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题目
离合诗赠尚书令何敬容 南北朝 · 萧巡
 押词韵第六部
南史曰:自晋宋以来。宰相皆文义自逸。敬容独勤庶务。贪吝。为时所嗤鄙。时萧琛子巡颇有轻薄才。因制卦名、离合等诗嘲之。亦不屑也。
伎能本无取,支叶复单贫。
柯条谬承日,木石岂知晨。
狗马诚难尽,犬羊非易驯。
敩嚬既不似,学步孰极真。
寔由紊朝典,是曰蠹彝伦。
俗化于兹鄙,人涂自此分(要录作沌。何敬容字。○《类聚》五十六。法书要录二。《诗纪》八十五。)
何敬容移报东魏文 南梁 · 任孝恭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七
侍中惠将军尚书左仆射何敬容魏执事成汤二十七征,志唯静难;
轩辕五十二战,义在拯民。
既异时而同致,信殊政而一揆,岂其黜武以穷兵,宁为伏威而尊大。
我皇帝降兹仁圣,承彼百王,负扆君临,不以四海为贵;
冕旒日吴,常以百姓为心。
同二仪以覆载,一六合而光宅,德□羲昊,道迈唐虞。
谅开关之一君,信典谟而莫拟。
均心彼我,等悦怨亲,物有常怀,人无异念。
自北阙纷扰,河洛沸腾,牝鸡索家,萧墙起衅,事似谭尚,义类阙沈,竞寻干戈,民无定主,侯马泣师,月陈庭厩,裹粮请救,日填阙下。
单民有时雨之望,遗黎兴徯后之悲。
诚感仁恕,理恻皇慈,任好璅璅,纳二晋君。
小白区区,存三亡国,况我朝廷,宁忘拯救。
是以命师薄伐,至于伊川,云旗屡张,非为玩武,钲鼓载陈,岂尚威力?
汤武不祀,周有义兵,区夫是雠,尺土非利,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九拒九攻,终劳率土,纳隍之肤,无忘寝食。
李陵失律,催身晋阳
获彼来移,见委曲。
知魏当壁得人,龟兆有主,作相惟贤,栋梁克室。
欲偃兵戎,式敦邻好,九皋既响,唳天已闻。
铜山一启,灵钟斯应。
矧乃出其言善,千里莫违,嘉言孔昭,良以收纳。
且敌怨敌惠,不在后嗣;
亡羊补牢,亦所未失,移至之日,辄以奏闻。
即蒙诏可,不爽来意。
行符缘边,偃兵解甲。
庶烽火不警,边亭息侯,征夫舍刁斗之勤,处妇无愤望之志。
寻常不争,农又是务;
分灾恤患,继好息民,剩余在此岁久,情无疑难,还使赍移,报彼来怀(《文苑英华》六百五十)
致书戒何敬容 南梁 · 谢郁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七
草莱之人,闻诸道路,君侯已得瞻望朝夕,出入禁门,醉尉将不敢呵,灰然不无其渐,甚休,甚休,敢贺于前,又将吊也。
昔流言裁作,公旦东奔,燕书始来,子孟不入。
夫圣贤被虚过以自斥,未有婴时衅而求亲者也。
曝鳃之鳞,不念杯杓之水;
云霄之翼,岂顾笼樊之粮。
何者?
所托已盛也。
昔君侯纳言加首,鸣玉在要,回丰貂以步文昌,耸高蝉而趋武帐,可谓盛矣。
不以此时荐才拔士,少报圣主之恩;
今卒如爰丝之说,受责见过,方复欲更窥朝廷,觖望万分,窃不为左右取也。
窦婴杨恽,亦得罪明时,不能谢绝宾客,犹交党援,卒无后福,终益前祸。
仆之所吊,实在于斯。
人人所以颇犹有踵君侯之门者,未必皆感惠怀仁,有灌夫任安之义,乃戒翟公之大署,冀君侯之复用也。
在思过之日,而挟复用之意,未可为智者说矣。
君侯宜杜门念失,无有所通,筑茅茨于钟阜,聊优游卒岁,见可怜之意,著待终之情。
仲尼能改之言,惟子贡更也之譬。
少戢言于众口,微自救于竹帛。
所谓「失之东隅收之」。
如此,令明主闻知,尚有冀也。
仆东皋鄙人,入穴幸无衔窭,耻天下之士,不为执事道之,故披肝胆,示情素,君侯岂能鉴焉(《梁书何敬容传》)
国礼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五八、《诚斋集》卷一一七
余故人刘琥字国礼,武臣也。
始余为永州○陵丞,国礼户部赡军酒库,居相近,情相好也。
及余在朝列,国礼临安府壕寨官,居闲无以自食,家于湖州新市
一日来谒予,求荐于当涂士大夫。
予无以塞也,独念湖州太守薛士龙季宣者,与余最厚,因以书荐之。
国礼之才于剧繁无所不可为,薛信焉,任焉,遂知焉。
薛侯既死,国礼无所于归。
久之,临安官期既至,国礼之官适与余并舍,每言及薛侯,国礼未尝不泣也。
夫世之相与,利焉而已矣。
曰义焉者,非性焉则学,国礼武夫,未尝学也,其伪欤?
貌可伪,泣不可伪也。
其性欤?
吾不知之矣。
并居一年,余以守临漳而去焉,国礼留也。
余行,国礼追送余于龙山白塔寺,载酒劳余,下及僮仆。
当世之贤人君子,与余为道义之交者何数也,彼曷曰利之云乎?
至是,前日所谓道义之交者漠然矣,而国礼独如此,何也?
及其别,国礼又泣,谓其泣伪乎,施之余则可,施之薛侯亦伪乎哉?
后三年,余守常州,与国礼所居新市不远,欲问其消息,未能也。
余子寿仁试南宫,问之故居之邻郑媪者,则曰:「嘻,国礼死矣」。
问其家,则曰其妻执节而不嫁,顾尝鬻屦于门,以长育其子曰永哥者,今居某市某舍也。
不惟其妻不嫁也,其妾六人者皆不嫁也。
寿仁既归,为余言国礼事,余于是泣且叹曰:国礼家事余知之。
其妻江氏,故倡也。
永哥者,永某氏子也,国礼夫妇育之,以为己子。
而所谓六妾者,江氏驭之极惨。
国礼死,其妻若子若妾宜其散而莫之联也,则联而莫之散也,不亦懿乎?
大抵人之情闻倡之名则掩鼻焉,闻非己之子则异心焉,闻其主母驭其妾不以人理则怒发焉。
使是三人者而居焉而无主翁以纲之焉,欲其不涣然离也难哉!
国礼之死,其家妻子若妾乃能相恩相维,甚于国礼之未死,可敬不可敬也?
今士大夫往往朝死而其妻夕去之矣,有不愧于国礼之妻者乎?
不惟有愧于国礼之妻也,有不愧于国礼之妾者乎?
不惟士大夫之妻而已也,士大夫立人之朝,食人之禄,社稷之臣曰吾死社稷,封疆之臣曰吾死封疆,及一旦有急,有不愧于国礼之妻者乎?
不惟有愧于国礼之妻也,有不愧于国礼之妾者乎?
余既以告寿仁,因私书之,不使其不传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