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樟不”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正文
宋崇玄大法师行状碑咸平二年六月 北宋 · 张涛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金石萃编》卷一三四
法师姓张氏讳守真字悟玄
后汉三天正一扶教大法师,乃丞相留侯六代孙,法师子房之远裔。
真嗣夐延,不常厥居,今为盩厔人也。
法师幼孤,及长,气谊过人,言行相顾,不交权豪,笃济物之心。
逮壮,尝游终南山,遇上圣空中降曰:「吾北天大圣,玉帝辅臣,授命卫时,乘龙降世。
匪正直英杰之士,无以振古道。
汝有异骨,殆非凡庶,夙叶真教,可受吾教」。
法师□□圣语□□□事□还□以荤茹共记。
真君曰:「吾遒玄真,非奇□至于(缺六字)汝安得辄用腥秽?
然汝未晤,固不加罪,可(缺六字)汝至诚(缺十六字)者,□加□罚」。
法师乃寅恭致谢,复启曰:「守真闻在男曰巫,在女曰觋(缺六字)
大丈夫之所耻,愿闻丕训」。
真君曰:「□教汝剑法,为民除祅。
次指汝(缺五字)国祈福(缺九字)
巫觋哉」!
后□□□蒸民灾苦祈请者,靡不赴之。
斩邪去□一(缺六字)自是不复为患。
真君降曰:「吾运化本朝第二主,将建玄阙,置十一座殿宇,列中外界星辰□国(缺十一字)发运必受大君礼遇」。
法师称谢曰(缺四字):君曰:「吾为天上师,汝须得人间师」。
法师遒诣古楼观主梁□门下,朝叩灵,□月(缺五字)法师于古终南县私第旁搆北帝宫,塑真君圣像。
自是□远从□者□奔走求□日闻神异,故时人呼法师为通灵先生、张黑杀。
开宝□年,太祖皇帝(缺十字)驰驿以□是年十月三日赴命,越十日□□东都,趋文陛,天子被□百辟列叙,法师对扬,神气自若,左右为之动容。
上询遇真君神异事,法师具对(缺十字)法师曰:「真君降言,有类此乎」?
对曰:「若陛下不之信,弃臣市可验,无以人声媟嬻上圣」。
帝然之,曰:「果正之口」。
即日诏憩建隆观。
十九日太祖上仙。
二十一日太宗皇帝嗣统,命法师琼林苑醮谢上帝。
结坛施法,至诚幽赞,潜通穹昊。
真君降曰:「大宋宗社□永时」。
太宗午夜,秘殿底诫,稽首再拜谢曰:「仰赖上真福祲生灵,誓当修奉礼」。
毕□□师西归。
至太平兴国二年春,命起居舍人王龟从、内供奉王守节终南山慎选胜基,构立上清太平宫
众议未决,时真君降曰:「北帝宫甫近,可建殊庭」。
繇是以定。
良材云□,□□风从,迨三周岁,始僝厥功。
显符真诰逌敕,法师尸之。
及赐县官邸店,赵数百楹,鸠日利以充费。
法师前后赐赉,咸贸易创田园,不啻万亩,立为常住,其经营后世弗匮者,实法师之力焉。
宣命给卒百人,供法师驱役。
当时轺车沓至,士俗响臻,法师垕礼以延之,迄今遹为永式。
三年冬十月,修祝圣寿之仪,恭趋象魏,再亲咫威。
帝以高尚礼之,赐紫□□简于黼座前,荐被隆恩,复之攸馆。
六年十月,御前赐师号曰崇玄大师
七年春正月入内高品卢文寿中悁委本宫祈祷,用安宗社,乐康兆民。
法师设普天大醮,威仪具陈,寔非常□。
真君降灵,遒录感应闻奏。
上知社稷有赖,尤加虔奉。
雍熙中,朝廷以□□□递遣中贵守恩传天宪,命法师昭告,以卜祺祥。
遂启罗玄大醮,□意蠲絜,愈于常度,升闻冕旒。
及犬戎束手,河朔怗然,太史奏五福太一临吴分,请修其祠。
京城东南隅创灵宇以宅之,亟召法师醮请太一真君。
上谓曰:「非卿何以感通神化」!
礼毕而还。
淳化五年冬,被制授凤翔府管内道正,盖尊严其教也。
皇朝凡七祀圜丘,必诏法师导从法驾,□都人跂踵仰瞻。
圣人遇法师殊常之礼,实前古之罕闻。
俾还本宫告谢,缛仪蒇事,国史详焉。
当时水旱灾沴,靡不修禳,式昭景贶,则知法师清世应运之士也,故得福荫一方。
慕胜道□服膺,徒弟常不减数百。
法师威而不猛,有总领均平之法,敉宁上下,无敢违越,岂非懿德之渊源乎?
至于夙夜寅奉香灯,诸殿朝礼,越二十年,虽风雨不渝。
法师象简,执成指痕,斯乃勤至之验也。
法师凡为国家设二百馀醮,修三百馀斋,授宣敕三十馀道。
居一日,召门人谓曰:「吾有诛剪怪魅之功,而亏修鍊飞升之妙。
奈何五行更王,大数告穷,胡能免于形谢哉?
然而质虽迁殒,神自有归,上帝录吾及物之勋,已领符命,授五土之主。
汝等必能恢继教风,天弗违愿」。
遽命兰汤,日三浴,徐饮清泉斗馀,易衣启示手足,以至道二年闰七月十六日委蜕而化,享年六十有六。
时天地晦冥,大雨三日。
于别壄权厝后,复雨三日。
法师重修古迹,宫观有三,铺叙飞奏,各赐名额
畴昔未遇,有子曰元济,业进士法师朝觐奏名,敕赐同学究出身。
后调选,录法师行状以闻,奉圣旨批付史官
布衣张涛集事迹,门人刻石,立于真堂之右。
弟子二十一人:赐紫元载张元明元元德、滕元胜、李元亨李元辅赵元正、王元秘、段元素李元清李元白张元宗程元亮刘元吉姜善信李善应许善能强善宗赵善抱杨善和李善结。
杜振塑真像,李楚装。
咸平二年六月二十一日立石。
御书阁记 宋 · 王琪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二
郡西走八十里,铅山之邑,鹅湖之巅,精舍曰仁寿者,唐大历中大义禅师始营也。
禅师德宗时须江,游京师,谭心法于内殿,为供奉大德。
顺宗延见储禁,问道于卜风,大加尊奉。
厥后而归,结伽兹岭。
初,即猎者遇于三峰之巅,民物奔集,遂有大众禅师手却群虎,而路乃辟。
日致负米,而宫乃成。
既而,诏书因山名以赐院。
元和十三年,坐灭于丈室,真体不坏,今实存焉。
我朝咸平中真宗皇帝赐以宸翰,景德中特改兹额。
元和以降。
继承者十人。
乃今长老元和尚蜀人也。
通贯儒术,明《易》象,于太真之书,尝为图以示学者,故名臣钜儒,多所崇尚。
幼参诸方,得句于黄梅师。
庆历初,授诸示现师,其相权奇。
迅机吼发,归向围绕,缁褐风动。
明年,会其徒而谋之曰:「世深矣,卑陋压𣺌以及我,复俛首蹈故,饭于晨而夕休,余室莽矣,盍为之乎」?
众哗而悦。
先是,御书阁在堂之西偏,上下隘窘。
曰:「天子藏书岩穴,为万世宝,所庀止尔,乌为尊贵」?
始彻以南向,广十二楹。
岳阳王所葬舍利浮图,了然仅存,风雨旁薄。
复建修庑合八隅以环之。
明年,作大殿于新址,巍乎当中。
像金涂丹,洞视三户,观眴趍肃,罔有僧实,前人逸后嗣。
于是大义之辟构馀烈,翕然复振。
噫!
法将有可传者耶,虽然非传,几乎息矣,塔庙可不兴乎?
矧名山钜林,往圣攸舍,厥后坠而弗葺,岂法嗣欤?
琪自西掖被罪,谪官于上饶
长老谓尝识文字而熟闻其风,请以纪日,久疾辞废,略而不诬。
按:同治铅山县志》卷七,同治十二年刊本。
香山大悲成道传赞元符三年 北宋 · 蒋之奇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七
香山千手千眼大悲菩萨乃观音化身,异哉!
元符二年仲冬晦日,余出守汝州,而香山实在境内。
住持沙门怀昼访予,语及菩萨因缘。
已而持一编书□,且言:此月之吉,有比丘入山,风貌甚古,三衣蓝缕。
问之,云:「居于长安终南山,闻香山有大悲菩萨,故来瞻礼」。
乃延馆之。
是夕,僧绕塔行道达旦,已乃造方丈谓昼曰:「贫道昔在南山灵感寺古屋经堆中得一卷书,题曰《香山大悲成道传》,乃终南律师所闻天神之语,叙菩萨应化之迹。
藏之积年,晚闻京西汝州香山即菩萨成道之地,故跋涉而来,冀获瞻礼,果有灵踪在焉」。
遂出传示昼。
昼自念住持于此久矣,欲求其传而未之得,今是僧实携以来,岂非缘契?
遂录传之。
□日既暮,僧辄告去,固留不止,遂行。
昼曰:「日久夕矣,彼僧何诣」?
命追之,莫知所止。
昼亦不知其凡耶圣耶,因以其传为示。
予读之,本末甚详,但其语或俚俗,岂义常者少文,而失天神本语耶?
然至菩萨之言,皆卓然奇特,入理之极谈。
予以菩萨之显化香山若此,而未有传,比予至汝,其书适出,岂大悲付嘱,欲予撰者乎?
遂为论次,刊灭俚辞,采菩萨实语著于篇。
噫!
天神所谓后三百年重兴者,岂在是哉?
元符三年岁次庚辰九月朔(《越中金石记》卷三,台湾文丰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编本。又见嘉庆宝丰县志》卷一五。)
乎:原缺,据右引补。
自为像赞 北宋 · 释了元
 押真韵
李公天下石麒麟,传得云居道者真。
不为拈华明人事,等闲开口笑何人。
泥牛漫向风前嗅,枯木无端雪里春。
对现堂堂俱不识,太平时代自由身宋惠洪《禅林僧实传》卷二九)
书晋贤图后1090年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八、《淮海集》卷三五、淮海题跋、《佩文斋书画谱》卷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此画旧名《晋贤图》,有古衣冠十人,惟一人举杯欲饮,其馀隐几、杖策、倾听、假寐、读书、属文,了无沾醉之态。
龙眠李叔时见之,曰:「此《醉客图》也」。
盖以唐窦蒙画评有毛惠远《醉客图》,故以名之焉。
叔时善画,人所取信,未几转相摹写,遍于都下,皆曰:「此真《醉客图》也。
叔时畴能辨之」?
谯郡张文潜与余以为不然。
此画晋贤宴居之状,非醉客也。
叔时易其名,出奇以眩俗耳。
余旧传闻,江南有一僧,以赀得度,未尝诵经。
闻有书生欲苦之,诣僧问曰:「上人亦尝诵经否」?
僧曰:「然」。
生曰:「《金刚经》几卷」?
僧实不知,卒为所困。
即诬生曰:「君今日已醉,不复可语,请俟他日」。
书生笑而去。
至夜,僧从邻房问知卷数。
诘旦,生来,僧大声曰:「君今日乃可语耳。
岂不知《金刚经》一卷也」!
生曰:「然则卷有几分」?
僧茫然,瞪目熟视曰:「君又醉耶」?
闻者莫不绝倒。
今图中诸公,了无醉态,而横被沈湎之名,然后知昔所传闻为不谬矣。
虽然,余惧叔时以余与文潜异论,亦将以醉见名,则余二人者,将何以自解也?
叔时好古博雅君子,其言宜不妄,岂评此画时,方在酩酊邪?
图中诸客,洎予二人,孰醉孰不醉,当有能辨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