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王文郁”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谢除刑部尚书 其二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二四、《苏魏公文集》卷三九
臣某言:奉告命,伏蒙圣俞特授臣守刑部尚书者。
位崇德薄,责重人轻,仰对宠光,伏深战惧。
臣某中谢。)窃以出纳王命,尚书为喉舌之司;
纠度天刑,秋官取震威之象。
昔惟议事以制,既而执禁以齐。
非有厚性宽中之人审于用法,则夫峻文深诋之敝浸以成风。
在君子之尽心,使天下之蒙福。
属时隆盛,留意侀成,深惩密网之科,几复画冠之化。
畴若予采,慎简乃僚。
自非慈惠之良,莫副谳平之寄。
伏念臣寡闻浅识,已试无功。
先帝之误知,历近班之烦使。
万分未报,三黜终收。
初复省曹,首列周卿之贰;
旋罹家祸,遽闻荆鼎之成。
痛交切于君亲,虑将填于沟壑
偶延视息,获遘圣明。
方周祥禫之期,忽被丝纶之诏,召还朝阙,擢在天台
再惟摧瘠之馀,靡称优隆之遇,恳辞莫获,诏奖弥优。
拜命以还,负芒益惧。
此盖伏遇太皇太后陛下宵衣求治,当扆咨贤,鉴观六职之原,总览万微之要。
惟刑之恤,欲轻重之适宜;
因能任官,谓久勤之可用。
宠非其次,恩出于中。
臣敢不勉策疲驽,奉循宪度,不懈于位,但思夙夜之靖共;
非讫于威,上广朝廷之德恕。
少殚薄效,仰答鸿私。
臣无任。
汉初学记治平二年 北宋 · 张唐英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二、嘉庆《四川通志》卷七八、道光《新津县志》卷四○、《民国新修合川县志》卷五八、《民国新修武胜县志》卷一、《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三
仁宗皇帝庆历中,尝以三代之盛,百工庶尹皆有经常法度之教,以揉治民奇邪之性,使趋于粹美。
此由其道素行于庠序,而后施于朝廷,故推有本源,而无末流之弊。
于是诏建学于天下,以觊淘治之污而使之洁清,铲道之驳而使之醇一。
当是之时,老辈晚生,相与勉慕,不荒不嬉,渐捐去僻丽之习,而薰灼乎彬郁之文。
未踰年,献议者以为法令之明,戎武之厉,吏事之干,此足以治天下,彼诗书礼乐但外为藻绘,非理世急务,于是弦诵之声,复寂寞而无闻。
是不知三者虽于治不可阙,然不可专用以治天下。
傥颛而行之,则之仁,不及商鞅之法;
汤禹之教,不及孙武之术;
孔子之道,不及李斯之智。
是用刀锯戈矛、簿书期会以待天下之士,此岂享国久远之谋哉?
盖虎视之君拔本障原、任己速亡之术也。
为郡县者,诚能兴之于已废之后,此岂不谓之适要哉!
合州汉初旧无学舍,有破屋数间,以为孔子,地势卑下,岁尝有江水涨浸之患。
治平二年冬进士冯元崇率邑之儒衣冠者,各办材甓工役之费,易福源僧院之隙地,重建孔子及创学斋四十间,以为师生肆业之所。
县令王周卿实董其事,县尉冉和以俸给二十万为彩绘之用。
君子谓是役也,既为劝学尊道之要,又合仁宗庆历诏书之意,学者诚能日于其中讲究六经之旨,以及于九流百工,而求其治心正身、化民成俗之道,予将见汉初之俗齐鲁如也,岂徒土木之工,以市好事之名哉
赐知兰州王文郁银绢奖谕敕书元祐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王文郁:汝以禦侮之才,当专城之寄。
百堵皆作,三月而成。
非威服民夷,身先士卒,则安能以一时之役,成无穷之利。
达于朕听,良用叹嘉。
乞定差管军臣僚劄子元祐五年十月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二、《栾城集》卷四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九、《宋名臣奏议》卷六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伏见管军臣僚见阙三人,顷者窃闻大臣议除张利一张守约
陛下以谓二人皆资任浅下,用之则为躐等;
张利一张耆之子,而得一、诚一之兄,故不可用。
特出圣意,欲用王文郁姚兕
大臣既退,辄寝文郁,而进拟利一守约
右丞许将既随众签书进拟,而复奏论其不便。
因此进拟文字,为圣旨所却。
经今一月有馀,废不复议。
臣窃以祖宗故事,凡有管军皆以资任先后相压,未尝轻有移易。
自非战守功效尤异,岂可超授?
利一守约资浅才下,别无出众劳效,而利一家世又如圣旨所谕。
大臣力行己意,力欲进拟,其为不便,不言可见。
许将既知其失,自合与众人公议,止其进拟。
今乃外签书内行论奏,反覆之状,殊非大臣之体。
由此互相疑阻,遂使差除之政废不时举。
以臣愚见,实恐自此专擅之迹与窥伺之风,交行于上,浸淫不止,皆非朝廷之福也。
况自祖宗以来,以管军八人总领中外师旅,内以弹压貔虎,外以威服夷夏,职任至重,岂以大臣商量未得如意,阙而不补?
臣欲乞指挥以本朝故事,参近日圣旨,茍非边功尤著,众所推服,罪恶显白,世所共弃,且当循守资格,速加除授,以允公议。
取进止。
〔贴黄〕访闻张利一定州总管日,曾入教场巡教,以不得军情,诸军并不唱喏
因此移真定总管
据此事状,实亦难令管军
枢密院契勘种谔等速与行赏诏熙宁四年三月庚寅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四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一
枢密院鄜延种谔燕达泾原周永清王宁刘庆种诂环庆种诊、任怀政秦凤向宝刘舜卿、麟府王文郁、许咸吉、曹偃、张居等十四头项兵马,各曾出界遇贼,并有斩获,其得功将校,契勘速与行赏。
令知鄜州王文郁毋妄招纳生事并通判元伯改差诏熙宁九年二月癸丑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三
夏国方纳款恭顺,令文郁等毋得妄招纳生事,仍改差麻元伯监在京进奏院
李浩等推恩诏元丰六年三月辛卯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四
兰州围解,其城守将士,降授四方馆使阶州刺史熙河兰会路副总管李浩率将士卫城有劳,复陇州团练使,优等。
西上閤门使王文郁募兵披城接战,及上城守宿,迁东上閤门使,与一子官。
第一等十二员系王文郁召募,接战得力;
十四员守城得力,各迁一资;
第二等十九员系守城,二员驱率蕃兵于马家谷守隘,力战退贼,减磨勘三年。
蕃官、蕃兵百九十三,第一等迁一资,愿赐绢者二十匹;
第二等十五匹;
第三等十匹。
诸军弓箭手四百六十,敢勇等三十六,第功迁资赐绢如蕃官。
其获级重伤人别格重者,自从格。
杨吉等以讨西贼功酬奖诏元丰六年闰六月乙未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六
杨吉迁供备库副使、兼閤门通事舍人,郭胜、王师道为閤门祗候,吹凌密为三班差使,策木多格为下班殿侍
马凌于所当迁五资上与诸子承袭,其馀所俘获功依例支赐。
阿锡达等七人于所当转职名上亦与诸子承袭。
所有赙赠马凌三百匹、阿锡达百匹,都虞候至蕃敢勇各五十匹,不获首级蕃军使依条承袭,王文郁赐敕奖谕。
李宪兰州城守追败西贼功状诏元丰七年二月庚午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三
保守一路有劳,降敕奖谕,赐银、绢三千。
统领东上閤门使王文郁四方馆使荣州团练使皇城使康识东上閤门使嘉州刺史走马承受梁安礼迁三资,同总领兵将西京左藏库副使韩绪迁二资,閤门祗候马仲良管当公事李彀迁一资寄资。
诸将:第一等,西染院使王恩等八人各迁二资,减磨勘二年。
第二等,供奉官崔朝等六人各迁二资。
第三等,承奉郎王秉等五人及监司张太宁马申胡宗哲管勾文字使臣李宇各迁一资。
选人钟傅循二资。
内侍省高品准备差遣罗承入内高品
馀以格推赏,阵亡诸军赙绢:军员三十匹,下至递铺二十匹。
乞与王文郁等优赐推恩奏元祐二年六月 宋 · 孙路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
修筑兰州西关堡毕,客省使荣州团练使、知兰州王文郁等望优赐推恩。
王文郁言部领将兵赴西关修筑未了工役答诏元祐二年四月丁未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三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九
刘舜卿于近上兵官内别选择官往西关修筑,替文郁兰州
仍于禁军六千人内止留二千人,别募一千五百人入役,馀发遣赴兰州
若西贼侵犯兰州,候已逼城下,急报总领官孙路,结成阵队,渐向西南依避险贼,或径取小路退归河州熙州以来,权暂屯泊,即不得东迎贼锋,致落奸便。
王文郁罢军政诏绍圣四年四月壬辰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五
殿前都虞候泰州防禦使权发遣熙河兰岷路经略安抚司王文郁罢军政,权提举崇福宫
熙河进筑金城关毕功推恩诏绍圣四年四月甲午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五
王文郁除正任观察使,赐银绢各五百匹两,钟傅转两官,除直龙图阁、充熙河兰岷路经略安抚判官张询秘阁、权陕西路都转运使,仍比修安西城加一倍支赐。
王赡遥郡防禦使,更减四年磨勘,回授有官儿男。
康谓转一官。
各升一等差遣,赐银绢各一百匹两。
将佐等令经略司具功状以闻。
题岘樵枌东老屋校韵图壬申 晚清 · 李慈铭
 出处:白华绛柎阁诗癸
古人取韵缓,清浊限方域。
世儒泥章句,音义遂烦数。
长短齐人言,轻重汉儒读。
后出益纷挐,圈发逞私欲。
梁陈讲声病,强以四声束。
高贵暨梁武,卓识独破俗。
奈此风会趋,浮华斲其朴。
颠倒言下上,虚实昧秀宿。
鲖乃切红,顼改翻许绿。
燕说谁为刊,天籁反遭梏。
北宋家法存,近守唐代躅。
丁贾皆经儒,同志有洙(王。)(李。)
十卷十二凡,部别慎通独。
悂缪偶貤孙(愐。),典刑未祧陆。
字不取类隔,文亦参篇玉。
别体务荟萃,一音自联属。
虽病雅俗殽,尤多形体复。
观过宜知仁,多文在富蓄
谁欤妄兼并,画部成百六。
疵议丛刘渊,创始实文郁(金王文郁《平水新刊韵略》,出于正大六年,已并二百六部为一百六部,先于南宋刘渊《淳祐新刊礼部韵略》二十四年,又上声已去拯韵,亦非始阴时夫也。)
国朝勇复古,亭林首张目。
十部至廿一,研析递繁缛。
经子务博證,集矢遍吴棫
入声互割配,头脯强接续。
其意或过通,往往见违触。
之脂支必分,元魂痕当副。
无锡与仪徵,雅冀古骚复无锡秦文恭尝以江、戴两君「言」「」与「魂」「痕」当依《三百篇》析为二,「真」「殷」当从唐人同用,上声「拯」、去声「證」当分出独用,上疏请刊正韵书。阮文达取段氏「之」「脂」「支」群经、《楚辞》分三部之说,欲并《广韵》,定为古韵廿一部,为作古辞赋者之用。)
昌言终未行,习非徒娽娽。
蒙尝发狂论,吹万贵抱蜀。
双声本天机,造化具宫角。
六书半形声,偏旁不相黩。
持此两大端,如宗合其族。
一埽尘径,兼通绝津轴。
霓蜺枉分别,颇陂免点辱。
屡欲勒一书,私以诏家塾。
病懒辍觚翰,家贫艰毕牍。
羡君勤箸述,榆阴掩深屋。
朝夕罗丹铅,雅诂尽籑录。
体乃方密之《通雅》。)(山夫《别雅》。)殊,义与朱郁仪《骈雅》。)味堂《拾雅》。)足。
简鍊比治兵,爬梳类折狱。
即觇经济优,岂为盘错衄。
此图便千秋,雕虫等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