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张近”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承议郎通判润州累赠朝议大夫赵君墓志铭绍兴十六年1146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二、《浮溪集》卷二七、民国《宝应县志》卷一○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
政和二年正月丁丑承议郎通判润州赵君讳钧臣字秉之,年四十五,卒于家。
宣和五年辛亥,葬君开封府长垣县吕村之原。
二十四年,当绍兴十六年,君之子奇为朝请大夫荆湖北路提点刑狱,以书属其故人汪藻曰:「先人以文学行治,有名崇宁大观间,不幸不得年以殁。
既葬而衣冠南渡,幽堂之铭未刻也。
惟先人平生所以树立者如此,而无传于后,不肖孤惧焉。
敢以前著作郎王辟章所书行实一通累夫子,惟夫子哀而赐之铭」。
读其书,曰信。
与君生并世,虽任之南北,相去数千里,不获从君游,然每至中朝,必闻君名贤士大夫间。
今得刻君之藏,幸矣。
滑州韦城人,其先世序绵远,至君之祖讳某,始仕为凤州录事参军,赠金紫光禄大夫
生皇考,讳称元祐中尝以河北转运副使,论黄河北流贮堤事,名敢直言,事载国史。
一时伟人如司马温公翰林苏公兄弟,皆手书慰勉。
卒官朝请大夫尚书吏部郎中,赠正奉大夫
君少读书,嗜古文,耻以诸生训诂之学干有司。
用父任为楚州宝应县主簿,会令缺,摄行令事,有能名。
部使者庄公岳过之,喜曰:「昔吾以州从事吏部淮南,观典刑前后,常恨不复见之。
今君能然,吏部公不亡矣」。
调监雍丘县酒税,县跨汴堤为桥,一夕火作阛阓中张甚,或请断桥以纾火怒,君曰:「雍丘之为邑,以有此桥也。
今火未至而撤之,万有一夫叫呼于其间,则此十万馀家生灵成胡越矣,幸勿遽,请尽力除君忧」。
即冒郁攸坐桥上,相火所焮,为之区处。
顷之火熄,而桥卒不毁,邑人德之。
崇宁初,预增修永裕陵,以劳迁宣德郎签书常州判官厅公事。
未行,御史察访河北,请君俱。
是行也,事有关权倖者,御史难之。
君曰:「御史坐台,犹许以风闻言事,况专属公,何惮哉?
亦为吾之所当为者而已」。
御史矍然曰:「公言是也」。
乃具以其实归报。
张几仲高阳,开幕府孙协志康王安中履道赵鼎臣承之霍安国子磐实从,皆一时之望也。
一日,几仲谓君之弟承之曰:「今兹佐吾军者,得公等矣,而付之民事,未得其人也。
欲烦秉之重吾府,可乎」?
即辟君知河间县
君感知己,欣然就职,而孜孜于民俗之所先。
每讼至庭,率以片言面折其是非。
父老至相戒曰:「汝曹毋妄诉人,今令君得人眉睫间,不可欺也」。
先是河北行夹锡钱,而有司调民卖白金甚急。
居无何,钱币改议。
议者谓君:「锡钱积之官,粪土耳。
幸诏下民未周知也,胡不白府,豫以此钱贷为买白金之费乎」?
君愀然曰:「是罔民也,吾曹而忍为此哉」?
言者语塞而去,时大观初也。
当是时,朝廷方新法度,信赏以劝从者,而州县吏至一岁屡迁其官。
君曰:「吾知逭吾责而已,多赏何为」?
盖其用心,皆如却锡钱之议也。
官满,民遮道不得去,则相与守府门,愿复借君数年。
通判润州,未之官卒,以奇故赠朝议大夫
君平居澹然,未尝见喜愠之色。
与人交,初若简严,既久无不敬爱而思之。
家有田二顷,亲戚之贫者皆从君食,岁以为常。
至自奉则仅免饥寒,不恤也。
宝应时,已聚书数千卷,无日不观,归则鬻衣衾载之以从。
有诗文百馀篇,合为三卷。
承之齐名,而友爱尤笃,平居倡詶赠答,若朋友然。
故君之卒,承之哭之,过时而哀。
取刘氏,封安仁县君,赠恭人
四男一女。
男曰奕、曰京、曰奇、曰亮。
奕,通直郎主管登州盐事,与京、亮皆前卒。
奇,则大夫君也。
女适承事郎永静军录事韩承胄。
孙曰如圭、曰如川、曰畴,而如圭、如川亦前卒。
曾孙曰祖寿,将仕郎
大夫清修而文,复有盛名于时。
大夫之子如川资尤隽敏,年二十馀,以右迪功郎进士高第,未及策试于庭而卒,士大夫惜之。
呜呼!
君家其世有人乎!
君虽不得年,不用于时,而所以遗子孙者无穷矣。
铭曰:
先生读书惟古求,悼世俗学非其流。
伯埙仲篪天北陬,合为雅颂来中州
一官所至民挽留,忽弃华屋归山丘。
厥波之馀子则收,彼寿而达谁吾优。
窆于异县龟告犹,耳孙世世祠春秋。
张几仲所藏醉道士1180年 南宋 · 韩元吉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
何须坐客总能文,呼酒相逢日暮云。
醉倒尽如狂道士,夜归谁问故将军(自注:几仲移节稽山淳熙庚子岁除前一日,会饮上饶传舍,观图戏书。涧翁韩某无咎。)
元和郡县图志跋 南宋 · 程大昌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元和郡县图志》附录、《皕宋楼藏书志》卷二九
张几仲襄阳,且行,谓予曰:「以余之好异书,知世閒有甚欲之而无其力者矣。
之镇茍暇,期取古书有益者刻木而布传之,庶其费寡而人可得,是亦一为政也。
秘藏多书,盍选择见授」。
予思之,有《元和郡县图志》者,其所记地理,多唐家制度,本朝疆理天下,率多本唐,则是书之备稽究特与今宜。
予尝即蓬山藏本之末,叙列其所以可传者矣,茍欲该惠夫人,则莫此为要,遂录寄之,以遂其雅好。
几仲名子颜,今以敷文阁待制在镇。
淳熙二年至日,新安程大昌泰之书。
元和郡县志后序淳熙三年十一月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景德镇市
右,《元和郡县志》四十卷,目录二卷,唐元和八年丞相李赵公吉甫所上也。
后三百六十有三年,今京西待制张公几仲始刻版于襄阳幕府
按《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是书为五十四卷,《会要》析而两之。
一曰《州县郡国图》三十卷,一曰《郡国图》,其卷与《新志》同,皆冠以元和。
三者了不相似,以今所刻證之皆非也。
地理之最,莫切于图书,《周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要周知其利害。
沛公入关,萧何丞相府图籍,具知阨塞户口多少强弱处,基汉为雄。
光武邓禹论天下郡国,亦披舆地图乃克见。
则不出户庭而九州万里在吾目中,如策马并辔,援衣挈领,舍此谁则!
然方赵公为相,强藩悍帅狃贞元馀习,擅地自予,朝廷莫敢诃,而能以期年间易三十六镇。
田季安病,公请以滑任薛平,戍重兵邢洺,因图上河北险要。
宪宗张于浴堂门壁,每叹曰:「朕日按图,信如卿料」。
则其所著书盖已见之行事矣,岂直区区纸上语而已哉!
几仲忠烈王勋在彝鼎,为中兴社稷臣
几仲济美称家,文史声猷,有晋宋胜流风度。
方守国西门,雍容缓带,蹑叔子、元凯故迹。
一旦天子读此书,悼河山之独西,想燕冀而忼慨,眷焉北顾,思有所出,赵营不必驰至金城,图上方略马伏波不必聚米为山,指画形势。
几仲知之矣,予愿拭目焉。
本作书之旨,则赵公之叙固在,今揭于篇首。
淳熙三年十一月番阳洪迈书。
按:《元和郡县志》卷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洞斋1189年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永乐大典》卷二五三九 创作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
姑熟郡治东偏有屋三间,衡三十尺,从丈九,暧昧苟简,不与风日接。
前守张几仲小为致葺,访后圃竹亭净香废扁表出之,而种竹百个。
既其实,于今三年,竟亦不能佳也。
屋日朽,竹日悴。
正面棚苇深且低,巧为鄣翳,翻书燕坐,未晡时已思秉烛。
脱阴雨,愦愦无所见,用繄为累。
故虽跬步堂奥,而至则倦厌,或不暇御茗碗辄起。
予惜焉,即日革前楹屋而瓦之。
凡室中之故,若牖若壁,尽撤弃弗用。
为八窗四户,槛其旁以高召明,延晨曦而纳凉飔。
穿门庭右,客至可通车马,地不改辟而轩豁献状。
顾旧名不称,使复初,而命此曰「洞斋」。
世指神仙所宅曰洞府,山川之胜处曰洞天、洞渊,高门绮疏邃而廊者曰洞房、洞户,是皆不可拟。
至此中空洞无物,足容君辈数百人。
周伯仁之肆言,吾又不敢。
今之目吾斋,特有取于「四达皇皇明白洞彻」之意云。
就赋诗曰:
佳眠起清坐,目送孤飞云。
婆娑此室中,浥浥炉烟芬。
鬓边霜千丈,羞说翰墨勋。
桃李春未了,明妆罗缟裙。
庭竹虽不多,照屏友墨君。
俗尘斲已尽,底用成风斤
苏魏公文集后序1186年10月1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一、《省斋文稿》卷二○、《永乐大典》卷二二五三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至和嘉祐中,文章尔雅,议论正平,本朝极盛时也。
一变而至熙宁元丰,以经术相高,以才能相尚,回视前日,不无醇疵之辨焉。
再变而至元祐,虽辟专门之学,开众正之路,然议论不齐,由兹而起。
又一变为绍圣元符,则势有所激矣。
盖五六十年间,士风学术无虑四变。
得于此必失于彼,用于前必黜于后,一时豪杰之士有不能免,况馀人乎?
若乃上为人主所信,中不为用事者所疑,下常见重于正论,惟丞相苏公为然。
仁宗右文,公在馆阁者九年。
英宗责实,公首预监司省府之选。
神宗励精,公则掌制尹京,出藩入从,眷奖尤渥。
厥后大用于宣仁垂帘之际,荣归于泰陵亲政之日。
历事四朝,始终全德,独为儒学之宗,呜呼,盛哉!
平生著述凡若干卷,翰林汪公彦章为之序。
某尝得善本于丞相曾孙玭,适显谟阁直学士张侯几仲出守当涂,欣慕前哲,欲刻之学宫,布之四方,使来者有所矜式,其用心可谓广矣,故以遗之而纪于后。
淳熙十三年十月一日
跋伯父与郑庶手书1182年3月9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六、《省斋文稿》卷一七、《益公题跋》卷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绍兴初,叔父静江府君为衡州安仁
某年七八岁,因侍行而识武尉几仲
其后伯父再守辰阳几仲实为僚吏,某时年二十馀矣。
由初迄今已五十载,几仲之子承信郎谟自长沙来,出示伯父尺牍八幅。
前六幅乃某代作,后两幅手泽也。
死生契阔,少壮衰老,盖有不胜叹者。
淳熙九年三月九日
东坡张近1199年11月16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三、《平园续稿》卷八、《益公题跋》卷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坡公张几仲帖,盖元丰间谪黄时也。
所谓授德兴者,长子迈也。
其将自黄移汝,尝赋长篇,以铜剑易几仲龙尾子石砚;
几仲作诗送砚返剑,公又属和,卒以剑归之,具载集中。
几仲名近,仕至显谟阁直学士,《国史》有传。
其从孙子佾家临江军,宝藏此帖。
庆元己未十一月甲辰,周某子充敬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