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郑国忠”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留守庆山醴泉696年7月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言。臣闻至德洞微。
天鉴不远。休徵秘景。
时和则见。是知绵代旷历。
庆牒祥经。帝王有必感之符。
神灵无虚应之瑞。伏惟天册金轮圣神皇帝陛下金镜御天。
璿衡考政。钦若元象。
宏济苍氓。茂功将大造混成。
纯化与阳和俱扇。朝百神之乐职。
宅万国之欢心。嘉气内充。
淫雨外息。岂止摇风纪月之草。
列莳于阶除。仪箫衔箓之禽。
相鸣于户阁而已。固有发祯厚载。
抽贶泉源。表元德之潜通。
显黄祇之昭报。臣于六月二十五日得所部万年县郑国忠状。
称去六月十四日。县界霸陵乡有庆山见。
醴泉出。臣谨差户曹参军孙履直对山中百姓检问得状。
其山平地涌拔。周回数里。
列置三峰。齐高百仞。
山见之日。天青无云。
异雷雨之迁徙。非崖岸之骞震。
歘尔隆崇。巍然蓊郁。
阡陌如旧。草树不移。
验益地之祥图。知太乙之灵化。
山南又有醴泉三道。引注三池
分流接润。连山对浦。
各深丈馀。广数百步。
味色甘洁。特异常泉。
比仙浆于轩后。均愈疾于汉代
臣按孙氏瑞应图曰。庆山者。
德茂则生。臣又按白武通曰。
醴泉者。义泉也。
可以养老。常出京师
礼斗威仪曰。人君乘土而王。
其政太平。则醴泉涌。
潜潭巴曰。君臣和德。
道度协中。则醴泉出。
臣窃以五行推之。六月土王。
神在未母之象也。土为宫。
君之义也。水为智。
土为信。水伏于土。
臣之道也。水相于金。
子之佐也。今土以月王而高。
水从土制而静。天意若曰。
母王君尊。良臣善相。
仁化致理。德茂时平之应也。
臣又以山为镇国。水实利人。
县有万年之名。山得三仙之类。
此盖金舆景福。宝祚昌图
邦固不移之基。君永无疆之寿。
永昌之后。迄于兹辰。
地宝屡升。神山再耸。
未若连岩结庆。并泌疏甘。
偫瑞同区。二美齐举。
高视古今。曾无拟议。
信可以纪元立号。荐庙登郊。
彰贲亿龄。愉衍万宇。
臣辱司京尹。忝寄留台
西夏之疲人。东蕃之馀宠。
游泳鸿露。震悚明神。
禧祉有归。光启兹部。
喜睹殊观。实百恒流。
踊跃一隅。驰诚双阙。
伏请宣付史馆。颁示朝廷。
无任凫藻之至。谨遣某官绘图奉进。
留守瑞禾696年7月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闻天微地杳。
惟圣能通。
物宝灵禧。
在德斯感。
伏惟天册金轮圣神皇帝陛下覆翼万方。
植生偫类。
化行至道。
风流太和。
白耀青光。
目日月之瑞。
赤文元甲。
手河洛之符。
既庆溢于山泉。
又嘉贲于草木。
今月三日得所部万年县郑国忠状。
言县界内霸陵乡新出庆山南之醴泉
北岸有瑞三树。
再叶重花。
嘉禾三本。
同茎合穗。
臣谨差司兵参军郑味元检覆皆实。
臣谨按孙柔之瑞应图曰。
嘉禾者。
五谷之长也。
王者德茂则生。
炎帝教洽人心而嘉禾秀。
公理合天道而嘉禾丰。
臣又以事可理推。
物有类验。
异叶。
李定知其有祥。
汉木奇枝。
终军以为无外。
今植物摇落。
而瑞繁滋。
所谓仁育之风。
于肃杀之序。
此盖圣道隆渥。
灵祚宏多。
朱萼素花。
彰孝理于诗传。
一茎九颖。
合德耀于祥经。
旷代殊珍。
崇朝累集。
方俟山流石髓。
茂仙林。
醴挹轩浆。
禾登尧膳。
受天介福。
锡帝长龄。
王母昆台
朝神人于谷口。
今绿苗尚䓲。
黄粒未成。
当须晚秋
不获早献。
臣忝尹兹部。
频瞩洪休。
抃跃之诚。
倍万常品。
留守奏羊乳獐表696年7月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言。臣闻灵感无方。
每先时以见象。神鉴不昧。
必凭物以示人。有德著而休归。
或祥来而事应。伏惟天册金轮圣神皇帝陛下端冕驭天。
舞干柔远。南越瑞贡。
久通驿而归仁西域奇山。
近随方而应圣。臣今日得所部万年县郑国忠状。
送新出庆山下羖牝羊乳獐麑一头。狎扰因依。
动息随恋。如从所产。
若素同偫。理有可嘉。
事无前例。窃以异类相育。
外方慕化之徵。野畜自驯。
荒服来王之兆。必有远夷解辫。
欢心百兽之庭。犷俗怀音。
稽颡三朝之会。臣言可验。
翘足是期。昔马或生羊。
易占得人安之体。犬时养彘。
天镜显代康之文。援此比踪。
实为同贯。况复晨饮醴浦。
夕下灵山。翳仙杏之奇花。
嘉禾之馀穗。羊祯甚玉。
獐庆如银。晦朔未移。
祥符累集。福应之盛。
前古未闻。臣忝尹京都
屡荐嘉瑞。抃跃之至。
兼倍恒流。谨差某官奉表随进。
宋故右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富君墓志铭1136年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三、《北山小集》卷三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衢州市
君讳延年,字季长,富氏。
世家京洛
君之大父司空讳严嘉祐中秘书监苏州,秩满,上章告老。
既得请,将归河南人争挽留。
父老前曰:「公之惠爱在此邦,邦人怀思将无穷。
愿毋去我,百岁后,吴人谨蒸尝、护松槚,当世世如桐乡朱仲卿也」。
公平时固已乐吴中风物之美,因留居不去。
没,葬吴县之宝华山,子孙遂为吴郡人
父讳临,官至朝散郎、守池州
池州府之季子也。
幼颖悟,长力学问,行修谨,笃孝养,不妄交游,乡里后生往往从之学。
乡举三上不第,建炎二年礼部特奏名释褐。
浙西盐香使者取以为江浦盐官察廉,遂以为使属。
未几,乞监潭州南岳庙以归。
绍兴六年正月一日,以疾卒于家,享年六十五。
三月十七日,其孤与贤、直惠葬君宝华山先茔之侧。
夫人龚氏,池州府君夫人之侄也。
令淑有闻,后君二年卒。
五女,皆嫁士族。
君资和厚,与人交尽诚无表里。
家故贫,衣食间有馀,则以周族属之急。
时具酒食、延宾客,常以读书赋诗自娱,泊无陨穫之态。
资政殿学士衢州使君,君之从侄也。
直惠自吴走千里,以君行状来谋所以著君之美而垂不朽者,资政以诿某。
某惟郑国忠文公忠节直道、丰功伟烈,平生仰之如北斗泰山
司空之耆德遗爱东南,搢绅至今能道之,而君实家令子孙。
绍圣初,某方客吴下,尝过林德祖大云坊,遇君从容食顷,今四十六年矣。
德祖善士,所与游亦可知其槩矣。
又某辱资政使君知与之旧,铭其可辞?
则叙而为之铭。
铭曰:
学而敏,友则端兮。
沽不沽,恬以安兮。
老而仕,世方艰兮。
日崦嵫,道阻邅兮。
全而归,从厥先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