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贾似道 宋 · 咸淳士人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厚我藩垣长彼贪,不然衔璧小邦男。
庙堂从谏真如转,竟用先生策第三元刘一清钱塘遗事》卷四《紫原三策》 《钱塘遗事》:咸淳间汪紫原立信以书抵贾似道陈三策。一谓宜尽抽内地之兵以过江,可得六十万,设两大藩府以总摄运掉之;二谓遣使偕行久拘京湖使者,啖以厚利,缓其师期;三谓若此两说不行,惟有准备投拜。贾得书大怒,讽台谏罢归金陵。不数月,北兵渡江,九江以下皆失守,时人有诗云云。)
文止戈为武赋四韵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八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四九
吾乡徐正字夤唐末有能赋声,外国皆诵其赋。
集中有此赋题,然试读之,乃不逮它作,戏为补遗。
书契智创,毫釐义分,欲止戈而为武,遂肆笔以成文
心画初兴,已寓防微之意;
师干不试,坐凝保大之勋。
闻之,五材谁去于五兵,一字各含于一义。
戒后人穷黩之渐,见书法简严之至。
载扬我武,适当奏凯之初;
徐考其文,中示止戈之意。
昔者制字,隐然示规。
科斗以还,词古义奥;
涿鹿而后,兵凶战危。
乃知孙吴之书传末矣,苍史以偏傍尽之。
上古造书,以代结绳之政;
清朝偃伯,宛然舞羽之时。
想是时班师振旅之馀,归马放牛之始,无劳挥此而日返,奚必枕之而夜起。
信乎笔由心法之先正,兵匪圣人之得已。
造于鸟迹,俄然洒翰之工;
包以虎皮,靡俟闻金而止。
谢赐宸翰表1251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钱塘
臣某伏蒙圣慈宣赐臣「后村樗庵」四大字者。
伏以侍经虎观,忘其渎告之求;
肆笔燕朝,被以昭回之饰。
伛躬捧戴,舞手兢荣。
臣某中谢。)昔在乾、淳,时多鸿硕,或锡「石湖」之扁,或蒙「野处」之题。
当日瑰文,亲遇重华之眷;
至今奎画,尚为二墅之光。
乃如孤臣,莫望前辈
考室在三家之聚,买山可数里之间。
晚岁避喧,喜村居之远市;
平生无用,取樗散以名庵
不揆衡茅,辄希睿藻。
畏威颜而遂默,既失曩时之机;
乞骸骨而不言,恐遗异日之恨。
蝼蚁之微忱甫彻,龙鸾之妙墨已颁。
传出尚方,粲牺书之呈洛;
携归下国,赡虹气之属天。
樵牧惊誇,鬼神呵护。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万机馀暇,一札成文,游观靡出乎简编,造次不离于翰墨。
多能生禀,孰谓圣人之无全;
八法心通,何止帝中之第一。
眷私宠甚,感涕滂如。
臣敢不深刻坚珉,永传来裔。
登床而取,幸非刘洎之狂;
插架而藏,可埒邺侯之富。
回见任官启丁巳生日)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四六、《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二
仆挂门弧,自叹暮迟之境;
公弦庙瑟,忽贻幼眇之音。
华皓生光,空疏抱愧。
某官高才见幕府之三语,馀事为河梁之五言(七言云「梁之七言」。)
嘻笑皆成文,可颉颃于前辈
戏谑不为虐,聊假借于陈人。
捧戴若惊,袭藏无斁。
吾衰之久矣,已迫颓龄;
与人歌而和之,了无新意。
陈正言壬戌生日)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四八、《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三
襄阳耆旧之传,非仆所敢知;
汝南月旦之评,待公而后定。
何哉木槁灰寒之叟,得此日光玉洁之文。
巨擘品题,衰踪焜耀。
恭惟某官以忠实自结于明主,其文辞独行乎中朝。
谠论危言,视建中谏议而无愧;
精笔妙墨,与崇清次对而并驱。
衮斧在其毫端,缙绅想其丰采。
虽望之如严霜烈日,然即之则霁月光风
齿记末交,宠嘉初度。
戏谑不为虐,闵怜垂暮之光阴;
嘻笑皆成文,假设聚星之问答。
极翰墨家之能事,华痴顽老之馀龄。
骊颔之宝易求,麟笔之褒难得。
某敢不三熏䌷绎,十袭閟藏?
每诵兹予明农之言,愿退为于野老;
所引昔吾先正之事,敬回施于明公
耿耿之深,云云则浅。
仙游宰启(甲子生日)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四八、《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三
踰七望八之年,吾衰也久矣;
骈四俪六之作,胡为乎来哉!
语妙琴堂,光生蔀屋。
恭惟某官宽柔以教,嘻笑成文
老仆归耕,迹托于武城之宰;
君侯尚齿,加礼于绛县之人。
黄麻紫诰之才情,借白发苍颜之光宠。
某过烦贻翰,曲轸垂弧。
、鲁两令来归,何惭于昔;
援潞、蜀二公见拟,殊匪其伦。
勉课芜词,少酬藻思。
答卓漳州亲书启(甲子生日)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四八、《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三
老夫耄无能矣,不记贱生;
乡人善者好之,特垂华问。
方谢亲朋而扫轨,忽惊军将之打门。
客调高君房语妙
由胸中六家九流之洞贯,故笔端千变万态而无穷。
发药孔多,应酬不暇。
恭惟某官大庭前列,华省望郎
入朝奏太史之书成,出守得文公之补处。
讨论润色为命,使演纶视草以尤宜;
嘻笑怒骂成文,虽据案坐曹而不废。
记忆光阴之迟暮,分张膏馥之剩残。
某眼眩花生,心关药裹。
已饬楷笺而亟拜,复濡恶札而重陈。
渤海之功高,君且召矣;
菟裘之计决,吾将老焉。
黄龙南禅师真迹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八七、《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九、《后村题跋》卷一一
南公黄檗胜公书有杨风子、近世陆放翁朱晦庵笔意,言语不掉书袋而自粲然成文,璇公其宝藏之。
饶娥庙1288年 宋末元初 · 马廷鸾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八八、《碧梧玩芳集》卷一八、同治《乐平县志》卷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
立节唐宝应壬寅,更五代暨先朝,迄于今五百二十有七年,历壬寅者八矣。
呜呼!
唐于此时,银貂纵横,王室如燬,妖狐起仆,河朔为墟,斯六阴之穷也。
而有贞女子,行烈丈夫事,独于吾州邑见之,幽姓而节亘千年,荒江而名振八表。
斯昭昭者岂偶然哉!
制书之赐于唐者一,于先朝者一;
石章之立于唐者二,于先朝者八。
自娥立节以来,八年而祠与碑立;
二十年而唐制书初下,柳河东之碑继立;
百一十年而废碑再立;
二百一十六年而先朝邑官碑阴有记;
又三十四年而宋景文之史有书;
又十五年而迁庙立,有碑;
又百六十年而别庙立,有碑;
又二十一年而先朝制书再下。
褒表者,节义也。
自娥立节以来,百有一十年而初祠焚,前碑燬;
又四百有六年而别庙焚,众碑悉燬。
废兴者,时变也。
呜呼!
节义贯天地,时变自古今。
纲三常五,宁同榱桷以俱焚?
天典民彝,岂与瓦砾以偕烬!
譬如众星分耀,日毂冥濛,有时而阳耀大明;
四渎争流,沧溟浩渺,有时而鲸浸洞开。
又安知无恻怛勤民,慷慨望古,为之兴仆植僵者乎!
盖娥之英烈,地行为神,空飞为仙。
或搴月窟之芳,使士之舒翘扬英者叩焉;
或洒天瓢之霖,使农之植稻种黍者祈焉。
于是别庙焚、群碑毁之十年,当彊圉大渊献之岁,邑人稽赞府应公分祠东山之始谋,踵文元杨公迁祠邑西之旧规,而新大之。
其明年三月壬子首事,六月庚辰落成。
前筑月台,中敞殿宇,丹雘粲然,鼓钟炉案备具。
祠之初建也,有白犬伏神座下,依依终日,投之鱼肉不食,齧灰而去,不知所之。
岂异时娥感父尸,固有衔机梭之祥,而厖也复出于斯时欤?
吁嗟厖兮,彼固进不得拟桃花,以扈嵩洛之涂车刍灵,退犹得附黄苍,以彰吴越义夫烈妇也。
生斯时,睹斯异者,欲不流涕叹息于斯,而不可得也。
于是士民相与授简于里之病叟,而记其成焉。
娥之烈,前人之述备矣,无复谆谵赞一辞。
姑详废兴以纪时,述幽灵以感物而已。
病叟者,卧中条山,久幽不死,而名不称焉者也。
叟既成文,又作迎享送神三章,俾歌以祀焉,而并刻之。
其词曰:
日吉兮辰良,芳菲菲兮满堂。
殽烝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驾飞龙兮于征,邅吾道兮乡之长城。
波滔滔兮泪盈盈,望汾潭兮磐石横。
仙滩兮扬灵,扬灵兮未极隐。
思君兮太息,朝驰骛兮江之浔,夕弭节兮县西之侧,待娥不来兮使我心恻。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唐世衰。
有父溺死兮谁者怜之?
呼天与地兮涕涟洏。
至险不测涛与风,至幽不仁鱼与龙,至孝不昧感即通,岂人之灵兮不若厖之雄。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吾生之弱龄。
往者吾不及兮,来者吾不获观其败与赢。
愚公老矣山为平,精卫藐然海为倾。
枕吾戈兮縳尔缨,猛志毅气妖氛澄。
昊天克巩兮靡人弗胜,诵娥之烈兮摇我心旌。
自我天覆,云之油油。
大田多稼兮,屯膏是忧。
雄虹朝隮兮,雌霓夕虬。
触石兮通气,雷车兮电帜,雨甚至兮神哉沛。
农有成功兮,怀鸡黍之招邀;
士未失职兮,冀鹏鲲扶摇
锡之丰岁兮,俾尔馀饶。
报以修程兮,匪我宣骄。
扬桴兮拊鼓,饯飙游兮远渚。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祝娥之来下兮,慰我士民于终古。
进功德疏谢奖谕表1265年正月戊申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九八、《四明文献集》卷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尧封献祝,恪共臣职之常;
汉阙疏荣,敷贲思言之奖。
对扬焜耀,祗诵凌兢。
窃以亿载登太平,与天齐寿;
十行赐方国,细书成文
藐如微臣,欣际嘉会
伏念某久濡雨露,假守甸畿。
宽诏屡颁,寅奉好生之训;
颂声允洽,肃将归美之忱。
便蕃宸指之裒,舄奕侯邦之宠。
误承茂渥,曷称隆私?
兹盖恭遇圣敬日跻,聪明时乂。
华芝三万岁,于昭昌炽之符;
椿八千秋,有衍怡愉之庆。
聆忠规于金鉴,介繁祉于玉觞。
既推育物之仁,复厚遇臣之礼。
臣敢不益廑宣布,钦佩眷知。
千里溪山,胥乐风薰之阜;
九霄纶綍,仰瞻虹采之光。
汉华平颂1256年2月14日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深宁先生文抄摭馀编》卷二、《玉海》卷二○四《辞学指南》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皇汉中兴三叶,缉熙康乂,燕及皇天,惠露德风,坯冶泰和,畅垓溯埏,炤景饮醴。
瑞命总集,嘉祥备致,仁及于木,效异吐奇,而华平生焉。
平之义大矣哉!
在天为泰阶,在地为嘉木,世道夷陂,气感类从。
木之祥,品汇匪一,宾连阔达,紫脱平露,《白虎》《礼纬》,彪列其名。
而华平独著于《孝经援神契》,谓德至地则是物盛。
张衡作赋,扬厉东京之美,春圃是植,爰纪神异。
薛综注释,指为瑞木,谓天下平则其华平。
《册府元龟》载元和二年章和元年,华平见郡国。
《艺文类聚》述《东观记》,以为英华平,史官不可胜纪。
沈约《宋志》亦曰其枝正平,王者有德则生。
汉元和中生郡国,其当章帝之世,与帝也。
左右艺文,斟酌律礼,道无偏陂,如砥如,根于正心,发于平治,有泰之吉,无否之倾。
煌虖休哉,植物之敧器也!
昔在孝武,奇木兆祥,胡粤冠带;
亦越永平,木枝内附,朝堂奉觞。
矧时珍物,见象知治,应图合牒,儆戒默寓。
兰台诸彦,献歌踵闻,景况洪褫,铺藻犹𡙇,敢稽《选》注,以颂以规。
颂曰:
颢穹槃物,木神则仁。
汉以仁兴,木瑞爰轃。
赤符膺统,丕阐坤珍。
德丰泽鬯,万象一春。
允文肃宗,岂弟宜民
仁及于木,匹休周成
支附叶著,函夏谧清。
言观于朝,贤庸俊登。
言观于边,𣟄靖燧沈。
美发英华,治浃升平。
泰和融液,嘉卉挺生。
植之春圃,吐葩飏荣。
祥参平露,光掩芝英。
五衢四照,未数山经。
含章自天,绚耀槐宸。
启篇稽牒,咨尔儒臣。
德至于地,纬书昭陈。
乾元谦施,帝德之纯。
烨烨其华,元气储精。
维平不猗,式如玉
太平有象,品物流形。
其象维何,万国咸宁
醴泉下滋,潏露上凝。
匪棣之偏,匪斯倾。
随方表应,敧器在庭。
考祥视履,毖于未萌。
用人必公,淑别慝明。
敷政必和,直错枉信。
天寿平格,葆命日新。
右我炎祚,木支蕃蓁。
奇木旁出,对述终军
解编削衽,殊俗来宾。
木枝内附,永平昌辰。
寿觞敬举,驩溢簪绅。
于赫神物,夐轶前闻。
辩章化洽,肴覈仁林
咸曰我后,能莳
俯陋后叶,并柯成文
瑞图逌纪,政令之均。
维德弱刚,低卬以分。
木匪于祥,戒在持盈。
无平不陂,保泰兢兢。
顾名思义,有美有箴。
之雅诗,以继逵骃。
熙明殿进讲敬天图周易贲卦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一八、《文山全集》卷一一
《彖》曰:「贲,亨。
柔来而文刚,故亨。
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
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臣闻贲,文饰也。
色相间则成文
故柔来文刚,刚上文柔,刚柔相间,所以为贲。
《贲》,《离》下《艮》上。
《离》之体,中以一柔间两刚,是柔来文刚。
《艮》之体,上以一刚乘两柔,是刚上文柔。
使独刚独柔,不相为用,则不成文矣。
此言《贲》之卦义也。
天之文为二曜五行,象纬交错,故曰:「观乎天文」,此言天之贲也。
人之文为三纲五常伦理次序,故曰「观乎人文」,此言人之贲也。
以上像《易·彖》大意。
臣窃窥先皇帝作图之旨,以敬天为名,其于《贲》卦,实摘取「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一条。
臣谨按图义而为之辞。
臣窃惟天一积气耳。
凡日月星辰、风雨霜露,皆气之流行而发见者。
流行发见处有光彩,便谓之文。
然有顺有逆,有休有咎,其为證不一,莫不以人事为主。
时,时世也。
彖易圣人,不曰「天变」,而曰「时变」,盖常变虽丽于天,而所以常变则系于时。
人君一身,所以造化时世者也。
故天文顺其常,则可以知吾之无失政;
一有变焉,咎即在我。
是故天文者,人君之一镜也。
观镜可以察妍媸,观天文可以察善否。
且如历家算日食云某日当食几分,固是定数。
然君德足以消弭变异,则是日阴云不见。
天虽有变,而实制于其时。
又如旱魃,灾也,才侧身脩行,则为之销去;
荧惑,妖也,才出一善言,则为之退舍。
天道人事,实不相远。
自古人君,凡知畏天者,其国未有不昌。
先皇帝深识此理,故凡六经之言天文者,类聚而为之图,以便观览,且恐惧脩省焉。
圣明知敬严父之图,即敬天在此矣。
呜呼,曷其奈何不敬!
鲁港 其二 戊戌 清 · 蒋士铨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二四
乌啼楚幕失襄阳,那有横江铁锁长。
蟋蟀分笼停死斗,貔貅连橹待平章。
飞驰檄裹浮云重,倒指戈延夕照黄。
何必回心汪立信寇莱公亦费商量。
止水亭吊江文忠公万里丙寅 清 · 蒋士铨
 出处:忠雅堂诗集卷一
皇帝屈膝老臣耻,自古君臣无此礼,似道不去臣去矣。
襄樊铁锁一朝燬,筑亭凿沼芝山趾。
知州就戮通判降,故相身投亭下死,此是江南赵家水。
国存与存亡与亡,但恨未殉厓山航。
朝廷不知汪立信,何必复有文天祥
当年敛尸葬何处,马鬣无人表公墓。
江州亦存八角石,此地丰碑被谁误。
在天列祖诚可怜,英灵散落兰亭山。
绍兴陵寝六函瘗,公魂哭煞冬青间。
海水如山聚忠魄,前有秀夫后世杰。
丹心火热不可濡,决眦漳州诛国贼。
呜呼,木绵庵内刀加首,半閒蟋蟀鸣空牖。
湖山唾骂凭后人,岂若止水孤亭大如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