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大宋静难军节度行军司马检校工部尚书东海徐公墓志铭淳化四年七月 后周至宋初 · 李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徐公文集》附录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上即位之元年冬,以学士李昉独直翰林,诏太子率更令徐铉入院分直视草。
是时与公以同道相知,论交契之始也。
越四年春,天子率六师亲征太原,并垒既平,遂北幸塞垣,耀兵卢龙
秋七月,凯歌归于京师
军卫之中,书诏填委,公援笔马上,应答如流。
以扈跸劳迁给事中直学士院如故。
又四年,授右散骑常侍,始罢文翰之职。
端拱元年,帝亲耕籍田,改左散骑常侍
积阶至金紫光禄大夫,叙勋至上柱国累封至东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
淳化二年秋九月检校工部尚书,出为静难军节度行军司马
明年八月二十六日晨时起,方冠带,遽命笔砚,语左右曰:「吾疾作矣」。
手疏一幅,约束后事,又别署一幅:「道者天地之母」。
书讫而终,年七十六。
陕西道转运副使郑适邠州,遂出家财,竭力襄事,即以其年十月,奉迁灵柩还京师,权厝于板桥东南之佛舍。
爱婿国子博士吴淑、门生殿中丞杜镐,时皆典治中秘书,遂以公凶讣闻。
上览表轸悼,诏出内府钱二十万赐其家。
明年七月洪州奉新县义门胡仲尧,自豫章具舟楫迎公之丧,葬于洪州新建县西之鸾冈原,奉遗令从先茔也。
公字鼎臣,其先会稽人,自言生于扬州
曾祖讳源,祖讳徽,皆隐德不仕。
父讳延休卫尉卿,赠左仆射,才高道直,有名于时。
公幼孤,与弟锴俱苦节自立,未弱冠,以文行称于时。
江南李氏,周旋三世,历校书郎直宣徽北院,寻直门下省
知制诰,一迁司封郎中,两拜中书舍人,再入翰林学士
自贬官起为太子右谕德,由尚书左丞兵部侍郎,为御史大夫,由大夫吏部尚书,由尚书右仆射,同参左右内史事,坚让不就。
王师下金陵,随后主归朝,以太子率更令奉朝请
谏议大夫张公佖说公在江南时,奉太夫人慈训,不妄游,下帷著书,虽亲族罕见其面。
年十六,遇李氏先主霸有南土,辟命累至,释褐连任书府,繇是经史百家,烂然于胸中矣。
其典诰命也,落笔洒翰,应用无穷,皆混然而成,有雅正之体,当时名士如韩熙载者无敌,尤长于制诰,公与之齐名。
其豫机密也,居中守正,无所附会,虽在家宴居,如对君父,其恭慎也如此。
当时用事臣有陈觉魏岑者,乐祸好权,多挠时政,公嫉之如雠。
掌贡举也,至公取人,不受私谒,先策问而后词赋,进德行而黜浮华,当时举场号为得士
公弟内史舍人锴,每主文柄,亦以直道自持,故江表后进力学未至者,闻二徐为春官,多望风引退,其精鉴无私也如此。
其持宪也,当官执法,无所屈挠,奸邪为之侧目,权贵因之敛手,当时言风宪者,惟公与故御史中丞江文蔚
王师之渡江也,公将本君之命使于朝廷,且乞缓师以奉祭祀。
太祖引见,谓公曰:「汝主托疾不朝,乖事大之礼。
况吾兵业已行,无中辍之理。
归报汝主,善为之谋」。
公因慷慨铺陈自古成败之道,表明后主忠孝之节,太祖亦为之动容,厚礼之,遣归。
初,大军已围建业后主思命于交兵之间,左右咸有难色,公欣然请行,后主谓之曰:「尔既往,即当止上江救兵,勿令东下」。
公曰:「是行非全策,今城中所恃者救兵,奈何以臣此行止之」?
后主曰:「比以和解为请,复用决战,即是自相矛盾,于尔得不危乎」?
公曰:「今岂以一介之微,而忘社稷之重?
但置臣于度外耳」!
后主抚之泣下曰:「时危见节,汝有之矣」!
及归朝,太祖盛怒,责之曰:「吾向与汝言,何谓弗达于汝主?
且拒抗之罪,皆汝所为」!
公顿首谢曰:「臣为江南大臣,而其国灭亡,抵此死有馀罪,馀复何言」!
太祖于是叹息曰:「忠于所事者乎!
汝当事我如事李氏」。
命坐,存抚甚厚。
故相太子太师王公溥,一见如旧相识,每有经史异义,多质疑于公,繇是琴樽啸歌,笔砚酬唱,无有虚日,相得甚欢。
工部尚书公穆有清识,尝语人曰:「吾观江表冠盖,若中立有道之士,惟徐公近之耳」!
兵部侍郎王公祐,负才尚气,未尝轻许人,及见公,常言于朝曰:「文质彬彬,学问无穷,惟徐公耳」。
公亦曰:「王公词如江海,心无城府,真奇士也」。
吏部侍郎李公至、翰林学士承旨苏公易简,皆当世英俊,奉公以师友之礼。
公仕朝廷将二十年,前后锡赐所得,俸禄所入,备伏腊外,未尝蓄聚一金。
所居之地,仅庇风雨,惟古木数株。
每夏秋之际,霖潦为患,颓垣坏宇,人不堪其忧,而公处之晏如也。
江南故人子弟暨亲族之孤遗者,来投于公,岁无虚月,公分廪禄以恤之,虚馆舍以安之,殆于终年未有倦色。
有布衣蒯亮者,老而多诞,游公之门仅五十稔,年九十,犹矍铄不衰,每从江南来诣公,公置之道院,日与之棋,未尝语及他事,而待之如初。
公尝言:「江南有处士朱贞白,尝语人曰,今人或言不欺神明也。
吾尝佩服斯言,不敢为欺心之事」。
有故人谢岳尝为虢州卢氏刺史与之有隙。
凡选举之制,过七十即罢去,遂奏谢年过,不堪其任。
江东初下,仕人有可疑者,咸质于公,谢因私请曰:「某之齿,公实知之,茍朝廷问公,不敢望公言未七十,但言不知其年即幸矣」!
公曰:「君之甲子,某具知之,而云不知,是欺天也,茍或见问,必以实对」。
其至行无诳又如此。
公为文智思敏速,或求其文,不乐豫作,令其临事见白,立为草之,云速则意壮敏,缓则体势疏慢。
公爱婿吴淑言:「江南宰相冯延巳常语人曰:『凡人为文,皆事奇语,不尔则不足观』。
惟徐公不然,率意而成,自造精极」。
时人以为知言。
所著文多遗落,今其存者编成三十卷。
又拟徐干《中论》作《质论》数十篇;
集耳目闻见之异,作《稽神录》二十卷,并行于世。
文学之外,长于篆隶,其书札之妙,自成一家,当世士大夫有得其书者,无不宝之以为楷法。
常侍日,奉诏与直史馆句中正等重修许慎《说文》,自撰《韵谱》一十卷,学者伏其精博。
公尝慕老子清净之教、庄周齐物之理,故内不能以得丧动,外不能以荣辱,然而为学之心,老而弥笃。
邠州日,以时俗文字讹谬,乃亲以隶字写《说文》,字体纤细,正如蝇头,过数万言。
年高目明,洞见毫末,其精力不怠如此。
夫人太原王氏,子朗州桃源夷直,并先公而卒。
长女适吴氏,早亡。
次女适左赞善大夫高慎交
幼女十七娘,才淑过人,未及笄年而夭,自为志文,辞甚悽楚。
噫!
孔门四科,德行、文学,《洪范》五福,寿、考、康宁,在于古人,鲜有兼美。
惟公高才懿行,善始令终,所谓登孔门之二科,居《洪范》之三福也。
《语》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惜哉!
铭曰:
祖丘、轲兮宗老、庄,奉三宝兮师五常。
生维杨兮仕建康,归皇宋兮老大梁。
殁豳土兮葬豫章,儒林文人兮今也则亡。
呜呼!
张佖夺俸诏端拱元年十二月丁卯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宋大诏令集》卷二○三、《宋史》卷二六七《张洎传》、《宋元通鉴》卷七
户部郎中判考功张洎,审定故秦国王钱俶谥议,爰引旧章,皆有典故。
虞部郎中判大理寺张佖,学识甚浅,敷陈失实,免其降黜,特示含容,仍夺一月俸。
所有尚书省定谥号,依张洎所奏。
尚书虞部员外郎马寻可尚书比部员外郎太常博士张泌尚书屯田员外郎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八、《宋元宪集》卷二三、《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九八
敕具官马寻等:夫台郎始于垦田,省书总于钩比,皆一时之俊选也。
以尔寻效智肃给,持法敏详。
而向守军牙,有缘饰之政。
以尔属辞辨丽,秉操廉约。
而荐腰悬组,有抚字之勤。
并见考岁成,来结官最。
宜阶承务之剧,且劝叙才之规。
往服宠嘉,毋怠祗饬。
可。
先祖磨勘府君家传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五、《公是集》卷五一、《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
刘氏之先出楚元王,世为彭城人
西晋末避胡兵乱,迁江南,其后又迁庐陵,世次皆不明,不可得而知,然犹以彭城为望。
庐陵新喻者曰逊,逊生超,超生逵,逵生琠,琠赠大理评事,凡四世。
自唐末更五代,颇假版仕州郡,而未尝有显者。
评事礼部尚书讳式字叔度,少有志操,好学问,不事生产。
年十八九,辞家居庐山,假书以读,治《左氏》、《公羊》、《谷梁春秋》,旁出入他经。
积五六年不归,其业益精。
是时天下大乱,江南虽偏霸,然文献独存,得唐遗风。
礼部取士难其人甚,叔度明经举第一,同时无预选者。
由是江南文儒大臣,自张洎徐铉,皆称誉之。
庐陵
太祖江南叔度随众入朝,见于殿下。
党类数十人,上一一亲阅视察问,皆罢遣,独叔度商水
绛州推官,又迁鸿胪寺丞,监潭州茶场,改大理寺丞
岁终秦课倍前人,太宗善之,立召还,对语便殿,改赞善大夫,复出知利丰监。
是时初得并州,又绝契丹和亲,诛灵夏叛族,边费多,有司不能给,颇以扰民。
叔度通轻重,以谓此非长久之利,因奏曰:「唐虞至治,懋迁化居,所以调有馀不足,便民赡国。
臣前在潭州,见积茶成山,或不能泄,岁久则皆焚弃。
利丰监积盐复益多,有司无术以御之,但坐守视之耳。
国家据山海之源而不能用,边寇小警,蒐敝补败,辄以劳民,至上下空匮,甚非计也。
臣请通茶盐之利,被之河北关中,国可益赋,而财用足」。
上异其言,即以驿召入问计策,语合意,因留判三司都磨勘司赐绯、银鱼。
自唐历五代,天下分裂百馀岁矣。
吴、蜀、交、益、荆、晋、闽、越,大者称帝,小者称王,其财赋自入,不统天子有司。
太祖受禅,十馀年间,吴、蜀、交、益诸国稍诛降。
太宗即位,闽、越请吏入朝,又定并州,则天下始一统矣。
四方财赋一归三司,交籍相乘,会计不分明,吏因为奸,王者无由知。
叔度建请增置主辖等司,以参校出入,天子从之。
吏欺诬,毫毛必察,至今以为便。
秘书丞
淳化中高丽契丹自归,天子方事取幽州,嘉其识去就,厚答其使,因欲结其心,断虏肩臂。
使叔度往谕指,王以下郊迎。
叔度美秀明辩,进退有规矩,望见者皆心服。
先是,高丽大旱,及使者授馆,澍雨尺馀,国中大喜,事汉使愈谨,自陈国小齿下,愿执子弟礼。
叔度不许。
然所赂遗甚厚,叔度亦为之纳,还朝封上,天子善之。
高丽通中国,自此始也。
太常博士,领旧职。
前后以职事利害议于上前,及所施行,天下以为便者,不可胜纪。
奏对明简,天子听之,率常数刻。
磨勘之职十馀年,后兼三部勾院,条领益精明,朝廷言轻重者,皆自以不及,故天下称之刘磨勘云。
工部员外郎赐紫章服。
天子令閤门使择善犀带以赐,其见遇如此。
真宗即位,例转刑部
初,李维清盐铁使,其女婿盗用官钱数十万,吏畏维清,不敢劾,叔度发举其事,维清坐黜,维清由是怨。
三司贪猾吏以欺枉为生,疾叔度禁其业,亦皆怨,常狙伺,欲涂陷之。
太宗察其情,每坐朝,辄众称其才,故毁不得入。
太宗崩,真宗谅闇,吏因此告叔度事。
维清御史中丞,典治,欲深致其文,而吏所告皆虚,反坐,维清愈怒。
叔度既辨即出,视事如他日。
维消乃讽吏劾以不俟诏入朝,免官。
其年卒,年四十有九。
度尚名检,好宾客,所交游皆一时名人。
徐铉张佖陈省华杨亿之徒,虽年辈先后,待之各尽其意。
亿石中立为独拜床下,其见推如此。
初,太宗好书,集秘府古书,模其笔迹,自仓颉史籀,下至隋唐君臣以书名世者,为《古今法帖》。
朝廷宿儒钜贤,辄以赐之,非其人,虽宰相终不得,而赐叔度独六十轴,当世以为荣。
叔度没四十年间,诸子皆仕于朝。
每上郊籍田,辄以赦令追宠其亲,以至今,赠礼部尚书
本朝政要策上 其十四 史官1049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五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
天子,动则左史书之,《春秋》是也;
言则右史书之,《尚书》是也。
汉武帝有禁中起居注
魏晋归之著作,其后亦命近臣典其事。
后魏始置起居令史,行幸宴会,则在御座前记君臣酬答之语,又别置起居注二人。
北齐有起居省。
隋置起居舍人二人,以掌内史
唐起居之官隶于门下。
显庆中,即与舍人分隶两省,每天子御殿,则左右夹香案,分立殿下螭头之侧,和墨濡翰,皆就螭头之坳处,有命则临陛俯听,对而书之。
典礼文物、册命启奏、群臣薨免惩劝之事,悉载于起居注
季冬终,则送于史官
长寿中姚璹以为帝王谟训,不可使无纪述,若不宣自宰相史官无由而书。
请仗下所言军国政要,命宰相一人专知撰录,季终付于史官,即今之时政记也。
元和十二年,又委承旨宰相宣示左右起居注,令其缀录。
大和九年,诏郎、舍人准故事入阁,日赍纸笔,立于螭头,以记言动,故文宗实录为备焉。
后唐明宗亦命端明殿学士枢密直学士修日历。
世宗陶谷之言,修明宗之制。
开宝中扈蒙为修撰,以谓内庭日历,枢密院抄录送史官所记者,不过对见辞谢而已。
宰相虞漏泄,而史官限疏远,故莫得而具也。
请言动可书者,委宰相参政,月录以送史官,使修日历,遂以参知政事卢多逊专其事。
兴国中,诏书病史氏之漏落,又以参知政事李昉专其任,而枢密院亦令副使一人专知纂述。
请每月先以奏御,乃送史官
时政记之奏御,自昉始也。
淳化之间,从张佖之请,始置起居院,修左右史之职,以梁周翰掌起居郎事李宗谔掌舍人事焉。
周翰宗谔言:「崇德殿、长春殿宣谕论列之事,时政记记之。
枢密院事关机密,本院记之。
馀百司封拜除改、沿革制撰之事,请悉使条送,以备论撰。
月终皆送史官」。
从之。
又令郎、舍人分直崇政殿,记言动,别为起居注,每月先以奏御。
起居注奏御,自周翰宗谔始也。
增注杜工部诗集序 北宋 · 王得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三、《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卷首
唐兴,承陈隋之遗风,浮靡相矜,莫崇理致。
开元之间,去雕篆,黜浮华,稍裁以雅正。
虽絺句绘章,人得一概,各争所长。
如大羹玄酒者,则薄滋味;
如孤峰绝岸者,则骇廓庙;
秾华可爱者乏风骨,烂然可珍者多玷缺。
逮至子美之诗,周情孔思,千汇万状,茹古含今,无有端涯;
森严昭焕,若在武库,见戈戟布列,荡人耳目。
非特意语天出,尤工于用字,故卓然为一代冠,而历世千百,脍炙人口。
予每读其文,窃苦其难晓。
如《义鹘行》「巨颡拆老拳」之句,刘梦得初亦疑之。
后览《石勒传》,方知其所自出。
盖其引物连类,掎摭前事,往往而是。
韩退之谓「光燄万丈长」,而世号「诗史」,信哉!
予时渔猎书部,尝妄注缉,且十得五六。
宦游南北,因循中辍。
投老家居,日以无事,行乐之暇,不度芜浅,既次其韵,因旧注惜不忍去,搜考所知,再加笺释。
又不幸病目无与乎简牍之观,遂命子澄孙端仁,参夫讨绎,俾之编缀,用偿夙志焉耳。
在昔圣人,犹曰有所不知,丘盖阙如。
顾惟闻见之寡,兹所不免,但藏箧中,以贻来裔,非敢示诸博古之君子。
郑文宝少陵集》,张逸为之序,又有蜀本十卷。
王原叔内相再编定杜集二十卷,后姑苏王君玉得原叔家藏于苏州进士何瑑丁修处,及今古诸集,相与参考。
乃曰:义有兼通者,亦存而不敢削。
故予之所注,以苏本为正云。
时洪宋八叶政和纪元之三祀下元日序。
按:《草堂诗笺》,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上编第一册杜甫卷。
泰山题名绍圣三年四月 北宋 · 赵令绯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六、《山左金石志》卷一七、民国《泰安县志》卷一○
开封赵令绯绍圣改元济南从事罢官,敬谒帝祠。
时穷冬不能游岱宗,怏恨而去。
明年为东鲁别驾,复得以职事,思造祠下,遂登绝顶。
东望日出,遍观古迹。
巡山张佖邑尉刘迹同行。
绍圣三年四月朔
按:《岱览》卷一○,嘉庆刻本。
梅花集句 其一百七十七 南宋 · 李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寻芳愁路尽,山寺始花开。
独上高楼望,伤春不易裁姚合齐己姚系张泌
读史旬编 其十七 南唐科举废兴 宋末元初 · 马廷鸾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八七、《文献通考》卷三○
按《五代通录》,自梁开平至周显德,未尝无科举。
而偏方小国,兵乱之际,往往废坠。
江南,号称为文雅最盛,然江文蔚、韩载,皆后唐时进士第
宋齐邱冯延巳仕于南唐,皆白衣起家,为秘书郎
然则南唐前此,未尝设科举,科举昉于此时耳。
顾以江文蔚一言罢之。
如以文蔚之言前朝进士公私相半为讥,则文蔚固亦前朝进士也。
然明年以徐铉建言复置科举。
暨我朝开宝中,唐之为国,不一二年将亡,而犹命张佖典贡举,放进士,可悲也已。
以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韵集古十四绝为户部白玢郎中题画 其十三 明 · 程敏政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家住红蕖曲水李义山,天晴宫柳暗长春杜牧之
溪边物色宜图画张泌,须就桃源问主人宋邕
轘辕关放歌(轘辕关在二室之间缑氏县东南左传晋栾盈过周王使候出诸轘辕献帝春秋曰车驾出洛阳自轘辕而东杨奉韩暹引车追之即此管子地图篇云轘辕之险房玄龄注云谓路形若轘而又辕曲缑氏东南轘辕道是也缑氏偃师 清 · 田雯
 押阳韵 出处:古欢堂集卷七
五丁神力齐斗彊,二室凿破森开张。
䆖䆵洞壑立门户,下疏洛水洛阳
车马不从此地入,途迷七圣风沙黄。
轘辕关自何代始,崎岖荦角回羊肠。
石子大者似石囷,小者弹丸如珠光。
禹行治水错伐鼓,涂山氏女来相将。
野语创自淮南子,搜神述异何谲狂。
五乳峰岚但咫尺,山椒神瀵纷低昂。
三素云涌駮霞漏,吹笙王子摩青苍。
夭邪桃花路侧塞,翠茿天棘排两行。
惊泷声摇缑氏岭,匹练飞下金牛冈
白髭老子游嵩客,八风四扈来徜徉。
春山淡冶迎人笑,燕子戴胜鸣村旁。
便与洪崖采药去,手抄术序长生方。
云骈一驾群灵接,上朝三十六玉皇(用李贺陈希夷诗倏尔火轮煎地脉愕然神瀵涌山椒列子言神瀵即易所谓山泽通气也入道秘言曰春日有三素飞云四扈四时鸟也皮日休诗白日半窗抄术序清泉一器授李贺诗曰为君持此凌苍苍上朝三十六玉皇李白诗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翮下云軿唐张泌诗溪风送雨过秋寺涧石惊泷落夜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