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真州资福禅院新铸钟铭 北宋 · 释重显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六
国朝紫微舍人赵公丙戌年出镇姑苏,裁情示空岩之客,所恨不能效善财,展转南方,以求先觉。
如别幅叙:「云岳长老僧惠敏造钟,既成,创重楼以虡之。
欲为铭记,且言当使学者有所警悟。
概也纵能道其归,禅人恶肯信;
惟师为善知识行,重名当代。
愿为此铭,因机垂化,不亦美乎」!
重显固陋,大君子外奖,敢不从命,辄复引寄。
夫形声未先,旷默奚准,器用之后,幽灵绝常,故圣人以钟为大。
惟圣人则之,袭兮忘兮,求以深矣。
其能具诸种智,对飞雄辨,但未兼极有生,权化之来,未易穷也。
《感通传》称,昔拘留孙于乾竺,造青石钟,如青玉色,可容十斛。
顶类诸天,腹陷众宝,八角四面,花光互分。
有化如来,与日偕出。
明宣秘演,或闻不闻。
王舍城中,大千界内,匪同铮铮者乎。
今岳禅老于淮甸造青铜钟,如青珠色,过百钧之用。
上旋旁植,绕兽蹲熊。
其或层城昼闲,祇园夜永,寥寥霜月,射寒影以争辉;
殷殷地雷,发虚音而交振。
师之唱险,资之继难,寅夕铿铿,主伴索索。
足使一鳞半甲,无违真化之方;
二听五观,有寄神游之域。
善存殊应,扣惟良哉!
谨为铭曰:
淮之要冲,真之会府
中列梵𢋇,居我禅祖。
参徒骈罗,慧敏千橹。
爰构鲸音,息彼轮苦。
峻横崇台,金飞碧回。
斯门屡掩,向人或开。
希兮微兮,乍延乍催。
先闻未及,后时不来。
增悲遐宣,无困天理。
带识万端,警悟齐起。
遵晦陟明,其母得子。
尘尘访谁,刹刹问己。
大缘斯成,大功不宰。
君奉,臣仰元凯。
碑勒绀园,铭寡文彩。
庶期妙峰,永耸沧海。
按:《祖英集》卷下,四部丛刊续编本。
浮图秘演诗集序 北宋 · 尹洙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六、《河南先生文集》卷五
浮图号文惠师秘演者过我,道欧阳永叔为其作诗序,苏子美贻之诗。
永叔老且衰,子美有「惜哉不栉被佛缚,不尔烜赫为名卿」之句。
予识二十年,当初见时,多与穆伯长游。
伯长明峻,人罕能与之合,独喜
善诗,复辨博,好论天下事,自谓浮图其服而儒其心。
若当世有势力者冠衣而振起之,必荦荦取奇节。
今老且穷,其为佛缚,讵得已邪?
伯长小州参军,已死;
老浮图,固其分。
之再来京师,不饮酒,不与人剧谈,颇自持谨,与世名浮图者不甚异。
之心岂与年俱衰乎?
永叔石曼卿始以知,见其衰而闻其壮所为,是以为之悲。
始健于诗,老而愈壮,不知年之衰。
予闻诗发于中,宁相戾邪?
老益更事,且不预世故,遂汩汩顺流俗,其外若衰,其中挺然,独于诗乃发之邪?
诗既多,为人所重,亦不自爱之,数客外方,颇逸去,录之凡三百馀篇云。
河南尹某序。
释秘演诗集序1042年12月28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六、《欧阳文忠公集》卷四一、《皇朝文鉴》卷八六、《记纂渊海》卷八五、《文献通考》卷二四五、《永乐大典》卷九○八、《文章类选》卷六、《文编》卷五三、《古文奇赏》卷二一、《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七五、《文章辨体汇选》卷二九九、《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一二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安阳市滑县
予少以进士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
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相高,二人欢然无所间。
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
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
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
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
嗟夫!
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余亦将老矣。
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
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
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
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庆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序。
黄龙山僧送善澄上人诗卷1127年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嵩山文集》卷一八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三槐王氏以重望著于世,自晋公始。
善澄上人,实晋公六世孙也。
初有所感,而为僧受具戒,游禅林,远极江湖之胜,得黄龙道场而止焉。
不敢自放于斯也,复北抵河朔,乞众僧之供。
于是黄龙大德曰德逢、善清、如山、惠古、宗秀、直言、绍明、重政相与赋诗送行。
予避贼高邮,获观览,欣然益叹刘梦得善论僧家之诗也。
因定而得境,故翛然以
由慧而遣辞,故粹然以丽。
今于黄龙诸公见之矣。
虽然,梦得知其正而未知其助也久矣,有正必待夫有助也。
释门诸公挹山川之英,而绝尘垢之外,其翛然粹然者,岂非学士大夫为之助欤?
汤休之诗,实自于鲍明远
灵一律师之诗既学潘、阮、江、谢,而又得李华朱放张继皇甫冉张南史以游焉。
皎然禅师谢灵运之裔孙,其相从则颜鲁公韦苏州孟襄阳、李袁州陆长源皇甫曾陆羽张志和
广宣韩吏部柳柳州刘白
近时秘演从欧阳公,参寥东坡,亦已众矣。
黄龙诸公,予不知师友谓谁,而江南诗人黄鲁直则其人欤!
言公之字画,绝类鲁直,盖可见也已。
鲁直死已久,计今江南必复有一鲁直出。
澄上人归山中与诸公亟访之,为我谢曰:今日贤者不宜以山中为乐也。
靖康丁未春晁伯以
跋云丘诗集后1204年2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八、《渭南文集》卷二九、《放翁题跋》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宋兴,诗僧不愧唐人,然皆因诸巨公以名天下。
林和靖之于天台长吉宋文安之于凌云惟则欧阳文忠公之于孤山惠勤石曼卿之于东都秘演苏翰林之于西湖道潜徐师川之于庐山祖可,盖不可殚纪。
潜、得名最重,然世亦以苏、徐两公许之太过为病,馀则徒得所附托,故闻后世,非能岿然自传也。
予观云丘诗,平淡闲暇,盖庶几可以自传者。
政使不遇吕居仁苏养直朱希真王性之范至能、亦决不泯没,况如予者,乌足为斯人重哉?
其徒觉净以遗稿来,求题其后,十款吾门不厌,故为之书。
嘉泰四年二月乙巳笠泽陆某书。
抚州邬虙诗1198年9月13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三、《平园续稿》卷八、《益公题跋》卷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临川晏元献公王文公主文盟于本朝,由是诗人项背相望,近世如谢无逸幼槃兄弟及饶德操汪信民皆杰然拔出者也。
南渡以来,又得寓公韩子苍吕居仁振而作之,四方传为盛事。
其后儒冠则曾季狸裘父,释氏则文惠大师惠严,道士黎道华师侯,同时以诗鸣,人喜称之。
今邬君文伯复以科举馀力刻意吟咏,橐其新旧稿远以相示。
予虽不能诗,然亦知其为佳作也。
盖木有本可以干霄,水有源可以至海,以君之才进而不已,追前人而与之齐斯无难矣。
庆元戊午九月戊申
史丞相太师魏王追封越王启(代任枢密希夷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七八、《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一五、《翰苑新书》续集卷一、《启隽类函》卷一九、《八代四六全书》卷九
加册元勋,配祠清庙。
考十八侯定位之次,惟萧盖侑于祭廷;
应五百年异姓之封,于越肇开于封土。
遂吾相显亲之愿,彰我皇念旧之恩。
宗社同休,华夷胥怿。
恭惟先正大丞相文惠师王始终三纪,师保万民。
汤于伊尹盖学而臣之,克同一德;
舜举皋陶不仁者远矣,允协重华
宜侑食以匹休,曾易名之未称。
思股肱于甘露,想形貌于凌烟。
一卷之书必立师,矧实先朝之旧学;
七世之庙可观德,谁踰列祖之老臣。
彻彼土疆,傧尔笾豆。
惟冒丕单称德,峻加胙之分;
兹予大享先王,永配椒馨之荐。
丕昭异数,夐掩前闻。
伏遇少保枢使大丞相公克享天心,善继人志。
故国非谓乔木,盖倚世臣;
成绩纪于太常,以昭先烈。
用宏兹贲,曰笃不忘。
某世沐殊恩,身逢盛事。
属婴美疢,莫陪东閤之宾;
畴允大邦,切颂西平之子。
佛印了元清胜帖赞 南宋 · 岳珂
欲溯其洄,先涉其流。
欲观其人,先视其与游。
东坡之名,在昌黎武威之间。
而师之能,亦文畅秘演之俦。
德必有邻,而人焉廋。
世于是可以察予之去留。
苏文忠公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七九
鲋与祁大夫皆欲脱叔向于难,然叔向拒鲋不答,卒赖祁大夫以免者,古之君子非但不肯因小人以求福,亦不肯因小人以避祸也。
陈太丘张让母丧,荀绲为文若娶唐衡女,虽非求福,未免畏祸,此在叔向下矣。
钦、永附王氏,刘、柳党叔文,既非避祸,专欲求福,此远在下矣。
坡公书此有深意。
世言章子厚本与坡公善,为蔡卞所劫,故坡亦南迁,岂非子厚尝密导此意,坡公拒而不受乎?
余读而深悲之(《书左传帖》)
西域文字与中华绝异,然流传既久,虽华人未免为胡语。
自唐人虞、褚帖中多用「和南」字,欧阳氏之学,谓不晓和南为何语,不肯写此二字,学者卫道,不得不然。
坡公则手书佛经非一种。
《心经》在贝叶中尤古奥简捷,盖在惠州时为沈夫人所作。
夫人乃南圭使君之内,尝梦僧迦子瞻过海者(《书多心经帖》)
仙者葛洪孙思邈皆有方书传世,《抱朴子》方最多,世未有试之者,若《千金方》则试而验者多矣。
坡公于其中录出此方,岂以其言高虚似抱朴子者欤!
恨吾老矣,不能以身试方,当俟诸识者(《书千金方帖》)
苏子美秘演诗云:「卖药得钱祇沽酒,一饮数斗犹惺惺」。
涂去之,子美大怒。
云:「公诗传万口,吾持戒不谨,已为浮屠罪人,公又从而慕之乎」?
怀素工草书,同时如颜尚书张处士饷酒与鱼;
前辈坡公,手录其醉笔。
人固不可以无艺也,此二髡一畏人知其饮酒,一自状其醉绝,甚可笑(《书怀素自作五言帖》)
公自绍圣以后诗文未尝有贬谪之叹。
己卯元符二年也,公在昌化,南迁七年矣。
所书子美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句,可谓哀而不怨、婉而成章矣(《书杜诗帖》)
公自跋云书梦得数诗,今仅存二首,前幅似为人截去。
巫峡苍苍烟雨时」,「时」误为「枝(《书刘梦得竹枝歌帖》)」。
余评此诗在张籍、王建之下,望卢仝刘义尚隔几水坡公取其自在。
前辈论文气象开阔如此(《书晚唐诗帖》)
退之效卢、孟,欧公效苏、梅,坡公黄、秦,辄逼真而反胜之,譬如老禅与学人问答,机锋常有馀。
功甫太白潘邠老老杜,用尽气力而不近傍,譬如窭人学富家调度,事力苦不足也(《书少游五言帖》)
唐乐府惟张籍王建,本朝惟一张文潜尔。
坡公手录此篇,亦如退之辈乎?
文潜每篇语意有缓弱处,不如句句紧切(《书文潜寒衣歌》)
前诗绍圣南迁初至惠州所作也,后诗建中靖国北归过岭所作也,相去七年。
集中各有题后。
诗凡有二篇,本不相联属,今合而为一,皆题云到惠州时,亦可疑(《书到惠州诗》)
公贵盛时,士竞趋其门,攻文者托公以重其文,挟艺者托公以售其艺。
及其迁谪也,未闻一士如韩生从殷浩东阳李商隐郑亚循州者,盖有相遇都城,以扇障面,不揖叔党者矣。
潘衡何人,乃渡海忍饥,为公留一年,其人贤于李公麟辈远矣。
墨百日不坚燥非善墨也,然婺墨至今犹托衡名焉。
乌乎!
墨工能托其身传其艺如此,士岂可□□自//《(下缺。)莱州题名》:朝散郎何甫元符三年为守。
帖云「朝散使君」,即其人也。
容斋三笔》云:「英州江水贯市,架木为桥,郡守建安何智甫始叠石为之。
桥成,坡公自海外归,为作《何公桥诗」》。
然则何名而字智甫,帖云「智翁」者,岂避其名耶!
南山之游,宁并轿而不先升车,以一代元老荒远小郡,执谦特甚,若不敢与太守钧敌者,前辈厚德如此。
海岛非人所居,韦执谊李文饶卢多逊皆往而不返。
此老羁囚累载,白首北还,乃云「何时得却扫一室,复如在海外时」,其然不屈之气,非党祸所能怖、烟瘴所能死也(《书与何智翁四帖》)
方子容字南圭,金紫公名峻之第四子,擢皇祐甲科。
坡公惠州南圭为守,相处甚欢。
方氏书画多经坡公题品,或为书佛经,或为书史传,往还简帖尤多。
其家旧有万卷楼,所收坡公遗墨至四百馀纸,后羽化略尽,墨林仅有写《心经》及《左传》三数、手简十四幅而已。
前二帖云「日与吏民望前尘」,又云「治行有日,并增欣抃」,可见坡公先至惠,南圭后临郡也。
其三云:「厄困涂穷,众所鄙弃,公独收恤」。
其四写碑。
其五答林媪酒。
其六借《真诰》,可见太守之厚于党人也。
其七、其八、其九,皆言蒋簿葬事。
按《列子》,极西仪渠之国,亲死则取柴焚之,然后为孝子。
盖荒唐之寓言,以诮尤而效之者,谓后世中国真以火葬为俗。
蒋簿赖公一言免于荼毗之苦。
前辈虽困厄中,而济人利物之念终不少忘如此。
其十则再谪海外离惠时也。
其十一、其十二、其十三、其十四,则至番禺道间及至海外时也,云「废逐之馀,倾盖赣上,欢如平生」。
世言坡素善南圭,以此帖考之,坡南行、南圭出守,始遇诸涂尔。
又云:「薰濡之喜既深,烦慁之愧亦厚」。
又云:「慰藉津道,求之古人亦未易得」。
又云:「家累托治下,无内顾忧思之心」。
又云:「迈时去请见两新妇,许拜老嫂」。
又云:「白首投荒,佩公『闭门杜口,谢绝万事』之戒」。
又托致家书至昌化
党祸人所共畏,贤者避之,小人或贩以为奇货。
潭帅温益道乡夜绝大江,宜守囚山谷于谯楼,遂死楼上,台守胁了翁,广漕怖元城,雷守罪以屋僦子由之人。
南圭当是时,独能调护迁客,待之如骨肉,宁傲章、蔡之凶焰,不畏瘵疫之传染,有东都节义之风。
惠州归,年未七十,即挂其冠,盖勇退之志素定矣。
晚年夫妇寿考,见其孙略登科显仕,抑天报欤!
今直下虽微,坡帖虽散,其族人往往有珍藏者,墨林亦族也。
坡公手点《汉书》,见在方南圭族孙长溪宰之泰处(《与方南圭十四帖》)
二君不知何人,可权失其姓,时泽虽著姓氏而失其名,当考(《与可长官时泽推官帖》)
醇之二苏交情如此,惜不得其姓名。
方劝坡戒言语时,诗祸未有萌也。
自密守徐,自徐守湖,自湖乃逮赴御史狱。
坡聪明,了不自知,子由亦未之知,而醇之独先知之,可谓见远察微之士矣。
墨林所藏坡帖,皆晚年时字,此帖在乌台诗案以前,尤清媚可爱(《坡隶四帖》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又见《后村题跋》卷六。)
跋僧日损诗德祐二年闰三月1276年3月2日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六二、《阆风集》卷一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雁苍山;石林;谭山
曩有向予举人《渔父词》二绝者,甚爱其「手中一片拦江网,只待风平浪静时」,「蓑衣亦有安危虑,水面无波是太平」两联,特不知谁氏作耳。
今春避地雁苍,有日损师者,归自白岩,袖编诗相访,二绝在也。
嗟乎!
人患无可知者耳,会须有见时也。
视其编首,余友匊田方元善序文也。
匊田负一世诗名,横绝湖海,往时峻峙特甚,不轻以一字许人。
迩来此道向沈元善危唐人之脉遂尔不续,殷勤收拾,以为己任,序人之诗者接踵数家,予皆能知其人而见其作矣。
所未识者,日损耳,日损盖能当其序者也。
阳子秘演惟俨之作,乃为石曼卿发也。
予是以于损也,不能已于言焉。
师气貌杰然,谈论激昂,疑有用才也。
顾隐泯汩没于浮屠氏之学,是编乃露其晶荧茫末者耶?
呜呼!
崎岖乱离,相与悲慨欷歔如此,相逢岂易事哉!
使见损续编之成,则幸矣。
丙子闰三月初二日书。
释枯林铁如意歌 元 · 刘诜
 出处:桂隐诗集卷二
君不是金谷园石季伦明珠买妾长安春。
锦丝围障轻一世,珊瑚高株碎如尘。
又不是黄鹤楼王处仲,万骑上流纵驰鞚。
狂酾千石发浩歌,唾壶敲碎天为动。
君是天台丞相之嫡孙,胸中八九吞昆崙。
少年宝玦落荆棘,冉拜禅林依世尊。
手持铁如意,笑傲典午二豪之富贵。
良工精发生碧花,古制蝉螭隐元气。
木杯不用轻大江,蛟鲸辟易冯夷僵。
蓟门骏马疾秋鹘,飞箭穿髀心如忘。
谈经说史似支遁,四座公卿逊高论。
古来豪杰多窜托,槁面布衫尘土混。
画兰千纸生秋风,赋诗万卷老愈工。
承平智策无所用,落魄行遍江湖中。
嗟哉尔之如意兮,不愿为大梁游侠之袖椎,宁落为许行耕野之锄犁。
宝光发匣闾里怪,珍重深藏莫轻卖。
君不见干将莫邪困丰城,化为两龙飞去延平津,利器不试空有神(枯林天台叶西涧丞相之后有才气能诗以画名世颇勇侠或不舟渡水盖隐于浮屠者尝游京师走马海子上中飞矢流血满靴不顾殆欧公所称秘演之俦与)
黄葵峰广东巡海宪副黄旧为给事中 明 · 王慎中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遵岩集卷六
缓带轻裘欲立勋,书生独领伏波军
阴符秘演五兵略,宝剑光悬七曜文。
日照楼船销海怪,霜含节钺净炎氛。
西掖声华人尽识,功成早入事明君。
题万里戈集 其二 清 · 顾掞(金匮)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万里荷戈集
张骞碣下拜恩殊,圣德如天重硕儒。
文字直堪追汉魏,遭逢更喜迈韩苏。
吟怀朗映三秋月,饮量汪涵万顷湖。
他日庐陵订诗史,可容秘演学浮屠(时戍乌鲁木齐。)
普陀山喜晤寺僧明然别后却寄 清 · 金朝觐
兰畹向我称明然,濡笔磨墨述诗篇。
推敲字句费辛苦,此中有人山之颠。
入山已无台阁气,出世那复烟火味。
有时拈韵疏性灵,清高淡远自矜贵。
今见明然俨寒酸,慈悲欢喜兼庄严。
手持唐诗三百首,权当贝叶翻经看。
古来名僧如名士,不学戒律不衫履。
文法但可拘俗人,何必蜂子钻窗纸。
诗笔生成瞿昙花,诗才淘尽恒河沙
说法能得无上乘,偏袒吟肩拖袈裟。
昌黎辟佛友大颠,欧阳钜儒交秘演
访僧兼欲访名山,俱可随缘作消遣。
我当三度朝普陀,友生陪侍来游歌。
清静自得古欢趣,开轩高挹秋风多。
临风且咏将进酒,有约不来良辰负。
佛国极乐重行行,石火流光莫回首。
可念前人曾志游,题诗不惜姓名留。
天末鸿雁尚流影,肯让崔题黄鹤楼
宝山诗僧铁岸(妙尘) 晚清 · 缪徵甲
铁岸不满五尺长,酒酣芒角生枯肠。
世无知我行已矣,收拾智慧归空王。
谭禅说剑吾不晓,但读君诗每绝倒。
蛟龙蜿蟺云锦张,尘垢秕糠一笔扫。
仪秦抵掌壮士羞,抱关屠狗骄王侯。
六朝而后开释典,豪杰往往逃缁流
昌黎辟佛重大颠,欧阳亦称秘演贤。
二公具眼有真识,肯与流俗相周旋。
铁岸十五二十时,抗怀经济酬所知。
如何一蹶不得复,大江南北徒奔驰。
海旁楼台多蜃气,可怜立锥无地
将相公侯何足论,破衲芒鞋小游戏。
夜坐蒲团万缘寂,旧剑飞腾欲破壁。
有时醉卧锦瑟旁,一声玉笛花芒芒。
昨日毗陵乍倾盖,落落行踪太无赖。
冷官席上诉平生,痛哭狂歌见者怪。
问君何不还儒宗,掉头大笑如痴聋
君看傲岸好男子,坎坷那得全其躬。
鸿飞太空脱网罟,鲸归大海息风雨。
不在天兮不在渊,一个诗僧有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