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子标题
魏氏春秋评 其十八 陈群等止明帝送葬 东晋 · 孙盛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三
夫窀穸之事,孝子之极痛也,人伦之道,于斯为重。故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夫以义感之情,犹尽临隧之哀;况乎天性发中,敦礼者重之哉!魏氏之德,仍世不基矣。昔华元厚葬,君子以为弃君于恶;群等之谏,弃孰甚焉(《魏志·文帝纪》注)?
魏氏春秋评 其二十六 公孙渊兄晃为质于魏先陈其变及渊反高柔请赦晃明帝就狱杀之 东晋 · 孙盛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三
闻五帝无诰誓之文,三王无盟祝之事,然则盟誓之言,始自三季,质任之任,起于周微。夫贞夫之一,则天地可动,机心内萌,则鸥鸟不下。况信不足焉而祈物之必附,猜生于我而望彼之必怀,何异挟冰求温,抱炭希凉者哉?且夫要功之伦,陵肆之类,莫不背情任计,昧利忘亲,纵怀慈孝之爱,或虑倾身之祸。是以周、郑交恶,汉高请羹,隗嚣捐子,马超背父,其为酷忍如此之极也。安在其因质委诚,取任永固哉?世主若能远览先王闲邪之至道,近鉴狡肆徇利之凶心,胜之以解网之仁,致之以来苏之惠,耀之以雷霆之威,润之以时雨之施,则不恭可敛衽于一朝,炰哮可屈膝于象魏矣。何必拘厥亲以求其情,逼所爱以制其命乎?苟不能然,而仗夫计术,笼之以权数,检之以一切,虽览一室而庶征于四海,法生鄙局,冀或半之暂益。自不得不有不忍之刑,以遂孥戮之罚,亦犹渎盟由乎一人,而云俾坠其师,无克遗育之言耳。岂得复引四罪不及之典,司马牛获宥之义乎?假令任者皆不保其父兄,辄有二三之言,曲哀其意而悉活之,则长人子危亲自存之悖。子弟虽质,必无刑戮之忧,父兄虽逆,终无剿绝之虑。柔不究明此术,非盛王之道,宜开张远义,蠲此近制,而陈法内之刑以申一人之命,可谓心存小善,非王者之体。古者杀人之中,又有仁焉。刑之于狱,未为失也(《魏志·高柔传》注)。
三国纪年 其四 魏明帝 南宋 · 陈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三九
帝生数岁,武帝甚异之,曰:「我基于尔三世矣」。好学多识,特留意法理。口吃少言,未尝接识朝士。即位之数日,独与侍中刘晔终日款语。晔出,语人曰:「秦始皇、汉孝武之俦,才具微不及耳」。其东西征伐,大营宫室之意壮矣,要亦何尝拒高堂生诸人之谏哉!
和友人洛阳怀古四首 其一 芳林园(魏明帝因汉旧苑增筑,后以避齐王芳讳,改名华林园) 清 · 赵翼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瓯北集卷九
包络川原禁籞恢,令严将作鼓声催。
也如铜雀临漳起,遂使金人别汉来。
绣毂千蹄官负土,紫绫半臂帝登台。
洛阳他日名园遍,风气多应自此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