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郝神保论曾运干赎田判 其一 南宋 · 黄干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三五、《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三九
黄达系是总领所押下亏欠纲运人,本县典押反不契勘,却令入役。
曾运干宅与郝神保互争田,系是张显承行,黄达却无故当厅执覆,意在劫持役使知县
且免断,仍旧锢身,押下巡检司拘管。
又告四贤文 南宋 · 度正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七二、《性善堂稿》卷一二
敢昭告于濂溪先生:恭惟先生受天畀付,绍开绝学,发太极之妙,明圣传之统,口授当时,书传后世,有志之士践而修之,可以深造自得,入乎圣贤之域,推原所自,实先生启之。
正少也幸知诵习先生遗书,今兹备员下邑,有民有社有学,每恨无以承宣风化。
重惟先生之道,学者共传,矧常来游于蜀,蜀之贤人君子实师尊之,故家遗俗犹有存者,庙貌其可阙耶?
是用肖形于学,庶几学者起敬起慕,私淑诸人,人有士君子之行焉。
今兹有事于先圣先师,敢以菲仪,共陈明荐。
尚飨!
敢昭告于横渠先生:恭惟先生奋乎千载之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求仁之方,入德之序,微言奥义,揭若日月。
正服膺遗训,兹焉试吏,有民有社,惧无以承宣风化,严庙貌,列之学宫,庶吾党之士知所矜式,岂曰小补之哉!
敢昭告于明道先生:惟先生兄弟致知力行,发明千载不传之秘,以身任道,师于濂溪,启其端绪,友于横渠,博而详之,洙泗之学至是矣。
正为邑于斯,念终无以承宣风化,严庙貌,矜式国人,庶几有兴起者焉。
敢昭告于伊川先生:惟先生兄弟倡明绝学,四方学者翕然尊仰。
逮其承诏旨以入讲筵,诵遗经以开圣学,相与同心,致君,独于蜀之士深有取焉。
而考之乡校,犹未有仪型之者,岂乃祖乃父意耶?
正承乏于兹,不自揆庸陋,补兹缺典。
然区区之心,盖将与学者共讲斯文之传,使无负先正大儒之所以望于后之人者,非直为观美而已。
背母无状判 南宋 · 蔡杭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一四、《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八
详王氏所供,初事张显之为妻,之既死,只有男张大谦。
王氏以夫亡子幼,始招许文进为接脚夫。
许万三者,乃许文进之义子,带至王氏之家者也。
文进用王氏前夫之财,营运致富。
其许万三长成,王氏又为娶妇,悉以家计附之,虽前夫亲生之子已死,不复为之立继,所以抚育许万三之恩,可谓厚矣。
今年四月,许文进病重,口令许万三写下遗嘱,分付家事,正欲杜许万三背母之心。
许万三从而窃之,固已无状,且纵其妻阿戴悖慢其姑,又将盐筴席捲而去,有是理哉?
王氏有词,夫岂得已。
本州委林都监究实,不能正其母子之名分,乃只问其财货之着落,舍本求末,弃义言利,知有货利,而不知有母子之天。
鄙哉,武夫何足识此!
尤可怪者,王氏方诉于本司之庭,忽有许文通者,突然执状而出,曳王氏而前,若擒捕一贼之状,押下供对,乃知许文通者,乃许万三所生之父。
所供之状与所执之状,字画已出两手。
无故而欲干预孀妇家事,一不可也;
又为出继男入词,率子攻母,二不可也。
违背公理,入脚行私,孀妇在公庭,犹且为其擒纽欺撼,则其在私家可知矣,则其助所生之子,以悖所养之母,又可知矣。
当职亲睹其无状,心甚恶之。
谁无父母,谁无养子,天理人伦,何至于是!
许文通勘杖八十,封案,如敢更干预王氏家事,即行拆断,牒州差人管押。
许万三夫妻及财本与王氏同居侍奉,如再咆哮不孝,致王氏不安迹,定将子妇一例正其不孝之罪。
仍门示。
跋方持叟岁寒三友制诰 南宋 · 林希逸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三三、《鬳斋续集》卷一三
毛中书传》,退之试史笔也,当时之士,且笑且怪,子厚至为之解嘲,岂非骇所未见耶?
东阳沈约作《芭蕉弹文》,前此矣,以朝廷体制用之游戏,似非退之作古,其骇也何故?
尔后遂有以竹夫人、木居士为颂为赞者,仪曹以为善谑,当矣。
安晚先生帝师留经席,时取文房四友入之北扉西掖之文。
继而作者不翅数十家,既又转为岁寒三友除授。
余向留京,已得之同朝临川吴万叔,及还三山,得之宪幕四明张立道
二兄皆尝以词学应选矣。
莆阳方持叟,年才弱冠,两荐于乡,西上过门,乃以此卷相示。
后村许以年少而笔老,意高而语绮,信非虚美。
持叟此行,必擢高科,登膴仕,他日本色文字官,舍我又谁属?
因思宏博一科,嘉定大臣以私意废,士亦弃不习,遂使公朝两制之选,每叹乏才。
既设小词科,又欲秋试,增为四场,岂亦闻鼠尾帐之诮乎?
使今世友朋皆如持叟,于进士业之暇游戏于斯,文字一机尔,岂有难能者哉!
常、杨、苏、李,将层见而叠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