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注释
赵充国1085年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六一、《柯山集》卷三八、《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八、《圣宋文选》卷二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予读《赵充国传》,观其用兵决策若可以有奇功,然提大兵对五万之先零,持久数年而不决,其取之也,又未有奇变可喜之功。
盖尝疑其多畏而少断,及见其言兵势、国之大事,当为后法,而后知其非徒然也。
先零之事微矣,然其规略即古之谋臣智士之遗法也。
古之善计者,未尝一日不志于功名,而不肯为徼幸之利,而其术本于观时,时非吾之所能为,而吾能引而致之,不然则安坐以待其疲,舍是未有肯妄动者。
夫提兵决战,斩级捕虏与敌斗,吾可以有功,而不可以无患也。
未可以无患则变生不常,而胜负未有所在。
谋人之国都,而吾之胜负未有所在,是天下之危道也。
充国救罕幵以离其支党,遣其降者以乱其腹心,培之于覆亡,乃徐待其势,而后振之。
充国岂以力战决死为必败哉?
以为善战者,其法不当出此故也。
昔予尝怪武帝卫青霍去病,出万死百战以践蹂匈奴之强。
此两人斩馘降虏不可胜数,单于远遁,漠南空虚,而终不能得志,至其晚年,汉与匈奴两不振矣。
唐太宗与颉利临渭水而盟,方是时,内有太宗之雄,而李靖李绩为之将帅,致颉利于室中而闭其门,覆军杀将,何求而不可?
太宗竟不出此。
而其后颉利危殆,国中空虚,李靖以五千骑谈笑而灭之。
武帝之无大功,何也?
匈奴之强,而不能致匈奴于弱而后战。
太宗之明,知颉利之方强,虽足以取而未可以无患。
李靖以孤军而功过卫、霍之百战,彼惟投其时故也。
其后太宗举国以取高丽,猛将锐卒自以无前,而顿兵坚城,逡巡而退,何则?
盖苏文之雄,而欲以亡国处之,过矣!
高宗之时,盖苏文既死,则用一李绩取之而有馀。
之才岂过太宗哉?
敌之时异也。
句践范蠡百计而谋吴,句践不能忍而欲发也数矣,独不可,而至稻蟹之变,则遂起而不疑,何则?
彼之至计不独以战为也。
充国以善战之才谋五万之众,至百计蹙,取弥年而后成,彼非恶速也,以为此用兵之法也。
按:此篇草斋本、吕本并题作《赵充国得用兵之法》。
钮资政惕生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试院记相从,为五百完人冢制联,曾邀俊赏;
仙槎嗟不返,愿千万革命军破贼,早慰遐灵。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中华民国五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总统府资政惕生(永建)先生,以疾卒于美邦纽约旅次,耆彦凋零,曷胜怆惑。先生曩任考试院副院长时,不佞适参院事,一日为山西五百完人冢撰联,先生阅后,于纸尾亲书百许字,备致称许,且谓惟五百完人始足当此云云。虚衷好善,并时所稀,殊可敬也。年来虽卸官守,阅耄龄,侨异域,顾未尝一日不以反攻复国为念,充国之言兵事,概当以慷。放翁之眷中原,老而弥笃,今枫林月黑,鹤驭无归,蓬海波清,鼍梁待驾,深冀我三军壮士,早传渡海之捷音,藉慰在天之灵爽焉。
时间:1965年12月23日
钮永建(1870——1965)字惕生上海松江人1894年甲午恩科举人189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5年,赴德国陆军大学留学。1911年武昌起义后回国,任沪军政府军务司司长、松江军政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参谋次长、代总长、北京总统府军事顾问等。1913年流亡日本,加人中华革命党。后奉孙中山电召至上海,任军务院驻沪军事代表。1917年后,任广州大元帅府参谋次长兼兵工厂厂长,国民第一、二军总参谋,革命军总司令部总参议。1926年后,历任广州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中央驻沪特派员、国民政府秘书长江苏省政府主席、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考试院副院长、考试院铨叙部部长、代理考试院院长、国民政府政务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国民政府资政等职。1949年台湾1965年12月23日,病逝于美国。
试院:此处指国民政府考试院。
五百完人:见(五)题志【代题五百完人祠】。
仙槎: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典出晋张华《博物志》。
旅次:旅途中寄居之所。 《易·旅》:“旅即次。”注:“次者,可以安行旅之地也。”
不佞:指没有才能,旧时用来谦称自己。出自《左传·成十三年》:“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
充国赵充国汉朝名将,谥号壮。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鹤驭:为哀挽之词。 元王恽秋涧集》《萧征君哀词之二》:“鹤驭不来尘世隔,芙蓉城阙月茫茫。”
鼍梁:即鼋梁。唐杨炯右将军魏哲神道碑》:“鼍梁于圣海,秦皇息鞭石之威;泛鳌钓仙洲,愚叟罢移山之力。”清顾炎武莱州》诗:“鼍梁通日际,蜃市接神区。”王蘧常校注:“徐坚《初学记》引《竹书纪年》:周穆王至于九江,叱鼋鼍以为梁。”
灵爽:指神灵,魂灵。《宋书》《律历志》中:“故以初岁良辰,建华盖,扬彩旌,将以招灵爽,庶众祖之来凭云尔。”
笺:清代文炜曾纪泽联:
节秉要荒,泛九万里仙槎,聘使勋名追博望
骑箕尾袭二十年通侯,朝廷谥典慰元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