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杜公亭记庆元六年 南宋 · 潘惟一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五
湘阴南堤旧有亭曰故人,世传为杜工部系舟之地。
元丰乙丑知县王君定民重立,有序,第言伯仲旧游事,他无所闻。
其后更名诗翁,又曰清风,而纪述亦莫之见。
舍人侯君延年诗云:「杜老诗中系画船,吟馀物色故依然。
卧虹堤影东西水,夹镜湖光上下天」。
至今为绝唱。
亭废弗存久矣,惟一作吏数月,暇日访求故址,荒秽侵迫,犬豕是游,徘徊太息而返。
未几玉牒赵侯善邢来视邑事,惟一间道斯亭之兴废,侯喟然叹曰:「亭固不可无,然邑有社稷,委之荆榛,春秋无祭所,兹又关政之大者。
使予居以岁月,与百姓相安于无事,当次第而举。
子姑待之」。
既而侯以宽临民,以节俭用,期年财乃赢,遂鸠工会财,复社坛于县北,规模恢广,斯亭亦随以成。
质而不华,因名「杜公」,属惟一为之记。
尝考其集,系舟固多,此则未之明言。
盖公晚自蜀浮江南,游于楚,淹滞三湘,慨慕乎祝融柴望九疑之巡幸,湘渚之帝子,汨罗之大夫长沙太傅,因以发其伤时怀古之意。
如过湘夫人祠,南入乔口,皆有留咏。
湘阴界乎其中,舟楫之所必至,公之憩息于此,信不诬矣。
今亭面江枕湖,神鼎白鹤耸其东,汝洲碧湾绕其南,修峰隐其西,秀水经其北。
至若岸花汀草,江柳浦枫,狎鸥轻燕,落雁跃鳞,此动植之概见者也。
日出寒山,星垂平野,朝云细薄,夜月清圆,此晨昏之概见者也。
春帆细雨,江风夕凉,远岸秋沙,舞雪渡湖,此四时之概见者也。
然则杜公系舟之乐,其寓是乎?
赵侯名亭之意,其以是乎?
杜公居酸辛憔悴之馀,志不获用,一饭思君,其忠愤感激,具见于诗。
今侯忧时雨旸,视民疾痛,举切诸身,其亦杜公之意欤?
亭成,而始与民乐之。
会季父次对来帅长沙,以嫌引去,邑人留之不可。
登斯亭也,即以为茇舍之遗也亦可。
按:光绪《湖南通志》卷三二。又见光绪《湘阴县图志》卷三○,《洞庭湖志》卷九。(尹波校点)
两汉 其六 光武 南宋 · 戴溪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一
封禅,其秦汉之侈心乎!
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矣。
人之好自侈大,何所不至哉!
极其侈大之意施于人,无以加矣。
而复饰说以诬上天,盛礼乐,侈仪卫,张大功德,升中乔岳,告成于天,若此可以明布天下,誇示群臣,跨越前王,传诵来世,此秦始皇之初心也。
后之人君曷为而效之?
有言亡秦之于太平之时,则闻者莫不恶之,又从而罪之,独奈何效秦始皇之侈,以为帝王之盛事乎?
就使前世帝王常行之,始皇帝亦为之,吾犹当废之。
而况前世帝王未始行之,秦始皇实始为之,吾独奈何效之。
吾观秦、汉以来致治之君,幸而海内无事,百姓安生业,四海无外警,则歉然以不得封禅为缺。
又幸而举行是礼,则君臣动色,交相庆贺,以为太平之极功。
其亦习于秦、汉之事,而不察于三代之故,相仍而不可变耶?
光武唐太宗皆明智有馀,而执德不坚,始之所行未尝不善,终之所行乃大不然,余是以知侈心之难忘也。
光武之言曰:「吾谁欺,欺天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其自知甚明,自处甚谦,然未尝以封禅为非是也。
他日感会昌之符,欣然从之,固亦不待劝请矣。
太宗之论又异于光武矣,若曰:「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
秦始皇禅,而汉文帝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为不及始皇耶」?
群臣犹固请不已,帝意欲从之,独魏郑公以为时不可耳。
贞观之末,屡欲东封,以事而止。
由此言之,太宗非真知封禅之不足为,魏郑公非真知封禅之不可为,意有所欲为,事有所未可行,待时而后动尔。
夫王者父事天,母事地,兆南郊而就阳,因吉土以升中,巡狩而告祭柴望,对越上天可也。
燔燎于山下,则固已毕祭矣。
登封于山上,金泥玉检之藏,秘而不得宣,果为何说?
是亦不过秘祝之意耳,果何与于事天哉!
劳民费财,上不足以格天,而下无补于民,徒事外虚名以惊世俗,此三代圣人所决不为者。
后之儒者事至治之君,当太平之时,其毋曰封禅云,则善矣。
山居 宋末元初 · 柴望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老来无一事,僮与鹤相随。
绕屋疏疏,编墙短短篱。
起来花换影,知已秋堂集作去)睡多时。
莫厌山居寂,山人祇自宜。
戒珠寺右军 宋末元初 · 柴望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苍树寒烟两渺茫,后来谁此吊兴亡。
晋朝风物今流水,萧寺钟声几夕阳。
秋堂集作语)燕梁空春雨急,爱鹅人去暮山长。
学书弟子知何在,风过池塘墨尚香。
送叶若矶之金陵信庵 宋末元初 · 柴望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一片斜阳落渡头,青衫乌帽独登楼。
江流建业三千里,山色淮南数百州。
都督正开羊祜府,谁人得上李膺
此行不为扬州,一字犹堪秋堂集作堪轻)万户侯
富春严子陵 宋末元初 · 柴望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何处海漫漫,耕垄传闻建武间
真主不缘符白水先生安可饭青山。
至今衰秋堂集作青)草遗寒烧,此日秋江起暮鹇。
万里崎岖祠下路,不知行役几人閒。
宋末元初 · 柴望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吴越山分两岸青,遥遥帆影是西兴。
江花历乱如红雨,云树高低似画屏。
钱氏古乡迷鸟秋堂集作辇)道,越王芳草上诸陵。
已知太乙临吴分,晓看祥乌夜看星。
高斋晚望 宋末元初 · 柴望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才是青山便卜邻,世情那得较纷纭。
露含秋堂集作雾蒸)远岫分为雨,烟起人家去作云。
柳色晴光扶槛入,莺声人语隔窗闻。
高斋独捲重帘坐,花落棋床日未曛。
客中夜雨 宋末元初 · 柴望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离情先怯向边州,寒叶敲窗更报秋。
几点搅残千里梦,一声滴作两乡愁。
苦缘杨柳沾离席,偏秋堂集作偶)傍梧桐溅小楼。
惟有孤灯照明灭,夜深无语揽重裘。
江心寺 宋末元初 · 柴望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寺比秋堂集作北)金焦彻夜开,一山恰似小蓬莱
塔分两岸波中影,潮长三门石上苔。
遗老为言前日事,上皇曾渡此江来。
中流滚滚英雄恨,输与高僧入定回。
蕲州别友 宋末元初 · 柴望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客中逢客上夷陵,辗转凄凉睡不成。
无酒送君之远道,有谁吹角向江城。
白发乱生人渐老,青灯相对雨秋堂集作两)无情。
诘朝共发蕲州路秋堂集作岸),知到江山更几程。
通判随亨书感韵 宋末元初 · 柴望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风沙万里梦堪惊,地老天荒只此情。
世上但知王蠋义,人间惟有伯夷清。
堂前秋堂集作旧)燕春何处,花外啼鹃月几更。
莫话凄凉当日事,剑歌泪尽血沾缨。
范蠡 宋末元初 · 柴望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五月菰蒲八月秋,年年清秋堂集作洒)酒酹江头。
伍胥忿怒三闾怨,争似鸱夷一钓舟。
长城 宋末元初 · 柴望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漠漠沙场万里遥,千夫秋堂集作平天)一日起临洮
若无道德为干橹,更是秦人筑欠高。
塞下行赠韦士颖鄂渚江陵谒阃相 宋末元初 · 柴望
长安二月春正浓,长江二月风正急。
城头杨柳雪絮飞,道傍黏雨沱秋堂集作沈)潦湿。
邯郸谁家侠少年,上马意气挥金鞭,下马扫笔大如椽
兴来一石未能醉,剧饮数斗口流涎。
玉山跌倒扶未起,金鞭留当酒家里。
隔楼彷佛画眉人,相邀夜宿鸳鸯被。
睡魔不醒五更钟,笛声吹断相思泪。
嘐嘐鸣鸡将度关,欲去未去踟蹰间。
道逢项庄把剑舞,楼上美人歌玉环
划然掣电蛟龙怒,便指南楼问归路。
二千三百里更长,尔备秋堂集作仆)衣粮我屝屦。
青衫著破不堪典,典到青衫共谁语。
世上岂无虬髯汉,散财结客千千万。
岂无燕昭万黄金,筑作高台礼瑰彦。
秦坑汉骂不肯收,自是一番遭薄贱。
唐人科举更糊名,天下英雄消沮尽。
生儿不学去封侯,锥毛弄秃成霜鬓。
世无荆轲樊于期,只今谁复是男儿。
我闻兵凶战危事,愁杀天上蚩尤旗。
人心承平易思乱,中原块土急驱汉。
蔡城未下辟未诛,机来一发不容间。
三边未即妖祲清,天河何时能洗兵。
送君不作断肠客,三尺一骑君西征。
临岐酌酒再三语,今日君王神武
此行投笔班超,不必区区问儿女。
上流夜夜雨如箭,下流炮火惊淮甸
襄师重屯郢州北,淮师未解长江面。
劝君莫赋横槊诗,楼头正要筹边算秋堂集作时)
军前一著天下奇,夜斩楼兰无人知。
露布直到天子墀,六宫欢动龙颜怡。
维清象武献太庙,未央前殿称玉卮。
搴旗斩将不足道,运筹帷幄果谓谁,曰何功第一参次之。
噫吁嘻,帝命我公归衮衣。
和归去来辞 宋末元初 · 柴望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柴氏四隐集》卷一
陶靖节辞,岂易和哉。
归去》一篇,悠然自得之趣也。
无其趣,和其辞,辞而已。
坡仙之作,皆寓所寓,各适其适,有趣焉,不为辞也。
予动心忍性于归田之后,视得丧荣辱若将浼焉。
暇日趺坐柳阴,吟咏陶作,与滩声风籁互相应答,知山水之乐,不知声利之为役也。
悟而得焉,遂和其韵。
归去来兮买山无钱吾何归?
故乡以迢递,对秋风而堪悲。
觉吾老之将至,难年少之复追。
知今日之计得,视昨事而俱非。
春悠悠兮无际,絮冉冉兮沾衣。
奚浮沤之上下,随朝露之霏微。
人生过隙,如车斯奔。
堂有白发,终朝倚门。
故山无恙,猿鹤更存。
晨兴剪韭,时乎开樽。
邀明月以同饮,对春花以酡颜。
友之消息,报竹君以平安
水循除而㶁㶁,鸟幽鸣而关关。
寄白日之笑傲,何浮云之足观。
曾无得而无丧,任飞去而飞还。
羲皇之向上,又何为乎齐桓?
归去来兮,若秉烛夜游,殆形骸之役役,果何竞而何求?
知乐吾之所乐,奚忧人之有忧?
白石朝歌,而饭牛于云畴。
名若飘瓦,身如虚舟。
一死生为大幻,委尘世乎糟邱。
观今昔以随化,付长江之自流。
思游者之既倦,盍闻早而休休?
已矣乎!
亦视夫行藏之时,以决吾之去留。
胡为乎莫知其所之,趣舍无所适,贤否同襟期?
譬植者之必穫,乃稂莠而弗耔。
聊一觞而一咏,抚良辰而赋诗。
以静观乎物表,奚复疑人之我疑!
谢大尹节斋赵公 宋末元初 · 柴望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柴氏四隐集》卷一
刘蕡以应贤良,万死触雷霆之怒;
范滂归田里,再生蒙天地之恩。
方忧危于黑风大海之中,忽吹送于黄河昆崙之上。
道将行而吾知有命,人欲杀而公独怜才。
是为顶踵之知,夫岂毫发之惠?
惊魂浪定,感涕雨流。
常观天子声名文物之区,实为多士衣冠礼乐之地。
甫游长安市,吟累千馀;
愈在京师时,书凡三上。
二鸟感潼关之赋,一驴出蜀道之难。
使醉成狂,严府尹容而不杀;
哀穷见屈,李京兆惜其有才。
固能养成二子之名,抑亦仰见三生之造。
论前贤之至此,宜近世之所无。
谁肯如公,加惠于我?
兹所恃以无恐,故又为于此来。
无大过人,自小好学,以孝廉之世谱,继崇义之家声。
字不充饥,清至彻骨,屡掇主司冬烘之诮,已无举子秋风之心。
每浩浩以长歌,或飘飘而引去。
白蘋红蓼,几穷吟泳之情;
绿水青山,半是经行之处。
虽非子长之历览,亦为李贺之伟观。
人笑其狂,自谓之得。
昼长寝熟,卧芦花之絮衣;
夜半灯残,膏松明而读史。
理乱成败之迹如睹,艰难变故之虑转深。
柂向东风,颇识岸移之势;
扇遮赤日,亦因路熟而通。
方诵元和圣德之诗,忽睹建武诏书之下。
奏陈《龟鉴》,敢撄龙颔之鳞;
事忤貂珰,致触螳车之臂。
白璧初不疑其刖足,《青蝇》亦何意于刺谗。
众煦漂山,冷灰燃豆。
堪笑指乌为鸾之误,深恨握蛇骑虎之惊。
咎在转喉,罪当犁舌。
李膺而下寺狱,夫亦何辞;
真卿之讪朝廷,乌有是事。
置祸福死生于度外,安吉凶悔吝于目前。
他人不激则不深,先生再言而再笑。
刀山,已觉凛乎其傍;
箪食豆羹,乃肯嘑尔而与。
朝掩满函之墨,暮烧盈籍之书。
奉旨出关,即刻就道。
解骖击筑,大唱故乡之歌;
袅缆垂杨,满酌阳关之酒。
羸马逐青僮而去,明公白雪之篇。
此行岂是无名,一归尽是不恶。
寺禽识面,咸呼谪士之来;
山獠无知,亦诧儒冠之异。
嵇康之交绝,觉渊明之兴佳。
合眼咏《离骚》,何心时事;
支颐听蟋蟀,满耳寒声。
閒领妻儿,摘黄精而寻术;
时佣僮仆,采青蔓而锄
愿希陋巷以安贫,无致长安之羞泪。
一邱一壑,可以忘情;
山北山南,聊用卒岁。
缅思昔也,以狂触而万死;
岂分于今,得公言以再造。
终身佩彝鼎之恩,高压华岳
没齿存衔结之报,深仰星河。
惟谨丹衷西属,敢即酬献知己,敷陈罔既,悚怵增深。
某月某日顿首。
丙丁龟鉴序淳祐六年正月 宋末元初 · 柴望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柴氏四隐集》卷一、《南宋文录录》卷一五、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一中
臣望闻以铜为鉴,可知妍丑;
以人为鉴,可知得失;
以古为鉴,可知治乱。
人主任社稷之重寄,系亿兆之休戚,其于历代之盛衰,尤当究心者。
故人主不可不观史,观史则敬省之功深而是非之鉴明。
其裨益于治道,可胜言哉。
唐仇士良教其党以固权宠之术曰:「天子不可令閒,常宜以奢靡娱其耳目,无暇他事,则吾辈可以得志。
勿使读书,亲近儒生,彼见前代兴亡,心知忧惧,则我辈斥矣」。
士良为计,不欲人主读书,正欲愚人主之耳目,蔽人主之聪明也,巧矣哉!
臣区区忠赤,无以自见,每有嫠不恤纬,忧宗周之心。
况当丙午丁未之厄岁,而又日蚀元旦,昭示谴告,殆如杞国忧天,不遑宁处。
臣不佞,遂遍搜诸史,窃以为是岁为厄,从古而然。
帝王之世,史籍略而不书。
今自秦汉而下数之至于五代,为丙午丁未者凡二十有一,上下通一千二百六十载,灾异变故,不可枚举。
独汉延禧丙午朔日有蚀,晋太康丙午丁未朔日皆食。
信乎,阴阳之有数也!
然数生于理,理有是非得失,则数有吉凶祸福。
自昔变异之来,未有不兆于人为者。
帝王盛时,格心有道,则变异疏。
帝王以后,格心无术,则变异密。
丙丁之厄,皆厄也。
其厄于延禧者,以延禧之时,小人之厄君子也。
其厄于太康者,以太康之时,夷狄之厄中国也。
臣故采摭其实,目曰《丙丁龟鉴》,釐为十卷,卷各有事,事各有断。
凡所以致变之因与消变之由者,瞭然在目。
则求天于天者,果不若求天于我;
求数于数者,果不若求数于理,是为得之。
亦知有天下者,知天根于我,数根于理,必以是书而尽见,且知人主不可一日不观史也。
臣故总其说而为之序。
淳祐六年正月望日,衢州孝廉七世孙中书省奏名臣柴望序。
道州台衣诗集序 宋末元初 · 柴望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柴氏四隐集》卷一、《宋元学案补遗》附录二、《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五
道州台衣云者,短而不佳之谓也。
台衣可着,道州者不可著;
台衣可卖,道州者不可卖。
不可著不可卖,谓之短而不佳也亦宜。
侏儒着戏衫,徘优曳练裙,观者适以捧腹。
今诗类是,故曰《台衣》。
嗟乎!
学诗四十年,吟咏数千首,求其优柔和平、哀乐中节,可以诏来而有关乎世教者,盖百不一二也。
但其间所以有可存者,则以感时对物,抚景伤情,于嫠不恤纬之心,彼离离之怀,非此无以自托,有不可已者在焉。
是则犹有取也。
诗凡三变,丙午归田为一变,壬子渡江为一变,庚午泛舟赤壁又一变。
二十七年间,凡三变,数千首中,删馀仅二百,暇日取删稿更阅之,犹未尽惬初意,况追风雅之万一乎。
然则诗难矣哉,安得不以《道州台衣》名?
宋逋臣柴望识。
凉州鼓吹诗馀自叙 宋末元初 · 柴望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柴氏四隐集》卷一、秋堂诗馀、《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五
凉州鼓吹,山翁诗馀藁也。
诗馀以鼓吹名,取谐歌曲之律云耳。
夫诗可以歌功德、被金石而垂无穷,其来尚矣。
自蒉桴土鼓泄而韶濩,桑间濮上转而郑卫,玉树后庭变而霓羽,于是亡国之音肆,正雅之道熄。
悲夫!
词起于唐而盛于宋,宋作尤莫盛于宣靖间,美成、伯可各自堂奥,俱号称作者。
近世姜白石一洗而更之,「暗香」「疏影」等作,当别家数也。
大抵词以隽永委婉为尚,组织涂泽次之,呼嗥叫啸抑末也。
惟白石词登高眺远,慨然感今悼往之趣,悠然托物寄兴之思,殆与古西河桂枝香》同风致,视青楼歌、红窗曲万万矣。
故余不敢望靖康家数,白石衣钵,或髣髴焉,故以「鼓吹」名,亦以自况云尔,幸同志者谅之。
宋逋臣柴望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