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正文
病愈二首 其二 北宋 · 苏辙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病退日身轻,身轻心转清。
山空流水上,海静寸灯明。
朝市谁留住,林泉自不行。
筠溪惭丐士,流荡过平生。
滕王阁 北宋 · 苏辙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滕王阁
客从筠溪来,攲仄困一叶。
忽逢章贡馀,滉荡天水接。
风霜出洲渚,草木见毫末。
势奔西山浮,声动古城嶪。
楼观却相倚,山川互开阖。
心惊鱼龙会,目送凫雁灭。
遥瞻客帆久,更悟江流阔。
史君东鲁儒,府有徐孺榻。
高谈对宾旅,确论精到骨。
馀思属湖山,登临寄遗堞。
骄王应笑滕,狂客亦怜勃。
万钱罄一饭,千金卖丰碣。
豪风相凌荡,俳语终仓猝(自注:欧阳文忠公尝云:王勃记文似俳,而唐人贵之如此,何也。)。
事往空长江,人来逐飞楫。
短篇竟芜陋,绝景费弹压。
但当倒罂瓶,一醉付江月。
至筠二首 其一 北宋 · 释德洪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乞浆问路到筠溪,天气清和得所宜。
父老相逢班草坐,风光初过采茶时。
摩挲禅榻营春睡,想像斋厨办晚炊。
白首不知舟壑走,壁间来读旧题诗。
次韵拉空印游芙蓉 北宋 · 释德洪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翰墨平生气吐霓,诗成先喜示筠溪。
山中见客应偏好,笔力知公不肯低。
夜寂据梧饥鼠出,岩空同听怪禽啼。
上方闻说非人世,更陟缘云第几梯。
履道书斋植竹甚茂用韵寄之十首 其十 北宋 · 释德洪
五言绝句 押齐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暂借人间路,未达忽如迷。
石门端不远,归思乱筠溪。
秀江逢石门徽上人将北行乞食而予方南游衡岳作此送之 北宋 · 释德洪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
筠袁唇齿邦,一水连清碧。
朝行筠溪边,暮见秀江色。
忽闻儿童音,乃知身是客。
独归江上寺,杖笠倚空壁。
犀颅会四海,香火自朝夕。
相逢作熟视,面数心莫识。
但记石门时,笑颊清光溢。
惊定喜失声,卒语成小立。
是时夜气清,隙月金蛇掷。
念君当北行,钵饭从谁乞。
我虽能少留,秋燕社已逼。
一欢偶然耳,分首成陈迹。
他年何处逢,话此空叹惜。
石门中秋同超然鉴忠清三子玩月 北宋 · 释德洪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石门寺
三年窜南荒,两过中秋夕。
月不弃羁囚,高义(钞补作天)照罅隙。
凛如寝雪霜,但觉炎瘴失。
梦清不敢归,鲸浪溅天白。
中原一转首,心折数弟嫉(钞补作万峰剧)。
遥知亦念我,看至玉轮侧。
有生穷至此,甘作死生隔。
今年又中秋,气味如夙昔。
筠溪绕茅芦,波影登几席。
危磴通石门,高眺屡顾(钞补作攀眺屡倾)陟。
空山夜气升,草木正蓊郁。
超然凛清癯,可即不可及。
华纷落无馀,但见霜露实。
三子新间旧,学问川增益。
骏气不受羁,奔帆初伏枥。
人生一大梦,聚散两戏剧。
境岂妍鄙哉,而心自南北。
忽惊西楼高,含光下注射。
林叶动流水(原作永,据四库本、武林本改),楯瓦粲佳色。
翩然步脩径,杖履草露湿。
地坐阒无人,但闻虫唧唧。
清境难抱石,秀句为收拾。
明年当复和,胜践要缀续。
晴阴万里同,世路致欣戚。
付与市朝人,举酒相叹息。
月虽默不言,泾渭视喧寂。
次韵思禹思晦见寄二首 其一 北宋 · 释德洪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新诗夜读寒更尽,兄弟尽容窥所蕴。
此诗未暇数奇趣,谈笑先看押难韵。
家在筠溪白石滩,后堂分得玉千竿。
遥知华屋青灯夜,想见对床风雨寒。
湘山晓学愁眉浅,思归凭高意凝远。
贯珠妙语肯寄我,暴富人惊呼北阮。
何时促诏紫宸对,草制千言倚马待。
才高合在明光宫,忍令流落江湖外。
我渔意不在金鳞,湘浦华亭一样春。
苑头佐舟未乾没,问法僧来寂寞滨。
古师政与人意合,有问自应忘所答。
一波才动众波随,光遍千灯无坏杂。
余还自海外至崇仁见思禹以四诗先焉既别又有太原之行已而幸归石门复次前韵寄之以致山中之信云 其一 北宋 · 释德洪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石门寺
北去忧如会渑口,危甚相如跪瓦缶。
南归喜胜脱鸿门,那恤范增撞玉斗。
筠溪野寺邻新丰,亦与丛林鱼鼓同。
悬知他日君念我,定作少陵寻赞公。
答庆上人三首 其二 北宋 · 释德洪
六言诗 押江韵
米岭脊吞西岳,筠溪尾插漳江。
兴发扁舟寻子,夜晴风揭蓬窗。
题华严十明论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七、《石门文字禅》卷二五、解迷显智成悲十朋论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
显谟阁待制朱公世英为余言:顷过金陵,谒王文公于钟山。公以彦里闬晚生,有志学道,谓曰:「若读史,见勾践、伍员事乎?勾践保栖会稽,置胆于坐,卧则仰胆,饭食亦尝胆也。伍员去楚,櫜载而去昭关,至蒲伏行,乞于吴市。二子设心止欲雪耻复雠,而焦身苦思二十馀年而后遂其欲,盖有志者事竟成也。然移此心以学无上菩提,其何以御之」?世英嘱予记其言。世英殁一年,余还自海外,筑室筠溪石门寺,夏释此论,追念平时之语,曰:嗟乎,流转三界,未即弃去,其耻亦大矣;囚缚五阴,未能超出,其雠亦深矣。以吴楚之雠耻较之,其相倍如日劫,而学者亦思掣肘径去。然至诚恻怛,勇决力行,较勾践、伍员,特太山毫芒耳,岂不惜哉!《金刚般若经》须菩提闻世尊言:「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受持四句偈,为他人说之福」。于是泣下。其心岂不谓学者多以一身味著懈怠,故自为障碍乎?夫杂华具四天下微尘数偈,而其所诠者,如来普光明大智一法而已。亲近随顺,此智者戒定慧三法而已。以戒定慧观照方便,破灭无明,一切众生弹指实證,故金刚藏菩萨曰:「随顺无明起诸有,若不随顺,诸有离是谓成佛,显决入法要旨」。借令三世如来重复宣示,深奥不能加毫末于此矣。其于利害去取,晓如白黑,其义理昭著,粲如日星。不知学者于戒定慧何疑,而不随顺?于无明烦恼何恋,而不弃遗乎?孟轲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今之知类者,吾特未见耳。岂密行暗證,隐实显玼,世不得而知欤?抑观力粗浮,习重境强,多遇缘而退欤?余切慕思大智者父子,于道能遗虚名,收实效,三十年间,决期现證,皆获宿智,通入法华三昧,乳中之酪,此其验矣。呜呼,安得如南岳、天台两人者,与之增进此道哉?政和五年六月十日书。
寄老庵记(代)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三、《石门文字禅》卷二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高安,南州之属郡,地连西山庐岳之胜,俗美讼简,士大夫自为江西道院,飞楹画栋,间见层出,于茂林修竹,往往皆浮图老子之庐。龙城院,去郭馀一舍,山川精神发于云泉林壑间,如人眉目,处余家筠溪之上。少时往游焉,穷奇索幽,信宿弥日,便有终焉之计。一行作吏,转徙四方,登高临远,未尝忘于龙城也。政和四年冬,余留京师,官冷口众,自厌风埃,又病痁弥月,愈不怿。而觉范道人适自高安来,夜语及龙城旧游,翛然忌纷,而痁亦弃余而去。问觉范谁从子游,有老僧志淳者,其为人木讷而静深,易亲而难忘,今结庵于凤回峰之西,名曰寄老。每曰:「高风颓于无勇,白业毁于有累,前圣知之,故令比丘一饭日中,三宿桑下。吾幼知人间情缘为累,故弃之而学道,知方外事法为累,又弃之闲放。然诸馀勃窣,饥飧困卧,犹累于老,未可弃去,故持以寄之,因以名吾庵」。嗟夫,世方以累为荣而争趋之,淳独超然高蹈,贤于人远矣。吾闻天台智者临终,门人问所證,答曰:「我不领众,早净六根,以传法利。生止證内,凡五品耳」。淳之志,其以是哉!明年上元,觉范南还,因理其事为之记,使归刻石山中。他年当乞身归田,幅巾杖屦,以从淳游,尚未晚也。
宝峰院记(代)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三、《石门文字禅》卷二二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余家筠溪,溪出新吴车轮峰之阳,其阴凤皇、幕阜诸峰,黛横玉立,娠奇畜秀,解楚山而益峻,隋朝而来,为得道者所庐。又黄龙、龙安、兴化、云岩四大刹,皆其遗地,相去百里,丛林之盛,冠映诸方。自大长老宝觉、佛寿相续而兴,禅学宗天下,衲子动成阡陌。而宝峰善思院者,世以律居。然夕灯午梵,斋鱼茶板,与四大刹者争雄长,而凤皇、幕阜之雄深,亦让其形胜。余外舅家西安,往来闻之熟矣。宣和三年罢官临汝,道经双井而造焉。渡溪东望,奇峰峻冈,堕吾马首;据鞍回视,飞楹画栋,翔出林表。入重门,顾两庑翼如而入焉,禅斋云堂,绿疏青琐,大殿层阁,涂金间碧,像设之妙,服具之华,见者知焉。登法堂,望寝室,窅然靖深,耆年僧雏,倒屣迎客,客至如归焉。退视其私,则厨库廪厩,莫不整洁,游衲解包,颐指如意。于是慨然叹曰:「谁为之者?何其材乃尔有馀耶」?住持僧守道曰:「院基于唐,有田亩山林。五代烽火之馀,券牒亡失,多为比邻所侵,院因荒残,如逃亡人家者二十馀年,诏赐今额。熙宁之初,僧圆智者白官,请牒来居焉,有恢复之意。未几物故,至是化为麋鹿狐豹之区。元祐六年,县以玉溪僧子瘦领住持事,经画三年,未举而化。守道实传器于瘦者,母李氏,悯其颓坏,施妆奁以开垦田亩,用阴阳家之说,下旧院百步,伐山为基。鸠工于崇宁元年之春,断手于政和八年之秋,而吾院克成」。其弟守达者实阴相之。余闻曹溪祖师也,而腰石夜舂;牛头宗师也,而躬自负米,皆以供僧也。及其衰也,称嗣祖传法者,护食而拒僧。道公于是时,乃能犯拒僧者之怒而延纳之,此心日月不能老也。道曰:「吾非有心,以时特爱。惜普光禅师与众力耕,见金而不取,同伴诘之,曰:『今吾未用也,俟吾他日』。把茅盖头,资以饭僧。味其存心,与今认十方僧物为己有者异矣」。道慧敏而老,其立事有过人者。遣其徒宝宗来求文以记,余爱道所论,并为书之。
题石龟观壁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石门文字禅》卷二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
余家筠溪之上,去城馀百里。儿时闻城中塔成,欲往观焉。因先君行,坐余于力谢三肩上。至石龟观,谢三者绐余曰:「当先拜石龟,乃能见塔。不然,终不可见」。余曰:「傥尔,汝何不拜」?曰:「我已尝拜之,汝既童子,又后至,法当拜」。于是再拜入城,幸见塔,而心喜谢三肯余先也。后三十年过焉,视石乌龟良无恙,摩挲以追绎前事,为大笑。吾亡友胡汝霖民望,生抚之金溪,七八岁时,随兄入城,忽不知所在。使人寻,已在宝应寺前看泥力士矣。余每以戏之,而忘余亦有此患。乃以炭书其壁,曰:「须知泥力士,不减石乌龟」。忠子,民望里人也,书以示之。
郴州乾明进和尚舍利赞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八、《石门文字禅》卷一九
余观崇进和尚舍利于南岳福严寺,炷香临盘,以箸点之,随箸而升,如露之将零。投于脆瓶,彷佯而行,如鱼之在渊。又观其画像,方颐揕口,神情静深,若不可犯干者。门弟子惠觉谓余言:「吾师衡阳伍氏子,早依南台正悟然禅师,落发焉。受具游方,馀三十年,所至以荷众称。福严长老保宗新其寺,殿阁宏壮妙天下,师实董其事。郴州以乾明寺命师居之,而弗演法。或问之曰:『我第与衲子作粥饭主人耳,其敢荷此事』?而天姿直亮,寡言笑,道具余不置一钱,牧众以公,摄物以慈,以故道俗归之如云。退客香山,元符三年五月十二日顺寂,寿七十有七,腊五十有五。临终谓众曰:『我即死,达旦便当火之,以灰投江中,勿稽留也。魔事将戏汝曹矣』。言讫而寂,众不忍,留两夕梵呗。郡吏遽至,责以慢礼,悉拘系。其众因相视惊异,魔事之言有徵也。茶毗之日,天地清明,烬馀得舍利甚多,观者争分之。至渍汰所焚之地,有得之者」。筠溪曰:生有志行,神化不乱可也;火风坏灭,殊异发生可也。而一官吏至,乃能前知,岂偶然也哉?乾明所养至此,弟子又能事之如生,久而不忘,有古高僧之风。为之赞曰:
李广射虎,石为之穿。耿恭祝井,涸为之泉。忠孝所致,如响答焉。公亦何为,饥餐困眠。人初莫测,公岂自言?戏为火浴,朽者明鲜。舍利粲粲,玉碎珠圆。乃至所养,盖其云全。天全之妙,非粗不传。如春在花,如意在弦。嗤嗤横目,气凌云天。死未及寒,化为腥膻。矧投于火,不作腥烟。安有万手,收此精坚?维德之一,堙所拳拳。死生之大,卒莫能迁。公初设心,唯此是专。不祈人知,人趋如川。终必有验,理之固然。我作赞词,丰碑以镌。
祭朱震文(绍兴八年七月十七日) 宋 · 晏敦复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八、《汉上先生履历》(通志堂本)
维绍兴八年,岁次戊午,七月庚申朔十七日辛丑,左朝散郎、试尚书吏部侍郎兼详定一司敕令晏敦复,左朝散大夫、试尚书户部侍郎兼详定一司敕令李弥逊,左中大夫、试尚书礼部侍郎曾开,左朝请郎、试尚书兵部侍郎张焘,左朝奉大夫、新除尚书兵部侍郎兼资善堂翊善兼侍讲吴圭,左朝奉大夫、试给事中兼侍讲张致远,左朝奉大夫、试给事中兼史馆修撰勾涛,左朝奉郎、试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兼侍讲吕本中,左朝请郎、试中书舍人楼炤,左朝请郎、试中书舍人勾龙如渊,左朝请郎、权尚书吏部侍郎魏玒,左奉议郎、权礼部侍郎张九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侍读内翰、翊善朱公之灵:惟公老于田亩,困于州县。白首穷经,意则不倦。视彼世人,奚贵奚贱?不义而得,吾亦不愿。一昨召来,遇知明主。金马玉堂,四涉寒暑。以经决事,随事有补。位高职卑,亦莫公侮。不传之要,自得之妙,惟公知之,固世所笑。彼笑何伤,公亦自强。愈老愈壮,虽死不亡。识公日浅,相知则深。公病不起,孰不痛心?凉风应时,白露日侵。薄酒寓哀,公或肯临。尚飨!
申省相度吉州将兵状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二五、《梁溪集》卷一○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准枢密院劄子:「尚书省送到权发遣吉州李弥逊劄子:契勘本州逐年起发上供钱物米斛,居江西一路之半,若无盗贼侵扰,即易为应办。缘本州与虔州接界,盗贼冲突无时,啸聚徒党,动是数千,窥伺州城。正缘本州土城不坚,才经连雨,又多倒塌,不可防守,兼军兵人数不多,虽有逐县巡尉,多是怯懦之人,不能御敌。所部弓兵人数亦少,是致州郡无以堤防。方其于平时,补治城壁,招练军民,不惟别无钱本支用,又有搔扰生事之嫌;若缓急旋行措置,委是无及。以此例皆循习,不敢举行,遂致废阙。每遇盗贼警急,以至残破州县,皆拱手坐视。如日近虔贼谢小鬼等八头项约四千馀人冲突侵犯,逼近州城,残破吉水、永丰两县,为害甚大。今相度到合行事件,若蒙特赐施行,即于朝廷别无窒碍,而使一路岁入不致亏欠,一州人民不致伤残,实为利便。开具画一于后:一、去年二月内准本路马步军都总管司牒,备准枢密院劄子,于吉州添置禁军两营,通旧满二千人,牒州相度供申。昨为诸县灾伤,乞候丰熟日措置。弥逊契勘本州别无禁军名额,止管一千人,系于虔州东南第六将下分拨前来,委是不多,缓急无以捍御。今相度本州可以添置两指挥禁军一千人,不隶将下,专一准备州界急切讨捕盗贼,不许差出,亦不许诸司抽差使唤。如允所乞,其招军例物请给等,并乞依东南第六将上等禁军则例,其馀合行事件,别具申请施行。一、本州见管将兵一千人,将官在虔州驻劄,虽许差本州兵官一员兼训练,缘兵官职事繁冗,不得专一。契勘本州有见任准备将领一员,系注差材武人,每季诣诸县教阅弓手一次,职事大段简省,欲乞令兼管统辖训练将兵。如蒙朝廷许依弥逊所乞,添置不系禁军一千人,亦乞就令统辖训练将兵。兼自来盗贼窃发,会合巡尉弓兵,仍乞将州界内巡检土兵就令将领统辖教阅,庶几缓急有所统一,可以用事。伏候指挥」。小贴子称:「契勘见今正是盗贼扰攘之际,与平日事体不同,若下省部勘当,定是拘碍常法,有害随宜措置。欲乞断自朝廷,量度如弥逊所陈委有利便,伏乞特降指挥施行。伏候指挥」。劄送本司,限三日相度申行在枢密院。契勘吉州近年多有群盗侵扰,盖缘本州永丰县系与虔州兴国县抵界,素多盗贼巢穴去处,本州龙泉、安福、永新,袁州萍乡县又与湖南界分相连接,山林深远,为盗贼渊薮出没之地。近来湖南每有盗贼作过,或被官兵逼逐,亦是侵入吉、袁州管下作过,良民被害,不得安业。其逐州各合屯兵,专切弹压防扼。缘本司阙兵差那前去,今来所准前项指挥,除吉州所乞创置军额不隶诸司使唤等事理难施行外,本司今契勘本路所管东西第六将兵一十指挥,每营额置五百人,别差部辖将校一十人,共额管五千一百人,内八指挥并正、副将官、部押队使臣系在虔州驻劄,两指挥在吉州驻劄。其虔州本将,截日总见管止有二千八百四十七人,计阙二千二百五十三人,系阙额两指挥已上。本司今相度,欲于虔州八指挥将兵内,将两指挥阙额最多处并填见阙一般军额,或等候请受同处军分营额却那,已拨并两指挥阙额军分一千人就吉州招置。所有合要部辖人,且令吉州于旧管将校等内权行选差,兼管部辖;候招到人数稍多,具合用人数申帅司,于虔、吉两州通行取补将校管辖,及于虔州那拨副将一员前来吉州驻劄,同共措置,招刺训练。候招置及教习事艺稍成次第,即从帅司体度吉、袁两州有盗贼自来出没作过县分,量行分屯,弹压捍御。所有招军例物,合用钱粮衣赐,仍乞下转运司契勘科拨应副,委是利便。更合取自朝廷详酌施行。
与张相公第九书(八月四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梁溪集》卷一二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秋气益高,军事方棘,谅惟总统措画,不无少勤神用。更望保啬精神,以应机变,光辅中兴之业,天下幸甚。伏蒙宠谕军马,仰荷钧念。大兵方列屯淮、泗,以图恢复,而此地在江之南,某岂不知势有缓急。譬如七尺之躯,所当保护者在于腠理,江西,今之腠理也。诸帅联屯,相去阔远,使贼出于乘间捣虚之计,正如贼风飘暴伤人,仓卒何以支梧?以一路十馀郡付一书生,使之谈笑折冲,恐无此理,更望钧慈特赐垂察。某近上章请宫祠,未蒙俞允,朝夕再具奏陈,期于得请。愿力赐陶铸,莫大之幸。
剧贼王权、苏胜久在湖南、江西两界首作过,累经招安,继复啸聚,人甚苦之。近因湖南将官裴铎杀散,以数百人潜逃山谷,依旧作过。本司以旗榜委吉守李弥逊遣人招诱,方出公参,除放散党与外,有头首并强壮人三十三名,此曹如放还本土,决复啸聚,为患未艾。因面谕以祸福,使发赴行府自效,已皆遵禀。次日,首领四人退悔,具状乞免发遣,已送所属根治违节制之罪。其馀二十九人,已擢第五名为首领,借补进勇副尉,遣使臣官兵管押至行府,敢望钧慈特赐指挥,将首领一人补正外,其馀分刺诸军,严加约束,有擅自走回者,许诸色人捕斩,庶几可绝后患,不胜幸甚。已具公状申陈,伏望钧察。
某近者不揆辍应诏以八事奏陈,迂阔之言,顾亦何补,姑尽其区区之愚而已。谨以副本拜呈,幸望钧览。
体问得王彦军马已到鄂渚,非晚恐过九江。前书累尝拜恳,欲就近存留,不知蒙垂念不?窃闻此军亦多乌合,非王彦不能制之,如到行府简留精锐,或遣它将统率前来,亦恐无补于事,更望钧慈特赐加察。
普现庵铭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六三、《梁溪集》卷一四二
蒋山佛果禅师勤公筑庵于旧方丈之侧,东吴李弥逊以「普现」目之,梁溪李某为作铭曰:
一月普现一切水,水月无尽月惟一。如来普现群生前,化身亿万亦如是。譬犹一灯变百千,光明晃耀无量数。又如两镜互相照,重重妙影咸摄入。我观此庵方丈地,而能变含十方界。诸天宫殿众地狱,日月星宿及山河,人畜龙仙之所居,皆悉容受不迫迮。谁能住此作佛事,现身随类为说法。种种化导诸有情,而实无一得度者。劫风吹鼓世界坏,劫水漂流火洞然。此庵初无变坏相,风灾水火皆熄灭。虽云无刹不现身,乃是至密藏身处。佛子若住普现庵,当作是念为正念。
次方德顺和贫士韵 宋 · 富直柔
押词韵第三部
崔嵬孔明柏,结阴众所依。
移根天衢上,曾抚日月晖。
如何去大厦,却绕乌鹊飞。
终当烦万牛,挽取廊庙归。
郑公泽既远,何以慰调饥。
公其踵前修,一洗贫士悲(宋李弥逊《筠溪集》一二《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