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离事第十一 其十二 东汉初 · 桓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五
五藏(《释藏》百字二号,梁释僧祐《世界记序》云「桓谭拒问,率五藏以为喻。」)
法句经序 三国 · 支谦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昙钵偈者,众经之要义。
昙之言法,钵者句也。
而法句经别有数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
偈者经语,犹诗颂也。
是佛见事而作,非一时言,各有本末,布在诸经。
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悯伤天下,出兴于世,开现道义,所以解人。
凡十二部经,总括其要,别为数部,四部阿鋡佛去世后,阿难所传,卷无大小,皆称闻如是处佛所在,究畅其说,是后五部沙门,各自钞众经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义,条别为品,于十二部经,靡不斟酌,无所适名,故曰法句。
夫诸经为法言,法句者,犹法言也。
近世葛氏传七百偈,偈义致深,译人出之,颇使其浑。
惟佛难值,其法难闻,又诸佛兴,皆在天竺
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书,语为天语,名物不同,传实不易。
唯昔安调安侯世高都尉佛调,释梵为汉,实得其体,斯已难继,后之传者,虽不能审,犹尚贵其实,粗得大趣。
始者维祇难出自天竺,以黄武三年来适武昌,仆从受此五百偈本,请其同道竺将炎为译,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梵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
仆初嫌其为词不雅,维祇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
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仲尼亦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明圣人意深邃无极。
今传梵义,实宜径达,是以自偈受译人口,因顺本旨,不加文饰,译所不解,即阙不传,故有脱失,多不出者。
然此虽词朴而旨深,文约而义博,事均众经,章有本故,句有义说。
其在天竺,始进业者,不学法句,谓之越序,此乃始进者之鸿渐,深入者之奥藏也。
可以启蒙辩惑,诱人自立,学之功微,而所包者广,实可谓妙要也哉!
昔传此时,有所不出,会将炎来,更从咨问,受此偈等,复得十三品,并校往古,有所增定,第其品目,合为一部三十九篇,大凡偈七百五十二章,都凡一万四千五百八十字,庶有补益,共广闻焉(《释藏·所》九,又《迹》七。案:此序无撰人名,据僧祐《出三藏记集·严佛调传》,知是支谦所作。)
四阿含暮钞序 魏晋 · 释氏
 出处:全晋文
《阿含暮》者,秦言趣无也。
阿难既出十二部经,又采撮其要径至道法为《四阿含暮》,与《阿毗昙》及律并为三藏焉。
身毒学士以为至德未坠于地也,有阿罗汉,名婆素跋陀,钞其膏腴,以为一部九品四十六叶,斥重去复,文约义丰,真可谓经之璎鬘也。
百行美妙,辩是与非,莫不悉载也。
幽奥深富,行之能事毕矣。
有外国沙门,字因提丽先,斋诣前部国,秘之佩身,不以示人。
王弥第,求得讽之,得布此。
余以壬午之岁八月东省先师寺庙于邺寺,令鸠摩罗佛提执梵文,僧念僧护为译,僧导昙究僧睿笔受至冬十一月乃讫。
此岁夏出《阿毗昙》,冬出此经,一年之中,具三藏也。
深以自幸,但恨八九之年,始遇此经,恐韦编未绝,不终其业耳。
若加数年,将无大过也。
近敕译人,直令转梵为秦,解方言而已。
经之文质,所不易也。
又有悬数悬事,皆访其人,为注其下。
时复以意消息者,为其章注,修妒路者,其人注解,引经本也。
其有直言修妒路者,引经证,非注解也(《释藏藉》五,又《迹九》。案:此经篇目是释道安所题,疑此序亦道安作,而梁释僧祐以为未详作者。寻道安传,亦无壬午岁至邺寺事,故编入阙名类。)
请禁丹阳琅邪二郡搜捕启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
京畿既是福地,而鲜食之族,犹布筌网,并驱之客,尚驰鹰犬,非所以仰称皇朝优治之旨。
丹阳琅邪二境,水陆并不得搜捕(《广宏明集》二十六,武帝十六年下诏,去宗庙牺牲,上定林寺沙门僧祐,龙华邑超度等上启,敕付尚书详之。)
梵汉译经音义同异记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
夫神理无声,因言辞以写意;
言辞无迹,缘文字以图音。
故字为言蹄,言为理筌,音义合符,不可偏失。
是以文字应用,弥纶宇宙,虽迹系翰墨,而理契乎神。
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祛楼,其书左行
少者仓颉,其书下行,梵及祛楼,居于天竺
黄史仓颉,在于中夏,梵祛取法于净天,仓颉因华于鸟迹,文画诚异,传理则同矣。
仰寻先觉所说,有六十四书,鹿轮转眼,笔制区分,龙鬼八部,字体殊式,唯梵及祛楼,为世胜文。
天竺诸国,谓之天书。
西方写经,虽同祖梵文。
然三十六国,往往有异,譬诸中土,犹篆籀之变体乎。
仓颉古文,沿世代变,古移为籀,籀迁至篆,篆改成隶,其转易多矣,至于旁生八体,则有仙龙云
二十四书,则有楷草针殳。
名实虽繁,为用盖鲜。
然原本定义,则体备于六文,适时为敏,则莫要于隶法。
东西之书源,亦可得而略究也,至于梵音为语,单复无恒,或一字以摄众理,或数言而成一义。
寻大涅槃经,列字五十,总释众义,十有四音,名为字本。
观其发语裁音,宛转相资,哉舌根唇末,以长短为异。
且胡字一音,不得成语,必馀言足句,然后义成
译人传意,岂不艰哉?
又梵书制文,有半字满字,所以名半字者,义未具足,故字体半偏,犹汉文月字,亏其傍也。
所以名满字者,理既穷竟,故字体圆满,犹汉文日字,盈其形也。
故半字恶义,以譬烦恼,满字善意,以譬常住,又半字为体,如汉文言字,满字为体,如汉文诸字,以者配言,方成诸字,诸字两合,即满之例也。
言字单立,即半之类也。
半字虽单为字根本,缘有半字,得成满字,譬凡夫始于无明,得成常住,故因字制义,以譬涅槃,梵文义奥,皆此类也。
是以宣领梵文,寄在明译,译者释也,交释两国,言谬则理乖矣。
前汉之未,经法始通,译音胥讹,未能明练。
故浮屠桑门,遗谬汉史,音字犹然,况于义乎。
中夏彝典,诵诗执礼,师资相授,犹有讹乱。
诗云:有免斯首,斯当作鲜,齐语音讹,遂变诗文,此桑门之例也。
《礼记》云:孔子蚤作,蚤当作早,而字同蚤虱,引古字同文,即浮屠之例也。
中国旧经,而有斯蚤之异,华戎远译,何怪干屠哉?
若夫度字传义,则置言由笔,所以新旧众经,大同小异。
天竺语称维摩诘,旧译解云无垢称,关中译云净名,净即无垢,名即是称,此言殊而义均也。
旧经称众,新经云世尊,此立义之异旨也。
旧经云乾沓和,新经云乾闼婆,此国音之不同也。
略举三条,馀可类推矣。
是以义之得失,由乎译人;
辞之质文,系于执笔。
或善梵义,而不了汉音;
或明汉文,而不晓梵意。
虽有偏解,终隔圆通。
若梵汉两明,意义四畅,然后宣述经奥,于是乎正,前古译人,莫能曲练。
所以旧经文意,致有阻碍,岂经碍哉,译之失耳!
安息世高,聪哲不群,所出众经,质文允正,安玄严调,既亹亹以条理,支、越、竺、,亦彬彬而雅畅。
凡斯数贤,并见美前代,及护公专精,兼习华梵,译文传经,不愆于旧。
逮乎罗什法师,俊神金照,僧融肇,慧机水镜。
故能表发挥翰,克明经奥,大乘微言,于斯炳焕。
至昙谶之传涅槃,跋陀之出华严,辞理辩畅,明逾日月,观其为美,继轨什公矣。
至于杂类细经,多出四含,或以汉来,或自晋出,译人无名,莫能详究。
然文过则伤艳,质甚则患野,野艳为弊,同失经体。
故知明允之匠,难可世遇矣。
窃寻经言,异论咒术,言语文字,皆是佛说。
然则言本是一,而梵汉分音。
义本不二,则质文殊体。
虽传译得失,运通随绿,而尊经妙理,湛然常照矣。
既仰集始缘,故次述末译,始缘兴于西方,末译于东国。
故原始要终,寓之记末云尔(《释藏》迹一。)
前后出经异记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
旧经《众》,新经《世尊》。
旧经扶萨,亦云《开土》,新经《菩萨》。
旧经右佛,亦独觉。
新经辟支佛,亦缘觉。
旧经萨芸若。
新经萨婆若,旧经沟港,道亦道迹,新经须陀洹。
旧经频来果,亦一往来,新经斯陀含。
旧经不还果,新经阿那含。
旧经无著果,亦应真,亦应仪。
新经阿罗汉,亦阿罗诃;
旧经摩纳,新经长者。
旧经濡首,新经文殊。
旧经光世音。
新经观世音,旧经须扶提。
新经须菩提,旧经舍梨子。
亦鹙鹭子,新经舍利弗。
旧经为五众
新经为五阴。
旧经十二处,新经十二入。
旧经为持,新经为性。
旧经背舍,新经解脱。
旧经胜处,新经除入。
旧经正断,新经正勤。
旧经觉意,新经菩提。
旧经直行,新经正道。
旧经𠃵沓和,新经𠃵闼婆。
旧经除馑男。
除馑女,新经比丘比丘尼
旧经怛萨阿竭阿罗诃三邪三佛,新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同上)
菩萨善戒菩萨地持二经记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
寻旧录,此经十卷,是宋文帝三藏法师求那跋摩于京都译出。
经文云:此经名善戒,名菩萨地,名菩萨毗尼摩夷,名如来藏,名一切善法根本,名安乐国,名诸波罗蜜聚。
凡有七名,第一卷先出优波离问受戒法,第二卷始方有如是我闻,次第列品,乃至三十。
而复有别本,题为菩萨地经。
检此两本,文句悉同,唯一两品分品品名,小小有异,义亦不殊。
既更不见有异人重出,推之应是一经。
而诸品乱杂,前后参差,菩萨地本分为三段,第一段十八品,第二段有四品,第三段有八品,未详两本孰是。
三藏所出,正本也。
又《菩萨地持经》八卷,有二十七品,亦分三段。
第一段十八品,第二段四品,第三段五品。
晋安帝昙摩谶西凉州译出,经「首礼敬三宝,无如是我闻」,似撰集佛语。
文中不出有异名,而今此本或题云《菩萨戒经》,或题云《菩萨地经》,与三藏所出《菩萨善戒经》,二文虽异,五名相涉,故同一记。
又此二经,明义相类,根本似是一经异国人出,故成别部也。
并次第明六度品名多同,制辞各异。
见菩萨地经一本,其第四卷第十戒品。
乃是地持经中戒品,又少第九施品,当曝晒误杂。
后人不悉,便尔传写,其本脱多,恐方乱惑。
若细寻内题,了然可见。
若有《菩萨地经》,阙无第九施品者,即是误本也(《释藏迹》九)
大集虚空藏无尽意三经记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
寻旧录,《大集经》是晋安帝天竺沙门昙摩谶西凉州译出,有二十九卷,首尾有十二段说,共成一经,第一璎珞品,第二陀罗尼自在王,第三宝女,第四不㫬,第五海慧,第六无言,第七不可说,第八虚空藏,第九宝幢,第十虚空目,第十一宝髻,第十二无尽意,更不见异人别译。
而今别部唯有二十四卷,寻其经文,馀悉同。
唯《不可说菩萨品》后宝幢分前中间阙,无虚空藏所问品五卷。
又经唯尽《宝髻菩萨品》,复无最末《无尽意所说不可思议品》四卷,略无二品九卷,分所馀二十卷为二十四卷耳。
又寻两本,并以《海慧菩萨品》为第五,《越至无言菩萨品》第七,无第六品,未详所以。
又检录别有《大虚空藏经》五卷,成者,即此经《虚空藏品》。
当是时世有益甄为异部,又别有无尽意经四卷。
成者,亦是此经末无尽意品也。
但护公录复出无尽意经四卷,未详与此本同异(同上。)
贤愚经记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
十二部典,盖区别法门,旷劫因缘,既事照于本生,智者得解,亦理资于譬喻。
《贤愚经》者,可谓兼此二义矣。
河西沙门释昙学成德等,凡有八僧,结志游方,远寻经典,于于阗大寺,遇般遮于瑟之会。
般遮于瑟者,汉言五年一切大众集也。
三藏诸学,各弘法宝,说经讲律,依业而教,学等八僧,随缘分听。
于是竞习梵音,析以汉义,精异通译,各书所闻。
还至高昌,乃集为一部。
既而逾越流沙,赍至凉州
于时沙门释慧朗,河西宗匠,道业渊博,总持方等,以为此经所记,源在譬喻。
譬喻所明,兼载善恶,善恶相翻,则贤愚之分也。
前代传经,已多譬喻,故因事改名,号曰贤愚焉
元嘉二十二年岁在乙酉,始集此经,京师天安寺沙门释弘宗者,戒力坚净,志业纯白。
此经初至,随师河西,时为沙弥,年始十四,亲预斯集,躬睹其事。
梁天监四年,春秋八十有四,凡六十四腊,京师之第一上座也。
经至中国,则七十年矣。
总集经藏,访告遐迩,躬往咨问,面质其事,宗年耆德峻,心直据明,故标谍为录,以示后学焉(同上)
略成实论记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
《成实论》十六卷,罗什法师于长安出之。
昙晷笔受昙影正写,欲使文玄。
后自转为五翻,馀悉依旧本。
齐永明七年十月文宣王招集京师硕学名僧五百馀人,请定林僧柔法师谢寺慧次法师于普弘寺迭讲,欲使研核幽微,学通疑执,即坐仍请安乐智称法师,更集尼众二部,名德七百馀人,续讲十诵律志,令四众净业还白。
公每以大乘经渊深,漏道之津涯,正法之枢纽。
而近世陵废,莫或敦修,弃本逐末,丧功繁论。
故即于律座令次等诸论师抄比成实,简繁存要,略为九卷。
使辞约理举,易以研寻。
八年正月二十三日解座,设三业三品,别施奖有功,劝不及上者得三十馀件,中者得二十许种,下者数物而已。
即写略论百部流通,教使周颙作论序,今录之于后(《释藏》百一)
安公古异经录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
古异经者,盖先出之遗文也,寻安录,自道地要语,迄四姓长者,合九十二经,标为古异。
虽经文散逸,多有阙亡,观其存篇,古今可辨,或无别名,题取经语,以为录目。
或撮略四含,摘一事而立卷,名号质实,信古典矣。
安公觌其古异,编之于末。
推其岁远,列之于首,虽则失源,而旧译见矣(《释藏迹》三)
安公失译经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
校安公旧录,其经有译名,则继录上卷,无译名者,则条目于下寻安录。
自修行本起,讫于和达,凡一百有三十四经,莫详其人。
又关凉二录,并阙译名。
今总而次,列入失源之部,安录诚佳,颇恨太简,注目经名,撮题两字。
且不列卷数,行间相接,后人传写,名部混糅。
且朱点为标,朱灭则乱,循空追求,困于难了,斯亦玙璠之一玷也,且众录杂经,包集逸异,名多复重,迭相散紊。
今悉更删整,标定卷部,使名实有分,寻览无惑焉(同上)
续撰失译杂经录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
总集众经,遍阅群录,新撰失译,犹多卷部,声实纷糅,尤难铨品。
或一本数名,或一名数本,或妄加游字,以辞繁致殊;
或撮半立题,以文省成异。
至于书误益惑,乱甚棼丝,故知必也正名,于斯为急矣。
是以信念校历年,因而后定,其两卷以上,凡二十六部,虽阙译人,悉是全典。
其一卷已还,五百馀部,率抄众经,全典盖寡,观其所抄,多出四含六度,道地大集,出曜贤愚,及譬喻生经,并割品截偈,撮略取义,强制名号,仍成卷轴。
至有题目浅拙,名与实乖,虽欲启学,实正典,其为愆谬,良足深诫。
今悉标出本经,注之目下,钞略记分,全部自显,使沿波计源,还得本译矣。
寻此录失源,多有人经,详其来也。
岂天坠而地涌哉,将是汉魏时来,岁久录亡,抑亦秦凉宣梵,成文届止。
或晋宋近出,忽而未讲,译人之阙,始由斯欤?
寻大法运流,世移六代,撰注群录,独见安公。
以此无源,未足怪也。
夫十二部经,应病成药,而传法沦昧,实可怅叹。
所以杼轴于寻访,崎岖于纂录也。
但陋学謏闻,多所未周;
明哲大士,惠缝其阙,言贵珙璧,况法施哉(《释藏迹》四)
疑经伪撰杂录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
《长阿含经》云:「佛将涅槃,为比丘说四大教法」。
若闻法律,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与法相违,则非佛说,又《大涅槃经》云:「我灭度后,诸比丘辈,钞造经典,令法淡薄,种智所照,验于今矣。
自像运浇季,浮竞者多,或凭真以构伪,或饰虚以乱实。
安法师摘出伪。
经二十六部,又指慧达道人,以为深戒,古既有之,今亦宜然矣。
校阅群经,广集同异,约以经律,颇见所疑。
夫真经体趣,融然深远;
假托之文,辞意浅杂,玉石朱紫,无所逃形也。
今区别所疑,注之干录,并近世妄撰,亦标于末。
并依倚杂经,而自□名题,进不闻远适外域,退不见承译西宾,□闻兴于户牖,印可出于胸怀。
诳误后学,良□寒心。
既躬所见闻,宁敢默已,呜呼来叶,慎而察焉(同上)
僧法尼所诵出经二十一种凡三十五卷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
经如前件,齐末太学博士江泌处女尼子所出。
初,尼子年在龆龀,有时闭目静坐,诵出此经,或说上天,或称神授,发言通利,有如宿习,令人写出,俄而还止。
经历旬朔,续复如前,京都道俗,咸传其异。
今上敕见,面问所以,其依事奉答,不异常人。
然笃信正法,少修梵行,父母欲嫁之,誓而弗许,后遂出家,名僧法,住青园寺。
既收集正典,检括异闻,事接耳目,就求省视,其家秘隐,不以见示。
唯得《妙音师子吼经》三卷,以备疑经之录。
此尼以天监四年三月亡,有好事者,得其文疏,前后所出经二十馀卷。
厥舅孙质,以为真经,行疏劝化,收拾传写,既染毫牍,必存于世。
汉建安末济阴丁氏之妻,忽如中疾,便能梵语,又求纸笔,自为梵书。
复有西域梵人,见其此书,云是别经。
推寻往古,不无此事。
但义非金口,又无师译,取舍兼怀,故附之疑例(同上)
萨婆若陀眷属庄严经一卷(二十馀纸。)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
右一部,梁天监九年郢州头陀道人妙光,戒岁七腊,矫以胜相,诸尼妪人,佥称圣道。
彼州僧正,议欲驱摈,遂潜下都,住普弘寺,造作此经。
又写在屏风,经纱映覆,香花供养,云集四部,嚫供烟塞,事源显发。
敕付建康辩核疑状云:「钞略诸经,多有私意妄造,借书人路琰,属辞润色。
狱牒,妙光巧诈,事应斩刑,路琰同谋。
十岁谪戍,即以其年四月二十一日,敕僧正慧超,令唤京师能讲大法师宿德如僧祐昙准等二十人,共至建康
前辩妙光事,即奉旨,与昙准僧祐法宠、慧令、慧集智藏僧旻法云等二十人,于县辩问,妙光伏罪,事事如牒,众僧详议,依律摈治,天恩免死,恐于偏地,复为惑乱。
长系东冶
即收拾此经,得二十馀本,及屏风,于县烧除。
然犹有零散,恐乱后生。
故复略记,萨婆若陀长者,是妙光父名,妙光弟名金刚德体,弟子名师子(同上)
法集杂记铭目录序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二
少长山居,游息净众,虽业勤罔立,而誓心无坠。
常愿觉道流于忍土,正化隆于像运。
是以三宝胜迹,必也详录,四众福缘,每事述记。
所撰法集,以为七部。
至于杂记碎文,条例无附,辄别为一帙,以存时事。
兵山寺碑铭僧众行记,文自彼制,而造自鄙衷。
窃依前古总入于集,虽俗观为烦,而道缘成业矣(出《三藏记集杂录》)
出三藏记集序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二
夫真谛玄凝,法性虚寂,而开物导俗,非言莫津。
是以不二默训,会于义空之门;
一音震辩,应乎群有之境。
自我师能仁之出世也。
鹿苑唱其初言,金河究其后说,契经以诱小学,方典以劝大心。
妙轮区别,十二惟部,法聚总要,八万其门。
至善逝晦迹,而应真结藏,始则四含集经,中则五部分戒,大宝斯大,含识资焉。
然道由人弘,法待缘显,有道无人,虽文存而莫悟,有法无缘,虽并世而弗闻。
闻法资乎时来,悟道藉于机至,机至然后理感,时来然后化通矣。
周代觉兴,而灵津致隔,汉世像教,而妙典方流法待缘显,信有徵矣。
至汉末安高,宣译转明。
魏初康会,注述渐畅,道由人弘,于兹验矣。
自晋氏中兴,三藏弥广,外域胜宾,稠叠以总至,中原慧士。
炜晔而秀生。
提什举其宏纲,安远震其奥领渭滨务逍遥之集,庐后同结般若之台。
像法得人,于斯为盛。
原夫经出西域,运流东方,提挈万里,翻转梵汉,国音各殊,故太有同异,前后重来,故题有新旧,而后之学者,鲜克研核,遂乃书写继,踵而不知。
经出之岁,诵说比肩,而莫测传法之人。
授受之道,亦已阙矣。
夫一时圣集,犹五事证经,况千载交译,宁可昧其人世哉。
安法师以鸿才渊鉴,爰撰经录,订正闻见,炳然区分。
自兹已来,妙典间出,皆是大乖宝海,时竞讲习,而年代人名。
莫有铨贯,岁月逾迈,本源将没,后生疑惑,爰所取明。
以庸浅,豫凭法门,翘仰玄风,誓弘大化,每至昏晓讽持,秋夏讲说,未尝不心驰庵园,影跃灵鹫。
于是牵课羸恙,沿波讨源,缀其所闻,名曰《出三藏记集》,一撰缘记,二铨名录,三总经序,四述列传。
缘记撰,则原始之本克昭;
名录铨,则年代之目不坠;
经序总,则胜集之时足徵;
列传述,则伊人之风可见。
并鲇析内经,研镜外籍,参以前识,验以旧闻。
若人代有据,则表为司南;
声传未详,则文归盖阙。
秉牍凝翰,志存信史。
三复九思,事取实录。
有证者既标,则无源者自显。
庶行潦无杂于醇乳,燕石不乱于荆玉
但井识管窥,多惭博练。
如有未备,请寄明哲(《释藏迹》一)
出三藏记集名录序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二
法宝所被远矣!
夫神理本寂,感而后通,缘应中夏,始自汉代
昔刘向校书,已见佛经,故知成帝之前,法典久至矣。
孝明感梦,张骞远使,西于月支,写经四十二章,韬藏兰台帝王所印。
于是妙像丽于城闉,金刹曜乎京洛
慧教发挥,震照区寓矣。
窃寻两汉之季,世构乱离,西京荡覆,坟典皆散,东都播迁,载籍多亡。
子政所睹,其文虽没,而显宗所写,厥篇犹存。
东流初法,于斯有徵。
检阅三藏,访核遗源,古经现在莫先于四十二章,传译所始,靡逾于张骞之使。
洎章和已降,经出盖阙。
良由梵文虽至,缘运或殊,有译乃传,无译则隐,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也。
迩及桓灵,经来稍广,安清朔佛之俦,支谶严调之属,翻译转梵,万里一契,离文合义,炳焕相接矣。
仆法轮届心,莫或条叙,爰自安公,始述名录,铨品译才,标列岁月,妙典可徵,实赖伊人。
敢以未学,赂附前规,率其管见,接为新录,兼广访别目,括正异同,追讨支竺,时获异经。
安录所记,则为未尽。
今悉更苞举,以备录体。
发源有汉,迄于大梁,运历六代,岁渐五百。
梵文证经四百有十九部,华梵传译八十有五人,鱼贯名第,略为冲矣。
或同是一经,而先后异出;
新旧舛驳,卷数参差。
皆别立章条,使无疑乱。
至于律藏初启,则详书本源;
审核人代,列于上录。
若经存译亡,则编于下卷。
将使传法之缘有孕,问道之心无惑。
敬贻来世,庶在不坠焉(《释藏迹》二)
齐太宰竟陵文宣王法集录序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二
夫五时九部之契,三请四卷之机,玄哉邈乎,奥不可议已。
然法海无涯,航而知大;
慧藏不极,采而得宝。
是以弘誓之士,随时斟酌,马鸣抽其幽宗,龙树振其绝绪,提婆析其名数,诃梨总其条理,并翼赞妙典,俘剪外学,迷津见衢。
长夜逢晓,故智慧之日,名飞于摧邪,功德之月,绩翔于阐化,亦已盛矣。
但群萌殊乘,根力异品,运季道浇,信淡识浅。
至于披瞽发聋,事资恳厉,药愚针惑,宜务功近。
是以后代敷训,显晦不一。
或飏言以泛解,或提耳而指授,所以卷舒教义,抑扬风轨,岂滞恒方,期于悟俗而已。
齐太宰竟陵文宜王,净刹萌因,忍土现果,慧自天成,道为期出,孝忠淳和之深,仁智博爱之厚,率由而极,因心则至。
若乃栖神二谛,宅业三宝,瞻前卓尔,望后不群,用能降帝子之尊,灼净土之操,屏朱观之贵,下白屋之礼,磨踵以拯俗,刻髓以徇道,望亿劫以长驱,凌千载而独上。
若乃阐经律,弘福施,济苍黎,毓翾动,未尝不虑积昏明,慈洽巨细,感灵瑞于显徵,通觉应于宵梦,固已威蕤民誉,昭晰神听矣。
至于苞括儒训,藻镜释典,空有双该,内外咸照,常欲广彼洲渚,炽此法灯,驻四生之风波,烛九居之霾雾,指来际以为期,总大千以为任。
故恻隐乘教,殷勤敷道。
于是锐临云之思,谈天之文,网罗字轮,仪形法印。
是以净住命氏,启入道之门;
华严缨珞,标出世之术,决定要行,进趣乎金刚,戒果庄严,克成乎甘露。
尔其众经注义,法塔赞颂,僧制药记之流,导文愿疏之属,莫不诚在言前,理出辞表。
大者钩深测幽,小者驰辩感俗。
森成条章,郁为卷帙。
可谓开士住心,道场初迹,冠一代之妙化,乘千祀之胜范者也,昔以道缘,豫属嘉会,律任法使,谬其寄。
齐堂梵席,时枉其请,哲人徂谢,而道心不亡。
静寻遗篇,僾乎如在。
遂序兹集,录以贻来世云尔(《释藏》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