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編年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別史類
雜史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評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为法所制矣上然之乃以东上阁门使李评为之寻

 又以皇城使李绶为副都承旨至是评罢乃以起居
 舍人曾孝宽为之始用文臣也元丰中 张诚一
自副
 都承递迁则又用武臣元祐初复除文臣元符后则
 专任武臣矣
闰月命章惇察访湖北议开梅山
 惇时为 (第 30b 页)
 言辅臣及西上閤门副使吕大忠集议将从其请众
 未对大忠进曰他日遣魏王英弼来尽索关南地将
 何以处之上默然乃命韩缜 张诚一
代忱等与辽使
 议缜等与禧争辩或至夜分禧执分水岭之说不变
 又且久留不肯还遂命沈括诣北廷面议括时按狱 (第 5a 页)
 官之职矣本志又云旧制判省事二人以无职朝官
 充虽有六尚局名别而事存凡官随局而移不领于
 本省而殿中监视秘监为寄禄官而已又长编载
 诚一
尝请于内侍为殿中省官神宗不可或谓盖不
 欲外官与宦官同意或然欤盖唐六尚之职今多属 (第 54a 页)
神鉴察无所逋情恩威相济人不敢不尽力如李宪
诚一
辈虽甚亲用然未尝弛其御策无不畏上之威明
而莫之敢肆欲先取灵夏灭西羌乃图北伐积粟塞上
数千万石多储兵器 (第 56a 页)
委仆射已下签书发遣如此亦足以尊大臣优老
臣从之司马光辞许乘轿子三日一至都堂聚议恩命
中书舍人苏轼不行 张诚一
词头范百禄不行李定词
头甲寅诏曰朕惟先帝临御以来讲求法度务在宽厚
爱物仁民而缙绅之间有不能推原朝廷本 (第 37a 页)
  当国乃为崇文院校书同修起居注故事左右史

  记言动无得辄有所陈至是许直前奏事后自翰
  林学士除尚书右丞先是宗孟详定官制枢密都
  承旨 张诚一
亦领官制局事颇肆横胁制同列宗
  孟于上前疏其奸上察其不阿故与安礼俱蒙大
  用五月御史台言尚书左丞 (第 78b 页)
  放散修城人夫罢保甲保马等事此韩缜与宋用

  臣 张诚一
所共建也先帝之所是确等亦是之陛
  下之所否确等亦否之随时翻覆略无愧耻天下
  傅笑以为口实而朝廷轻 …… (第 25a 页)
  遗旨罢导洛废市易损青苗止助役宽保甲免买
  马放修城池之役复茶盐铁之旧黜吴居厚吕孝
  廉宋用臣贾青王子京 张诚一
吕嘉问蹇周辅等
  命令所至细民鼓舞相贺今朝廷既已罢黜小臣
  至于大臣则因而任之臣窃惑矣确所上表虽 (第 26a 页)
 (以来议者多以正名为请帝自即位慨然欲更其制/乃命馆阁校唐六典以摹本赐群臣遂置详定官制)
 (局于中书命翰林学士张璪枢密副承旨 张诚一
主/其事而诏中书门下省主判官归其事于中书且罢)
 (省寺监官/领空名者)诏秘书监致仕刘几定雅乐于太 (第 38b 页)
 援即引去后封其山为崧以祠奉其神也 叶梦得
 石林诗话曰高丽自太宗后久不入贡至元丰初始
 遣使来朝神宗以 张诚一
馆伴令问其复朝之意云
 其国与契丹为邻每因契丹诛求不能堪国主王徽
 常诵华严经祈生中国一夕忽梦至京师 (第 3b 页)
        钱塘厉鹗 撰
 国语解第四十六
太祖纪
 耶律氏 萧氏
 文昌杂录曰余尝见枢密都承旨 张诚一
说昔年使
 北辽因问耶律萧姓所起使人云昔天皇王问大臣 (第 1a 页)
   正官名
元丰二年九月正官名初建官多循唐制宗省长官虽
除侍中亦预政而以平章事为宰相之任六曹不釐本
务给舍不领本职諌垣不专谏争史馆不修记注总计
有司封驳有司而审刑各有院几台省司监往往以他
官兼领故议者多以正名为请李清臣亦言官与职不
相准差遣与官职又不相准勋阶爵秩又皆不相准乃

置详定官制局于中书命张璪 张诚一
领之诏曰今欲
使台省司监之官实领职事空名者一切罢去而与之
阶因此以制禄改侍中中书令平章事开府仪同三司 (第 4b 页)
向坐而揖客坐东西向嘉望见不谒而出事闻顺坐赎
铜其不畏彊御类此秩满引对神宗记太学对策事且
问枢密承旨 张诚一
嘉何如人 (第 9b 页)
诚一
对不知遂不用改
秩知富阳县阅月庭无留讼当路交章举最苏轼亦云
富阳之政古循吏无以过元符元年刘贽辟看详诉 (第 9b 页)
安石再入相曰将欲取之必姑予之辛丑诏辅臣及忱
大忠同对资政殿二人执不予安石不然之更遣缜及
枢密都承旨 张诚一
乘传至河东与辽人会议大忠又
言辽人所求地西起雪山东接双泉为地五百里不可
听又言辽人利吾金帛兵弱而惰城 (第 17a 页)
果致但与押蕃相李仲熙略相酬对而还除权知开封
府明年禧再至复馆伴仍同 张诚一
乘驿往河东与辽
人据图分画会李评洗括使还称地界事已毕朝廷劄
以示缜缜奏臣属者按视边界山川地形朝廷所许 (第 12a 页)
副都知次迁都都知遂为内臣之极品其官称则有内
客省使延福宫使宣政使宣庆使昭宣使元丰议改官
张诚一
欲易都知押班之名置殿中监以易内侍省
既而宰执进呈神宗曰祖宗为此名有深意岂可轻议
政和二年始遂改焉以通 (第 28a 页)
切近左接寝殿右瞻彤楼晨趋琐闼夕宿严卫密之/至也 甲申杂记张文定前知政事后为宣徽丨丨使)
(神宗尝俾 张承旨诚一
密问宋龙图敏求不知前两府/有赐方团笏头带例否宋公报曰非前宰相无赐例及)
(文定改南院使知南京辞日始被 (第 14a 页)
渊明上言续修其书诏
四方以事来上(宣和罢书局不及成)

元丰土贡录

书目一卷元丰中翰林学士李清臣同 枢密副都承旨

张诚一
撰先是清臣详定朝会仪注所承诏稽案图志
推原物产凡轻重多寡为条次开列上之 治平四年
四月壬申神宗出诸州 (第 44a 页)
品秩俸给班位各为轻重后先皆
不相准愿诏有司讲求釐正以成一代之法三年六月
丙午诏中书置局详定官制命张璪 张诚一
领之王陟 (第 39a 页)
不同武人将
佐多不能通其意可令枢密院兵房检详官与检正中
书刑房王震等四人校正分类解释令今可用后又差 枢密副都承旨张诚一
入内押班李宪与震等行视宽
广处关殿前司差马步军二千八百人教李靖营阵法
以步军副都指挥使杨遂为都大提举 (第 23a 页)
诚一
宪为同提
举震及郭逢原参议公事夏元象臧景等为将副部队
将勾当公事凡三十九 (第 23a 页)
诚一
等初用李靖六花阵法 (第 23a 页)
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至元丰三年始置详定
官制局于中书命翰林学士张璪枢密副使 承旨张诚
领之凡旧领空名者一切罢去而易之以阶因以寄
禄名寄禄格徽宗政和中蔡京率意自用更定官名以
至走马承受升拥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