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两汉 其六 光武 南宋 · 戴溪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一
封禅,其秦汉之侈心乎!
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矣。
人之好自侈大何所不至哉!
极其侈大之意施于人,无以加矣。
而复饰说以诬上天,盛礼乐,侈仪卫张大功德升中乔岳告成于天,若此可以明布天下,誇示群臣,跨越前王传诵来世,此秦始皇之初心也。
后之人君曷为而效之?
有言亡秦太平之时,则闻者莫不恶之,又从而罪之,独奈何秦始皇之侈,以为帝王盛事乎?
就使前世帝王常行之,始皇帝亦为之,吾犹当废之。
而况前世帝王未始行之,秦始皇实始为之,吾独奈何效之。
吾观秦、汉以来致治之君,幸而海内无事百姓生业四海无外警,则歉然以不封禅为缺。
幸而举行是礼,则君臣动色交相庆贺以为太平极功
其亦习于秦、汉之事,而不察三代之故,相仍不可变耶?
汉光武唐太宗明智有馀,而执德不坚,始之所行未尝不善,终之所行乃大不然,余是以侈心难忘也。
光武之言曰:「吾谁欺,欺天乎,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自知甚明,自处甚谦,然未尝封禅为非是也
他日会昌之符,欣然从之,固亦不待劝请矣。
太宗之论又异于光武矣,若曰:「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
秦始皇,而汉文帝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为不及始皇耶」?
群臣犹固请不已,帝意欲从之,独魏郑公以为不可耳。
贞观之末,屡欲东封,以事而止。
由此言之,太宗真知封禅不足为,魏郑公真知封禅不可为,意有所欲为,事有所未可行,待时而后动尔。
王者事天,母事地,兆南郊就阳,因吉土升中巡狩告祭柴望对越上天可也
燔燎山下,则固已毕祭矣。
登封山上金泥玉检之藏,秘而不得宣,果为何说?
是亦不过秘祝之意耳,果何与事天哉!
劳民费财,上不足以格天而下无补于民,徒事外虚名以惊世俗,此三代圣人决不为者。
后之儒者至治之君,当太平之时,其毋曰封禅云,则善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