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慕容彦逢”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题目
慕容彦逢墓志铭宣和元年 宋 · 蒋瑎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四、《摛文堂集》附录
政和七年夏五月通议大夫刑部尚书慕容公疾病,拜疏上还印绶,天子闵以职事勤公,诏以通奉大夫刑部尚书致仕
是月壬子薨于寝,享年五十有一。
上闻震悼,制赠银青光禄大夫,赗赙加等,又以御府钱二百万赐其家。
宣和元年二月甲申葬于常州宜兴县筱岭之原。
公讳某,某字,其先曹魏时建国,为率义王,历晋、隋、唐,世有显人。
五代时开州刺史、赠太保某于公为四世祖。
太保二子,长曰某,国初以功封河南王
季曰某,为磁州刺史,生右卫将军讳某,家于滏阳,随子官宜兴,卒葬焉,故今为宜兴人
右卫少师讳某,于公为考。
少师三娶,周氏、沈氏、蒋氏,累赠崇荣、嘉国太夫人
公,沈出也。
幼卓伟不群,六岁丧母,哀毁如成人,默识彊记,读书一再过辄不忘,常有异人语。
少师曰:「是儿手有从理,足有二黑子,他日必贵」。
视之信然,初未之见也。
少长,锐志于学,痛自砥砺,穷经缀文,不少懈。
出与诸儒试,常为魁首。
弱冠登元祐三年进士第,调主池州铜陵簿。
少师捐馆舍,公承讣号绝,哀感行路。
卒丧,调主婺州金华簿,改瀛州防禦推官,知鄂崇阳县
会朝廷初设宏词科,以罗天下文学之士,公从试,中之,迁淮南节度推官越州州学教授
推所以教诸生,孜孜不倦,南方士喟然兴于学。
益缮治黉舍,刊印三史,雠校精审,遂为善书,四方士大夫购求之,鬻以养士,迨今蒙利焉。
元符元年,改宣德郎,擢主国子监簿,迁太学博士
崇宁初元,赐对便殿,敷纳明辨。
方秋试进士,公建言以为迩来学者程文,往往尚浮靡,畔经术,愿诏有司,凡选择务先理致,后文采,诡僻不醇者黜之。
诏从其请。
秘书省校书郎,未几擢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
燕见一再,上益才之。
左正言,迁左司谏,章数十上,大抵以拾遗补阙、辅教化、慎命令为先。
劾按权近,无所回挠。
后言执政以某事当去,上亟为罢之。
论议坚正,风望隐然。
起居舍人,踰月召试制诰,擢中书舍人,预编修哲宗皇帝御集》。
三年春,罹嘉国夫人忧。
初,夫人寝疾,公忧见颜间,扶承左右,殆废寝食。
及执丧毁瘠踰制,三年不居于内,芝草产庐次,乡里歌颂之。
服阙,荐拜中书舍人
大观元年春,权翰林学士,岁中除尚书兵部侍郎,数月改吏部
建请编次差拟近比为书,以窒欺谩,下诸郡审覈圭田有无多寡之实簿正之。
又为荐举都簿,具注荐士之章,毋得隐漏典选。
凡三年,条教张设,钳柅吏奸,缙绅大悦便之。
进兼侍读,又兼议礼、武选详议官
前所论执政复登用,言官希意诬公以他事,朝论不以为然,上亦察其无他,趣令视职。
而公力请补外,遂出知汝州
布宣德意,加以廉平,民有犯法,必求所以宽之,罪疑者从轻,故下德其赐,至相约不犯公令,既去而思之不忘。
寻加集贤殿修撰
政和元年,复以吏部侍郎召,兼侍讲议礼局
二年冬,擢拜刑部尚书
公平日以文学进,法律非所习,人或难之,公曰:「三尺安出哉?
顾患不留意尔」。
凡有参决,必本于法令,而缘饰以儒雅,故爰书论报,当于理,合人心。
建请开封府捕盗官与缉事使臣,敢捕系无罪人诣吏者,并比附政和法,县以杖笞;
及无罪人为徒以上罪,送州杖一百。
自是吏知畏惮,不敢妄捕系人。
又论命官负罪,除名为重,追官为轻。
刑部《叙法》,除名人初犯私坐,乃除一官叙,公坐尽叙旧官,而追官者皆除所追官叙,轻重不伦,愿诏有司详定。
复请下大理,取熙宁以来四方奏谳情法疑悯决事比,颁之天下,庶几远方知所遵用。
诏皆从之。
每决四方疑狱,必从轻比,多所末宥,故奏牍之上司寇者屡以罄绝,称庆于朝。
兼详定高丽入贡法。
六年,复知贡举
公自崇宁以来,五司文衡,一时俊杰,多出其门。
进兼太子宾客
上初建储贰,以重国本,东宫寮寀,极当时之选,公以宿德钜儒,与今丞相白公偕被差择,朝野称得人。
既职调护,五日一见皇太子,必力陈父子、君臣之道,如是而为孝,如是而为忠,惓惓辅道,开益居多。
岁中频摄翰林学士
自居从官,凡翰苑缺员,辄被旨兼领。
所草内制,自成一集。
公久服迩联,誉望隆洽,忠谊谋谟,上所深知,天下士指日以冀柄任,而平时盛气扬休,未尝有疾。
七年仲夏,侍祠方泽
适隆暑,礼成而退,体中觉疲勚,犹力于朝。
谒告才数日,遂不起。
病不登三事,远图弗究,岂命也夫!
将归葬,诏以季弟、开封府曹掾季通判常州,典护终事。
长弟彦许自开封府刑曹、仲弟彦傅自太常寺丞亦皆请外,同护丧而归。
从官举故事,赋歛赙送,合数十百万。
公子攀棺号恸,曰「义不伤先人名」,卒辞不受。
公孝友盖天性,非彊勉致然。
事继母尽礼,既处显矣,致养怡谨,如布衣时。
友爱三弟,所以抚育教诲之甚,至稍长,进之于学,讲习琢磨,以身率之。
其后群处太学,皆荦荦为名进士
延赏不先与子,必遍逮同气,吹嘘汲引,例被除擢,当时贵之。
其论撰集贤也,法得任子,不许及旁。
其时仲弟未命,公慨然曰:「吾子可先吾弟官乎」?
乃以至诚祈恳,朝廷多公义,特从之。
自贫约时,与诸弟饮食、衣服必均,绝甘分少,迨贵犹然。
每休沐朝直,退必相与论文义,或把酒燕衎,穷日夜无厌斁,暂不见,即惘惘若有所失。
彦许初除天府刑曹,公以职事对,因辞谢,上存慰勤至,问及兄弟之数,且曰:「卿之孝友,朕固知之」。
聚族千指,调胹辑睦,中外无间言。
京城无宅以居,僦舍卑陋,处之裕如也。
幼女与孤甥女,皆择命士之贤者归之,赍装周渥,不异己子。
居家不问有无,禄赐所得不给于用,妻子衣食,才足而已。
既殁,家无馀赀,天子亦知之,故能赉赐,特厚及葬。
状公之行治上太常太常议曰:《谥法》「德美才修曰文,能善兄弟曰友」,今其状应法,乃谥曰「文友」。
公之节惠,可以无愧矣。
为人敦大静重,启处有常,不妄笑语,虽家人子弟,不见其喜愠。
御下以宽,不与物忤,人犯之不校也。
言官诬公者既死,其犹子坐杀人,州以具狱上刑部,人为危之。
公平心论决,卒傅生议,论者伏公能损怨。
起家单平,被遇明主,列于侍从,十有五年,初无左右之助,小心兢畏,以义命自安,无所附丽。
非公事未尝请对,天子思见,公至被命,乃敢请问。
自幼嗜学问,晚节益笃,藏书数万卷,朝夕翻阅不去手,自经史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洽通。
故其所蓄,浑雄深博,发为词章,雅丽简古,无世俗气。
尤长于辞令,典严温厚,褒贬无溢言。
诏命或丛委,操笔立成,初若不经意,而轻重适当,文采粲然,每一篇出,多士口传以熟。
上尤爱公文,以为有古风,进见往往摘训辞之善者称赏之。
有文集二十卷,外制二十卷,内制十卷,奏议五卷,讲解五卷,藏于家。
公官阶自宣德郎十四迁至通奉大夫,开国自河南县至伯,食邑自三百户至九百户
娶葛氏,故赠少保某之女,封卫国太夫人
贤明淑贞,治家有法度。
二男:邦佐承议郎、行太府寺丞,有美才,所居官能举其职;
邦用,承事郎
三女,长归余之子宁祖,季归余之子及祖,仲适朝散郎尚书户部侍郎贾安宅
孙男九人:曰纲,承事郎
曰绍,曰绹,皆通仕郎
曰纶,曰约,曰绘,曰綖,曰绛,曰纯,皆将仕郎
孙女四人,长适文林郎贾巽,次适从政郎仲恕,馀尚幼。
既葬,邦佐以门人之状与太常之议见示,泣且言曰:「先人葬,宜有铭,愿以累公」。
余与公居同乡,进同年,仕同寮,有游从之好,有姻娅之契,知公为详,义不得辞也。
乃为之铭曰:
棘成之裔,世雄朔鄙。
魏征海邦,率义始王
国初建功,亦享王封。
乃及其胄,右卫之崇。
维祖维考,埋光弗耀。
是生河南,盛德之报。
道隆以广,学博而奥。
逢时之休,横厉远趠。
骞于禁密,以职华要。
笔舌之峻,调护之尊。
岂曰不贵,公志未伸。
胡弗寿考,俾秉国均。
维皇是悼,丧我良臣。
有蕴弗摅,亦焘后昆。
谥以易名,万世是信。
筱岭峨峨,荆水沄沄。
既固既安,曰公之坟。
慕容尚书 宋 · 葛胜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八、《丹阳集》卷一五
公素康强,略无疾恙。
不期信宿,遽以薨闻。
天子惊嗟,曰丧良辅。
东涂咨叹,曰殒嘉宾。
凡百搢绅,相与悼惜。
矧联亲好,衋伤如何!
惟公妙龄,连擢科第。
致位侍从,越十五年。
名节光明,议论宏伟。
具载史牒,且诏无穷。
友悌孝慈,古今所罕。
年不配德,咎将谁归。
财无偏藏,家徒四壁
藐孤孀妇,一饱无期。
輤车启行,痛贯心膂。
陈沃酎,言不能文。
贺吏部慕容侍郎 宋 · 许景衡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二、《横塘集》卷一三
伏审光膺帝制,进贰天官
除目四传,舆情胥协。
伏惟欢庆。
恭以某官自任以古人之重,躬行为学者之师。
亟被眷知,寖邀宠渥。
挥翰西掖,远追烦悉之书;
论兵中台,作成勇果之气。
眷惟小宰,荣绝文昌。
激浊扬清,大振一时之风俗;
崇德黜恶,实为多士之权衡。
得贤者处乎其间,则人材可以无虑。
二铨之掌,方推藻鉴之公;
歌庶事之康,行预股肱之喜。
某备官远守,窃照馀光。
展庆未閒,倾仰弥切。
刑部尚书慕容彦逢工部侍郎宇文粹中中书舍人张漴缘省试知举举人讥讪降官叙复制 宋 · 翟汝文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八、《忠惠集》卷三
朕陟降在廷,进人以礼。
虽国之典刑,不废贵近;
顾体貌之旧,图惟始终。
具官某直谅多闻,显有风烈,忠以卫上,可用为仪。
坐累选举,亦已期矣。
虽用《春秋》责贤之法,终惟孔子观过之义。
其宠新命,还复旧物。
朕于驭臣,不以一眚废德;
尔之事上,必思补过为忠。
朝请大夫刑部尚书慕容彦逢磨勘 宋 · 翟汝文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八、《忠惠集》卷四
惟百辟服朕载朕,省观于岁月日时,乃其享与不享,陟降上下,俾与内外岳牧越小臣罔不咸。
具官某为我艺人,典学于古昔,司我六事,显有丕绩。
用能奏功以时,惟众时歆。
若予嘉之,祚尔显服,其宁尔心祗勤哉。
用克享乃辟。
慕容彦逢谥议 宋 · 胡交修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一、《摛文堂集》附录
崇宁纪元之初,上方躬亲听断,励精庶政,修遵制扬功之治,求贤如弗及。
辅弼大臣蒐简以副侧席之求,凡所荐引,皆召见便朝,天子亲访纳焉。
时公在选中,比入对,论议有馀,喟然动丹扆,亟擢儒馆
上方欲褒显异才,以劝多士,于是阅岁未几,不累迁,遂持橐近班,要途华贯,翱翔殆周。
公感遇特异,思竭底蕴,以报眷知,益自激昂,以赴功名之会,所历咸有可纪。
儒学彬彬,誉望蔚然,为一时闻人。
呜呼!
亦可尚已。
既终于官,其家状公行于朝,命谥于太常
谥法》曰:「德美才修曰文,能善兄弟曰友」。
以是易名,于行不浮。
请得而论之:公天资颖悟人也。
自初就傅,其默识彊记,固已过人,阅书一再过辄不忘。
既仕,益自力于学,藏书至数万卷,退食即研精其间。
自六经群史、诸子百家之学,靡不洽通。
故其所蓄,雄深闳博,放为词章,邃然根柢理致。
代言西掖,摄直北门,凡所草定,援笔立成,温厚典雅,炳然可观。
士大夫称之,号为近古
岂不曰德美才修者乎?
公天性笃孝,事继母尤极谨顺,先意承志,比终,尝如一日。
抚先德之遗泽,抱弗洎之深悲,常慨然曰:「独可致力友爱于我诸弟,庶慰怵惕之思焉」。
于是抚育训诲,诚意笃备。
世赏不先其息,必遍同气,虽法必任子者,亦力请于朝以及之,吹嘘汲引唯恐后,用能咸被采擢,华萼扶疏,联荣一时。
世之称友爱者,必以公为言,岂唯族姻乡里慕之,缙绅之士,莫不推之,上至于天子,亦闻而嘉奖之。
盖其因心力行,故久而益笃,厥闻显著如此,岂不曰能善兄弟者乎?
考论公行,被之以此谥,其谁曰不宜?
方公居谏垣,则持论坚明,风望隐然;
贰铨曹,则籍比情,例条目,以绝吏奸;
汝海,则能以宽惠得民心;
秋官,则禁妄系,正叙法,颁断比,以恢谳奏之路、宽罪之类者,以广上恩。
才周于用,故所居底绩,宜不一而已也。
若夫官师论谥,独缀取行己之善,其尤较著者,以垂不朽云。
谨议。
慕容彦逢谥文友牒宣和二年三月 北宋 · 吴岩夫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二
奉议郎、守考功员外郎吴岩夫,伏承太常寺谥议》如前,谨按上:「公天资警悟,学术过人,自其少时,已能奋励,力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识者固知其远到矣。
绍圣间,朝廷设宏词以待文学之士,公与同辈试于有司,一举而得之。
自此名声上达,圣主锐意图治,网罗英俊,用之惟恐不及。
公于是时,首被识拔,召对便殿,擢寘书林,更践华要,皆以才能见称。
未几进直西垣,一时诰命多出其手,文章典雅,士夫传播,以为深得代言之体。
出入禁闼,谋谟议论为不少矣,而公慎密不泄,以故罕有闻者。
方将进用,不幸云亡,此朝廷之所深惜也。
呜呼!
公之持橐几二十年,出处进退,终始之节,皆可夷考。
至于内行修饬,孝友纯笃,出于天性,则又有不可掩者。
世赏必先同气,而不以私其子,抚育教诲,迄用有成。
数年之间,诸弟继踵登朝,寖以光显矣,然犹分俸禄以给其不足,此又人之所难。
缙绅之论,莫不以此多之,天子亦闻而称奖焉。
身殁之后,室无私藏,圣恩矜恤,隐终之典,于数尤缛。
太常参稽众论,请以『文友』二字谥公之名,名称其实,不为虚矣」。
当部准例,于都省集合省官同参详,皆令式,请有司准例施行。
谨详定讫,遂具状申都省取裁。
太宰判准,谨具申都省,伏候指挥敕旨,仍付所司。
宣和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奉敕如右,牒到奉行。
宣和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尚书吏部通奉大夫、守刑部尚书致仕河南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赠银青光禄大夫慕容某,谥曰文友牒,奉敕牒至,准敕故牒。
宣和二年三月日书。
令史武统给、考功员外郎吴岩夫考功员外郎黄叔敖侍郎王鼎侍郎卢法原尚书蒋猷
按:《摛文堂集》附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赠星命严叔遇(原作寓,据诗改) 宋 · 卓田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聪明要是读书人,占艺名家事事精。
试问五星严叔遇,更无三个蜀君平
的言尽中尤其中,真术如生不是生。
有伎不须人借重,伎高翻觉我言轻。
和书楼叔遇叔题小蓬莱 南宋 · 王迈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月砌云阶不染埃,疑从天上幻将来。
一龛俨坐钟兼吕,二老相从聃与莱。
丹剂好从金鼎鍊,玄关须要玉匙开。
他年勋业如粗了,待约群仙笑语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