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题目
辩文子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五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文子书十二篇。其传曰老子弟子。其辞时有若可取。其指意皆本老子。然考其书。盖驳书也。其浑而类者少。窃取他书以合之者多。凡孟管辈数家。皆见剽窃。峣然而出其类。其意绪文辞。义牙相抵而不合。不知人之增益之欤。或者众为聚敛以成其书欤。然观其往往有可立者。又颇惜之。悯其为之也劳。今刊去谬恶乱杂者。取其似是者。又颇为发其意。藏于家。
知罃赵武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栾城后集》卷七、《历代名贤确论》卷一九、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一一、乾隆《直隶绛州志》卷一四、乾隆《平阳府志》卷三六、乾隆《新修曲沃县志》卷三八、光绪《翼城县志》卷二八
齐桓公存三亡国以属诸侯,其义多于晋文,然桓公没而齐乱,其后不能复伯。文公子孙世为盟主,二百馀年,与《春秋》相终始。其故何也?虽襄公、悼公之贤,齐所无有,然其所以保伯业而不失者,则有在也。伯者之盛,非能用兵以服诸侯之难,而能不用兵以服诸侯之为难耳。文公之后,前有知罃,后有赵武,皆能不用兵以服诸侯。此晋之所以不失伯也。悼公与楚争郑,三合诸侯之师,其势足以举郑而却楚。晋之群臣中行偃、栾黡之徒欲一战以服楚者众矣,惟知罃为中军将,知用兵之难,胜负之不可必,三与楚遇,皆迁延稽故,不与之战。卒以敝楚而服郑。此则知罃不用兵之功也。悼公死,平公立。平公非悼公比也,然能属任赵武。武尝与楚屈建合诸侯之大夫于宋,以求弭兵。赵武于此有仁人之心二焉:方其未盟也,屈建衷甲将以袭武。武与叔向谋之,叔向曰:「以信召人而以僭济之,人谁与之?安能害我」?武从其言。卒事而楚不敢动。将盟,晋楚争先,叔向又曰:「诸侯归晋之德只,非归其尸盟也。子务德,无争先」。武亦从而先之。此二者非仁人不能。何也?人将衷甲以袭我,我亦衷甲以待之,此势之所必至也。不幸不胜,无可言者。虽幸而胜,晋楚之祸必自是始。晋为盟主,常先诸侯矣。晋未失诸侯,而楚求先之。苦与之争,楚必不听,晋楚之祸亦必自是始。然此二者,皆人情之所不能忍也。忍之近于弱,不忍近于强,而武能忍之。晋楚不争,而诸侯赖之。故吾以为武有仁人之心二焉。凡晋之所以不失诸侯而赵氏之所以卒兴于晋者,由此故也。《春秋》书宋之盟,实先晋而后楚,孔子亦许之欤!
乞以亢桑子文子列入国子学奏 北宋 · 蔡攸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七、《宋会要辑稿》崇儒四之一○(第三册第二二三五页)、《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庄、列、亢桑、文子皆著书以传后世,有唐号为经,并列藏室。宋朝始加庄、列「南华」、「冲虚」之号,以其书入国子学,而《亢桑子》、《文子》未闻颁行。乞取其书于秘书省精加雠定,列于国子学之籍,与《庄》、《列》并行。
再乞免签书常程文子劄子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九五、《梁溪集》卷五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近具劄子,乞免枢密院签书常程文字,伏奉御批依旧签书。臣契勘见今宣抚司措置事务委是繁多,日力不给。伏望圣慈许臣除应于边防调发兵马、差除兵将官使臣外,免签书,仍不依时上马赴宣抚司治事。取进止。
〔御笔〕依奏。
宇文子友以诗来觅酒 南宋 · 李石
玻璃江深麦初熟,引水细舂比炊玉。
老守斋钵自有馀,端为吾民忧不足。
荔枝堂前红数栽,倚树读书门不开。
收麦入厨催酿酒,客问遣骑何时来。
偶见文子失举后诗次韵以广其志 南宋 · 汪应辰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落落开谈四座惊,已应俊气压诸生。
高山意远难知己,白雪词高绝和声。
此道要须齐得丧,古人初不为功名。
芬芳各自随时耳,何用临风嗅决明。
宇文子友闻予有西郊寻梅诗以诗借观次其韵 南宋 · 陆游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拾遗遗迹付缁郎,槁叶凝尘欲满堂。
已恨樽罍孤胜践,更堪风雨病幽芳。
兰荪千古有同调,蜂蝶一春空自忙。
马上得诗归绝叹,故园三径久成荒。
送四明汪文子 南宋 · 陈傅良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文盛经生少,官轻举子繁。
谁能堪远役,相与及微言。
残冻留春雨,新愁起夜樽。
斯文吾不敢,短句送归辕。
陈君举既亡汪文子携其所作春秋后传及送行诗来次韵 南宋 · 楼钥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名盛望尤备,枝披实亦繁。
无由究贤业,犹幸立斯言。
书在经逾显,人亡道更尊。
九京如可作,与子共南辕。
汪文子请书 南宋 · 杨简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一九、《慈湖先生遗书》卷三
文子界纸求书所欲言。某思古「学」字为「𡥈」,「𡥈」即今「孝」字,本音孝,借音学。于此见古者造字本旨,以为学者孝而已矣,自孝之外无他道。后世始加两羽之习,又加冖象学舍焉。孔子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然则晨省昏定,出告反面,无非道者,即天之经地之义也。适父母之所下气怡声,视食问衣燠寒,无非道者,即天之经地之义也。父母杖屦祗敬之,无敢近,卮匜非馂无敢用,无非道者,即天之经地之义也。应唯敬对不敢哕噫,嚏咳欠伸不敢唾洟,痒不敢搔,无非道者,即天之经地之义也。学者不知道,往往求道于孝之外。孔子曰:「孝弟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以此事君则忠,以此事长则顺,以此于夫妇则有礼,以此与朋友交则信,以此使下则惠,一以贯之。闻文子于事亲之间有省焉,敬之敬之,兢兢孜孜,毋忽!
挽先兄外舅施文子支使 其一 南宋 · 孙应时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天质全浑厚,乡评独老成。
箕裘三叶盛,椿桂一时荣。
宾席疑年少,官曹叹眼明。
归来江路永,那忍望铭旌。
挽先兄外舅施文子支使 其二 南宋 · 孙应时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忆我元方在,钦公彦辅贤。
艰难时款曲,孤寡共悲怜。
契阔湖南幕,吁嗟绛县年。
杜门违一恸,缄泪五云边。
余文子诉黄定殴打判 宋 · 王遂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五一、《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一○
余文子既以女择婿,何必逐婿;余氏既委身事夫,何必背夫。黄定既为余文子之婿,亦无不礼妇翁之理。余文子诉黄定殴打一节,据知證店主人以为余文子故入店内寻争,此不必问。但起讼之端,只因妾桂童生子,黄定偏于爱,余氏专于妒。妇人不贤,世多有之,顾何责于此辈。监定当厅拜告其妇翁,以谢往失,仰余文子当厅遣女亥姐还定责领,并监立限改嫁桂童,别觅乳母,庶息两家纷纷之讼。馀人放。仍申。
毛文子遣赠萼绿华 宋 · 唐士耻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飞仙姑射不通尘,更倚晴空瑟瑟云。
从此樱唇倍寻俗,唯须么凤粲成群。
文子序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七、《陵阳先生集》卷一二、《文子缵义》卷首
禹受计于会稽。会稽者,会计也。武康计筹山,因计然尝度地于此而得名。然其义固有所本。范蠡师计然,见于《史记》,颜师古以为与孔子同时,是也。其书曰《文子》者,有与平王问答语,徐灵府遂以为周平王时人,则误甚。刘向著录《文子》书九篇耳,李暹所注乃十二篇,疑不能无附托其间。或谓乃楚之平王。楚、越相强,平王时楚事日非,子胥既奔吴,而计然亦去楚,间道适越耶?不可考矣。南谷杜君辨博而笃实,恬静而疏通,其能可以用世,而其志果于遁世。虽尝领兰台珍馆,亦复舍去,筑披云之庵于计筹山上,燕处从容,取《文子》书及其事之散见它书者,会萃而刻之。三代古书遗迹,一旦震发于湮没之馀,真山林一大奇事。予观自昔财计之臣,鲜有能自全者。计然之策,范蠡略用之于越,十年生聚,既以报吴,乃飘然远隐,竟免于乌喙之毒手,而图谋相便。计然乃神仙得道人□□□□□□□□□□□□已,盖计然尝受于老子者也。夫善计不用筹策,此岂区区废居操纵从事于鞭弄之末乎?不贵难得之货,不舍俭且啬,不以不足奉有馀,生财而不有,成功而不居,若是者盖几乎道,固已超然于利害祸福之外。而世之壅利专利者,往往违天时、竭地利,自谓以心计析秋毫,不知正犯道家之所深忌,只以自贻殃祸。覆辙相寻,曾莫之悟,可叹也。南谷尝注《老子》,得其宗旨,又萃此书,俾与师说并行,其警世切矣,学者合而观之可也。虽然,书徒糟粕,旷洞遐想,泬寥虚间,胸中系累,云扫雾除,岂不一快然者哉?又安得从南谷君登筹峰,望玄墟,求鸱夷子所以泛湖之处?陵阳牟巘撰。
挽文子善 其二 明 · 朴而章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龙潭先生文集卷之一
命矣斯人也,横罹祸网张。
呼天天漠漠,叩地地茫茫。
未解三年绁,终含万古伤。
何时冤恸雪,痛哭割心肠。
挽文子善 其三 明 · 朴而章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龙潭先生文集卷之一
分义从先密,交情在后亲。
共听萧寺雨,同赏洛城春。
浮世身难料,危途祸转因。
重泉无限痛,瞑目定何辰。
挽文子善 其一 明 · 朴而章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龙潭先生文集卷之一
恸哭斯人命矣乎,那知祸的在金夫。
鸿恩如海皆蒙渥,鸡梦催年独陨躯。
怨入巴猿啼有血,身为辽鹤去无拘。
病吟孤负南阡送,相绋歌成涕自濡。
步文子极偕游从姑 明 · 张恒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选明诗卷三十
峨峨灵峰石,双拆若初判。
凿磴才受趾,陟崖迥迫面。
钟磬出云端,杖屦入天半。
眷此清和月,万象俱葱茜。
曰晃摇沙金,林疏出江练。
蜿蜒围暮岭,森错分晴甸。
军山耸孤髻,麻瀑飞一线。
俯视何苍茫,俄顷岚光变。
古今杳相接,登览时哲换。
嘉会洽欢悰,长怀托文翰。
次文子慎避乱吟 明 · 河受一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松亭先生文集卷之二
銮舆播越已蒙尘,文物凄凉又半沦。
秪信天心元未断,中宵应有舞鹤人。