟之物性驯 (第 29a 页)
为之贽康王之诰曰皆布乘黄朱宾称奉主兼币曰
一二臣卫敢执坏奠方 康王 既为天子诸侯皆布四
黄马朱鬣以为庭实谓之壤奠舜之诸侯以三帛二
生一死贽者亦壤奠之谓也禽鸟之物性驯 (第 29a 页)
(士人依/以避难) 出幽谷(诗伐木丁丁鸟鸣嘤嘤/丨自丨丨迁于乔木) 无障谷(公羊/传桓)
(公曰丨丨丨注丨丨/断川丨专水利也) 康王 谷(庐山记丨丨丨有水帘陆/羽第其水为天下第一泉)
白鸦谷(杜甫诗盘剥丨丨丨口栗注/丨丨丨在蓝田 (第 73a 页)
(公曰丨丨丨注丨丨/断川丨专水利也) 康王 谷(庐山记丨丨丨有水帘陆/羽第其水为天下第一泉)
白鸦谷(杜甫诗盘剥丨丨丨口栗注/丨丨丨在蓝田 (第 73a 页)
传尺素(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吐兵钤(符子太公涓钓隐溪五十六年矣不得一鱼季连/往见之曰钓本在鱼无鱼何钓公曰不见 康王 父)
(之钓乎涉蓬莱钓巨海摧岸投纶五百年矣未尝/得一鱼方吾犹一朝耳果得大鲤有兵钤在其中) (第 2a 页)
吐兵钤(符子太公涓钓隐溪五十六年矣不得一鱼季连/往见之曰钓本在鱼无鱼何钓公曰不见 康王 父)
(之钓乎涉蓬莱钓巨海摧岸投纶五百年矣未尝/得一鱼方吾犹一朝耳果得大鲤有兵钤在其中) (第 2a 页)
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
无所伤又尝与韩令坤博土室中雀斗户外因竞起掩
雀而室随坏(宋史/纪)
冰合靖康之变 康王 尝质金人军中及遣还康王奔相
州召兵勤王因登郡圃飞仙亭视其牌额持弓矢而祝
曰若中此牌则必闻京师音耗果三 (第 53a 页)
无所伤又尝与韩令坤博土室中雀斗户外因竞起掩
雀而室随坏(宋史/纪)
冰合靖康之变 康王 尝质金人军中及遣还康王奔相
州召兵勤王因登郡圃飞仙亭视其牌额持弓矢而祝
曰若中此牌则必闻京师音耗果三 (第 53a 页)
者 周公相成王汉儒以为代之朝诸侯传闻既不
审矣郑康成又竟指天子为周公何过耶有周朝诸
侯之位见于 康王 之诰亦不过东西二伯帅之此书
五等诸侯与四夷各班又以九州之牧次于四夷之
外皆未安(补/)
明堂也者 (第 35b 页)
审矣郑康成又竟指天子为周公何过耶有周朝诸
侯之位见于 康王 之诰亦不过东西二伯帅之此书
五等诸侯与四夷各班又以九州之牧次于四夷之
外皆未安(补/)
明堂也者 (第 35b 页)
死乎先生闻而叹曰此真有志者遂引而进之自尔
出入凡三年公暇虽风雨必一造焉靖康初为御史
张邦昌僣位公移书责之且劝迎立 康王 而退就北
面之列高宗立进殿中以论汪黄误国谪濮州监酒
死公居常称曰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第 40b 页)
出入凡三年公暇虽风雨必一造焉靖康初为御史
张邦昌僣位公移书责之且劝迎立 康王 而退就北
面之列高宗立进殿中以论汪黄误国谪濮州监酒
死公居常称曰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第 40b 页)
长短必出于一者也君子言思可道而况长言之
咏叹之播之琴瑟管弦以对越于先王之灵者乎
夫周颂之作亦有在 康王 而后者殷武之称奋伐
荆楚乃在高宗之庙则后之乐章数传而无所增
益者非古也夫本原事实以献于祖考形 (第 11a 页)
咏叹之播之琴瑟管弦以对越于先王之灵者乎
夫周颂之作亦有在 康王 而后者殷武之称奋伐
荆楚乃在高宗之庙则后之乐章数传而无所增
益者非古也夫本原事实以献于祖考形 (第 11a 页)
制者允蹈于大和黼黻丹黄望之而立晓而指示
者不离乎掌上则体要一言洵乎其诏千古以修
辞之准也若谓 康王 因商俗馀风利口惟贤故命
毕公以敦本务朴之意倡导厥俗如张释之谏汉
文帝拜啬夫事则止于一时一事以 (第 78b 页)
者不离乎掌上则体要一言洵乎其诏千古以修
辞之准也若谓 康王 因商俗馀风利口惟贤故命
毕公以敦本务朴之意倡导厥俗如张释之谏汉
文帝拜啬夫事则止于一时一事以 (第 7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