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陆象翁候鸣吟编序 宋末元初 · 卫宗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四八、《秋声集》卷五
士之能以文艺名世者,由夫立志之专而学务其本。
盖志不立,则悠悠于岁月之流,汩汩于事物之逐,而何艺之能成?
学不知所本,则择焉而不精,博而寡要,又安能远追古作而超轶时辈哉?
诗之为艺,约文成章,韫精微于只字之间,寄玄远于片言之表,漱涤万物,雕刻众形。
墨士骚人,代所不乏,而语其至妙,则曹、刘、有未造其极者。
古人谓诗未易言,岂不信然。
乡友陆象翁,文盟巨擘也。
一日酒边相与讥评文字,爰及《吟编》,求益于予。
予岂能诗哉?
姑应之曰:「『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此后山诗也。
作之不已,自到圣处」。
未逾时,见之酬唱,则为龙山之孟嘉矣。
未逾年,玩其题,则非吴下阿蒙矣。
乃今袖出巨编,至于三四。
其间芬芳翘楚,秀句层出,使予若季咸之见壶子,不觉辟易欲走矣。
赋梅花等作,补亡拾遗,抚今慨昔,有前修所不能及者。
吁!
何其敏而富且工邪!
察其所以,则自其志于诗也,孜孜切切,凡物象事为之所感触,忧愤欢虞之所陶写,唱酬题品之所发,以至飞潜鸣跃,夭条华实,假之以程形取象而试其巧、课其能者,吻之吟呻,手之推敲,心腹贤肠之掐触,靡有一日之停、一刻之怠。
特其念虑无鸿鹄之将至,而犹承蜩者之惟蜩翼是知。
则夫成功之敏,岂不由立志之专与?
是则然矣。
苟志之徒立而学不足以传其成,则浅陋鄙俗,亦奚足观。
盖其嗜学也有素,淹贯于经史,博综于群籍,至虞初稗官等书,亦无不阅。
阅必强记弗遗,而所专攻则在于三百五篇,尝以是策隽词闱而魁擢乡选矣。
其于六义,固所熟讲。
而美之所以为刺,怨之所以为亲,思而不贰,乐而不荒,又皆洞究而得其蕴奥。
举而措之,章句何有?
文公谓三百篇诗之根本,学知务其本矣,吐辞成文,则柯叶畅遂,英华敷舒,自不容掩。
其思之涌,则若泉浚,其滔滔汩汩,来不可御。
人患其少,己厌其多,故不自知其为之之易。
至于千有馀篇之富,虽不求其工,自不得不工也。
有本者如是欤。
虽然,诗道难穷,学法无止,傥于是而遂画,则为象翁今日之诗已尔,魏晋以后之诗已尔。
日新又新,功深力到,又将薄《风》、《雅》而集大成,此予尤欲其不自为足而加勉焉。
若编之表以候鸣,则何其自贬之过,将为候禽之鸣春乎?
抑为候虫之鸣秋乎?
二者不出林薄草壤之外,皆鸣之琐琐者也。
象翁志高学茂,才识过人而年未迈,使与时偶,岂不能以其声诗被于弦歌、合于《韶》、《武》,荐之郊庙,以鸣治朝文献之盛?
顾为斯鸣乎,以是自况,盖嗟时之未遇耳。
时乎,岂终于不遇哉!
尝嘅吾乡自二陆以来,文声之铿鍧者无几。
象翁其苗裔欤。
华亭鹤唳,复振清响,不徒为名宗有人喜,且为乡邦有人喜,属予为序,与吟章并传,抑所喜者,爰笔其说于篇首。
夜阅陆放翁剑南集因怀北邻故陆詹事廉伯盖集为陆君借予抄者惜未完耳 明 · 吴宽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匏翁家藏集卷第二十三
北邻人去巳三年,睹物思人为怅然。
不信形骸难玩世,岂如糟粕自遗编。
隔墙无客敲棋局,对案谁家棹酒船。
九十放翁诗万首,可怜无复象翁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