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答杨愔魏收邢劭等令 北魏 · 宣武灵胡后
出处:全后魏文卷十四
配飨大礼,为国之本,比以戎马在郊,未遑修缮。今四表晏宁,当敕有司,别议经始(《北齐书·邢劭传》)。
敕魏收(天保四年) 北齐 · 高洋
出处:全北齐文卷一
好直笔,我终不作魏太武诛史官(《北齐书·魏收传》。)。
敕魏收(河清三年) 北齐 · 高湛
出处:全北齐文卷二
卿旧人,事我家最久。前者之罪,情在可恕。比令卿为尹,非谓美授,但初起卿,斟酌如此。朕岂可用卿之才,而忘卿身,待至十月,当还卿开府(《北齐书·魏收传》。)。
复魏收议齐书起元事书 南北朝末隋初 · 李德林
出处:全隋文卷十八
即位之元,《春秋》常义。谨案鲁君息姑不称即位,亦有元年,非独即位得称元年也。议云受终之元,《尚书》之古典。谨案《大传》,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伐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论者或以舜、禹受终,是为天子。然则周公以臣礼而死,此亦称元,非独受终为帝也。蒙示议文,扶病省览,荒情迷识,暂得发蒙。当世君子,必无横议,唯应阁笔赞成而已。窃谓前二条有益于议,仰见议中不录,谨以写呈(《隋书·李德林传》)。
答魏收书 南北朝末隋初 · 李德林
出处:全隋文卷十八
摄之与相,其义一也。故周公摄政,孔子曰「周公相成王」;魏武相汉,曹植曰「如虞翼唐」。或云高祖身未居摄,灼然非理。摄者专赏罚之名,古今事殊,不可以体为断。陆机见舜肆类上帝,班瑞群后,便云舜有天下,须格于文祖也,欲使晋之三主异于舜摄。窃以为舜若尧死狱讼不归,便是夏朝之益,何得不须格于文祖也?若使用王者之礼,便曰即真,则周公负扆朝诸侯,霍光行周公之事,皆真帝乎?斯不然矣。必知高祖与舜摄不殊,不得从士衡之谬。或以为书元年者,当时实录,非追书也。大齐之兴,实由武帝,谦匿受命,岂直史也?比观论者闻追举受命之元,多有河汉,但言追数受命之岁,情或安之。似所怖者元字耳,事类朝三,是许其一年,不许其元年也。案《易》「黄裳元吉」,郑玄注云:「如舜试天子,周公摄政」。是以试摄不殊。《大传》虽无元字,一之与元,无异义矣。《春秋》不言一年一月者,欲使人君体元以居正,盖史之婉词,非一与元别也。汉献帝死,刘备自尊崇。陈寿,蜀人,以魏为汉贼。宁肯蜀主未立,已云魏武受命乎?士衡自尊本国,诚如高议,欲使三方鼎峙,同为霸名。习氏《汉晋春秋》,意在是也。且司马炎兼井,许其帝号。魏之君臣,吴人并以为戮贼,亦宁肯当涂之世,云晋有受命之徵?史者,编年也,故鲁号《纪年》。墨子又云,吾见《百国春秋》。史又有无事而书年者,是重年验也。若欲高祖事事谦冲,即须号令皆推魏氏。便是编魏年,纪魏事,此即魏末功臣之传,岂复皇朝帝纪者也。陆机称纪元立断,或以正始,或以嘉平。束皙议云,赤雀白鱼之事。恐晋朝之议,是并论受命之元,非止代终之断也。公议云陆机不议元者,是所未喻,愿更思之。陆机以刊木著于《虞书》,龛黎见于商典,以蔽晋朝正始、嘉平之议,斯又谬矣。惟可二代相涉,两史并书,必不得以后朝创业之迹,断入前史。若然,则世宗、高祖皆天保以前,惟入魏氏列传,不作齐朝帝纪,可乎?此既不可,彼复何证(同上)!
龙图给事使还过魏少留仙旆道旧为乐因及北史魏收之语作为雅章辄敢寄声聊资一噱(苏相颂) 北宋 · 文彦博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剧谈亹亹倍尘麾,奇表堂堂对伏(原作仗,据四库本改)犀。
易作诗章频有得,难为逋峭岂无稽。
回驱大旆龙沙北,归直清厢虎帐西(自注:龙图阁在资政殿西。)。
久困土山缘直道,侃然常耻病于畦(自注:子容顷罢西掖,退为散郎,奉常参逾年。)。
某奉使过北都奉陪司徒侍中潞国公雅集堂宴会开怀纵谈形于善谑因道魏收有逋峭难为之语人多不知逋峭何谓宋元宪公云事见木经盖梁上小柱名取有折势之义耳文人多用近语而未及此辄借斯语抒为短章以纪一席之事缮写献呈(按:此首至卷末,原总题为后使辽诗。自注云:熙宁十年八月,自国史院被命假龙图阁直学士、给事中,充大辽生辰国信使。十月三日进发,明年正月二十八日还阙,道中率尔成诗,以纪经见之事,及归录之。) 北宋 · 苏颂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高燕初陪听拊髀,清谭仍许奉挥犀。
自知伯起难逋峭,不比淳于善滑稽。
舞奏未终花十八,酒行先困玉东西。
荷公德度容狂简,故敢忘怀去町畦。
东晋(魏收撰《元魏书》,目东晋为僣,晋宋以下为岛夷,世称秽史,故不得不与之辨)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刘琨劝进岂无闻,王猛临终亦有云。
秽史汝能诬正统,老伧谁实莅馀分。
山阴禊事流觞帖,彭泽归来植杖文。
二物万年终不泯,可能草木张吾军。
魏特进收喜雨 清 · 吴兆骞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秋笳集卷六
清阴生石础,繁云上夕峰。
湘东争起燕,胶西未刻桐。
苔滋全汎碧,花润半舒红。
风细虬檐静,凉轻翠幕空。
滴沼文漪散,沾树远烟重。
自解吴王戏,宁劳汉掾功。
太原晋祠(晋虞叔也始见于魏收书) 清 · 阮元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研经室四集诗卷九
晋水初生处,虞祠阅魏隋。
桐圭青剪叶,参宿白开旗。
群木森瑶壅,双泉竞玉池。
晚来凉月下,肃穆有灵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