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宿立公房 盛唐 · 孟浩然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引用典故:买山 玄度
支遁初求道,深公笑买山。
何如石岩趣,自入户庭间。
苔涧春泉满,萝轩夜月闲。
能令许玄度,吟卧不知还。
题僧泰恭院二首 其一 唐 · 温庭筠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昔岁东林下,深公识姓名。
尔来辞半偈,空复叹劳生。
忧患慕禅味,寂寥遗世情。
所归心自得,何事倦尘缨。
请天宁深老开堂疏 北宋 · 陈瓘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五、《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八
窃以不说而说,未为究意之谈;无门之门,尤在离微之境。若非真寔一句,何以开示群迷?宜得当仁,善扬兹土。深公长老烛传少室,派出灵岩。嗣本觉之前音,住天宁之胜刹。以一大事,酬含生莫报之恩;于万斯年,祝圣主无疆之寿。尧天广大,佛日光明。合内外之胜缘,赞延长之亨运。四众之所咸赖,一音可以普宣。今正是时,宜升此座。
寂音自序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九、《石门文字禅》卷二四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南台寺
寂音自叙:本江西筠州新昌喻氏之子,年十四,父母并月而殁,乃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十九,试经于东京天王寺,得度,冒惠洪名,依宣秘大师深公,讲《成唯识论》,有声讲肆。服勤四年,辞之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归宗。及真净迁洪州石门,又随以至,前后七年。年二十九,乃游东吴,明年游衡岳。又三年而真净终于庵,自湘中归拜塔,将终藏于黄龙。而显谟朱彦世英请住临川北禅二年。退而游金陵,久之,运使学士吴幵正重请住清凉。入寺,为狂僧诬,以为伪度牒,且旁连前狂僧法和等议讪事,入制狱一年,坐冒惠洪名,著缝掖入京师。大丞相张商英特奏再得度,节使郭天信奏师名。坐交张、郭厚善,以政和元年十月二十六日配海外,以二年二月二十五日到琼州,五月七日到崖州。三年五月二十五日蒙恩释放,十一月十七日北渡海,以明年四月到筠,馆于荷塘寺。十月,又證狱并门。五年夏,于新昌之度门,往来九峰、洞山者四年。将自西安入湘上,依法眷以老,馆云岩。又为狂道士诬,以为张怀素党人,官吏皆知其误认张丞相为怀素,然事须根治,坐南昌狱百馀日。会两赦得释,遂归湘上南台。以宣和四年夏释此论,明年三月四日毕,停笔。坐念涉世多艰,百念灰冷,时年五十三矣。追绎达摩四种行,作四偈。《无求行》曰:「形恃美好,今已毁坏。置之世路,自觉塞碍。始缘饥寒,致万憎爱。欲坏身衰,入此三昧」。《随缘行》曰:「此生梦幻,缘业所转。随其所遭,敢择贵贱?眠食既足,馀复何羡?缘尽则行,无可顾恋」。《报冤行》曰:「僧婴王难,情观可丑。夙业纯熟,所以甘受。受尽还无,何丑之有?转重还轻,佛恩弥厚」。《称法行》曰:「本无贪瞋,我持戒忍。食不过中,手不操楯。风必顿息,而浪渐尽。离微细念,方名见性」。既说是偈,并载于此,时省观焉。呜呼,孙思邈著《大风恶疾论》曰:「《神仙传》有数十人皆因恶疾而得仙道,何者?割弃尘累,怀颍阳之风,所以因祸而取福也」。寂音之祸,奇祸也,因祸以得尽窥佛祖之意,不能文以达意,以寿后世,则思邈之论可信也。
披云台(原作崖,据《永乐大典》卷二六○三改) 宋 · 葛胜仲
押皓韵
深公出东都,山色已清好。
流行沧江上,快意时绝倒。
洗尽眼界尘,招提迹如扫。
众挽来灵山,世故亦相恼。
平生爱山心,不厌更幽讨。
扪萝开细岑,脱履藉丰草。
聊烦坡陀石,坐此突兀老。
是身端如云,去住殊未保。
孤峰起孤烟,晴湖漾晴昊。
宾主两忘言,可为知者道。
寄外弟蔡明善 宋 · 吕本中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相见还须未白头,只今君是富春秋。
莺花与梦飞腾去,甲子如川日夜流。
白酒可浇千卷读,青山欲唤十年愁。
无因早办归耕计,更就深公买沃洲。
送明老游雁荡五首 其四 宋 · 吴芾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方欣林下共谈禅,底事深公挽出山。
千里同风无道俗,何妨一笑便言还。
韩子苍诗碣跋(绍兴二十年) 南宋初 · 杜成章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八二
韩公子苍以诗鸣,为世推重,得只句单辞,即誇耀以为荣。当是时,寓于江西,而深公禅师再游衡、湘,钜公禅老亲慕之不暇,窃意韩公必在抠衣之列矣。及深公南归,绝口不道得诗意,岂道不同,迹遂参辰耶?比闻乡人杨达卿诵韩公诗,有「掣电翻机轮」之句,则知师为之捻提为至切;又有「永结芭蕉邻」之句,则知韩公与之结交为至深。然绝口不言者,顾在道不在势尔,余故刻其妙语以尊其道云。绍兴庚午首夏日,京兆杜成章跋。
按:民国《中江县志》卷一六,民国十九年铅印本。
禅居寺记 宋 · 李仲光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五、嘉靖《建阳县志》卷六
忠孝禅居,乃东阳名刹也;基其先者,浑山之废寺也。观夫乾坤造化,犹闻空缺之讥,日月轮回,尚有长短之数。维我大觉能仁,湛然常住,历八禅而分色界三昧超果,因法演一音,门开不二,根随利钝,教有浅深。历劫火而不燃,指毗岚而自息。时雍熙间,辟其地而易之,俶建于此,为梁氏之香灯也。其梁君效吴洛阳兴梵刹之宫,汉明帝信释门之利,自此而佛教始兴矣。撚指岁月迁,创于雍熙丁亥岁,至今庚午年,计二百二十三载。建间,昶公使器宇弘高,才名显著,疏化于众。及杨氏,革故鼎新。绍兴间,仪公复新寝室。乾道、淳熙,佛殿钟楼相继颓敝,缺人住持,倾陋无所支补,兔乌奔兢,时代迁移,几于不振。会里之梁君诸族雅有远谋,且欲复兴,几传灯于无极,乃就邻之寺东山,择其僧不凡者,卜请住持,时众推惟绍祖师能当其人也。师遂领之,始来于此,以院之倾圮非所居也,乃新其材而拟之建,未果而顺寂焉。其祖老只度小师一人,契深上人当充住持,更精梵宇。愿深四海,学洞三乘,只刀焚脩,以勤其力。崇佛殿,以张皇象教,建寝室以居处众缁。又建法堂、钟楼,兴葺门廊废坠,凡事不一如度,翼然鼎新。经营之功,盖无尚于此矣。栋宇显然,智基尚在,住持有便,引化多方,使诸祖法有绍,实惟师之力矣。厥后度小师有杰、有朴、有懋。其三人也,杰择其长,杖履闽归;朴处其次,度子达爝、道坚、道琼,缘懋师未度人也。深公浮华,缘尽果熟,年方八十有三,俄归圆寂。以灯传灯,上行下效,派下爝师复度道增、道垕,坚师度法日、法月,琼师度法云。有徒之繁,派分散居之,共有九僧者也。缘禅居、九日律寺,盖此无出其右,可谓盛事矣。又况达爝师独己囊不割,化众鼎新,建兹佛殿,费一千馀,置田资,添常住,有产二佰七十文。则丈室标南镂名,永彰不朽,产种因果,塑绘七身圣像。南北皈依往来,瞻敬鹿野,始转法轮。法即自心,佛惟本智,自他之利,善莫大焉。师之用力,可谓勤而切矣,固岂规规而因循,屑屑而吝啬者比乎!俄闻相续焚修,代有其人,大教斯彰,法轮不坠,院有硕德,厥无文诵。自雍熙迨今,又经二百五十七年矣。夫事之兴替盖有时焉,教之盛衰盖存乎人也。时院之昔者岂以其时而无人耶,是院之今也岂有其时而有其人耶?然则其兴建者如是之完,其度人者如是之众,是不必有其时日矣。且欲遗后来者,知师以来,予为文以纪其事迹。余忻然叹曰:奇哉希有!焚修缔造,不难而难,尽善尽美,功迹于是。予固不获辞,为述其兴建度人者如是。师之以操履者暴白四远,辞稀及今,言唯效古。庶几八字,永固金石,地久天长,永为不朽,于是乎书。时淳祐三年岁次癸卯麦秋节,从事郎、前知雷州学教授李仲光撰。
按:庚午为嘉定三年(一二一○),上溯至雍熙四年丁亥(九八七)应为二百二十三年。今据改。
送镜上人还山。仍作三绝。寄麟角,定觉两禅师 其二 寄麟角 元末明初 · 李崇仁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陶隐先生诗集卷之三
不见深公今二春,料应诗语更清新。
上方白日无馀事,坐同京都数故人。
玉泉咏 明 · 祝允明
滴滴沥沥瑶佩鸣,缥缥缈缈银河清。
权公妙句我斟酌,醍醐稍重琉璃轻。
八功德水发源处,分来南部深公许。
六指道人隔墙住,床头共听无舌语。
夏日游虎丘 明 · 皇甫汸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出处:皇甫司勋集卷十七
投迹期方外,名山羡水西。
坐忘因竹径,归晚失花溪。
覆殿炎云薄,移阶净日低。
深公莫相笑,将买一丘栖。
同杨祠部懋功游摩诃庵 明 · 潘光统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红尘十万入招提,花木阴阴可杖藜。
三径风烟人世外,五陵秋色帝城西。
青山欲共深公买,翠竹多逢阮籍迷。
一卧云房心便息,更从何处觅丹梯。
寄福懋上人 明 · 欧大任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吴门兵后转萧条,欲访高僧不惮遥。
夜月竹堂谁听梵,秋烟笠泽几扬桡。
买山应被深公笑,入社那辞慧远招。
古寺钟声霜后近,客船何日过枫桥。
观音岩次罗念庵韵 明 · 张居正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八十二
上方重阁晚依依,飞锡何年此息机。
行尽碧霄平有路,坐看红树不知归。
法身清净山长在,灵境虚无尘自稀。
欲借一枝栖野鹤,深公应笑买山非。
听夜呗作 明 · 王世贞
押漾韵
斋饭依八关,昏钟警诸妄。
陈王演真呗,深公吐玄唱。
清波徐潆洄,法雨渐调畅。
振如迅霆激,细若游丝飏。
哀籁流凡听,圆机转天吭。
我闻青莲坐,妙法宣无上。
魔王戢怨刃,龙女倾爱藏。
如何旃檀刻,不睹梵音相。
稽首悲宿因,誓心驱来障。
琉璃寺 明 · 李贽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琉璃道上日初西,马绕秋风万木低。
僧舍不关从客主,田家有酒为谁携。
篱边小雨催黄菊,山岫明星报晓鸡。
自有深公为伴侣,何妨一笑过前溪。
忆石巢水云兰若诸衲 其三 明末清初 · 阮大铖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咏怀堂诗外集乙部
趺坐忆终日,相看惟一峰。
满山多种芋,乘雨或移桐。
须掩竹房卧,不然岚气浓。
朱门等蓬户,吾欲笑深公。
喜沈融谷茂才重入丹霞 南明 · 释今帾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许询自昔称山侣,近喜文星接远踪。
芳径暮沿春涧雨,碧溪清度石楼钟。
已看岩下丛生竹,却数云边旧到峰。
题壁预知投老处,沃州无事问深公。
赠某上人 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支遁山非买,深公莫笑人。
禺阳新有主,帝子久无春。
瀑布无馀说,明霞亦是尘。
何时捐物役,鸾鹤与为邻(上人新得峡山飞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