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丁姓”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姓系论 唐 · 柳芳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二
氏族者。
古史官所记也。
周小史定系世。
辩昭穆。
故古有世本。
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诸侯卿大夫名号继统。
邱明传春秋。
亦言天子建德。
因生以赐姓。
胙之土。
命之氏。
诸侯以字为氏。
谥为族
昔尧赐伯禹姓曰姒
氏曰有夏。
伯姓曰姜。
氏曰有吕。
下及三代。
官有世功。
则有官族
邑亦如之。
后世或氏于国。
齐鲁秦吴。
氏于谥。
则文武成宣。
氏于官。
司马司徒
氏于爵。
则王孙公孙。
氏于字。
则盂孙叔孙。
氏于居。
则东门北郭。
氏于地。
则三乌五鹿。
氏于事。
则巫乙匠陶。
于是受姓命氏。
粲然众矣。
秦既灭学。
公侯子孙失其本系。
汉兴
司马迁父子乃约世本修史记。
因周谱世家。
乃知姓氏之所由出。
虞夏商周昆吾大彭豕韦齐桓晋文
皆同祖也。
更王迭霸。
多者千祀。
少者数十代。
先王之封既绝。
后嗣蒙其福。
犹为彊家。
汉高帝兴徒步有天下。
命官以贤。
诏爵以功。
誓曰。
非刘氏王。
无功侯者。
天下共诛之。
先王公卿之冑。
才则用。
不才弃之。
不辨士与庶族。
然则始尚官矣。
然犹徙山东豪杰以实京师
齐诸田。
楚屈景。
皆右姓也。
其后进拔豪英。
论而录之。
七相五公之所由兴也。
魏氏立九品
中正
尊世冑。
卑寒士。
权归右姓已。
其州大中正主簿中正功曹
皆取著姓士族为之。
以定门冑。
品藻人物。
晋宋因之。
始尚姓已
然则别贵贱。
分士庶。
不可易也。
于时有司举。
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
故官有世冑。
谱有世官。
贾氏王氏谱学出焉。
由是有谱局令史职皆具。
过江则为侨姓。
王谢袁萧为大。
东南则为吴姓。
朱张顾陆为大。
山东则为郡姓。
王崔卢李郑为大。
关中亦号郡姓
韦裴薛杨杜首之。
代北则为虏姓。
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首之。
虏姓者。
魏孝文帝洛。
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
八氏十姓出于帝宗属。
或诸国从魏者。
三十六族九十二姓世为部落大人。
并号河南洛阳人
郡姓者。
以中国士人差第阀阅为之制。
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梁。
有令仆者曰华腴
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
九卿方伯者为乙姓。
散骑常侍大中大夫者为丙姓。
吏部员郎丁姓
凡得入者谓之四姓。
又诏代人诸冑。
初无族姓。
其穆陆奚于。
吏部勿充猥官。
得视四姓。
北齐因仍。
秀才主簿功曹
非四姓不在选。
江左定氏族。
凡郡上姓第一则为右姓。
太和以郡四姓为右姓。
齐浮屠昙刚类例。
凡甲门为右姓。
周建德氏族以四海通望为右姓。
隋开皇氏族以上品茂姓则为右姓。
唐贞观氏族志。
凡第一等则为右姓。
路氏著姓略以盛门为右姓。
柳冲姓族系录
凡四海望族则为右姓。
不通历代之说。
不可与言谱也。
今流俗独以崔卢李郑为四姓。
太原王氏。
号五姓
盖不经也。
夫文之弊至于尚官。
官之弊至于尚
之弊至于尚诈。
隋承其弊。
不知其所以弊。
乃反古道。
罢乡举。
离地著。
执事之吏。
于是乎士无乡里。
里无衣冠。
人无廉耻。
士族乱而庶人僭矣。
故善言谱者。
系之地望而不惑。
质之姓氏而无疑。
缀之婚姻而有别。
山东之人质。
故尚婚娅。
其信可与也。
江左之人文。
故尚人物。
其智可与也。
关中之人雄。
故尚冠冕。
其达可与也。
代北之人武。
故尚贵戚。
其泰可与也。
及其弊。
则尚婚娅者先外族后本宗。
尚人物者进庶孽退嫡长。
尚冠冕者略伉俪慕荣华。
尚贵戚者徇势利亡礼教。
四者俱弊。
则失其所尚矣。
人无所守则士族削。
士族削则国从而衰。
管仲曰。
为国之道。
利出一孔者王。
二孔者彊。
三孔者弱。
四孔者亡。
故冠婚者。
人道大伦。
周汉之官。
人齐其政。
一其门。
使下知禁。
此出一孔也。
故王。
魏晋官人。
中正
九品
乡有异政。
家有竞心。
此出二孔也。
故彊江左代北。
诸姓纷乱不一。
其要无归。
此出三孔也。
故弱。
隋氏官人。
以吏道治天下。
人之行不本乡党。
政烦于上。
人乱于下。
此出四孔也。
故亡。
唐承隋乱。
宜救之以忠。
忠厚则乡党之行修。
乡党之行修。
则人物之道长。
人物之道长。
则冠冕之绪崇。
冠冕之绪崇。
则教化之风美
乃可与古参矣。
晋太元中
散骑常侍河东贾弼撰氏谱状十八州百十六郡合七百一十二篇。
甄析士庶无所遗。
王宏刘湛好其书。
每曰。
对千客可不犯一人讳。
选曹撰百家谱。
以助铨序。
文伤寡省。
王俭又广之。
王僧孺演益为十八篇。
东南诸族。
自为一篇。
不入百家数。
弼传子匪之。
匪之传子希镜
希镜撰姓氏要状十五篇。
尤所谙究。
希镜传子执。
执更作姓氏英贤一百篇。
又著百家谱。
广两王所记。
执传其孙冠。
冠撰梁国皇太子序亲簿四篇。
王氏之学。
本于贾氏。
唐兴言谱者。
路敬淳为宗。
柳冲韦述次之。
李守素姓氏。
时谓肉谱者。
后有李公淹萧㯋士殷寅孔至为世所称。
初汉有邓氏官谱。
应劭有氏族一篇。
王符潜夫论亦有姓氏一篇
宋何承天苑二篇。
谱学大抵具此。
魏太和时
诏诸郡中正各列本土姓族次第为举选格。
名曰方司格。
人到于今称之。
丁博雅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五九、《漫塘集》卷三六
先生丁姓名明字子公,旧名字希闵
蚤知名,故以旧字行
金坛望族。
祖权,登进士第,终淮南东路提举学事
先生少嗜书,不屑家务者二十年,家以是贫。
以所阅书多,类而编之,为书五:曰《诸史偶类》二百卷,曰《诸史通考》一百卷,曰《小说编》五十卷,曰《诗编》三百卷,曰《赋编》一百卷。
释《论语》二十篇,著《直说》四十篇。
得其书者取之,左右逢其原,而《通考》、《赋篇》止用以资场屋。
绍兴乙卯乾道乙酉再荐于乡,淳熙丁未特恩对策,授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转修职郎
嘉定辛未岁卒,享年八十有五。
于是乡之耆旧尽矣,后生相与叹先生之勤,悼先生之屈,思所以易其名者,遂冒礼经幼贱之戒而私为之诔曰:呜呼,书契以还,文字千万。
士窘场屋,望洋而叹。
或幸而脱,学始滥觞。
利欲纠纷,筌蹄已忘。
故插架之轴若新,三箧之书罕记。
借曰涉猎,亦迷真是。
呜呼先生,用志独专。
六艺之文,百家之编,柱下攸司,金匮所传,口诵手抄,矻矻穷年。
派别支分,统宗会元。
史考具编年之遗,事类集诸家之全。
诗次古今,赋搜本原。
以至炙輠遗说,鸱夷小知,外家之书,稗官所纪,亦撷其英,亦拔其萃。
《白帖》愧陋,杜《典》推备。
彼柳氏类文于西京萧统选文于近世,力浅功粗,颜赪颡泚。
呜呼先生,可谓博矣。
释《论语》以立本,著《直说》以反约。
言命抵虚己之诬,非相拟兰陵之作。
鸿宝罪向,锦囊訾璞。
害道为尤,释老之学。
乱我圣经,滋我民瘼。
辞而辟之,雪刃霜锷。
而况衣冠古制,人物仙臞。
双眸炯碧,修髯拂裾。
或族聚少长,朋来戚疏。
鸟吟花笑,风和日舒。
素琴在御,渌酒盈壶。
相与写遗韵于南风,想咏归于舞雩
固万念之波澄,岂一尘之可污。
呜呼先生,不亦雅乎!
某等屡以晚末,得亲老成。
人之云亡,伤哉典刑。
夫抑于今者必扬于后,而屈于利者必伸于名。
以先生平日之学,而职不登于州县;
以先生累世之畜,而家不馀于斗升。
弊裘纫裂,老屋支倾,固无以使贤者之知劝,亦何以使否者之知惩!
是用酬以天爵,参之月评,稽颜生靖节之诔,法唐贤贞耀之称。
文贞之推绪夷,白衣之表休明。
合博雅之二者,播休美于千龄。
庶彼已具于草腐,此犹蔼于兰馨。
一觞之奠,因荐斯诚。
魂兮有知,来燕来宁。
紫霄山行记 南宋 · 钱时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七、《蜀阜存稿》卷三
富阳县东去五里所,舟著南岸,日且至。
遥山浅霭,盎盎如李花
时余领许正甫、侄子樵行沙上,曲折入阡陌十馀里曰望仙。
繇望仙入山中,又数里,得老子之宫二。
非有幽岩邃谷,瑰伟绝特之胜可登览,两山相包束,荒墟聚落耳。
绍兴初一女子孙姓结草山下,已而里中稍稍葺庵居之。
杨和王方以勋旧奉朝请,謦欬指顾,朝野轻重。
一旦为作道院,事遂响播,流入宫禁。
蒙三朝殊赉,规模用大拓侈,锡名紫霄。
女冠百人,没入而未度者百人,仆厮及其他杂役百人不止。
岁入饶衍,无有艺极。
庆元间,其徒请主岳祠于外,辄并缘权贵,侈僭异宫,而思孝院之名复用角立,亦有女冠三十辈。
呜呼,何其盛哉!
余尝谓事无巨细,无邪正,未有不得所依乘以克济者。
异端之教,大抵善幻,以诳丐为业,非真能祸福吾民,而后簧鼓于天下,惟得所依乘。
又有力足以扇其声焰,张其气魄,是故一倡而群和之。
伊、傅乐之道,以终其身,不逢其会,老死耕筑,谁知之者?
柳下惠于鲁而臧文仲孔子于齐而晏婴,固自有天命也。
何物女子,而所遭则然哉?
虽然,幽閟为女宫刑,先王制法,下死囚一等,所以重人道而不忍绝其后世。
今数十百女为聚,且倍蓰焉,而幽秘之,吾不知其何以为也?
自昔介士如鲁男子者几人,愚夫愚妇,幽宫隐巷,怨旷杂揉,溷溷相朝暮。
又其室不足以容,星散篱裂,内外统纪不相及,吾不知其终何以为也。
老氏,周柱下史,号知礼
虽学书,、文、武、周公孔子传心之要旨,经世之大法也。
父子以此亲,君臣以此义,夫妇以此别,长幼以此序,朋友以此信,耕稼织纴以为养,冠昏丧祭以为礼,后王君公大夫师长以为治。
所以建皇极者此也,所以立民命者此也,所以位天地育万物者此也。
此道不明,诸子百家争驾其上,以瞀天下,而后为杨、墨,为仪、秦,为申、商、韩非生民涂炭,糜灭几尽。
西刘草昧,又无真儒相料理,独张子房言,为风俗倡。
其后浸淫,根固波漫,而天竺法遂缘入之。
下逮魏晋,夷狄乱华,卒成天地磔裂之祸。
无他,学不本于经,世不由吾圣人之道故也。
不由吾圣人之道者,不明吾圣人之书也,是将焉取乎?
虽然,圣人之书,先得我心之所同然。
非徒书也,不反求之,期于自得,而徒支离传注之窟宅,沉溺文义之渊薮,则又非吾之所闻。
定夫归蹑云峤,即书堂主人而请益焉,倘谓愚言为可。
慈湖学子钱时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